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CuCl2·2H2O为铜源,InCl3·4H2O为铟源,L-半胱氨酸为硫源,N,N二甲基甲酰胺(N,N-dimethylformamide,DMF)为溶剂,在180℃下反应16h合成了CuInS2微晶。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产物的结构、形貌、相组分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产物是由厚度为10~50nm纳米片组成的球状CuInS2微晶。并对由纳米片组成的球状CuInS2微晶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2.
以Zn(NO_3)_2、(NH_4)_2CO_3与Y(NO_3)_3为初始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了棒状和枝状ZnO及掺杂Y的ZnO纳米晶.采用XRD、Raman、FESEM 、EDAX和PL方法对合成产物形貌与发光性能进行表征.XRD与Raman的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棒状和枝状ZnO纳米晶为六方纤锌矿单晶;XRD与FESEM的测试结果表明,pH值对水热产物的晶相及形貌有重要的影响;XRD结合EDAX的分析结果表明,热处理后的水热产物中Y元素掺入了ZnO基体;ZnO及ZnO-Y_2O_3的纳米晶PL谱的结果表明,产物的发光性能与制备方式有关,与此同时,ZnO-Y_2O_3纳米晶的本征发光峰发生红移,其结果与Y元素与ZnO之间的能量传递有关.  相似文献   

3.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钼酸镍(NiMoO_4)纳米颗粒。以水作为溶剂使所得产品具有纳米晶结构。使用X射线衍射、能量分散X射线分析(EDX)和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等手段对纳米晶进行结构表征。使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纳米晶颗粒的尺寸大小和形貌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所得纳米颗粒和纯度较高,为单相单斜结构。采用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DRS)和光致发光测量法研究室温下产品的光学性能。采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研究样品的磁性能。结果显示,所得样品具有超顺磁行为。考察了NiMnO_4样品的光催化活性。结果显示,添加TiO_2能提高NiMnO_4的光催化活性。测定了催化剂NiMnO_4、TiO_2和NiMoO_4-TiO_2纳米颗粒对4-氯酚(4-CP)的光催化降解行为。光催化降解结果显示,NiMoO_4-TiO_2纳米颗粒的光催化降解效率高于NiMnO_4和TiO_2的。  相似文献   

4.
以CoCl_2.6H_2O和CH_4N_2S为前驱物,通过超声喷雾热解法,制备了立方相Co_9S_8纳米碎壳和Co_3S_4纳米晶。所制备的样品用XRD,SEM,EDX和FTIR进行了表征,结果发现过量的硫脲和反应时间对产物的形貌有明显影响。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可以控制样品的物相,并且对空心和实心晶体结构的产生提出了相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5.
以SnSO_4、Bi(NO_3)_3·5H2O和H_2O_2为原料,采用水热法,成功的合成了纳米铋掺杂氧化锡,并采用TG-DTA、XRD和SEM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产物已结晶完整:Bi~(3+)取代了Sn~(4+)进入SnO_2晶格中,产物中没有铋的杂相:水热反应温度越高,晶粒尺寸越大:所得BTO纳米粉体的粒径为60~80 nm。  相似文献   

6.
纳米Cr2O3的制备及其化学复合镀层光催化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耿后安  魏锡文 《腐蚀与防护》2003,24(12):522-524
采用硬脂酸凝胶法制得Cr2O3纳米晶,用差热-热重(TG-DSC)分析法对制备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60℃时有机物已除去,X射线衍射(XRD)表征所得产物粒径为27nm刚玉型Cr2O3,比表面法(BET)测得比表面为84.3m^2/g。通过化学复合镀的方法固定纳米氧化铬,对不同镀层及纳米Cr2O3粉末降解次甲基蓝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Cr2O3粉末光催化性最强。而超声波搅拌分散的镀层强于其它镀层。  相似文献   

