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西轻工业》2016,(7):96-97
目的:研究不同车载净化器对空气的净化效果,为消费者选购车载空气净化器提供参考。方法:依据《APIAC/LM01-2013室内气空净化器净化性能评价要求》和《GB 21551.3-2010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抗菌、除菌、净化功能空气净化器的特殊要求》以及参照《GB/T 18801-2015空气净化器》对多台车载空气净化器进行检测,得出它们的PM2.5洁净空气量和在3立方舱中作用1小时对白色葡萄球菌和甲醛的去除率。结果:臭氧型车载空气净化器对微生物有较强的作用,可达99.99%,但是对PM2.5和甲醛没有效果;"HEPA网+活性炭"原理的车载空气净化器PM2.5洁净空气量在12~20 m~3/h,对白色葡萄球菌的去除率在99%~99.9%,对甲醛的去除效果则差异较大,大多数在80%以下,少数可以达到80%以上;部分车载空气净化器浑水摸鱼,实际净化效果非常差。结论:当前车载空气净化器净化原理主要以"HEPA网+活性炭"为主流,不同车载空气净化器对空气的净化效果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2.
根据GB/T 18801-2015《空气净化器》中颗粒物洁净空气量的测定方法,分析测定过程中对检测结果有影响的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不确定度评估的简易模型,此模型简单、易懂、有效,有较强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广西轻工业》2015,(6):92-93
选择6台市售的空气净化器,依据GB/T 18801-2008《空气净化器》、GB 21551.3-2010《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抗菌、除菌、净化功能空气净化器的特殊要求》及APIAC/LM 01-2013《室内空气净化器净化性能评价要求研究》检测其对甲醛1h去除效果、PM2.5洁净空气量及臭氧释放量,结果显示,此6台净化器对甲醛的1h去除效果均小于80%,PM2.5洁净空气量在100-350m3/h之间,臭氧释放量均小于GB21551.3-2010的标准限值。  相似文献   

4.
行业大视野     
<正>标准的发布有助于行业健康化发展,将于2015年实施的行业标准都有哪些呢?将于2015年4月1日起实施的编号为GB 30720-2014的《家用燃气灶具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标准,该标准为强制性国家标准,主要规定了家用燃气灶具"能效等级"、"能效限定值"和"节能评价值",以及具体的"能效测试方法"。近年来空气净化器市场不断升温。2014年11月发布了《空气净化器国家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将于2015年出台的新国标将会进一步完善评价空气净化器的2类基本技术指标。一是常态性指标,即"洁净空气量——CADR"指空气净化器在额定状态和规定的测试条件下,提供洁净空气量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空气净化器颗粒物累积净化量影响因素。方法:参照GB/T 18801-2015空气净化器,测试使用不同香烟污染源对累计净化量的影响,分析不同滤网展开面积、滤网材质下净化器累积净化量性能的差异。结果:使用11mg焦油含量的红塔山香烟和5mg焦油含量的中南海香烟为污染源时,同一机器的累计净化量测试结果分别为11875mg和11775mg;滤网展开面积越大,颗粒物累积净化量越大;使用同一款样机,当滤网展开面积一致时,不同材料滤网的累积净化量有明显差异,滤材A达到12000mg以上,而滤材D仅为5000-6000mg。结论:滤网展开面积和滤网材质是影响净化器累积净化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随机从市场上选择10台不同净化原理的空气净化器,依据GB/T 18801-2015《空气净化器》的试验方法,在30m3实验舱内分别测试对空气中TVOC污染物的净化效果,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净化原理的空气净化器对空气中TVOC污染物的净化效果差异较大,甚至相同净化原理的不同空气净化器之间,对TVOC污染物的净化效果也存在显著差异。另外,复合型空气净化器的净化效果显然比单一型净化原理的空气净化器效果好,其中以活性炭为主要净化原理的净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广西轻工业》2015,(5):82-83
选择一台市售的空气净化器,依据GB/T 18801-2008《空气净化器》及GB 21551.3-2010《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抗菌、除菌、净化功能空气净化器的特殊要求》研究其对固态颗粒物、甲醛、白色葡萄球菌的净化效果,并且测试其有害物质释放量、噪声、净化效能等。结果显示此净化器的净化效果良好,有害物质释放符合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8.
<正>9月15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了新修订的《空气净化器》(GB/T 18801—2015)国家标准,明确了评价空气净化器的基本技术指标与空气净化器产品的标志和标注,新标准将于2016年3月1日正式实施。新标准明确了空气净化器的基本技术指标(核心参数)是"洁净空气量"(简称CADR值)和"累计净化量"(简称CCM值),即空气净化器产品的"净化能力"和"净化能力的持续性";将空气净化器的噪声限  相似文献   

