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Planning》2016,(4)
目的了解平湖市居民PM_(2.5)的认知情况,为政府制定相关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5年10月1日—12月31日期间,用统一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在本地居住超过3个月、年龄介于17岁~65岁的常住居民进行匿名调查。主要调查居民对大气细颗粒物PM_(2.5)知晓情况及在空气污染时是否采取自我防护措施。知晓率之间的比较采用单因素卡方检验。结果共调查420人,有效问卷398份,94.76%,其中男195人、女203人,年龄中位数32岁。PM_(2.5)知晓率为75.13%(299/398);本科及以上知晓率(96%)远高于高中及以下(5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公务员或国企事业单位在职人员知晓率(90.32%)远高于农民(3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空气污染严重时,居民以采取佩戴口罩78.39%(312/398)为主。结论被调查的平湖市居民对PM_(2.5)对健康的影响认知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特别是针对农民和年龄偏大的人群应该加大PM_(2.5)对健康的危害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7,(5)
目的了解重庆市社区居民对气候变化的知识、态度、行为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典型社区,采取多层次单纯随机抽样,抽取18岁及以上、无认知障碍、居住两年及两年以上的常住社区居民为调查对象。结果在最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和公共卫生问题中,气候变化分别列第七位和第五位;气候变化知晓率72.49%;获取知识途径主要为电视(47.95%)、网络(24.20%)、报刊(17.50%);78.88%社区居民认为目前热浪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严重,81.43%对获得气候变化与健康的相关知识感兴趣,84.63%愿意参加适应气候变化保护人群健康的活动,86.61%希望获得气候变化健康影响的预警预报;64.69%的社区居民能够主动向医疗卫生人员咨询天气变化对健康的影响,88.60%关注天气预报,99.09%使用空调,68.85%会注意适时开窗通风;影响气候变化知识、态度、行为因素为文化程度和平时是否经常锻炼。结论重庆市社区居民应对气候变化有良好的态度,但关注度、相关知识的认知正确率和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有待提高。加强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的宣传力度是提高气候变化认识和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气污染成为全球性的难题。日益严重的雾霾现象,对广大市民生活的影响很大,本文基于长春市大气环境条件分析,以长春市气候、大气污染及城市功能分区等为研究对象,对产生雾霾的原因进行剖析,找出寒地城市空气污染的特有影响因素,针对性地为该区域的降低雾霾、减少空气污染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节能利国,减排救命。过去说这话可能会当笑话听,现在呢?当津京冀、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雾霾甚至是重度雾霾已经是"新常态"了,人们傻眼了,院士们拿雾霾都没有办法了。先说减排救命。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高污染城市中的死亡率超过相对清洁城市的15%至20%,空气污染每年造成全球数百万人早逝。中、美、以色列司国研究人员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发表研究报告称,与生活在南方的居民相比,空气污染使中国北方居民的人均预期寿命减少5.5年。尽管有人对这个数字有不同意见,但空气污染问题是影响人类预期寿命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家用空气净化器的实际净化效果,在严重雾霾条件下,对北京市居民家中价格差异很大的2台高效过滤式家用空气净化器的净化效果进行了实测。测试结果表明:高效过滤式空气净化器的净化效果显著,开机2h后,室内空气中悬浮颗粒物浓度下降了75%~98%,其中粒径为0.3~5.0μm的悬浮颗粒物的浓度下降幅度最大,细颗粒物(PM2.5)浓度下降了97.5%,达到35μg/m~3以下的优等水平。因此采用高效过滤式空气净化器是住宅防霾的一个有效措施。空气净化器价格并非越贵越好,国产低价优质产品同样能达到净化防霾效果。  相似文献   

6.
近期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空气污染(霾)人群健康防护指南的通知》,针对空气霾污染天气的健康防护需求,从知识传播、信念培养和防护技能等方面,给出了公众综合健康防护对策和建议。其中幼儿园、中小学校、办公室、室内健身场所等室内场所,建议配置空气净化器,尽量降低PM2.5浓度;有条件时,可采用新风装置引入新鲜空气,防止二氧化碳浓度过高。  相似文献   

7.
高速公路封闭,航班延误取消,家家门窗紧闭,外出必须带上口罩……140多万平方公里雾霾笼罩,8亿以上人口受到影响——厚重的雾霾笼罩中国上空,空气污染以前所未有的大面积、大影响面在2013年与我们不期而遇。这样的天气还要"霾"多久?对我们的健康和生存有什么样的影响?新车、新居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以几何增长的速度进入普通百姓生活。北京儿童医院调查全国100多万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原因,发现其中70%的死因与住进了新装修的房子有关。还有多少人因室内装修、新车装饰空气污染而损害健康?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6,(3)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生活饮用水卫生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现状,为进一步开展卫生监督协管服务社区饮用水检测示范项目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5年选择常州市开展饮用水检测公示的55个示范社区,随机选取的550名居民为调查对象,采用入户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生活饮用水卫生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现况调查。结果回收有效问卷510份,有效率92.73%。社区居民生活饮用水卫生知识总的平均知晓率为70.84%;其中,男、女社区居民生活饮用水卫生知识总的平均知晓率分别为66.25%和7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371,P=0.000);20岁~40岁、41岁~60岁和>60岁三组不同年龄社区居民生活饮用水卫生知识总的平均知晓率分别为75.44%、73.49%和6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574,P=0.000)。参与提高生活饮用水质量相关活动意愿总的正向态度率为94.98%;生活饮用水卫生总的行为形成率为59.33%;男、女社区居民之间参与提高生活饮用水质量相关活动意愿正向态度率及生活饮用水卫生行为形成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三组参与提高生活饮用水质量相关活动意愿总的正向态度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三组社区居民生活饮用水卫生总的行为形成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630,P=0.022)。社区居民获得生活饮用水卫生知识的实际途径前三位分别是宣传栏/手册(38.24%)、讲座/专家咨询(21.96%)、网络(18.82%);社区居民期望获得生活饮用水卫生知识的途径前三位分别是讲座/专家咨询(56.08%)、微信(45.10%)、QQ群(36.47%)。结论社区居民生活饮用水卫生知识知晓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应通过多种宣传方式普及生活饮用水卫生知识及深化社区饮用水检测示范项目内涵。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6)
目的了解我国公共卫生专业人员气候变化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现状。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3个不同地理纬度城市28家公共卫生机构的795名业务科室工作人员作为调查对象,开展自我管理式问卷调查。结果气候变化知晓率84.4%,但对气候变化这一公共卫生问题的关注率仅为43.5%。69.1%可回答3项以上热浪期间慢病患者的注意事项;58.6%可回答5项及以上中暑发生的影响因素;71.1%可回答2项及以上中暑的急救措施。75%以上的调查对象对气候变化相关工作均持肯定态度,其中84.4%认为对公众开展适应气候变化的相关健康教育很重要,但仅38.5%调查对象曾经参加过适应气候变化保护人群健康的相关活动,55%曾在热浪期间宣传慢病防治知识。大众媒体是获取气候变化及健康影响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专业培训及会议仅占35.8%。结论我国公共卫生人员在适应气候变化保护公众健康的能力方面亟待提高,适应气候变化保护人群健康方面的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0.
2019年12月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印发空气污染(霾)人群健康防护指南的通知”(国卫办疾控函〔2019〕874号),以贯彻落实国务院于2018年7月公开发布的《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指导各地科学开展空气污染健康防护工作。学校配置空气净化器,第一次被写进政策文件,虽然不是强制性要求而是建议,但导向性非常明确,更加精准和明晰。此前,学校应对重雾霾天气的方式往往是停课加互联网远程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