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控制工程和机械测试技术为基础 ,对普通滚齿机硬齿面刮削时的动态特性进行了测定与分析 ,从机床振型、动刚度、切削加工时机床振动状态及动态切削力等几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姚培根 《矿山机械》2012,(1):136-137
在齿轮类产品的加工设备中,滚齿机以其快速高效、精度适中等特点而受到齿轮加工厂家的青睐。加工直径5m以下的小齿轮,机床的标准回转工作台即可容纳齿圈的尺寸,重力也由回转工作台承载;但是在加工直径超过13m以上的大齿圈时,就需要在φ8m以上的超大型滚齿机的回转工作台上加装辅助工作台。辅助工作台配有辅助支撑系统,其作用是防止主工作台变形,同时承担一部分负载,以提高机床的承载能力,保证机床正常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3.
根据空间变厚齿轮的啮合特点,建立了标准的空间变厚齿轮模型;研究采用通用滚齿机来加工变厚齿轮的方法;通过分析滚刀的运动,推导了变厚齿轮参数与机床加工参数的关系,并利用机床仿真软件VERICUT对机床加工参数进行模拟验证。从传统机床入手来研究变厚齿轮的加工,并提供了齿轮与加工参数的关系式,方便了变厚齿轮的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4.
滚齿机床应用微机计算机控制,取替了普通滚齿机床的机械传动链。使机床的变速方便、加工精度提高,同时扩大了加工范围,降低了加工成本,本文针对其关键部分——工作台及滚刀伺服系统进行了设计与研究,相信不久后MNC滚齿机将投入使用。研制MNC(微计算机数字控制)机床,关键是根据加工的工件设计相应的软件及执行软件的伺服系统。  相似文献   

5.
刘明辉 《煤矿机械》2004,(11):15-17
在已验证是正确的加工硬齿面齿轮的YB3180 0H滚齿机有限元模型基础上 ,以滚齿机大小立柱的高度为设计变量 ,以滚齿机结构上所承受的应力变化为状态变量 ,以滚齿机结构的变形量为目标函数 ,利用ANSYS软件对其结构进行优化。最后利用其优化前后的振型图、等值线图进行对比可知 ,优化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我厂接受了援外工程设备特大轴承中3米内齿圈的加工任务。该齿圈外径φ2996毫米,内径φ2592毫米,宽度270毫米,材料是5CrMnMo合金钢,热处理硬度HB230~270,模数M16,齿数164,精度9Dc,原安排在5米滚齿机用内铣头圆片铣刀,单分齿加工,分三次铣削完成,估计一个月可加工好一件。但由于采用附加内铣头,大大降低机床刚性,不能采用较大的切削用量,生产效率很低,实际加工一件需3个多月,5件要到75年3季度才能完成,这不仅严重影响援外任务的完成,还由于长期占用5米滚齿机这台关键设备,影响其他产品任务的完成。  相似文献   

7.
滑枕作为龙门加工中心的重要部件,其静态特性对机床的加工精度和加工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采用理论分析与有限元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不同行程时硬轨式滑枕在不同方向铣削力作用下的静态特性,为大功率切削机床滑枕组件的设计、优化及实际加工中的操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正> 一、问题的提出 Y38滚齿机加工Z=183的正齿轮,按机床说明书规定,用常规方法调整分齿挂轮即可,但经多次实验,证明无法挂上。这是由于该滚齿机分齿挂轮链与速度挂轮链等相互位置关系而决定的,所以加工Z=183正齿轮(极普通的正齿轮),分齿挂轮无法按正常调整法调整。但我们采取了如下措施,问题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9.
锚杆钻头金刚石复合片的切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应用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切割加工锚杆钻头用的金刚石复合片超硬材料的设备改造和切割工艺,总结了金刚石复合片超硬材料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加工切割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大后角非标准插齿刀在滚切加工中实现的可能性,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对Y38-1滚齿机局部改装的可行性。扩展机床性能,达到一机多用。在现行生产中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有岩爆倾向岩石的声发射特征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一次循环加卸载条件下,通过对有岩爆倾向的石英闪长岩破坏过程的声发射试验,研究了声发射事件数(AE数)、能量、事件率、能率与应变、时间的关系以及AE信号的频谱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岩石经历了初始压密段和非弹性塑性破坏段2个阶段。卸载条件比初始加载条件下的声发射活动要强烈,卸载作用进一步促进了岩石非稳定性破坏;岩石在发生破坏前,AE率与能率突然急剧增大;在加载-卸载-加载过程中,声发射活动的主频表现出了先低频再中频,最后到高频并伴随次高出现的这样一个发展过程;这为此类岩体的岩爆预报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赵文彬  张守勇  王金凤  辛嵩 《煤炭学报》2012,37(Z2):346-350
选取鑫安煤矿同一煤层不同地质构造区域煤样为研究对象,利用红外光谱分析各煤样氧化官能团的变化;利用热重实验,分析了煤氧复合过程,得到了煤样自燃过程中的特征温度及规律。红外光谱表明,不同地质构造条件下煤的氧化活性基团峰值变化规律,断层及地应力作用下化学活性键较活跃;热重实验结果表明,自燃氧化初期在断层及应力场处煤样的氧化活性和挥发性活跃,易被氧化失重;进入后期加热燃烧阶段,受地应力作用的煤样进入燃烧阶段温度点升高,失重百分比增加;煤层自燃倾向性差异受地质构造影响,同一煤层,相同工作面,不同地质构造区域煤层自燃倾向性不同,自燃氧化过程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RBM钻孔的过程,简要叙述了RBM钻孔设备在矿业工程及民用工程中的应用,深入分析了不同条件下RBM钻孔所使用的不同方法。  相似文献   

