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价值     
“云梯的顶端可是通向云彩?水龙的源头可是连接大海?……”他又爬上了那座留下他儿时浪漫的山岗,依旧哼起他在部队时爱唱的那支歌。 夕阳斜斜地照着,将他罩在一个玫瑰色的光环中。晚风渐渐地拂过他的面颊,拂过他的全身。好清爽!他惬意地笑了,双眸中闪着夕阳的余晖。他.凝望着夕阳,夕阳渐渐变成了悲壮、凝重的血红。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7)
<正>那天,我懒懒地靠在窗户边,贪婪地享受课间短暂的时光。铃声聒噪地响起,我厌厌地调整坐姿,目光落在了旁边的空座位上。前些天说要有新同学来,我想大概就会坐到我的旁边吧。铃声落下,班主任带着一个高高大大的男孩子出现在教室门口。与其说他高高大大,不如说他长得比同龄男生看起来更笨重,而他身后那个明显跟他身材不般配的小书包,更给他增添了几分滑稽。班主任并没有让他作自我介绍,而是简单地说了他的名字,然后便径直带他走到了我旁边的座位。他"嘿嘿"地冲我笑,更准确  相似文献   

3.
时间最宝贵     
《建筑工人》2021,42(5)
古罗马的马尔卡斯·加图,是一位多有建树的政治家、军事家、作家.晚年回首往事时,他认为在他的一生中只有三件令他深感遗憾的事.第一是向他的妻子吐露了一个秘密;第二是在一次旅行中,他本来可以轻易地走陆路,他却走了海路;第三是他曾无所事事地度过了一天. 第一件事如果其内容仅涉及家务事,我们外人不好评说;如果事关国事、政事,掌权...  相似文献   

4.
那天,当我专程去修理所采访贾德律同志的时候,他从汽车底下钻出来,满脸的油污。热情地伸出满是油迹的手,蓦地又不好意思的缩了回去,憨厚地笑了笑。 我企图从他口里挖出一些典型的材料,可都被他巧妙地搪塞了过去。短短的半个多小时,他不时回过头去,看那辆正抢修的消防车,不安地站起来又坐下去,他心里牵挂着他的工作,我知道再软磨硬泡下去也不会有什么结果,只好告辞了。 正面进攻无效,我便采用旁敲侧击的战术,找熟识他的同志去收集材料,零零碎碎地整理起来,却也收益非浅。 于是,我知道了就是这平平凡凡、言语不多的他先后6次荣立三等功,5次被总队、支队评为优秀志愿兵,4次被评为优秀党员,18次受到上级嘉奖。2次被评为优秀司务长。  相似文献   

5.
久闻赵建海 大名,终于在 2004年12月份 的一个下午抽空 采访了他,一见面 他的豪爽和宏亮 的嗓音就感染了 我们前去采访的 三个人。在他的身 上体现了东北大 汉和山东大汉的 气质,听了他的讲述,我们才真正地了解了他的创 业史,更加由衷地钦佩他的大胆和有眼光。 事情还得从头说起,早在70年代,赵建海就在 黑龙江海林市砖瓦厂做电工,在此期间他聪明好 学,刻苦钻研,在完成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对机器 维修也发生了浓厚的兴趣,经常帮助机修工修理机 器,渐渐地在机修方面崭露头脚,遇到难修、不好修 的机器工人们也开始来找他,他俨然成了机修中的  相似文献   

6.
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曾回忆自己儿时的一次经历:一天上午,父亲邀他一同到林间漫步,他高兴地答应了。父亲在一个弯道处停了下来。短暂的沉默之后,父亲问他:“除了小鸟的歌唱声外,你还听到了什么声音?”他仔细地听,几秒钟之后,回答“:我听到了马车的声音。”父亲说“:对,是一辆空马车。”他问父亲:“我们又没有看见,您怎么知道是一辆空马车?”父亲答道:“从声音就能轻易地分辨出是不是空马车。马车越空,噪音就越大。”后来黑格尔长大成人,每当他看到口若悬河、粗暴地打断别人的谈话、自以为是、目空一切、贬低别人的人,他都感觉好像是父亲在他的耳边说:“马车越空,噪音就越大。”  相似文献   

