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教室内空气品质直接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效率,而新风系统对室内CO_2和PM_(2.5)浓度影响显著。针对以室内CO_2和PM_(2.5)浓度为主要指标的室内空气品质提升需求,对某国际学校多个教学楼新风系统现状进行诊断测试和测试结果总结分析,探讨了室内空气品质提升所涉及的新风系统设计关键参数,例如人均新风量、室外PM_(2.5)计算浓度、室内PM_(2.5)浓度标准的确定,以及PM_(2. 5)过滤效率与现行空调系统过滤效率关系等关键问题,并结合国际学校具体案例提出具体改造建议,为后续室内空气品质提升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5):58-59
基于滇东城市曲靖2014-2018年2个国控空气质量监测点的逐日空气质量指数和6种空气污染物(SO_2、NO_2、PM_(10)、PM_(2.5)、CO和O_3)逐小时浓度资料以及同期气象要素数据,统计分析了曲靖主城区空气污染变化特征及气象因子对污染物浓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①2014至2018年,曲靖主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7%-99.7%,污染日数呈逐年减少趋势,首要污染物以PM_(10)、PM_(2.5)和O_3为主.②曲靖主城区空气质量呈现出夏秋季节较好、冬春季节较差的季节性特征.③6种污染物浓度各自表现出不同的季节性变化和日变化特征.气象条件影响着曲靖主城区污染物的扩散、迁移和转变.④风速与SO_2、NO_2、CO和PM_(2.5)浓度具有较好的负相关关系;与O_3浓度呈正相关关系;风速对PM_(10)影响较复杂,当风速小于2 m/s时有利于PM_(10)扩散,当风速超过2 m/s时反而导致PM_(10)浓度增加.⑤地面盛行西北风和东南风时,SO_2、NO_2、CO、PM_(10)和PM_(2.5)浓度较高;地面盛行西南风时,O_3浓度达到最高值.⑥降水对6种污染物具有显著冲刷清洁作用.⑦温度与O_3浓度呈显著性正相关关系,与NO_2、CO、PM_(10)和PM_(2.5)浓度呈显著性负相关关系;与SO_2浓度关系不显著.⑧相对湿度与O_3、PM_(10)和PM_(2.5) 3种首要污染物浓度呈显著性负相关关系;与SO_2、NO_2和CO 3种非首要污染物浓度的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随着大气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室内环境和空气质量逐渐成为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以夏热冬冷地区合肥市某大学校园教学楼内实验室为测试场所,选取2020年7月中的14天进行相关数据监测,以室内常用绿植绿萝为研究对象,并以多株植物、单株植物、室外无植物为测点进行分析,分别测试了空气负离子浓度(NAI)、PM_(2.5)浓度、温度、相对湿度指标数据,探究了NAI浓度和PM_(2.5)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在各测点中,NAI浓度呈现出室内多株植物室内单株植物室外的趋势。其中晴天NAI浓度明显高于阴天,PM_(2.5)浓度明显低于阴天。(2)在各测点中,PM_(2.5)浓度呈现出室外室内单株植物室内多株植物的趋势。(3)多株植物在9:00-10:00、12:00-14:00、21:00-次日8:00时段提升室内NAI浓度的能力最强;在23:00-10:00、19:00-21:00时段中对于减少室内环境PM_(2.5)浓度的能力最强。(4) 3个测点的空气环境中:NAI与PM_(2.5)显著负相关;NAI与温度显著正相关;PM_(2.5)与温度显著负相关;NAI与相对湿度显著负相关;PM_(2.5)与相对湿度显著正相关。(5)在室内外环境中,NAI浓度与PM_(2.5)、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4 699.575-22.084X_1+118.116X_2+36.197X_3。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展望,建议结合室内植物的特性和组合形态,进一步研究室内空间布局和微气候状况,对既有建筑的环境和空气质量改善以及建筑物能耗的降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采用Airpak 3.0建立了人体Block模型、颗粒物DPM模型以及屏蔽门系统岛式站台模型,并在建立模型过程中提出模型假设和模拟工况,对地铁站台公共区夏季四种客流工况进行数值模拟。根据国家公共区域的空气品质相关规定与标准,本文给出了包括CO_2浓度、热舒适性和PM_(2.5)浓度等在内的地铁站台空气品质评价标准。基于地铁站台空气品质的评价标准,对屏蔽门系统站台客流高峰与非高峰期CO_2浓度、热舒适性、PM_(2.5)浓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客流高峰期与非高峰期CO_2浓度、热舒适性在人员呼吸区均满足要求,但PM_(2.5)浓度超过了标准值;随着水平面高度的增加,CO_2浓度以及PM_(2.5)的质量浓度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北京市部分公共场所室内甲醛、PM_(2.5)和苯系物的污染现状,笔者于2018年5月至6月及2019年4月至6月对北京市内的4家商场和3个体育馆室内不同功能区的甲醛、PM_(2.5)和苯系物的浓度进行了测试,并对其污染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商场内甲醛超标幅度较大的区域为A的亲子娱乐区和C的毛绒玩具区2类功能区,分别超过标准值122. 32%和34%;商场B中餐饮区和服饰区的PM_(2.5)存在明显超标现象,分别超过标准值60%和65. 7%;商场B内餐饮区苯系物总浓度最高,达0. 256 mg/m3,其中甲苯超过标准值4. 