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聚氨酯合成革具有柔软的手感,而且具有防水透湿和耐寒的良好性能,无聚氯乙烯人造革冷硬热粘等缺点,它成为了代替天然皮革的最好选择。本文主要就合成革水性聚氨酯树脂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张济邦 《印染》1994,20(3):41-45,34
三、工艺设备和产品 PU涂层剂主要用于转移涂层、湿法涂层和干法直接涂层三种工艺。产品主要为仿皮革和功能性薄涂层。由于PU性能独特,光滑耐磨耐寒,一般湿法涂层和转移涂层的面层,必须采用PU涂层剂。干法直接涂层以PU作为涂层剂,产品柔软,防水透湿,耐低温,穿着舒适,为高档服装面料。 (一)转移涂层 将涂层剂涂于转移纸上,烘干后涂粘结层;然后与基布面对面叠合,经轧压转移到基布上;烘干、固化、冷却后,将转移纸和加工织物分离即成。主要产品为仿皮革。具体工艺为: 离型纸→涂布面层→烘干→冷却→涂布粘结层→基布粘合→烘干→冷却→剥离→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 由于聚氨酯树脂具有优异的性能而引起了制革专家们的极大兴趣.继六十年代初首次将聚氨酯材料用于皮革涂饰以来的近三十年中,这一特性材料在皮革工业中逐渐引起了重视.它的应用展现了聚氨酯皮革涂饰剂的特殊风格,从而使其逐步发展成为皮革涂饰材料的一个重要的新型体系,将皮革涂饰工艺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聚氨酯类的皮革涂饰材料中,溶剂型聚氨酯是最先发展起来的,因其制备工艺简单,成膜性能好而得到应用.但由于有机溶剂成本高、毒性大、对环境污染严重,并有发生火灾的危险,所以开发并应用安全无毒的水乳型聚氨酯涂饰材料就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大量的专利文献都介绍了有关水乳型聚氨酯涂饰  相似文献   

4.
一、历史的回顾 聚氨酯树脂有着优异的特殊性能,因而引起了许多制革专家和制革化学家的极大兴趣。经60年代初第一次把聚氨酯材料用于皮革涂饰以来的二十多年里,聚氨酯这一特性材料在皮革工业中逐渐引起了重视。特别是聚氨酯皮革涂饰材料的应用展现了皮革涂饰的特殊风格,从而使之逐步发展成为皮革涂饰材料的一个重要的新型的体系,把皮革涂饰工艺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聚氨酯类的皮革涂饰材料中,溶剂型聚氨酯是最先发展起来的一种聚氨酯涂饰剂,因制备工艺简单,成膜性能优良而得到应用,但由于有机溶剂的成本高、毒性大,并有发生火  相似文献   

5.
据分析,到2000年,全世界靴鞋产量将为140亿双。但这不能依赖天然皮革产量的增多。全世界天然皮革每年增长2%,而靴鞋增长却为3.8%。由于机械化和自动化,制鞋材料和工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大部分大底是用聚氨酯、聚氯乙烯及其混合料、新型橡胶和热塑性塑料制造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随着皮革工业的发展,皮革涂饰材料也有了相应的改进。当前我国皮革整饰材料仍以丙烯酸树脂为主要涂饰剂,因而皮革涂层强度低,耐磨性、耐曲挠性能差,尤其“热粘”、“冷脆”,严重影响在高寒地区的使用。聚氨酯系皮革涂饰材料,具有成膜耐寒、耐磨、强度高、工艺性好等优点。其水乳液型既无溶剂性毒害,又能保持天然皮革卫生性能。因此在一些先进国家已取代了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 聚氨酯具有弹性好、柔软、耐溶剂、耐低温等优良的特性,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聚氨酯在纺织品上的涂层大致包括直接涂层、转移涂层和湿法涂层三大类。从技术、产品性能等方面看,各有特点。前两种涂层技术早为人们所知,而湿法涂层可制造出非常接近天然皮革风格的产品。六十年代可称为聚氨酯合成皮革的第一阶段,至七十年代初,东丽等公司开始试验出用于衣料  相似文献   

