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模糊聚类分析为基础,根据确定的分类指标以及现场测试数据对采场顶板进行了分类,并且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顶板类别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2.
老顶结构变形失稳的突变模式与顶板分类指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借助突变理论这一现代数学工具分析了工作面顶板周期性断裂后形成结构的变形失稳影响因素,据此对顶板分类作了一定分析和讨论,对防止工作面顶板事故有一定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基于顶板结构分类的锚杆参数动态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现场应用为基础,以顶板结构分类结果为依据,以顶板结构探测仪为基本探测仪器,对巷道进行动态支护技术研究,根据顶板探测、分类结果,对锚杆支护参数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4.
康立军  刘建华 《煤矿开采》1999,(1):24-26,30
通过王坪矿1809综采工作面进行系统全面的矿压观测,掌握了山4#煤层顶板的活动规律,并进行了顶板分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山4#煤层顶板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研究测试再生顶板的粘土矿物和粗细砂粒的含量、化学成分等参数,把我国煤层顶板按其再生性用模糊数学的方法进行了分类。在实际生产中可以作为顶板再生性的分类标准。  相似文献   

6.
文章阐述了采场顶板分类原则和各类顶板的特征及其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顶板分类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霍州矿区顶板分类研究为基础,详细分析了影响顶板类级的岩石物理力学性质和采场矿压显现两大类因素,提出了矿区顶板分类的综合表达式和咨询系统软件,指出了各类顶板矿压显现的频率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8.
依据不等强支护思想,通过对复杂条件下复合顶板的分类,对复杂条件下复合顶板巷道支护进行了分类设计。分类方案设计很好地适应了变化剧烈的复合顶板对巷道支护提出的特殊要求,改善了现场安全生产条件。  相似文献   

9.
顶板分类工作应尽可能结合近年来的矿压研究成果,在指标选取上力求科学合理,使顶板分类方案有利于指导生产实践。顶板分类指标对矿井开采设计、支护设备选择和采场顶板管理有实际参考价值,与此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已有方案的延续性。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对顶板分类方案进行改进的必要性;对部分顶板分类进行了初步改进;提出了顶板分类指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从设计角度分析探讨了屋面渗漏的原因及措施,拟在保证屋面防水工程质量,防止屋面渗漏的出现。  相似文献   

12.
复合顶板托伪顶走向长壁采煤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复合顶板中厚煤层托伪顶走向长壁采煤法;该采煤法在桃山矿二采区79 # 层左三片工作面进行的回采实践中,取得了安全、高效、低成本、低灰分的良好效益。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梧桐庄矿在开掘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顶板事故的原因分析,有针对性地制定并采用了加强顶板管理的几项措施,使掘进巷道顶板事故大幅度减少.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神东分公司各矿井各类顶板现状的技术分析,并根据近几年来各矿井在顶板支护上的经验和教训,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合理可靠的顶板支护方案,为公司在顶板支护设计上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复合”顶板的有效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生产实践 ,在复合顶板的管理方面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6.
依据工程实例对屋面的渗漏原因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防渗漏的具体措施 ,施工简便块捷 ,获得了较好的较果。  相似文献   

17.
结合我国放顶煤开采的实践,对放顶煤工作面顶煤的破碎和移动规律及上覆岩层的活动规律进行了研究,指出了开采深度、煤层强度、支架支护强度及煤层厚度等是影响顶煤破碎和放顶煤效果的主要因素。同时指出了顶煤的破碎是顶煤与上覆岩层相互作用的结果,而支架仅起辅助破煤的作用。并在此提出了顶煤破碎分区。  相似文献   

18.
余亦文 《工程建设》2001,33(2):44-46
依据工程实例对屋面的渗漏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防渗漏的具体措施,施工简便块捷,获得了较好的较果。  相似文献   

19.
以金厂河ZnV3矿体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场顶部切顶条柱稳定性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采场在不同阶段应力状态的分布规律,结合顶板破碎围岩锚固支护的现状,为提升条柱的稳定性,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切顶联络道两侧交替布置4 m宽凿岩硐室、3 m宽条柱的优化方案,能有效分担应力集中作用对条柱的影响,极大提高了条柱的稳定性;优化方案改变了顶板支护区域,进一步提高了空区后顶板的稳定性。根据研究成果开展了工业试验,验证了优化方案的可行性,对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可在矿山进行应用。切顶工程的优化,在提高条柱稳定性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了顶板的稳定性,可为类似矿山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依据晋华宫煤矿7号煤层赋存条件,选择了采煤工艺,通过理论计算确定了支架型号,并对工作面坚硬顶板进行了弱化爆破处理。开采实践表明,支架选择合理,顶板管理措施得当,坚硬顶板弱化效果明显,保证了工作面生产安全,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