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应用化工》2022,(11):2410-2414
利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对海泡石进行改性,用于吸附柠檬酸络合镍(Ni(Ⅱ)-CA)废水,考察了初始pH、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及初始浓度对柠檬酸镍吸附性能的影响,并结合吸附动力学和等温吸附模型对其分析。结果表明,Ni(Ⅱ)-CA浓度为5 mg/L,加入12 g/L吸附剂,pH为6时,室温下反应40 min左右达到平衡,改性海泡石对柠檬酸镍的去除率与吸附量分别为96. 24%和0. 401 mg/g。经过改性后的海泡石吸附能力有较大提高,最大吸附量从0. 619 mg/g提升至1. 116 mg/g,提高了80%。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能较好地描述海泡石和改性海泡石对柠檬酸镍的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杨树炭对水中Ni(Ⅱ)的吸附能力,采用氢氧化钠对其进行改性处理。通过杯罐实验,研究了pH对吸附效果的影响,以及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溶液pH值对碱改性杨树炭吸附Ni(Ⅱ)效果的影响明显,随着溶液pH从3.0提高到7.0,Ni(Ⅱ)的去除率逐渐增大。碱改性杨树炭对Ni(Ⅱ)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规律。Freundlich等温线模型和Langmuir等温线模型均可以很好地描述碱改性杨树炭对Ni(Ⅱ)的等温吸附行为。  相似文献   

3.
改性海泡石除磷吸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选用粒径为1.6—2.0 mm的粒状改性海泡石装填吸附柱,吸附质量浓度为88 mg/L的模拟含磷废水(PO43-),流速为3 mL/min,研究改性海泡石对磷的吸附性能,用中断接触法判断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班厄姆方程能很好地描述改性海泡石对PO43-的吸附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海泡石的活性基团是在酸性以及Fe3+作用下,实现对PO43-的吸附;中断接触法表明海泡石吸附为内扩散控制,这为改性海泡石的工业化除磷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凹凸棒石粘土对水中Ni(Ⅱ)的动态吸附性能。探讨了Ni(Ⅱ)溶液初始浓度、流速、初始pH值及吸附床高度对穿透曲线的影响,同时采用BDST模型对动态实验数据进行了线性拟合分析,对新的操作条件下的穿透时间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凹凸棒石粘土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Ni(Ⅱ),随着吸附床高度的增加,穿透时间延长;而随着Ni(...  相似文献   

5.
风化煤对Ni(Ⅱ)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景泰风化煤作吸附剂,对常温下水溶液中的Ni(Ⅱ)进行了吸附实验研究,探讨了吸附平衡、影响吸附的因素和吸附机理。结果表明,风化煤对Ni(Ⅱ)的吸附表现出Langmuir特征,在pH值6.0左右吸附效果较好,最大吸附量可达16.47mg/g。  相似文献   

6.
郭红娜  张永春 《广州化工》2013,(13):124-126
考察了低浓度甲烷在不同种类吸附剂上的动态吸附性能,结果发现活性炭类吸附剂对甲烷的吸附性能较好。以椰壳活性炭为吸附剂,考察了高温热处理、氨水改性及金属改性对活性炭甲烷吸附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对活性炭进行高温热处理、氨水处理后其甲烷吸附性能降低,金属改性对甲烷吸附性能的影响视金属的种类而定。  相似文献   

7.
利用SDS(十二烷基磺酸钠)对壳聚糖进行改性,用于吸附水中的Cu(Ⅱ)。阐述了p H、初始吸附浓度、吸附时间以及温度等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 H=5. 5时吸附效果最佳;对Cu(Ⅱ)的吸附过程在30 min达到平衡,最大吸附量为219. 22 mg/g;温度对材料的吸附量的影响较小。此方法比用CS材料达到平衡时间缩短3. 5 h,最大吸附量增加近1倍。表明通过此方法改性壳聚糖能有效的提高材料对Cu(Ⅱ)的吸附速率和吸附量。红外表征结果表明,SDS的磺酸根离子与CS中的羟基(—OH)进行了结合。  相似文献   

