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综述了在食用植物油中掺入其他食用植物油或非食用油的主要鉴别方法,包括电导率法、红外光谱法、太赫兹时域光谱法、拉曼光谱法、色谱法等,并对上述方法在食用植物油掺假鉴别中的研究进展和应用进行了归纳,最后对食用植物油掺假检测技术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核磁共振法鉴别食用植物油掺伪餐饮业废油脂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利用脉冲式核磁共振方法分别检测了地沟油、泔水油和3种食用植物油(花生油、菜籽油和大豆油)在10℃和0℃下的SFC值.发现在10℃和0℃下,地沟油的SFC值为26.51%和43.25%,泔水油达到了9.47%和12.60%,而食用植物油的SFC值很小甚至为O.随着地沟油和泔水油掺入食用植物油量的增多,SFC值随之增大.实验结果表明,食用植物油中只要掺伪了餐饮业废油脂1%以上即可检出.  相似文献   

3.
电导率法快速鉴别食用油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通过电导率的测定鉴别劣质油的快速检测方法.对劣质油、掺假食用植物油、合格食用油进行电导率测定,同时测定上述油样的酸值、过氧化值指标并与之比较.结果表明:合格食用油的电导率较低,都在18μS/cm以下,劣质油的电导率较大,最大可达179.5 μS/cm,掺假食用植物油的电导率介于两者之间;电导率检测结果与酸值、过氧化值的判断结果基本一致,并且重复性较好.电导率法具有操作方便、实用性强等特点,适合于对劣质油的现场快速鉴别检测.  相似文献   

4.
PCR法检测食用植物油中动物源性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国家标准无法鉴别食用植物油是否掺入动物油脂的问题,尝试用PCR法测定植物油中动物源性成分,鉴别是否掺入动物油脂,为食用植物油监管,特别为治理在食用植物油中掺入地沟油的非法行为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食用油本身是不导电物质,而使用过的地沟油含有大量食盐、调味品等可电离物质。故可通过测定食用油的电导率鉴别是否掺入地沟油。用去离子水提取油脂得到油脂水提物,再通过测定水提物电导率鉴别油脂是否掺入地沟油。结果表明,合格食用油电导率在10μs/cm左右,而地沟油电导率为80.7μs/cm,远远高于合格食用油。将地沟油以不同比例与食用油混合,测定电导率回归方程为Y=71.927X+12.641,R2=0.999 7。此法可用于地沟油的鉴别且简单、有效。并利用此法对成都市售散装食用油掺入地沟油情况进行调查,为市场监管部门提供监管建议。  相似文献   

6.
该研究旨在建立一种GC-MS结合GC对掺假山茶籽油进行定性鉴别的方法。该实验基于GC-MS法检测植物油中β-香树脂醇的含量,以实现样品的批量初筛,再结合GC法检测其中油酸与亚油酸的含量进行确证,实现山茶籽油掺假的定性鉴别。结果表明,β-香树脂醇的测定出峰较快、检测周期短、线性关系良好。该方法在低、中、高水平的加标回收率为82.6%~111.5%,相对标准偏差均低于5.36%,可实现植物油样品的批量初筛。结合GC检测其脂肪酸含量进行确证,油酸和亚油酸含量可作为山茶籽油掺假的鉴别指标。该方法可实现山茶籽油中掺入一种或其他几种植物油(花生油、玉米油、菜籽油与大豆油)的定性鉴别,其掺假判定限为10%。  相似文献   