7.
今年36岁的孙彦,是武威地区公安消防支队政治处主任。20年前,他从江苏省盱眙县应征入伍来到甘肃武威某部。多年的军旅生活炼就了他吃苦耐劳、善于思考的习惯。他曾参与多次的灭火、抢险战斗,消防兵那英勇顽强、勇于献身的精神使他深深感动。多少次,他想热情地讴歌身边那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让全社会更多的人了解消防、认识消防,但都未能实现这个愿望。 1996年底,他被任命为武威地区公安消防支队政治处副主任,他认识到利用摄影作品最能形象、生动地反映消防官兵的风采,从此他爱上了摄影这个行当。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8,(3)
<正>2015年1月1日23时20分,妈妈顺利地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宝宝——他就是我的"元旦"弟弟!我第一次见到他时,他还在睡觉。我凑近他,仔细地观察起来:他头发稀少,眼睛紧闭着,粉嘟嘟的小嘴巴紧抿着,小鼻子发出均匀的呼吸声,白白嫩嫩的脸蛋就像剥了壳的熟鸡蛋,真是太可爱了!弟弟会笑了,会坐了,会爬了……我看着他一点点长大,看着他从出生时5斤7两的小婴儿,长成现在会走、会跑、会说、会  相似文献   

9.
近视的小猴     
《Planning》2017,(17)
<正>【习作要求】看图编故事调皮的小猴上学了,他在教室里蹦蹦跳跳,跑来跑去,一刻也停不下来,就连读书、写字都是摇头晃脑,动个不停。你看,他正在写作业呢!他弯着腰、低着头,鼻子都快凑到作业本上了。老师三番五次地提醒他写作业时坐姿要端正,否则就会近视,但小猴总是毫不在意地说:  相似文献   

10.
红门     
汪子寒醒来时,已是晚上七点钟,确切地说是看新闻的哨声把汪子寒惊醒的,他听到哨声本能地站了起来,他还以为是火警铃声,当他反应过来后,他重又坐下来,闭上眼睛,只是他已没了睡意,便想借此想些事情,他感到似乎已有一年或更长的时间没有认真地想些什么了,他感到浑身特别疼痛,于是,他便在沙发里试着变换一种坐姿,也许坐得太久的缘故,他甚至感到沙发上和臂股粘连到了一起,沙发皮革的绒毛刺得他的臂  相似文献   

11.
体育小能人     
《Planning》2015,(5)
<正>[习作要求]"雏鹰争章"推荐文我们班有许多小能人,如小舞蹈家潘春萍、"智多星"吴彦哲、小钢琴家陈颖、小画家汤芯蕾、小作家许俊龙……然而,你认识他吗?他有着明亮的眼睛,淡淡的眉毛,脸上经常带着微笑,身材健壮——他就是我们班的体育小能人舒家乐。今年春季田径运动会的前一天,舒家乐不小心扭伤了脚。早上,他一瘸一拐地走进教室,我们都关切地问他:"你怎么这样走路?"他满不在乎地说:"不小心扭到脚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可大家都看得出来,他走路很吃力。他似乎  相似文献   

12.
那些岁月     
正一声嘹亮的哨声,彻底地唤醒了前一秒还在熟睡的老李,抬头一看,六时整,不多不少。他熟练地一跃而起,飞快地更衣洗漱,被子在手里服服帖帖地成了"豆腐块"。老李今年60出头,不过随时挺直的腰板提醒着众人:他可从不服老。虽早已从消防一线退了下来,但他过惯了警营里简单、有规律的生活,执意将家搬到了离消防基地最近的小区。老李常说部队给了他最好的礼物,纪律、勇敢和健康的身体。  相似文献   

