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荆条叶、枝超临界萃取物挥发性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法制备北京地区野生芳香植物荆条叶、枝两个部位萃取物。气-质联机分析,计算机质谱库检索结合气相色谱保留指数二维定性,共鉴定出35种挥发性单萜或倍半萜类化合物。主要挥发性成分为β-丁香烯(质量分数:叶44.20%,枝47.15%)、β-甲基紫罗兰酮(质量分数:叶14.17%,枝8.68%)和β-金合欢烯(质量分数叶8.64%,枝10.55%)。  相似文献   

2.
芳香植物荆条叶、枝的挥发性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同时蒸馏萃取方法分别制备北京地区野生芳香植物荆条叶、枝2个部位的精油,气-质联机分析,采用计算机质谱库检索结合气相色谱保留指数二维定性的方法,共鉴定出75种化合物,其中β-甲基紫罗兰酮、对伞花-8-醇、反,反-金合欢醇、2-戊基呋喃、愈创木酚、β-大马烯酮、顺-桧烯水合物、顺-对薄菏烷-2-烯-1-醇、糠醛、苯甲醛、苯乙醛等33种组分在荆条植物化学成分研究中首次报道。荆条叶、枝的挥发性化学组成相似,多数为单萜及倍半萜类化合物。荆条叶、枝的主要挥发性成分为β-丁香烯(叶38·8%、枝31·8%),香桧烯(叶9·8%、枝5·1%)和β-金合欢烯(叶5·7%、枝5·5%)。  相似文献   

3.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S-SPME)吸附泰国芫荽与云南芫荽不同器官中挥发性成分的组成。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测定,并用峰面积进行归一化定量,泰国芫荽与云南芫荽分别鉴定出40种和31种化学成分,其中泰国芫荽从根、茎和叶分别鉴定出21、33种和35种,分别占总峰面积的92.18%、91.35%和93.15%,而云南芫荽分别从根、茎和叶鉴定出16、17种和30种,分别占总峰面积的94.10%、92.66%和98.66%。不同器官主要挥发性成分具有相似性,即醛类和醇类,其中,2-十二烯醛为二者共同特征挥发性成分。泰国芫荽根中主要成分为2-十二烯醛和1-乙烯基-环十二醇,茎和叶中主要成分为2-十二烯醛;云南芫荽根中主要成分为2-十二烯醛,茎和叶中主要成分为2-十二烯醛和和1-乙烯基-环十二醇。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荆条茎、叶和花中挥发油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荆条不同部位中的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法对其组成成分进行分析鉴定,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其成分的差异。结果:从荆条不同部位共鉴定出83种挥发性成分,包括烯烃类、醇类、酮类、酯类等。茎、叶和花中分别鉴定出14、58、55种,占各部位挥发油总量的59.91%、98.32%和95.83%。3个部位共有成分仅有8种,但茎、叶和花中特有成分分别为4,22和21种。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到荆条不同部位挥发油的差异成分,其中,茎中标志性挥发性成分为2,4-二叔丁基苯酚、14-甲基十五烷酸甲酯、正二十一烷等,叶中标志性挥发性成分为β-松油烯、榄香醇、丁香烯氧化物等,而花中标志性挥发性成分是由桧烯、2,3-二氢-3-[2-氨基乙基]-5-甲氧基-1,3-二甲基吲哚-2-酮、二苯环庚烯酰胺等组成。由聚类分析结果可知,荆条茎与花聚为一类,再与叶聚为一类。结论:荆条茎、叶和花中挥发油成分的种类和含量有一定的差异性,这为荆条不同部位进一步药用或工业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李峰  刘玉梅 《食品科学》2012,33(22):259-263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研究马格努门啤酒花中的主要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和含量,并与传统的水蒸气蒸馏方法所得到的精油成分进行比较,定性采用质谱谱库检索结合保留指数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测得的啤酒花中的挥发性成分存在较大的差异。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共鉴定出73种成分,占总峰面积质量分数的99.35%,以葎草烯、石竹烯为主要成分的萜烯类化合物的质量分数达85.35%,其氧化产物仅为0.24%;水蒸气蒸馏法共鉴定出63种化合物,占总峰面积质量分数的98.42%,其中萜烯类化合物的质量分数仅为68.41%,而萜烯类的氧化产物的质量分数达13.27%。而其他含氧化合物醇类、酯类和酮类,两种方法测定结果比较接近,其中,顶空固相微萃取法中的质量分数依次为2.65%、8.14%、1.29%;水蒸气蒸馏法依次为3.42%、10.55%、2.51%。此外,顶空固相微萃取法还检测到3个质量分数占到0.99%的醛类化合物,而水蒸气蒸馏法得到的精油中未检出该类组分。分析结果表明,马格努门啤酒花中的主要挥发性成分为葎草烯、β-香叶烯、β-石竹烯、葎草烯氧化物、石竹烯氧化物、δ-杜松烯、依兰油烯、4-癸烯酸甲酯、古巴烯、丙酮、γ-杜松烯、α-蛇床烯、β-蛇床烯、β-蒎烯、里哪醇、(E)-β-法呢烯、甲酸香叶酯。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主要研究云南秋季产白兰叶和茎的挥发油香气成分。用水蒸汽蒸馏法分别提取白兰叶和茎的挥发油,然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并结合计算机检索分析了两种提取物中的挥发油香气成分。分别从白兰叶和茎的挥发油中鉴定出了63、78种成分。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两种挥发油中各种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各占总峰面积的95.7%、97.3%。结果表明秋季产白兰叶和茎挥发油的主要香气成分基本相同,它们分别是芳樟醇、石竹烯、橙花叔醇、大根叶烯D、β-荜澄茄烯、反式罗勒烯、α-葎草烯、桉叶油素等。  相似文献   