14.
针对六矿井下老空积水的探放的主要地区即:跨采区的老空积水、掘进过程中上覆采空区的积水、掘进过程中相邻采空区的积水、采煤过程中上覆采空区的积水探放水过程具体分析,有效解决了威胁六矿的采空区积水,为六矿的探放水工作做出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5.
赵东寅  赵浩宇 《金属矿山》2016,45(7):165-170
以德尔尼铜矿北帮边坡滑坡为研究对象,选取岩性、抗压强度、含水率、风化程度、冻结温度以及冻融次数为冻融作用影响因素,以不同冻融时间周期海量点荷载试验数据为真实值,应用混沌神经网络对冻融作用下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分析研究,并通过反演分析、稳定性计算进行验证;以冻融作用对岩体强度的劣化及水冰相变引起的岩体裂隙扩展为切入点,结合滑坡体空间形态信息、爆破卸荷作用、上覆岩层压力导致的非均匀变形,分析冻融作用下滑坡的演化机制。结果表明:冻融作用下滑坡的演化机制主要在于岩体强度的劣化、水冰相变过程对岩体裂隙扩张的影响以及爆破卸荷的加剧作用。  相似文献   

16.
矿用高强度圆环链制动状态下的力学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刮板输送机圆环链的动力学模型,分析其制动状态下的动力学变化过程。同时,对不同初始条件下的圆环链动能损失以及制动过程中链环的能量吸收特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针对JK型提升机在提升过程中,由于承受着巨大的载荷和长时运转,会造成主轴轮毂的磨损,引起卷筒偏摆,严重时可以导致联轴器联接螺栓剪切变形。滚筒的偏摆给提升机的安全运行带来了隐患。通过检修,进行轮毂改造处理,大大增加了提升机卷筒的使用寿命。保证了矿井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8.
黄土基底排土场排土参数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科学的对黄土基底排土场排土参数进行优化,提出了排土参数优化流程。该流程充分考虑到黄土基底排土场固有特性,在满足排土工艺及稳定性要求的前提下确定台阶高度和平盘宽度,然后通过对组合台阶及边坡总体的稳定性进行循环分析,逐步优化排土场的排土参数。  相似文献   

19.
试样内部微裂纹在压力作用下的萌生、分叉、扩展及贯通,最终导致了试样的破坏。声发射检测系统能实时检测获得试样在变形破坏过程中声发射信号,获得的声发射特征参数也因此包含了煤岩试样变形破坏过程中大量的损伤信息。通过利用试验获得的声发射特征参数对岩石变形破坏过程的损伤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岩石的声发射现象与岩石的损伤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Numerical analysis on coal-breaking process under high pressure water je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ased on the theory of nonlinear dynamic finite element, the control equation of coal and water jet was acquired in the coal breaking process under a water jet. The calculation model of coal breaking under a water jet was established; the fluid-structure coupling of water jet and coal was implemented by penalty function and convection calculation. The dynamic process of coal breaking under a water jet was simulated and analyzed by combining the united fracture criteria of the maximum tensile strain and the maximal shear strain in the two cases of damage to coal and damage failure to coal.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973 Program) (2005CB221504);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50534080); the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pporting Program of China (the 11th Five-Year Program)(2006BAK03B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