8.
《应用化工》2015,(10):1832-1836
以豆渣(BD)为原料,研究了用NaOH(NBD)、乙二胺(EBD)化学改性豆渣作为吸附剂,吸附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Pb(Ⅱ)。研究了溶液初始浓度、吸附温度、溶液pH、吸附时间对改性豆渣吸附废水中重金属离子Pb(Ⅱ)吸附性能的影响,由此得出了改性豆渣吸附剂的最佳吸附条件。并对改性豆渣吸附剂吸附Pb(Ⅱ)进行一级动力学与二级动力学拟合,拟合结果表明,该吸附过程更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过程为物理化学吸附行为。改性豆渣吸附剂吸附Pb(Ⅱ)等温线较符合Freundlich方程,吸附过程为多层吸附。热力学参数显示,改性豆渣吸附Pb(Ⅱ)的过程为吸热、自发的过程。实验结果表明,改性豆渣吸附剂对Pb(Ⅱ)的吸附效果明显优于未改性豆渣吸附剂。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活性炭对Pb~(2+)的吸附效果,用硝酸铁对活性炭进行了改性处理。采用BET、SEM、Boehm等方法对改性前后活性炭的理化特性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吸附时间、p H、吸附剂投加量对改性前后活性炭吸附Pb~(2+)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未改性活性炭(GAC),硝酸铁改性活性炭(Fe-GAC)比表面积减少,酸性含氧官能团增加,极性增强。对于质量浓度为10 mg/L的Pb~(2+)溶液,Fe-GAC的最佳投加量为2.0 g/L,此条件下Pb~(2+)去除率可达到98.73%,比采用GAC提高了30.15%。吸附剂吸附Pb~(2+)过程与Langmuir吸附等温线方程拟合较好,相关系数R2在0.99以上。  相似文献   

10.
《应用化工》2022,(10):1832-1836
以豆渣(BD)为原料,研究了用NaOH(NBD)、乙二胺(EBD)化学改性豆渣作为吸附剂,吸附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Pb(Ⅱ)。研究了溶液初始浓度、吸附温度、溶液pH、吸附时间对改性豆渣吸附废水中重金属离子Pb(Ⅱ)吸附性能的影响,由此得出了改性豆渣吸附剂的最佳吸附条件。并对改性豆渣吸附剂吸附Pb(Ⅱ)进行一级动力学与二级动力学拟合,拟合结果表明,该吸附过程更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过程为物理化学吸附行为。改性豆渣吸附剂吸附Pb(Ⅱ)等温线较符合Freundlich方程,吸附过程为多层吸附。热力学参数显示,改性豆渣吸附Pb(Ⅱ)的过程为吸热、自发的过程。实验结果表明,改性豆渣吸附剂对Pb(Ⅱ)的吸附效果明显优于未改性豆渣吸附剂。  相似文献   

11.
利用SDS(十二烷基磺酸钠)对壳聚糖进行改性,用于吸附水中的Cu(Ⅱ)。阐述了p H、初始吸附浓度、吸附时间以及温度等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 H=5. 5时吸附效果最佳;对Cu(Ⅱ)的吸附过程在30 min达到平衡,最大吸附量为219. 22 mg/g;温度对材料的吸附量的影响较小。此方法比用CS材料达到平衡时间缩短3. 5 h,最大吸附量增加近1倍。表明通过此方法改性壳聚糖能有效的提高材料对Cu(Ⅱ)的吸附速率和吸附量。红外表征结果表明,SDS的磺酸根离子与CS中的羟基(—OH)进行了结合。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制备以海泡石为载体的负载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海泡石吸附剂,研究PVP/海泡石对垃圾渗滤液的吸附作用。垃圾渗滤液经过初步处理后,在不同的浓度、pH、吸附剂投加量下测量吸附后的总有机碳,在不同的吸附时间点测量相应的总有机碳和化学需氧量。实验结果表明垃圾渗滤液的吸附最佳效果的条件为:PVP/海泡石投加量为0.12 g,pH为3,垃圾渗滤液稀释10倍时TOC单位降解量为10.04 mg/g,COD降解率为59.22%。  相似文献   

