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水源水库中藻毒素监测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南方某水源水库中藻类和藻毒素污染状况,探讨适用于连续、批量监测水库藻毒素的常规技术方法,对水源水库中藻细胞密度,藻种,微囊藻毒素(MC)-LR、RR、YR含量进行了为期8个月的监测。结果表明,蓝藻在夏秋季比例较高,微囊藻毒素与蓝藻密度呈一定的正相关,但蓝藻密度和藻毒素的分布规律并不完全一致,MC含量的峰值比蓝藻密度峰值滞后。因此,对蓝藻密度进行在线监测是十分必要的,并建议当蓝藻密度接近或超过限值时应进一步用ELISA方法定性和用HPLC方法定量测定微囊藻毒素含量,形成适用于水源水库的藻毒素监测技术。  相似文献   

2.
水源水库中藻类生长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西安市地表水源水中的藻类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2007年3-5月藻种主要为绿藻、硅藻,其优势种属分别为星球藻、直链藻,含藻量峰值出现在5月底,细胞密度为2 254 × 104个/L:6-9月藻种主要为蓝藻、绿藻,其优势种分别为微囊藻、栅列藻,含藻量峰值出现在7月中旬,细胞密度为3 009×104个/L.监测期间水源水的总氮平均含量为1.54 mg/L,总磷平均含量为0.015 mg/L,N/P较高,表现为氮过量,磷为限制因子.藻种群密度高峰值主要受磷含量、水温及光照的影响.黑河库区水体已为中营养状态,并出现了富营养型浮游植物指示种类,水体向富营养化发展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3.
对黄浦江源水中的藻类和微囊藻毒素-LR和-RR的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黄浦江源水中的微囊藻毒素浓度和藻类数目相对较低,藻类数目为(30~700)×104个/L,总MC-LR浓度为100~250 ng/L,总MC-RR浓度为450~650 ng/L;黄浦江源水中的MC-RR浓度比MC-LR浓度高两倍左右,总MC-RR浓度最高为650 ng/L,总MC-LR浓度最高为250 ng/L;受黄浦江水力和环境条件的影响,藻类在河道内大量死亡、裂解导致黄浦江源水中溶解性微囊藻毒素与总微囊藻毒素浓度的比值比一般源水的高很多。  相似文献   

4.
以藻细胞浓度表征原水中的藻毒素含量,考察了上海市黄浦江和长江原水中的藻细胞浓度及其在静止环境下的增殖情况,同时研究了水库水暴发水华后的处理对策。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上海市区原水中藻细胞浓度为1×104~1×107个/L,未超过9.1×106个/L的藻细胞浓度限值;在静止环境下,原水中的藻细胞会迅速增殖,当其停留时间过长时有藻细胞浓度超限及微囊藻毒素超标的危险;如在黄浦江上游建立水库蓄水,则原水停留时间应控制在2~3 d,从而起到净化水体和抑制藻细胞过度增殖的效果;当水库水暴发水华后,可采用大比例更换水体的方法增加其浊度和流动性,以有效控制藻类的水华现象。  相似文献   

5.
次氯酸钠对微囊藻毒素释放及降解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铜绿微囊藻为处理对象,研究了NaClO在藻类处理过程中藻毒素释放和降解的特性。结果表明:NaClO作用于藻细胞后会破坏其完整性,导致藻毒素释放,同时次氯酸钠投加量及藻浓度对藻毒素释放及降解量有较大影响。应避免在藻类大量暴发时(藻浓度〉6.96×10^6个/mL)预氧化中使用次氯酸钠,而在一般藻细胞浓度较低的水厂采用该种预氧化方法除藻,不会造成藻毒素的释放扩散。  相似文献   