7.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萃取瓜蒌子中挥发性成分,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瓜蒌子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从瓜蒌子中共分离出79个色谱峰,鉴定出其中49种化合物,占其挥发性成分的84.18%,其中含量较高的为(E,E)-2,4-壬二烯醛(21.50%)、2,4壬二烯醛(10.01%)、戊酸戊酯(4.60%)、正己醇(4.28%)和正戊醇(4.02%)等。研究采用HS-SPME-GC-MS联用技术分析瓜蒌子挥发性成分,为瓜蒌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SPME-GC-MS)测定朝鲜蓟中的挥发性成分.通过对朝鲜蓟的3个部分(可食中、可食边、不可食)的分析,分别得到17、17、21种挥发性成分.3个部分中所含相同的成分为4(14),11-桉叶二烯和石竹烯,且4(14),11-桉叶二烯的含量较高(约50%).  相似文献   

9.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春季产川芎叶和夏季产川芎叶的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并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挥发油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分别从春季产川芎叶和夏季产川芎叶的挥发油中鉴定出84、51个成分;用面积归一法测定了两种挥发油中各种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分别占总峰面积的97.8%和 98.2%;春季产川芎叶挥发油和夏季产川芎叶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基本相同,它们分别是3,4-二亚甲基环戊酮、5,7,8-三甲基苯并二氢吡喃酮、石竹烯、反-罗勒烯、顺-罗勒烯、(+)-香桧烯、α-蒎烯、α-金合欢烯。  相似文献   

10.
徐怀德  周瑶  雷霆 《食品科学》2011,32(10):171-174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结合计算机谱图检索,对鲜黄芪和干黄芪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鲜黄芪和干黄芪挥发性成分的得率分别为0.64%、0.43%,鲜黄芪和干黄芪共鉴定出挥发性成分76种;二者的共有成分为正己醇、(E)-2-己烯-1-醇、正己醛、己-2-烯醛等11个化合物;鲜黄芪中鉴定出43种挥发性成分,主成分是正己醇、邻二甲苯、(E)-2-己烯-1-醇、(E)-2-己烯醛、正己醛;干黄芪中鉴定出44种香气成分,主成分是正己醛、正己醇、己-2-烯醛。干黄芪挥发性成分与新鲜黄芪挥发性成分相比较组成和相对含量存在着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1.
嗅觉可视化技术是使非可见物质成像(主要是气体成像)的一种无损检测新技术,属人工嗅觉模拟技术的一个新分支.使用卟啉和pH指示剂作为嗅觉可视化传感器阵列的气敏材料,检测猪肉中的优势致腐菌和新鲜度.将3种优势致腐菌-梭状芽孢杆菌、热死环丝菌、假单胞菌-分别接种至3组猪肉样本中,在3种温度--16℃,.4℃和20℃-条件下分别贮藏不同的时间后,采用扫描仪获取可视化传感器阵列与每个样本反应前后的图像信息;将阵列反应前后的颜色差值作为样本特征值,对不同的猪肉样本经不同贮藏时间后产生的挥发性气味,可视化传感器阵列显示其特定的颜色图像与其对应.结果表明,嗅觉可视化技术可以用于检测猪肉的优势致腐菌以及判断猪肉的新鲜度.  相似文献   

12.
较详细地阐述了畜禽饲养环节对动物源性产品质量安全影响因素的来源,并根据分析的影响因素,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畜禽饲养环节动物源性产品质量安全的防控对策和思路.  相似文献   

13.
14.
1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批准以下食品添加剂扩大使用范围和使用量,现予以公告。二○○五年十一月二十七日食品添加剂扩大使用范围、使用量的品种类别食品添加剂名称使用范围最大使用量(g/kg)酸度调节剂盐酸干酪及其制品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着色剂焦糖色(亚硫酸铵法)酱油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柠檬黄半固体复合调味料(除外蛋黄酱、沙拉酱)0.5日落黄半固体复合调味料(除外蛋黄酱、沙拉酱)0.5红曲红/红曲米复合调味料水果/蔬菜甜酱果酱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姜黄雪糕油炸薯片膨化食品0.15(以姜黄素计)0.…  相似文献   

16.
《中国食品添加剂》2006,(2):162-16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批准以下食品添加剂扩大使用范围和使用量,现予以公告。  相似文献   

17.
18.
19.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07,以下简称《标准》)将于2008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为做好《标准》实施工作,现就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批准以下食品添加剂扩大使用范围和使用量,现予以公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