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文章针对第一采油厂高阳采油作业区油层套管上窜这一现象,分析得出地表水位下降、降压开采、井筒温度等是引起套管上窜的主要因素,总结了套管上窜可能引起的影响泵效、发生井喷等潜在风险。选取高阳采油作业区高30采油站,通过对油层套管上窜率达到100%的现状剖析,总结了套管上窜对生产的影响,并提出了采用降套工艺和临时固定套管等方法治理套管上窜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36)
石油作为当前社会生产的重要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而市场需求又不断增多,为了能够尽可能的满足石油需求,就必须要对深层石油进行有效开发利用,避免开发中的石油浪费。而在石油开采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水油层开采难题,此时采取稳油控水的开采方法是一种较为经济有效的手段。本文首先分析稳油控水措施的应用背景,并以某油田强底水油层的开采为例,来详细分析稳油控水的实际应用方法和应用效果,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6,(9)
在低渗透油田应用电流法调整游梁式抽油机平衡,因电动机功率因数过低而无法真实反映抽油机平衡状况,常出现虚假平衡现象。传统电流法无法满足油田日益增长的变频设备的需求,不能有效降低机采能耗;因此,现场应用了功率平衡技术调整游梁式抽油机曲柄平衡。应用功率法判定抽油机平衡可以避免虚假平衡的发生,相比于电流法更加准确、更加节能,而且适用于变频设备。试验得出功率平衡可以在电流平衡的基础上实现平均单井日节电8.87 k Wh的节能效果,若功率平衡标准P下/P上为60%~150%时,节能效果更好;功率平衡与电流平衡在功率因数大于0.6时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此时电流平衡度至少在85%~125%范围内,功率都是平衡的;应用功率平衡技术能够实现年节电555.4×10~4k Wh。  相似文献   

4.
黏性土的界限含水率是用于土的分类和评价的重要指标,并可能与渗透系数等参数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溶液作用下界限含水率的变化规律没有一致的结论。选取填埋场渗滤液中的几种代表性溶液,对0~15%含量的膨润土改性黏土的界限含水率及渗透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发现,CaCl2溶液和乙酸溶液具有絮凝作用,使高液限黏土变为高液限粉土;膨润土改性黏土的液限和塑性指数与膨润土掺入量正相关;改性黏土的液限随CaCl2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减小;渗透系数与液限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溶液作用下土的渗透性能还需要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6,(8)
受全球持续低油价的影响,某油田面临形势越来越严峻,尤其是外围油田。为进一步提高机采系统效率,降低机采系统耗电,选择某采油队作为示范区,在前期实验基础上,规模应用电动潜油柱塞泵采油系统,与常规采油系统相比,举升单耗大幅降低,同时在用人成本和维护费用上也有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7,(11)
某油田是我国开发较早的裂缝性低渗透油田,目前油田开发进入中高含水后期,面临着含水上升快,注水效益差的问题。在研究量化常规调整技术标准的基础上,结合精细油藏描述成果,开展分层注水、注水结构调整、周期注水、化学浅调剖常规调整技术,合理进行单砂体的强、弱水驱注水结构调整,可以有效控制含水上升和产量递减,投入成本低,是高效的油藏工程节能手段。减少无效注水76.31×104m3,节约水资源费用610.48万元,少产液节约用电486.99×104k Wh,节约电费266.53万元,取得了好的节能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田苗 《门窗》2012,(7):270
油水井套管损坏的主要原因是油页岩和页岩的水侵,除此之外,油层出砂、管制质量以及化学元素对套管的腐蚀等,均可造成套管间接或者直接的损坏。而依据这些损坏原因,又可以将套管的损坏类型归纳为变形、破裂、密封性破坏等。依据这些,可采取改进套管柱设计方法的改进、严格要求套管质量、提高套管的抗压能力等方法来解决以上问题。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4)
