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 在智能化仪器及其它微机应用系统中,常须对某些测试过程或工艺过程进行温度调节与控制。采用电加热时,电热丝发热功率的控制通常由可控硅(也称晶闸管)交流调压电路实现。即改变可控硅在每一交流半周波内的导通角θ,使电热负载上的交流电压有效值受导通角θ大小的控制,此时负载电压U_L的波形如图1。但对电热负载,还可采用交流“调功”方式控制电热丝发热量,即在每一个控制周期时间T内,改变加在电热负载上交流电压半周波的个数来调节电热丝的发热量。此时电热负载上电压波形U_L如图2。  相似文献   

2.
冬天来了,各种取暖器陆续走出收藏室,有些取暖器本身带有一个可控硅调压电路来实现调温功能,虽然方便,但由于使用的是可控硅移相原理实现的调压,负载上的电压波形不是完整的正弦波!虽然电暖器为电阻性负载,对电压波形的畸变不敏感,但这种畸变的电压波形会对电网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
可控硅元件在炉温控制系统中作为执行元件是一种较理想的开关元件。尤其是采用过零触发技术的可控硅调功器来进行炉温控制,由于输出波形是完整的正弦波,不存存电源波形畸变和产生高频电磁波干扰的问题,所以在控温系统中被广泛地采用。《TGSFK-76/380》50KW 可控硅调功器的控制回路由锯齿波发生器、信号综合、直流开关、过电流保护以及过零脉冲等组成。当有同步信号输入且过零时,BG_1才处于截止状态。若此刻直流开关管 BG_3导通,  相似文献   

4.
在温度控制系统中,使用可控硅调压器将会遇到一系列缺点。而由于可控硅调功器采用的是零触发工作方式,所以抗干扰能力大大提高。当我们利用微机技术来对可控硅调功器进行控制时,将带来诸多优点:可靠性高、控制精度高、性能价格比好。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出现的电网电压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交流调压的技术,该技术其关键点在于通过较少的零触发的方式,同时和可控硅进行组合,从而实现对电压的调整,通过该技术实现了通过无触点的方式自动对交流电压进行调节和稳定电压。另外该系统还具备抗干扰的能力,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一种单片机数控交流调压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新型交流调压技术,以较少的双向可控硅作为自耦变压器次级的开关元件,采用过零触发,通过单片机对5 组可控硅的组合控制,实现输出可调交流电压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微机控制的八路双方式可控硅调功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所述可控硅调功器体制新颖,硬件简单,可对八路可控硅实现独立控制。在软件管理下,既可实现相移触发,又可实现零触发,且所需主机干预次数少、干预时间短。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直流电动机的外特性如图1所示。图中,n为转数;Va为外加直流电压;Ia为电枢电流。由图可以看出,改变Va的大小,可以调节直流电机的速度。而使用图2所示的混合桥式可控硅整流电路,通过对交流整流就可以得到Va;而且若改变可控硅触发角α,其大小也能调节。可控硅触发角,可以用模拟电路取得,也可以用数字电路取得。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可控硅调压技术的基本原理,分析讨论了它与其它调压技术之间的不同之处,以可控硅过零触发调压技术作为背景,实现了一套调压节能的方案,其更具有环保性、智能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可控硅是一种新型大功率半导体器件,广泛应用于交流调压电源中.我们所用的100KW、200KW高频焊接设备的是用500A和800A大功率可控硅来实现调压的.一般高频焊接电源可控硅调压多采用三相进线由三组反并联的可控硅控制的线路.又称外三角接法.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1.
研究电子交流调压电路以改善性能的问题,传统电子交流调压采用控制移相角的方法调节输出电压,输出波形为缺块正弦,严重畸变,波形谐波频谱丰富且幅度大,影响电能质量.为克服输出波形畸变、减少谐波及其对电网的影响,提出占歇比控制法,以单片机为核心元件组成智能触发电路,使调压器输出波形为完整周期正弦,能减小谐波影响.使用Proteus软件进行仿真,结果显示后者波形为无缺块正弦、频谱数及高次谐波明显少、无50Hz倍频,证明可改善谐波影响,具有实用意义,为电路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工业生产中许多设备对电源都有调压的要求。目前,交流电源调压可分为二类:开关性调压器和线性调压器。开关性调压器是通过对电力功率元件的开关控制实现调压的,分为调相调压和调功调压。其功耗低、体积小、重量轻、易于实现数字化、微机控制化和通用化。特别是全数字化微机控制交流调压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以89C51微机调相控制4路数字化交流调压器的实现过程。采用最少系统配置,通过合理利用单片机内定时器有限资源,有效地实现对4路调压器异步调压的脉冲时序管理。单片机内定时器资源在数字式交流调压器中的应用$石…  相似文献   