7.
食用植物油掺入动物油脂鉴别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国家标准GB/T 5539-1985<植物油脂检验油脂定性试验>无法鉴别食用植物油是否掺入动物油脂的问题,尝试用比色法测定油脂中胆固醇含量来鉴别是否掺入动物油脂,为散装食用植物油监管,特别为治理在食用植物油中掺入劣质动物油脂或地沟油的非法行为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低价值植物油掺入高价值植物油的原则分别制作5种掺假植物油模型,结合植物油的脂肪酸含量变化,找到3种表征因子分别与其相应的低价值植物油掺入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结果表明:豆蔻酸(C14∶0)可作为棕榈油掺入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的表征因子(相关系数为0.994 4,0.992 4,0.998 0),亚麻酸(C18∶3)可作为大豆油掺入花生油的表征因子(相关系数为0.999 8),亚油酸(C18∶2)与油酸(C18∶1)的比值可作为大豆油掺入菜籽油的表征因子(相关系数为0.997 3)。该方法确定了作为表征因子的脂肪酸含量和低价值植物油掺入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建立了二元植物油体系中低价值植物油掺混量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荧光法测定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鉴别潲水油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20  
刘薇  尹平河  赵玲 《中国油脂》2005,30(5):24-26
潲水油是经过精炼的餐饮业地沟油,含有很多有毒有害物质,不法商贩将其掺入食用油中谋取暴利,严重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实验研究发现,潲水油中含有洗洁精的主要成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潲水油经过水洗预处理,在水相中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具有特征荧光λex/λem=230/290 nm波峰出现,合格食用植物油的水相在此波长处无波峰出现.在合格食用植物油中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工作曲线推算出潲水油中所含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浓度为25mg/kg.将一定比例的潲水油掺入到合格食用植物油中,按同样的方法预处理,测定水相的荧光,当潲水油的掺入量为10%时,其水相在λex/λem=230/290 nm处出现明显的波峰,可见荧光分析法可以鉴别潲水油和合格食用植物油.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食用植物油掺假鉴别方法,包括光谱法(近红外光谱法、同步荧光光谱法、拉曼光谱法和二维相关谱技术)、稳定同位素技术、基于脂质组学的质谱法和基于特征标志物的检测方法等,并对上述方法在食用植物油掺假鉴别中的研究进展和应用进行了归纳,最后对食用植物油掺假鉴别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为油脂检测工作和食品安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采用电导率法测定了菜籽油、玉米油和花生油的萃取水相电导率,并进行了花生油掺假模拟实验,同时将电导率值作为信息数据进行了食用花生油的模式识别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花生油水相电导率为(15.41±0.17)μS/cm,菜籽油水相电导率为(18.93±0.13)μS/cm,玉米油水相电导率为(9.45±0.09)μS/cm;在花生油中掺入不同比例菜籽油和大豆油后其电导率发生变化,其中的花生油含量与其电导率之间具有良好的拟合关系,所建食用油不同比例互掺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能实现食用油的定量分析,将电导率值作为特征信息数据用于食用油掺假模式识别研究具有较好的预测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12.
葛亮  胡泽 《中国油脂》2014,39(3):39-41
食用油在加工过程中一般不会混有金属离子,可通过电导率实现对食用油掺杂地沟油进行检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食用油掺杂地沟油快速检测系统。该系统以ARM为核心,利用数据采集技术,完成了食用油掺杂地沟油检测系统的软硬件设计。系统测试实验证明,该系统能够准确测定食用油的电导率信息,从而获知食用油中是否掺杂地沟油,以及分析食用油中掺杂地沟油含量的信息。该检测系统具有检测速度快、功耗低、价格低廉和便携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食用油掺伪餐饮业废油脂鉴别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乐  胡健华 《中国油脂》2007,32(9):75-77
综述了食用油掺伪餐饮业废油脂的鉴别检测方法。通过对油脂的常规理化指标、金属离子含量、电导率、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黄曲霉毒素、挥发性物质、脂肪酸组成、胆固醇、红外及紫外特征吸收等指标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可以鉴别食用油是否掺伪。  相似文献   

14.
常见植物油鉴别及掺伪的气相色谱新检测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魏明  曹新志  廖成华 《食品科学》2003,24(12):103-106
用气相色谱法分析测定了常见植物油脂酸组成与含量,对其有关实验条件进行了优选,获得常见植物油脂脂肪酸组成与含量正常值。测定模拟掺伪常见植物油脂脂肪酸组成与含量,获得掺伪常见植物油脂脂肪酸组成与含量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常见植物油油品的鉴别及其掺伪的气相色谱检测法,可快速鉴别常见植物油的种类,对常见植物油是否掺掺伪可作出快速判别,同时对掺伪植物油可作定性、定量分析。用本法对市场销售食用植物油进行抽检,共抽检了262件油样,检出掺伪芝麻油83件、掺伪菜油47件,掺伪花生油菜23件,掺伪橄榄油11件,掺伪量10%~95%不等。表明这种方法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测定胆固醇含量鉴别地沟油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23  
提出了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胆固醇含量鉴别地沟油的方法。地沟油是从餐饮业废弃物中提取的,成分复杂,常混有动物脂肪。动物脂肪中普遍含有大量的胆固醇,而在植物油中一般不含或含有极少量的胆固醇。植物油中主要含有谷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等多种植物甾醇。利用极性毛细管色谱柱可将油脂中的胆固醇和植物甾醇很好地分离,从而可鉴别油样中是否混有地沟油。使用这种方法,当食用植物油中掺有10%(质量分数)以上的地沟油时,即可检出。  相似文献   