8.
对于高品质终端市场而言 ,皮革的各项坚牢度要求在持续提高 ,一个革新的染料生产商必须优化工艺以生产不含可能降低颜色坚牢度的副产品的染料 ,如果现有的染料化学无法满足所需的坚牢度要求 ,则应寻求发展新的染料的可能性 ,以建立全新的技术发展水平。无论是从技术角度还是经济角度 ,皮革在很多应用领域都和纺织品或合成材料形成竞争关系 ,对于高品质终端市场而言 ,皮革的各项坚牢度要求在持续提高 ,大家期望皮革对基于聚氨酯、丙烯酸酯的传统涂层以及聚氯乙烯、天然橡胶等材料 ,有良好的耐迁移坚牢度。如今 ,非金属络合染料也被要求有良好…  相似文献   

9.
皮革的材质鉴别是皮革及皮革制品检测中的基础项目,现行标准中鉴别皮革类别的主要方法有感官法、显微镜法和扫描电镜法,研究中的方法还有红外光谱法、DNA鉴别法等。研究使用红外光谱法和拉曼光谱法鉴别人工革和天然皮革,结果表明红外光谱可用来区分天然皮革、聚氯乙烯人工革和聚氨酯人工革,使用ATR附件采集样品的红外光谱法方便快捷;拉曼光谱也可用来区分天然皮革、聚氯乙烯人工革和聚氨酯人工革,采集谱图过程方便快捷且不受样品中水分的影响,谱峰尖锐,易于识别。  相似文献   

10.
转移涂层的基本工艺包括将聚氨酯溶液涂布在经有机硅处理过的可脱膜的纸上,接着烘干。施加的粘着剂涂层当仍为湿态时,接着与织物叠合,并经一对轧辊层压处理。经烘燥后,层压的聚氨酯织物与可脱膜的转移纸分离。 与转移涂层法相比,直接涂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局限于加工紧密机织物和厚重织物,该类织物能经受较高的机械张力;整理后的织物手感硬挺;不能改变纺织品的基本外观。而转移涂层则克服了上述缺陷。 一、聚氨酯涂层剂 适用于转移涂层的聚氨酯种类繁多。本文将它们归入弹性体一类。氨基甲酸乙酯具有反应的多面性,这使得它可以通过聚合物的分子工程以生产出各类人们期望性质的弹性体。然而,为获得更广泛的适用性,弹性体的通用性要强,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 根据普通分类法,弹性体分为二个类型,即基于芳香族异氰酸酯和脂肪族异氰酸酯,芳香族弹性  相似文献   

11.
徐旭凡  李哲 《中国皮革》2005,34(9):10-11
选用合适的溶剂和聚氨酯PU树脂,以涤纶长丝、全棉、涤棉混纺织物作基布,利用转移涂层法,制备了聚氨酯PU转移涂层防水透湿合成革。通过对样品的防水、透湿性能测试、分析,探讨了制作样品的关键工艺。为优化工艺,制备优质的聚氨酯PU转移涂层防水透湿合成革,提供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王璐 《北京皮革》2003,(12):64-64
近两年来,意大利开始生产新一代人造革材料,可作为包覆沙发,坐垫的装饰材料,用以代替天然皮革。新型的人造革材料,不再使用聚氯乙烯,与天然皮革相比,该材料的某些性能要胜过它,尤其是对生态有利。在人造革的制作过程中,不会产生戴奥克辛和难闻的气味.且厚度均匀一致。它制作采用的基布是100%的棉花制成的疏松平纹织物,  相似文献   