大庆外围油田规模小,相对独立的油田较多,所处环境的地面条件复杂,治理和保护难度大,给地面建设及生产运行造成较大的困难。由于渗透率低,注水开发后表现出注水压力上升快、产量递减也快,造成地面建设能力短期不足、长期富余的状况,具体表现为注水系统的站场负荷率低、管网适应性差。为了将项目建设的环境影响降至最低,应优化选址选线方案,合理避让生态敏感区。通过分析能耗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和制约性,采取站场简化、管网调整等措施进行源头控制、过程治理,提高注水系统效率,降低能源的多余消耗,实现油田生产经济合理化运行。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1):147-148
近年海上低渗油藏、稠油油藏储量占未动地质储量中比例逐年增加,如何有效地动用此类难动储量已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注气驱油技术在国内外已经应用了数十年,而中国海上注气驱油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针对这些问题,开展了国内外注气开发理论及应用的综述研究,结合中国海上油田的开发现状和生产难点,分析了海上注气驱油技术发展的7项制约因素,并探讨提出了拟解决措施和方法。研究表明,海上油田注气驱油技术应用潜力较大,关键技术的本土化及多手段联合应用可降低潜在开发风险,提高开发经济效益,对推动海上难动储量的有效动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8,(1)
随着油田的不断开发,注水能耗将急剧上升,因此研究注水系统节能技术是油田后期持续性发展的重要工作。通过对注水系统进行能平衡测试,评价系统的用能状况,找出造成系统效率低、能耗高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其节能潜力。通过与注水系统实际运行情况相结合,总结提出提高注水泵机组运行效率,降低泵井压差过大及油压分布不均匀,优化注水工艺等几项节能措施,共计节电611.4×10~4k Wh,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6,(15)
针对低渗透油藏采收率相对较低、剩余油分布复杂的问题,采用低渗油藏开发流体势理论模型研究关键参数评价及实例区应用的方法,建立了低渗油藏不同开发阶段的流体势理论模型。基于模型建立庄36区长8油藏流体势定量分布图,对长8油藏剩余油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开发流体势包括位能、压能、动能及界面能,提出了3类低势能控制的剩余油分布区,即低位能低势潜力区、低压能低势潜力区及低界面能低势潜力区。针对不同类型低势能潜力区提出不同的挖潜措施,应用上述方案在研究区取得了较好的现场应用效果,可为低渗油藏剩余油的分布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王立辉 《矿产勘查》2020,11(1):157-162
近年来,随着煤层气开采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国内煤层气开发已具有一定规模。由于煤层气储层具有低渗透裂缝性的特征,压力敏感性强,导致钻井过程中容易造成储层损害。因此,开展低渗透裂缝性煤层气储层的压力敏感性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山西沁水盆地某区块的煤心,分别开展了煤岩受围压和孔隙压力条件下的压力敏感性实验研究,分析了煤岩渗透率随围压和孔隙压力的变化规律,探讨了孔隙压力和裂缝宽度的内在联系,认为围压增大和孔隙压力降低都会导致煤岩裂缝宽度变小,造成煤层气储层渗透率降低。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6,(15)
在低渗透油藏开发过程中,由于低渗透油田的渗透率低、孔喉细小及对压力敏感效应等特点,低渗透油藏较之中高渗油田,具有特殊的渗流规律和油气田开发特征。针对油藏特点的注采系统也对油藏的开发效果及采出程度有巨大影响,为延缓产量下降、推迟油井见水时间以至最终提高开采效果和采收率,运用油藏工程方法,研究了低渗透油藏的合理地层压力、合理采油速度及合理注采比等注采系统的优选方法,并通过对实际数据的应用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通过计算得出,实际油藏现有地层压力、采油速度和注采比偏低。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7,(15)