7.
以Al(NO_3)_3·9H_2O、Cr(NO_3)_3·9H_2O和尿素为原料,PEG-20000为表面活性剂,采用水热法合成了铬掺杂碳酸铝铵纳米棒,经1200℃煅烧后,成功制备原位铬掺杂氧化铝纳米棒。利用XRD、SEM和FTIR对产物晶相组成、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采用UV-Vis光谱和全自动测色色差计对产物的呈色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铬掺杂碳酸铝铵纳米棒经1200℃煅烧后,实现了铬在氧化铝基体中的原位掺杂,两者形成了完全固溶体,固溶体晶体结构为刚玉型。随着铬掺杂量的增加,所制备的碳酸铝铵纳米棒长度变短,煅烧后的产物出现熔融现象。样品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结果表明,制备的铬掺杂氧化铝基纳米粉体分别在372,406,562 nm存在较强的吸收峰,因而样品会呈现淡红色,这与全自动测色色差计测得的色度值相一致。利用水热合成原位铬掺杂氧化铝纳米棒提高了铬与氧化铝的混合均匀度,在较低温度下生成了刚玉相,有助于刚玉型耐火材料、刚玉磨料和铬铝红颜料的制备与应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碳酸氢铵(NH4HCO3)为沉淀剂,用共沉淀法制备Yb3+和Tm3+共掺杂的Lu2O3:Yb3+,Tm3+纳米晶。研究Tm3+摩尔分数、Yb3+摩尔分数和煅烧温度对Lu2O3:Yb3+,Tm3+纳米晶的结构和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纳米晶具有纯的Lu2O3相,结晶性较好。当掺杂的Tm3+浓度超过0.2%(摩尔分数)时,出现浓度淬灭效应。Tm3+和Yb3+的最佳掺杂比分别为0.2%和2%(摩尔分数)。在980nm半导体激光器的激发下,样品发射出蓝光(490nm)和红光(653nm),分别对应Tm3+的1G4→3H6和1G4→3F4跃迁。发射强度与激发功率的关系表明,Tm3+的1G4能级布居是三光子能量传递过程。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上转换发光强度增强,这主要是因为随着温度的升高纳米晶表面的OH?减少和纳米晶尺寸增大。  相似文献   

9.
以Zn(NO3)2·6H2O和Na2SeO3作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制备ZnSe纳米晶。探讨了水热反应温度、反应时间、NaOH浓度和N2H4·H2O的添加量对最终产物的相组成、显微形貌和颗粒尺寸的影响,并借助XRD、SEM、TEM、PL等测试手段对产物的相组成、显微形貌和颗粒尺寸进行表征。添加20 mL 1 mol/L NaOH溶液和10 mL N2H4·H2O溶液,在180°C的温度下水热反应4 h制备的产物主要是立方闪锌矿结构的ZnSe微球,所得的ZnSe微球从内到外是由平均尺寸约20 nm的ZnSe纳米晶组成。结果表明:较低的水热温度和较短的反应时间都不利于得到结晶好的纯相ZnSe,产物结晶性不好,而且还会产生杂相和有较多缺陷。添加适量浓度的NaOH和水合肼才能确保得到形貌均匀、发光性能好的ZnSe微球。  相似文献   

10.
用溶胶-凝胶技术结合旋涂法在硅基片上制备了V2O5纳米薄膜,对样品在空气中进行不同温度的热处理.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FT-IR对V2O5薄膜进行了表征,研究了V2O5的生长过程和反应过程的机理及其微结构随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可以通过升高热处理温度来提高薄膜样品的结晶程度、颗粒尺寸及其均匀程度,并增强V2O5(001)晶面的取向性,当热处理温度升高至500℃时,样品由非晶薄膜转变为致密的棒状多晶薄膜.同时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样品中的V4 被氧化为V5 ,使薄膜样品结构发生了重排,V=O振动模式发生蓝移.  相似文献   

11.
研究不同条件下C还原Fe-Cr-O体系(FeCr2O4和Fe2O3+Cr2O3)及Fe-Cr-Ni-O体系(Fe2O3+Cr2O3+NiO)的还原行为及产物特性。结果表明:温度与碳氧比对C还原Fe-Cr-O和Fe-Cr-Ni-O体系所得产物的组成有很大的影响,在较高温度和较低碳氧比的条件下,产物中残余碳含量更少且Fe-Cr和Fe-Cr-Ni合金含量更多;样品的还原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还原时间和温度,在不同温度条件下,产物中的残余碳含量均随着碳氧比的增加而升高。此外,对不同时间条件下C还原Fe-Cr-O体系所得产物进行XRD分析,利用SEM和EDS研究C还原Fe-Cr-O和Fe-Cr-Ni-O体系所得最终产物中不同相的微观形貌和元素分布。  相似文献   

12.
均分散球形Y2O3:Eu^3+纳米晶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凝胶网格共沉淀法,以明胶为反应基质制备单分散球形纳米Y2O3:Eu^3 荧光粉,考察了制备条件对产物粒径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荧光光谱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法制得产物为球形,一次晶粒粒径在13nm~25nm之间,且粒度分布均匀,与微米晶相比,该纳米晶的激发光谱发生明显红移。  相似文献   