13.
聚氨基甲酸酯是分子结构中含有重复氨基甲酸酯基(-NH-C-O-)的高分子材料总称,简称聚氨酯。六十年代时,聚氨酯代替亚麻子油作为漆革顶层涂料首次在皮革工业上应用。此后,发展很迅速,逐渐形成了聚氨酯涂饰剂体系。各种类型的聚氨酯涂饰剂,由于涂层性能优越,粘附力强,光泽柔和,手感好,在皮革工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一般说来,可以把聚氨酯高分子主链看成是由柔性链段和刚性链段两部份构成的嵌段共聚物。聚氨酯分子链中的聚酯、聚醚、  相似文献   

14.
喷铝转移纸的一般工艺是,在作为转移载体的PET膜上涂布转移涂料,如果需要镭射效果,则在转移涂料上模压对应的镭射信息,然后在转移涂层上真空镀铝,然后在铝层上涂布胶水,将其与纸张复合在一起,最后将作为转移载体的PET膜剥离,得到至下而上依次是纸张、胶水、铝层、(可能含有镭射信息的)转移涂层。  相似文献   

15.
济南大易造纸有限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近期成功的研制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纸——离型纸。这种纸可分为硅系列离型纸和非硅系列离型纸,是主要用于生产聚氨酯(PU)和聚氯乙烯(PVC)人造革的工业用纸。离型纸生产人造革是在离型层表面涂布粗状树脂,经发泡工艺处理、烘干、交联、固化定型,然后将离型纸剥  相似文献   

16.
本专利的目的在于制取结构上与天然皮革极其相似的一种合成皮革。本专利提供的方法包括如下几个工序:在移动着的纤维网的一个表面或上下两个表面上,将浓度逐渐提高的几种弹性体聚合物溶液依次地涂布上去。进行涂布时,各种不同浓度的弹性体溶液的涂布位置之间的间隔,是根据在下一次涂布之前,前一次涂布的弹性体溶液已经完  相似文献   

17.
聚氨酯人造革作为天然皮革的替代物,因其优异的耐磨性、良好的撕裂强度和防水、耐酸碱、微生物等方面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服装、鞋包等方面,同时伴随着其在市场上的不断普及,对其涂层和基布的材质鉴定检测需求不断增大,本文提出的聚氨酯人造革鉴定方法主要包括基布与涂层的分离、聚氨酯涂层的鉴定、基布成分及含量的确定三个方面的内容,旨在建立一套可直接用于实际检测的聚氨酯人造革鉴定方法,为第三方监督检验机构提供检测依据和技术支撑,有利于规范产品流通领域标签标识,促进皮革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聚氨酯树脂的转移法涂层工艺,讨论了脂肪族和芳香族二类树脂的特性,以及皮层、粘着层皮膜厚度、层压条件和树脂固着方式等与成品质量指标间的关系;对国产和进口的着色剂、离型纸、基布等进行了较详细而系统的试验相探讨,并提供了转移涂层工艺设计的合理性及可靠性依据.认为聚氨酯树脂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转移涂层可通过工艺参数的变化而得到各种性能优异的产品,其质量接近于真皮水平,需解决好树脂、离型纸等原辅料的国产化问题.  相似文献   

19.
《北京皮革》2008,(10):45-45
9月3日,拜耳材料科技在208中国国际皮革上展示了一系列多用途的纺织涂层用聚氨酯树脂,展台上重点展示了拜耳的Imprail、Impraperm和Desmoderm等产品。  相似文献   

20.
高频流动模塑是国外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是利用高频加热的原理将塑料仿制成各种与实物几乎完全相同的“皮革”制品。所采用的原料可以是全部塑料,即调配好的粉状树脂、糊状树脂或塑料颗粒,也可以在塑料材料上复以布基、天然二层革或其它底基同时进行模塑,还可直接利用人造革或薄膜进行模塑。由于是高频加热,热量是由被加工的材料本身析出,这就要求材料具有较高的电容率和介质损耗系数以及较低的熔点,因此目前普通采用的是聚氯乙烯塑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