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16,(11)
为降低车城油田采出水生物处理中剩余污泥含水率,缩小其体积,开展了污泥减量化技术试验。通过装置选择分析,筛选药剂种类,优化药剂浓度等项目,实施后,污泥含水率由98.3%降至80.75%,体积缩小至原体积的1/11,年节约运输费用40余万元,剩余污泥含油量由脱水前的3.04%上升至16.99%,滤液中悬浮物固体含量10.2 mg/L,含油量2.3 mg/L,达到回收进系统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3)
介绍了剩余污泥处理处置的现状,梳理了国内外剩余污泥资源化方法,包括制备建筑材料、能源利用、制备吸附材料、土地利用、制备微生物絮凝剂等技术。在综合了国内外剩余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剩余污泥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剩余污泥好氧消化处理的效能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本文以汽车工业综合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为对象,在30℃条件下,研讨了不同浓度剩余污泥好氧消化处理的效能,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并且通过测定消化污泥的TTC——脱氢酶活性等参数,对试验结果给予了较为满意地解释。  相似文献   

4.
污泥接种量对剩余污泥水解酸化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厌氧条件下水解酸化污泥接种量及污泥浓度对剩余污泥水解产酸、污泥减量的影响.在各反应瓶污泥浓度不同的情况下接种等体积的水解酸化污泥,当污泥停留时间为7 d时,剩余污泥具有较高的产酸量,超过7 d则反应进入厌氧消化的产甲烷阶段,表明接种污泥在反应的前7 d对剩余污泥产酸具有促进作用;水解酸化污泥接种量最多(35%)时其产酸量最高,7 d后作用逐渐减弱,污泥浓度成为影响产酸的主要因素.剩余污泥的水解过程与产酸过程具有相似的规律,MLVSS浓度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逐渐下降,7 d后降幅趋缓,经过7 d的反应,污泥接种量最多(35%)的MLVSS浓度较开始时下降了27%,MLSS浓度下降了25.5%.  相似文献   

5.
富阳八一污水厂污泥在热电厂焚烧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富阳八一污水处理厂95%的进水为附近40多家造纸厂排放的废水,针对污水厂污泥产量大(剩余污泥约5.2t/h,初沉污泥约16t/h)、填埋处理存在占地大且易产生二次污染的问题,分析了将污泥在热电厂进行焚烧的可行性,并探讨了污泥的输送和投加方式。结果表明,八一污水厂的剩余污泥可全部运到相邻的热电厂与煤进行混合焚烧,理论上每台流化床锅炉最多可以混合焚烧3.9t/h的剩余污泥,实际运行中应控制剩余污泥的投量为3.5t/h;建议污泥采用卡车和稠污泥泵共同输送的方式。污泥混合焚烧具有控制简单、污水厂和热电厂间协调工作较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以北方某油田湿地芦苇与油田某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为对象,利用同步热分析仪及静态热解炉研究油田含油污泥及含油污泥-芦苇混合物的热解特性,将静态热解过程数据与同步热分析TG(热重分析)、DTG(微分热重分析)、DSC(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曲线结合,计算了终止温度、产物量等。结果表明:不同含油污泥样品其产物生成率差别不大,热解TG、DTG和DSC曲线有较大差别,添加一定比例的芦苇可以使含油污泥热解过程变得匀速缓和,5%(质量比)的芦苇添加量可以使热解残渣恒重温度降低约25℃。混掺芦苇的样品残渣呈分散颗粒状,无聚结现象,对热解结焦将产生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胜利油田的含油污泥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油田含油污泥化学与微生物综合处理技术。该技术实现了含油污泥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不仅工艺流程简单,处理费用低,操作安全可靠,而且回收了原油。现场试验表明,该技术对不同类型的油田含油污泥都有较好的处理效果,为现代油田的环保开采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油田开发生产的地面配套含油污水处理工艺中,通常采用的混凝沉降罐和自然沉降罐,以及高效沉降分离设备都需要定期排泥,同时存在如何将处理工艺中过滤设备截留的大量杂质分离出去,从而提高系统处理工艺的处理效果和处理后的水质达标率的问题。文章就上述问题通过试验和技术比较,确定了污泥杂质→污泥沉降浓缩→二相卧螺御料式离心机→外运的污泥减量化处理工艺技术,解决了含油污水处理工艺中的污泥回收问题,满足了油田生产需要,大大提高了整个污水处理工艺的效果和效率,以及水质达标率。  相似文献   

9.
剩余污泥是城镇污水处理厂产生的主要副产物之一,剩余污泥的处理与处置成为当前污水处理厂面临的重点挑战.剩余污泥具有有机质含量低、含沙量高、产量大等特点,大量的砂碴、杂质导致污泥处理系统的堵塞、磨损等问题.阐述杂质对剩余污泥处理单元的危害,重点论述国内外主要杂质分离预处理技术和设备研究与应用现状,分析各设备特点、参数,以及...  相似文献   

10.
合理确定污水厂污泥产量是设计污泥处理系统的基础,从设计角度对预处理污泥、剩余污泥和化学污泥产量现有计算公式进行讨论,对重要参数如预处理污泥产量公式中系数α、出水SS,剩余污泥产量公式中污泥产率系数Y、污泥转换率f,化学污泥产量公式中药剂转化泥量系数K、进出水溶解性总磷的取值进行了分析。针对剩余污泥计算公式中污泥龄θc取值较宽泛的问题,提出了以磷平衡法进行校核。此外,还提出了当θc>20 d时,Y应以可生物降解COD(BCOD)为计算基础;同时建议《室外排水设计标准》在修订剩余污泥计算公式时,应考虑活性污泥内源呼吸过程中的惰性残余物。建议重力浓缩进泥含水率取99.2%,水力停留时间取12~16 h以免厌氧释磷;进泥管路上投加聚合氯化铝(PAC)或池底曝气以降低上清液TP浓度。常规污泥浓缩、调理及超高压板框压滤脱水工艺能将污泥含水率降至55%左右,进一步降低含水率需在脱水后增加干化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