13.
采用离子交换法以盐酸作为质子供体对海泡石进行酸化处理,用CTMAB对其进行改性。探讨了改性海泡石用量、时间、pH、温度、初始浓度等对Pb~(2+)吸附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经过酸处理和CTMAB改性海泡石对Pb~(2+)的吸附率提高了50%,且不受初始浓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应用化工》2017,(5):935-939
以凹凸棒土为主要原料,成功制备了颗粒状凹凸棒土吸附剂。用X射线衍射分析和BET分析对颗粒化样品进行了表征。通过静态吸附实验重点研究了颗粒状凹凸棒土吸附剂吸附水中Ni(Ⅱ)时的影响因素、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颗粒化后,比表面积和孔容积比颗粒化前降低,但凹凸棒土主要衍射峰得以保留。在研究条件下,平衡吸附量随着溶液温度升高而增大,并随着Ni(Ⅱ)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变大。颗粒状吸附剂用量增加,平衡吸附量却减少。在p H=2~4时,Ni(Ⅱ)吸附去除率随着p H值的增加而变大,p H值超过4以后去除率基本保持不变。颗粒吸附剂对Ni(Ⅱ)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二级反应模型,吸附是吸热过程,Freundlich方程可以很好描述不同温度下的等温吸附线。  相似文献   

15.
《应用化工》2022,(5):935-939
以凹凸棒土为主要原料,成功制备了颗粒状凹凸棒土吸附剂。用X射线衍射分析和BET分析对颗粒化样品进行了表征。通过静态吸附实验重点研究了颗粒状凹凸棒土吸附剂吸附水中Ni(Ⅱ)时的影响因素、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颗粒化后,比表面积和孔容积比颗粒化前降低,但凹凸棒土主要衍射峰得以保留。在研究条件下,平衡吸附量随着溶液温度升高而增大,并随着Ni(Ⅱ)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变大。颗粒状吸附剂用量增加,平衡吸附量却减少。在p H=24时,Ni(Ⅱ)吸附去除率随着p H值的增加而变大,p H值超过4以后去除率基本保持不变。颗粒吸附剂对Ni(Ⅱ)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二级反应模型,吸附是吸热过程,Freundlich方程可以很好描述不同温度下的等温吸附线。  相似文献   

16.
利用盐酸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对海泡石进行了修饰改性,研究了改性修饰后的海泡石对Pb~(2+)的吸附性能,着重对其吸附Pb~(2+)的动力学和热力学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该过程的吸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改性海泡石对Pb~(2+)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同时改性修饰后的海泡石对Pb~(2+)的吸附热力学数据表明过程的焓变ΔH~0=21.89 k J/mol,熵变ΔS~0=136.5 J/(mol·K),对应温度下吸附自由能ΔG0小于零。因此,该过程为自发的吸热过程,其吸附活化能E_a=5.420 k J/mol。  相似文献   

17.
以油菜秸秆粉末为原料,分别采用甲醛-硫酸、戊二醛-硫酸、过氧化氢对其改性,得到生物质吸附材料。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吸附后Cu(Ⅱ)溶液的吸光度,得出由甲醛-硫酸、戊二醛-硫酸改性的油菜秸秆吸附效果相对更好。进而以戊二醛-硫酸改性后的油菜秸秆作吸附材料,改变实验条件,结果表明,在25℃、振荡20 min,其对Cu(Ⅱ)的吸附效果最好,达到95. 87%。  相似文献   

18.
主要对天然海泡石的改性方法改进及其影响因素(处理酸浓度,处理时间,处理温度等)进行了正交实验,得出最佳改性条件,并且将改性后的海泡石对废水的氨氮进行了吸附试验。  相似文献   

19.
改性海泡石对NH3吸附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河南内乡一带海泡石进行纯化、化学改性处理后.测定了它对有害气体NH3的吸附能力,结果表明,经化学改性处理的海泡石吸附效果明显优于未改性的。  相似文献   

20.
李鑫璐  赵建海  王康  李文朴 《精细化工》2020,37(1):130-134,146
以氢氧化镁和活性炭为原料,在30℃条件下采用反应结晶技术制备了氢氧化镁改性活性炭材料(Mg-GAC),通过SEM、XRD对改性前后活性炭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温度、时间和pH对复合材料吸附废水中Cu(Ⅱ)的影响。结果表明,GAC经改性后,比表面积增至738.01 m~2/g。在Mg-GAC投加量为0.3 g、Cu(Ⅱ)质量浓度为0.04g/L、温度为25℃、pH为7的条件下反应2h,其吸附量达到11.66mg/g。Cu(Ⅱ)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模型,为单层吸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