6.
对2017年1月—11月阳澄湖水体中的藻类进行监测,分析了藻类总数以及优势种群、种属的季节性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阳澄湖四季的优势藻类主要为硅藻、蓝藻、绿藻。绿藻是阳澄湖冬季(1月—2月)的优势藻种,占藻类总数的40. 3%,其优势种属是新月藻属和丝藻属。硅藻是阳澄湖春季(3月—5月)的优势藻种,占藻类总数的53. 9%,优势种属是小环藻属、直链藻属、针杆藻属,但每个月份的优势种属有所差异。夏、秋季,暴发蓝藻水华,蓝藻成为阳澄湖的优势藻类,7月份其占到藻类总数的83. 3%; 11月份时蓝藻数量已大量减少,硅藻、绿藻、蓝藻数量相当,藻类总数降至305×10~4个/L。秋、冬季藻类形态分布范围广,各种藻数量相差不大。水温是影响藻类种群季节性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2,(2)
为明确杀藻剂作用下生态围隔内蓝藻及微囊藻丰度、底泥微囊藻毒素(MCs)含量及关键水化学指标的动态变化规律,在蓝藻水华暴发期的淡水鱼类养殖尾水循环渠中,开展了硫氰酸红霉素原位杀藻的生态学效应研究。试验设置4个浓度(0.25、0.5、1、2 mg/L)的硫氰酸红霉素处理组和1个未添加硫氰酸红霉素的对照组,每组设3个平行,试验共进行10 d。结果表明:硫氰酸红霉素对生态围隔内蓝藻及微囊藻具有强烈的抑杀效应,试验结束时对蓝藻及微囊藻抑杀率均达99%以上;硫氰酸红霉素作用过程中生态围隔内底泥MCs含量呈现明显的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最高值出现在第2天,MC-RR含量为2.58μg/g,MC-LR含量为3.39μg/g;使用硫氰酸红霉素应急抑杀蓝藻后,水体中NO_2--N、NO_3--N、NO_3--N、NH_4--N、NH_4+-N及COD_(Mn)含量短时间内均有不同程度地提高,其中尤以NH_4+-N及COD_(Mn)含量短时间内均有不同程度地提高,其中尤以NH_4+-N与COD_(Mn)含量升高较为明显。综合考虑杀藻效果、底泥中MCs储积量及关键水化学指标变化规律,建议养殖生产中使用≤0.25 mg/L硫氰酸红霉素应急杀灭蓝藻,并在抑杀蓝藻后及时增氧、泼洒解毒剂及微生态制剂。  相似文献   

8.
利用超声波和太阳能构建浮游于水体表面的超声波除藻装置,用于去除水体中的藻类,以解决富营养化水体的蓝藻水华问题。因此研究了该装置即时去除和持续性抑藻效果,以及对实际水体的除藻效果。结果表明:浮游式太阳能超声波除藻装置能有效去除与抑制藻类的生长,对常见蓝藻-铜绿微囊藻的最大即时去除率为40%,且能长期抑制藻细胞的分裂增殖速率;超声波除藻装置能有效去除自然水体中的藻类,作用时间越长,除藻效果越好,处理60 min后藻类的去除率可达80%以上。因此,该装置可用于去除富营养化水体的蓝藻,并且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利用规模为3 m3/h的中试,研究了超声预处理对太湖高藻水的强化处理效能,并分析了各工艺单元出水的微囊藻毒素、土臭素、二甲基异冰片及有机物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超声预处理仅对藻类含量高于1 500×104个/L的水源水具有明显的强化处理效能,而对冬季低藻水源水的处理则有一定的弱化作用;适当的超声预处理不会造成诸如微囊藻毒素、土臭素、二甲基异冰片等藻类代谢产物的含量明显增加,但其对上述物质的去除也没有明显的强化作用,所以要确保高藻期水源水处理满足要求,需辅以其他必要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前水体富营养化引起的水华问题越来越普遍,其中水华中蓝藻产生的微囊藻毒素带来的饮水安全问题越来越不容忽视,文章综述了UV/H2O2、UV/Ti O2、UV/O3高级氧化处理微囊藻毒素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