13.
交流调压器是维修、制作中常用的工具,传统的自耦调压器体积大、笨重、价格也不低,使用时还要接线、很不方便。我用一些闲置或废弃元件装了一台可控硅交流调压器,经一年多使用效果很好,是一个挺实用的小工具,现介绍给大家。如图所示,这是一款由双向二极管触发的可控硅调压电路,可以提供30-220V可调电压,不小于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在调功系统中已得到了广泛应用,这类系统中大多采用可控硅作为执行机构。本文介绍的计算机能量脉宽控制调功系统,是利用计算机程序对调节算法输出值进行调制,使系统输出一系列具有给定频率、相应宽度的电平信号。硬件输出接口采用固态继电器,它能产生与上述电平信号相一致的脉冲信号来触发可控硅的通、断,从而达到调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正> 在可控硅应用中,触发信号是一个重要因素,可控硅由关断到导通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正向阳极电压和正向控制极电压.控制极电压即触发电压,它可以是交流信号、直流信号和脉冲信号.其中脉冲信号控制时间短,控制极损耗小,同时又能实现移相控制,因而在实际应用中触发信号以脉冲信号为主.触发脉冲可以由硬件电路产生,如专用的触发脉冲形成芯片KC04等,但外围电路多,调整起来较复杂.在我们的产品中,是用8031做为控制芯片,其内部有2个定时/计数器:CTC0和CTC1,利用它们便可以在P1口的一个管脚输出一个所需的脉冲,原理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 单板机以其价廉的优势,大量用于对可控硅的控制。本文介绍两种与单板机接口的可控硅触发线路。 1.用脉冲变压器作输出圾的触发线路如图1所示。设CTC为外触发方式,CLK/TRG为高电平有效,触发脉冲由主电路电压的同步过零比较器控制,控制角由CTR控制,改变CTC的时间常数,即可改变控制角的大小,触发脉冲的宽度由单稳来控制。控制程序如下: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晶闸管调压软起动器触发脉冲控制方法复杂,定子电流连续性差,波形畸变严重,谐波含量较高等不足,设计一种以全控型器件IGBT来实现交流斩波调压软启动器,利用三相交流电源控制两相通断就可达到控制三相通断的方法,保证控制效果同时可以节约成本。文章设计全控型两相斩波调压软起动器的主电路和控制电路等硬件电路,并给出相应的控制方法和软件程序。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用8031控制可控硅的接口电路,控制可控硅的导通角的程序设计,采用过零触发时可控硅的程序设计,以及实用中的一些问题。晶闸管作为重要的控制器件,广泛应用于工业设备中,由于它无机械动作、无噪声,可直接控制强电运行,尤其是在采用过零触发时,使系统运行更平稳安全、无冲击。我们知道晶闸管的导通需要正向阳极电压和正向控制电压,控制电压可以是交流、直流或脉冲,其中脉冲信号控制时间短,控制损坏小,同时便于实现移相控制,便于输出调节,因此在实践实际中普遍采用。在以  相似文献   

19.
《电子制作》97年第11期上的《用单向可控硅代替双向可控一法》文章后,觉得文中把两只单向可控硅的控制极G连接在一起代替双向可控硅的G使用是不妥的。因为交流电压过零后略为升高就能使其中的一只可控硅的阴极与控制极间的反向漏电流增大到足以触发另一只可控硅导通,于是两只可控硅不断地轮流导通而不能关断,使电路夫去开关控制作用。正确的接法应如图1。当K闭合,则VS1、VS2轮流导通;K关断,则 VS1、VS2因无触发电流I_G而自然关断。此电路很  相似文献   

20.
新型实用过零触发调功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可控硅过零触发方式工作的新型实用调功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