2%; 2)体育馆F内的羽毛球区和器材室、G内的篮球区和健身房都存在甲醛超标现象,分别超过标准值47. 32%、30. 02%、128%和63%; 3)各测试场所污染物水平综合评价等级结果显示,4家商场中有1家为清洁,3家未污染; 3个体育馆中有1个为清洁,其余2个未污染;但未污染场所中的个别功能区如亲子娱乐区、餐饮区和篮球区存在轻污染现象。经统计学分析,2类公共场所内所有污染物浓度及超标幅度服从显著性水平p 0. 05的χ2双侧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本次测试中,测试公共场所内甲醛受到装修材料、商品种类和通风情况的影响,PM_(2.5)受到通风情况和人员活动的影响,苯系物主要受到装修材料的影响;另外,餐饮区产生的烹调油烟会影响PM_(2.5)和苯系物的浓度水平。研究结果可对公共场所室内空气中甲醛、PM_(2.5)和苯系物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西北村镇传统单体建筑能源利用率低、室内空气质量差的现状,将传统建筑的供能系统改为冬季主要由太阳能热水系统为室内供暖且为住户提供生活热水,并对建筑室内空气质量进行试验测试,测试结果得到:室内SO_2、NO_2、CO含量的1 h平均值,TVOC含量的8 h平均值,CO_2、PM_(10)含量的日平均值、室内风速和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在试验周期内都符合GB/T 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相关规定,室内温度平均值在太阳能热水系统供暖期间符合GB/T 50824—2013《农村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相关规定;经综合指数对室内空气质量进行评价,得出太阳能热水系统供能的西北村镇单体建筑空气质量级别属于Ⅱ级,空气质量评价结果为未污染。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1)
目的了解某市铁路口岸旅检大厅空气质量现状,为提高和改善口岸空气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铁路口岸的2个旅检大厅各取4个点每月进行一次监测。监测指标包括温度、相对湿度、风速、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甲醛、可吸入颗粒物(PM10)、空气细菌总数、噪声、照度。结果温度监测均值超过卫生标准,部分监测点的相对湿度、噪声、照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超标率分别为38.54%、15.62%、11.46%。入境厅CO浓度均值高于出境厅,噪声低于出境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春季平均温度高于其它季节,且夏秋季高于冬季;春季监测的相对湿度最高,春夏秋冬4个季节依次降低;春夏季平均风速均高于秋冬季;春季甲醛平均浓度高于夏秋冬季;春夏季的PM10平均浓度分别高于秋冬季,且秋季低于冬季;冬季噪声平均值低于春夏秋季;春夏季平均照度低于秋冬季节,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度、相对湿度、噪声、照度是铁路口岸需要重视的空气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8.
黄志甲  沈洁 《暖通空调》2006,36(5):101-104
测试了马鞍山市某商场的甲醛浓度、二氧化碳浓度、微生物菌落数和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等环境参数,通过问卷调查了营业员和顾客对室内空气质量的评价,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的结果表明,商场内空气中主要污染物的浓度符合国家标准,但仍然存在空气质量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2)
目的了解广州地铁五号线车站空气质量现状,为地铁卫生管理和疾病预防控制等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及合理建议。方法对广州地铁五号线全线24个车站的站台、站厅各取5个点进行监测。监测指标包括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照度、噪声、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可吸入颗粒物(PM10)、甲醛、空气细菌总数。结果 21个车站噪声监测均值超过卫生标准(超标率为87.50%)。3个车站甲醛监测均值超过卫生标准(超标率为12.50%)。站台CO2的监测均值高于站厅,相对湿度、PM10、照度低于站厅(P<0.05)。换乘车站CO2、甲醛、空气细菌总数、照度的监测均值高于非换乘车站,风速低于非换乘车站(P<0.05)。高架车站温度、CO、PM10的监测均值高于站厅,CO2、甲醛低于站厅(P<0.05)。结论噪声、甲醛是地铁需要重视的空气卫生学问题。换乘车站是地铁改善空气的重点场所。适当增加新风供给、加强新风过滤,对提高地铁空气质量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利用Energy Plus软件对上海某住宅室内空气温度、CO_2浓度、PM_(2.5)浓度以及空调能耗进行模拟,并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修正。分析不同通风策略下该住宅1 a内的空气品质不满足率及能耗,对通风改造策略进行综合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壁挂式新风机组能较好地保证全年CO_2浓度以及PM_(2.5)浓度,且总体能耗较低。从模拟结果来看,全热交换器于上海住宅并不能体现出较好的节能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