9.
IEC 63086-1:2020《家用和类似用途空气净化器性能测试方法第1部分:通用要求》是以我国国家标准GB/T 18801-2015《空气净化器》为蓝本提出立项和制定的,填补了空气净化器性能领域国际标准的空白,提高了我国在国际标准领域的话语权.首先对空气净化器国内外先进性能标准进行了简介,进而对IEC 63086-...  相似文献   

10.
《广西轻工业》2016,(12):117-118
目的:研究空气净化器甲醛累积净化量影响因素。方法:参照GB/T 18801-2015空气净化器,研究在线分析仪法与化学法测试甲醛累积净化量的差异,分析单日加载量、滤材对净化器甲醛累积净化量性能的影响。结果:机器A使用化学法在线分析仪法同时测试甲醛CCM,测试过程中的CADR有差异,但CCM均为F3级;单日加载量为300mg、500mg或600mg时,机器B的CADR衰减差异较大,而机器C差异较小;滤网不一样的机器D、G、H,其CCM分别为F2、F3、F1档,滤网一样的机器E、F,初始CADR差异较大,但其CCM均为F4档。结论:检测方法及滤网本身对机器的甲醛CCM均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多种空气过滤器对空气的过滤效率,结合空气过滤发展现状[1],为广大消费者选购空气过滤器提供对照。方法:依据《GB/T 14295-2008空气过滤器》[2]以及参照《GB/T 34012-2017通风系统用空气净化装置》[3]中规定的测试方法,分别对多种空气过滤器进行颗粒物(≥0.3μm)、微生物(白色葡萄球菌)、甲醛过滤效率测试。结果:传统过滤型空气过滤器对微生物和颗粒物的过滤效率都比较高,静电式过滤器的颗粒物过滤效率也能达到较高水平,紫外线(臭氧)型过滤器对微生物的过滤效果显著。对于甲醛的过滤,主要集中为带有活性炭成分的过滤器,而市面上宣称对甲醛有较好效果的光催化型过滤器,试验结果显示,效果并不明显。结论:当前市面上过滤器难以同时做到高效率过滤颗粒物、微生物和甲醛,不同原理对于各种污染物的过滤效果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2.
起毛起球测试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志刚 《印染》2004,30(24):39-40
介绍国内外对纺织品起毛起球测试方法及仪器,并就不同仪器、不同测试方法对评定结果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的仪器及测试方法进行起毛起球测定,会有不同的评定结果,纺织企业应根据客户要求,采取相应的测试方法,并努力适应国外的测试标准和国际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3.
采用鞋类产品测试标准HG/T 3689-2014《鞋类耐黄变试验方法》中的A法,对不同颜色的PU材料、漂白棉织物、白色丝织物和白色聚酰胺织物分别进行测试,探讨温度和光照时间对不同材料黄变的影响,并分析了产生黄变的原因。实验表明,白色PU和白色丝织物受温度和光照时间影响较大,深色PU、漂白棉织物和白色聚酰胺织物受温度和光照时间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
空气氛中蓖麻油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靳福泉 《中国油脂》2006,31(5):32-34
采用电加热的方式,分别在减压、液封常压、非液封常压的条件下,对蓖麻油稳定性进行了考察。讨论了温度、空气量对蓖麻油稳定性的影响。实验得出:在空气氛中,蓖麻油中的双键较为稳定,羟基易被氧化。温度越高,空气量越多,蓖麻油羟基氧化、酯基水解酸败程度越大。当空气量很少时,即使在较高温度下,蓖麻油羟基氧化、酯基水解酸败程度也很小。  相似文献   