13.
难忘战友     
一张熟悉的笑脸,曾活跃在我们中间;一个熟悉的名字,还回荡在耳畔;他,就是介哲。然而,这个年轻的消防战士,却匆匆地离开了我们,走完了他短暂的人生道路。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忠实履行了一个军人的神圣职责和光荣的使命。他不仅仅是为了入室打开一扇防盗门,准确地说是为了人民生活的更方便。他不愧是党的好战士、人民的好儿子。介哲同志牺牲的消息传到中队后,全队官兵悲痛万分,为他短暂的生命而悲痛!为失去这样的好战士而悲痛!介哲同志在他平凡的岗位上,忠实地履行了自己的诺言,体观了他不平凡的人生价值。逝者已去。悲痛之余,中队全体官兵自…  相似文献   

14.
李白与荆州     
《Planning》2019,(35)
诗人李白一生漫游经历十分丰富。荆州这个地方可以说既是他的发起之地,又是他被赐金放还后漫游和遇赦途经之地,见证了他的大喜大悲和大起大落,与他结下了不解之缘,也为后世留下不朽之作。  相似文献   

15.
本案的业主在他的土地上一点一点地建造居所,并形成了能够让他更好地欣赏他自己土地的一系列室内和室外的小空间。  相似文献   

16.
叶有良在2008年的奥运之年,将记忆的碎片浓缩成可视的物体,不管他是有意还是无意地贯穿了模糊的技法,他还是让我们更深刻地感触到老北京的变化与成长,尽管这是叶有良对北京不具体而伸展的描述,观者还是看到了他诉说的一种新旧交替、  相似文献   

17.
<正>作为祝晓峰曾经的老师、同事、学友、项目设计合作者,我有机会较为完整地见证了他至今为止的建筑生涯,对他的设计思想和设计作品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在我看来,祝晓峰展示了一条十分清晰、连贯的专业进化路径,他始终方向感明确、坚持行走在"在地"建筑的道路上,他的思想和设计也不间断地在这个方向上发展和丰富至趋向成熟的境界。祝晓峰是位思想型的设计者,这个特点在他的学生时代就很突出,当时他对课程设计课题的思考,常超出基地、任务书的范围而至更大的环境、人文、当代理论背景的层面。祝晓峰一直关注建筑、城市、人文的大命题,他的建筑观念建立在对自然、人类、社会的关系,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哲学层面的思考之上;他对建筑现代  相似文献   

18.
王维仁 《世界建筑》2011,(2):122-127
"他(王维仁)将他对合院作为一种普世空间理念的思考,体现到他一路的建筑实践中,将合院空间赋予了适当的地域特征,成功地结合了南中国的海洋性气候。更重要的是,从一个可再生的角度,他赋予‘合院’这种模数化的变换排列单元以新的生命,成功地通过多个向度反复地将这些组件排列组合、灵活调整以适应不同的基地与设计内容。这一系列建筑思想的演进充分展现在他10余年以来的校园建筑设计中……  相似文献   

19.
黎岚  汪法频 《建筑》2004,(8):44-46
说起李继福,许多人都下意识地把他和桥连在一起。一个文革时期的高中毕业生,怎样一步一步地成长为一位“造桥土专家”,对此我充满了好奇。在我的想象中,他是一位高大爽朗的北方汉子,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那种。及至见到他,却大大地出乎我的意料,不高的身材,不多的话语,不出众的外貌,若把他放在人群中,你一定不会第一眼就看见他,甚至见一两次面,下次也未必就能认出他。可是为什么那么多的人对他和他的大桥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我开始寻找李继福与大桥结缘的种种情节……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4,(10)
<正>一粒婆婆丁的种子带着妈妈送给他的降落伞,开始了旅行。他到过很多地方,看过很多美景。一天,他忽然发现自己正在急速地下降。原来,他只顾看景色,忘记跟上大风的脚步,大风早就跑到前面去了。降啊降,最后他降落在悬崖上的一条隙缝里。他拼命地挣扎着,想要逃出这条隙缝。可是,越挣扎,身体被卡得越紧,哪里逃得出来?他伤心、绝望极了,呜呜地大哭起来。哭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