13.
采用凝胶网格共沉淀法,以明胶为反应基质制备了单分散球形纳米Y2O3:Eu^3 荧光粉,考察了制备条件对产物粒径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荧光光谱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法制得产物为球形,一次晶粒粒径在13nm~25am之间,且粒度分布均匀,与微米晶相比,该纳米晶的激发光谱发生明显红移。  相似文献   

14.
形貌可控钒酸铜纳米晶在电化学传感应用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采用简便的水热合成方法,制备出一系列具有不同形貌的的钒酸铜纳米晶(纳米颗粒,纳米带和纳米花)。采用XRD、SEM和循环伏安法(CV)等测试技术,对各种钒酸铜纳米晶产物的物相组成、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u_3V_2O_7(OH)_2·2H_2O(CVOH)晶体的形貌可以通过改变铜盐、表面活性剂种类以及溶液p H值进行调控。采用CVOH纳米晶作为活性材料修饰玻碳电极(GCEs)发现,电极对抗坏血酸的响应性能增强。比较三种不同形貌的钒酸铜纳米晶,纳米带状对电极的增强效应最显著。钒酸铜纳米带修饰GCEs电化学感应抗坏血酸,其CV的峰值电流与其浓度呈正比。因此,CVOH纳米晶体可作为检测抗坏血酸的电化学活性材料。  相似文献   

15.
LiMn2L(Ac)2热分解制备的尖晶石LiMn2O4及其电化学性能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通过XRD、SEM及电化学测试等手段研究了前驱体LiMn2L(Ac)2(L为柠檬酸根)的焙烧工艺条件对尖晶石LiMn2O4产物的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前驱体的焙烧温度有利于获得晶相结构、微观形貌及电化学性能均较好的LiMn2O4样品.在500℃焙烧2 h再于750℃下保温8~16 h的分段焙烧工艺所得样品的初始容量达到126.0 mAh/g,循环50次后容量衰减了14.5%.  相似文献   

16.
选用防锈铝合金3102作为铝空气电池阳极材料,研究有机/无机复合缓蚀剂L-半胱氨酸/Zn O对3102铝合金在4 mol/L Na OH溶液中腐蚀及放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缓蚀剂明显降低了3102铝合金的自腐蚀速率。在Na OH及Na OH/L-半胱氨酸溶液中,铝阳极溶解由电荷转移控制;而在含Zn O的溶液中,铝阳极的溶解由锌盐及腐蚀产物的扩散控制。在4 mol/L Na OH碱性溶液中添加L-半胱氨酸/Zn O复合缓蚀剂,3102铝合金作为阳极材料的铝空气电池的放电性能明显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7.
以硝酸铋[Bi(NO)3·5H2O]和L-胱氨酸为反应原料,采用溶剂热法制备出Bi2S3纳米片状球和花状结构。L-胱氨酸(一种非常普遍和实用的氨基酸)作为硫源,在实验过程中不释放出刺激性气味(H2S)。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所合成的产物的晶型结构、组成和表面形貌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产物为典型的Bi2S3正交结构;在170°C条件下反应12h,以DMF为溶剂能够得到Bi2S3纳米片状球和花状结构。根据实验结果,对所合成Bi2S3的可能形成机理进行了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18.
以[Zn(OH)_4]~(2-)为前驱体溶液,利用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的共同作用来控制纳米晶的生长,化学液相法合成了纳米ZnO 单晶.借助于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镜、紫外可见光谱分析仪等手段表征和探讨了氧化锌纳米晶的物相组成、显微结构和谱学特征.并讨论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反应物配比等因素对产物形态的影响以及水溶性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的添加对无机粒子的成核和晶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得产物物相为球形结构的颗粒状纳米氧化锌,直径约为50 nm,粒径分布均匀,样品在200~300 nm可见光区域内有强的紫外吸收峰.  相似文献   

19.
用SnCl_2.2H_2O的水溶液为前躯体合成了纳米级SnO_2粉体,研究了pH和水解温度对纳米颗粒尺寸的影响。pH变化范围为2~10,温度从25℃到85℃变化,所得的样品分别用XRD、SEM和TEM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纳米粉体的颗粒尺寸受pH及温度的影响而颗粒形貌基本保持不变。猜测两种条件下颗粒长大的主要原因不同:改变pH值条件主要影响颗粒的团聚而水解温度的变化则影响晶粒长大过程。  相似文献   

20.
用熔体快淬和晶化处理的方法制备了Nd2(FeGaCo)14B/α—Fe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晶化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对材料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d8Fe84.5Ga1Co2B4.5纳米复合材料的磁性能随热处理条件而变化,低温长时间和高温短时间热处理所得样品的最佳磁性能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