为研究中东某低渗透碳酸盐岩油藏在不同驱替方式时的渗流机理,提高各类油层的动用程度,开展了3种不同驱替方式的水驱油物理模拟实验。选取2组不同渗透率级别的岩样,针对1-1号和2-1号岩样进行2层合注分采实验,1-2号和2-2号岩样进行分注合采实验,1-3号和2-3号岩样进行常规单层注采实验,并结合低磁场核磁共振技术,分析了不同注采模式时微观孔隙结构的开发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同一注采方式时,不同岩样的含水率和最终采收率差距很大,低渗透层采取合注分采时的采出程度高于单层注采,高渗透层采取单层注采时的采出程度高于合注分采,分注合采时的采出程度相差不大。核磁共振数据还表明,原油主要分布在大孔喉半径范围内,经过水驱之后,动用的主要是大孔喉范围内的原油,小孔喉半径部分内的原油主要是通过渗吸作用得到动用。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6,(11)
为确定低渗透油藏混合井网极限注采井距,以新疆油田某低渗透油藏为例,引入压力梯度特征等值线的概念,并借助于comsol仿真软件建立物理模型,在模型中采用试算法,达到实际注采压差下压力梯度特征等值线恰好经过压裂水平井裂缝端点,得到极限注采井距,同时分析了压裂水平井的裂缝条数、裂缝间距和裂缝半长对极限注采井距的影响。通过上述研究表明:随着压裂水平井裂缝条数、裂缝间距的增大以及裂缝半长的减小,混合井网极限注采井距减小;注水井位于2条裂缝之间时波及效果好;裂缝间距比裂缝半长对注采井距的影响大,裂缝间距超过160m时混合井网极限注采井距减小幅度加大。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3,(1):41-43
金发草(Pogonatherum paniceum)是一种多年生岩生草本植物,在生态恢复和景观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金发草胚性愈伤组织,通过GUS(β-葡萄糖苷酸酶)瞬时表达率研究菌液浓度、浸染时间、乙酰丁香酮(AS)浓度、葡萄糖浓度、共培养时间等因素对金发草转化的影响,并利用确定的最佳条件将GUS基因转入金发草,获得稳定表达转化植株。结果表明:菌液浓度(OD600)为0.6,浸染时间为10min,添加20mg/L的乙酰丁香酮(AS)和10g/L的葡萄糖,共培养时间5d为最佳条件,GUS瞬时表达率最高。经过抗性筛选后最终获得阳性转基因植株频率为57%。再生植株经GUS染色和PCR检测证明,GUS基因已成功整合到金发草基因组中。此转化体系的建立为金发草的遗传改良及相关功能基因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6,(8)
水库大坝渗漏是水利工程较为常见的问题,类型众多,状态多样,成因复杂,后果严重,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防治。本文分析了大坝渗漏原因,介绍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6,(3)
裂缝性低渗透砂岩油藏的非均质性、渗流特征复杂多变,给油藏的开发和管理带来较大难度。天83断块储层为常规的低孔低渗储层,储层内以人工裂缝为主。结合岩心、测井、微观、动态等地质与开发资料,发现研究区存在大量非人工裂缝,并采用构造、沉积约束裂缝的方法对裂缝的方向性、发育规律及发育程度进行研究,认为裂缝以北东向的低角度不规则裂缝为主,裂缝开度为20~100μm,靠近南部和北部断层附近,裂缝发育较密集。针对以上特征,建立了裂缝的离散网络模型(DFN模型),来验证前期裂缝识别的准确性,较为准确地预测研究区平面裂缝的分布及属性,并形成了一套针对该类油藏裂缝的地质、测井、地震、开发相结合的描述识别方法及相应的模型验证方法,为研究区后续的开发提供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5,(6):178-179
利用微孔滤膜模拟低渗透储层的喉道,将微孔滤膜过滤实验和激光粒度仪相结合,对纳微米聚合物颗粒分散体系在微孔滤膜过滤前后的粒径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并分析水化时间、注入压力、核孔膜尺寸、颗粒尺寸和颗粒浓度对粒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持其他条件为恒定值,存在一个最佳水化时间范围为大于240h,在该水化时间范围内,聚合物颗粒弹性变形能力逐步增强,使得更大粒径的聚合物颗粒得以通过1.2μm的喉道;增大注入压力,有助于更大粒径的聚合物颗粒通过1.2μm的喉道;增大聚合物颗粒浓度,会增强聚合物颗粒在1.2μm喉道处的封堵效果;不同尺寸分布的聚合物颗粒分散体系与一定大小的喉道相适应;聚合物颗粒粒径与喉道直径比值δ≥3.0的范围为聚合物颗粒直接封堵流动区域,1.0≤δ<3.0的范围为聚合物颗粒弹性流动区域,δ<1.0的范围为架桥封堵流动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