16.
花生油中掺杂棉籽油、大豆油的现象比较普遍。主要以掺入这两种油的花生油为样品,通过伯利哀试验和气润色谱法测定不同掺入量的混浊温度和脂肪酸组成,从而对花生油的掺杂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开发检测棉籽油特征标志物锦葵酸和苹婆酸的气相色谱-质谱法,实现食用油中棉籽油掺假确证性鉴别。方法 利用碱式甲酯化方法对油脂样品进行酯化,正己烷提取脂肪酸甲酯,加入无水硫酸钠过滤,选择性离子扫描模式采集数据,外标法定量,以特征标志物判定食用油中是否掺假棉籽油。结果 建立的食用油中锦葵酸和苹婆酸高灵敏检测技术能准确鉴定食用油中5%棉籽油掺假。与基于脂肪酸组成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仅能鉴别大豆油中10%以上的棉籽油掺假相比,本研究建立的基于标志物方法鉴别灵敏度更高。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食用油中苹婆酸和锦葵酸高灵敏检测技术,为鉴别食用油中棉籽油掺假提供了关键检测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The application of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FTIR) Spectroscopy to authenticate edible vegetable oils (corn, peanut, rapeseed and soybean oil) adulterated with used frying oil wa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The FTIR spectrum of oil was divided into 22 regions which corresponded to the constituents and molecular structures of vegetable oils. Samples of calibration set were classified into four categories for corn and peanut oils and five categories for rapeseed and soybean oils by cluster analysis.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validation set was obtained by discriminant analysis. Area ratio between absorption band 19 and 20 and wavenumber shift of band 19 were treated by linear regression for quantitative analysis. For four adulteration types, LODs of area ratio were 6.6%, 7.2%, 5.5%, 3.6% and wavenumber shift were 8.1%, 9.0%, 6.9%, 5.6%, respectively.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is a useful tool to authenticate the edible vegetable oils adulterated with used frying oil.  相似文献   

19.
为了快速简便地鉴别核桃油掺伪,利用电子鼻技术鉴别核桃油中掺入大豆油、菜籽油及玉米油,并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线性判别式分析(LDA)对结果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采用PCA方法可以鉴别核桃油掺入大于20%大豆油、7%菜籽油和7%玉米油;采用LDA方法可以鉴别核桃油中掺入大于1%大豆油、1%菜籽油和7%玉米油,LDA方法比PCA方法能更加有效地鉴别核桃油中掺入大豆油、菜籽油和玉米油的现象。电子鼻技术可以作为鉴别核桃油掺假的一种快速简便的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20.
拉曼光谱结合距离匹配法快速鉴别掺伪食用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农贸市场购买的散装问题油为掺伪物,采用大豆油和玉米油为简单背景制备掺伪样本65份,采用4类食用调和油为复杂背景制备掺伪样本40份,收集市售合格食用植物油样本27份。按样本数3∶1划分建模集和校验集,采用拉曼光谱和距离匹配法分别建立简单背景和复杂背景的食用油掺伪快速定性识别模型:在简单背景掺伪下采用全谱建模预测可得真样本识别率为85.7%,伪样本识别率为94.1%,总识别率为91.7%;在复杂背景掺伪下经谱区挑选优化建模预测可得真样本识别率为87.5%,伪样本识别率为100%,总识别率为94.4%。试验结果表明拉曼光谱结合距离匹配法能简单、有效、快速地检测食用植物油是否掺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