15.
行业大视野     
正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持续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家电市场形势依旧较为严峻,据中怡康推总数据显示,2016年1~5月,家电市场零售额6,305亿元,同比下降1.9%。用户需求赋予家电产品不同的产品属性,进而呈现出了不同的市场发展表现。随着雾霾和水污染事件的频发,人们健康的需求与日俱增。中怡康推总数据显示,2016年1~5月,空气净化器零售额50.2亿元,同比增长20.8%,净水系列零售额127.6亿元,同比增长12.6%。两净市场的快速扩张,吸引了众多品牌争相进入两净蓝海。随着空净和净水新国标的陆续出台,空气净化器的洁净空气量和净水设备的产水率成为行业公认的标准,相信两净市场未来发展的步伐将迈得更快更稳。  相似文献   

16.
研究不同消毒原理的空气消毒机,在不同循环风量条件下,对流感病毒H1N1气溶胶的杀灭效果。从线上随机选购市售3种不同消毒原理(紫外线、高压静电、等离子)的空气消毒机,依据GB/T 18801-2022《空气净化器》及《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对流感病毒H1N1气溶胶的1h杀灭率进行测试;并依据WS/T 648-2019测试3台消毒机的臭氧泄漏量。结果表明,此3种原理的消毒机,在高档的运行状态下,对流感病毒H1N1气溶胶的1h杀灭率均大于99.9%;在中档的状态下,对流感病毒H1N1的1h杀灭率分别是98.1%、92.7%和95.3%;这3台空气消毒机的臭氧泄露量指标均小于0.1mg/m3。结论:此3种原理的空气消毒机,对流感病毒H1N1气溶胶均有杀灭效果;循环风量大于适用空间体积的8倍及以上时,对流感病毒H1N1气溶胶的杀灭率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庞艳龙  陈欣  韩红 《印染助剂》2012,29(3):48-51
比较了纺织品耐光、汗复合色牢度新旧测试标准[新标准GB/T 14576-2009《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光、汗复合色牢度》、旧标准GB/T 14576-1993《纺织品耐光、汗复合色牢度》方法B]的主要差异:测试方法和测试结果.影响测试结果的因素有评级方式、试验方法和人为因素.通过试验重点分析了测试方法修改后对该指标控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探讨棉氨纶包芯纺织品纤维含量测试方法的准确性。对比了现行的4种棉氨纶包芯纺织品中纤维含量测试方法,以手工拆分法测试结果为标准测试结果,利用正交试验,通过改变测试过程中的试剂浓度、水浴温度和水浴时间,对偏差较大的两种测试方法进行修正。指出:FZ/T 01095—2002中的手工拆分法和GB/T2910.12—2009测试法的测试结果相近,与手工拆分法相比,溶解法受溶剂浓度、水浴温度和水浴时间、棉纤维所含杂质的影响,不同测试条件下的测试结果有较大差异,通过修正测试条件可以提高测试准确性。认为根据实际情况修正测试参数,棉氨纶包芯纺织品纤维含量各测试方法的测试结果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新冠疫情期间不同国家符合不同标准的防护口罩进入我国市场,造成公众对口罩过滤效率相关概念认识不科学、不全面的问题,系统介绍与比较了国内外认可度较高的GB 2626—2019、GB 19083—2010、美国42 CFR 84第K部分、EN 149:2001+A1:2009、EN 13274—7:2019等标准中过滤效率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重点比对了这些标准中关于颗粒物过滤效率的性能要求与标记,以及测试方法中的预处理、测试条件、测试程序的异同点,并采用不同标准方法对部分口罩产品进行了试验验证。通过标准的比对研究与科学分析、实验验证,厘清防颗粒物口罩过滤效率性能要求与测试方法中的基本概念,促进社会各界全面了解国内外主流防颗粒物口罩标准中过滤效率的性能与测试方法要求,助力企业、检测机构以及政府等更好的对产品质量进行控制与监管。  相似文献   

20.
吴佳玥  吴巧英 《纺织学报》2022,43(11):154-162
针对现有羽绒制品保暖性测试方法的测试时间较长、成本较高等不足,提出一种数值模拟测试方法。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羽绒-织物-皮肤”的三维几何模型,模拟分析不同织物、不同填充密度、不同绗缝数量条件下模型内部与外表面的温度分布特征,探究不同条件对热量沿厚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传递的影响,计算其保暖性,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羽绒填充密度增加,热量沿模型厚度方向的传递距离增大,外表面温度及热流密度减小;绗缝数量增加,热量沿模型厚度方向的传递增大,沿模型宽度方向的传递距离减小,外表面温度及热流密度逐渐增大;织物对羽绒制品保暖性的影响较小;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最大相对误差为4.79%,二者吻合度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