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竹园堂隧道中隔墙施工法应用及研究,为软弱围岩、浅埋、大垮和特殊断面的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提供了新途径、充实了新奥法的内容。与其它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方法相比较,不需要特殊的施工机具设备,能节省大量的机械台班费,且其施工安全可靠,可行性强,施工质量好。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飞跃发展,我国公路隧道事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近30年来,通过科研、设计与施工相结合在公路、铁路隧道修建中,根据我国特点成功运用了新奥法,取得了较多的经验,积累了大量的数据,现已进入普遍应用阶段。新奥法不单纯是一种施工方法,也并不仅仅是锚喷支护,实质是一种现代先进设计与施工相结合一体化施工方法。开挖、初期支护及监控量测是其三大基本要素。目前,新奥法几乎成为软弱围岩地段修建隧道的基本方法,技术经济效益显著。下面将新奥法在某高速公路第三标段8合同段两头鸟隧道进洞施工中的应用作如下阐述、浅谈。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由于新奥法广泛地运用于地下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围岩与支护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支护时机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中条山隧道洞口段软弱围岩开挖步序多、工序及应力变化复杂,尤其是核心土解除后和二衬施工前安全风险大。本文采用有限差分软件对该隧道洞口段施工过程进行三维数值模拟,研究了洞周位移及支护结构在不同应力释放率下的力学响应,重点分析了典型断面处洞周围岩及支护结构的位移和受力情况,以及洞周位移随施工过程的动态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软弱围岩公路隧道,应力释放率越大,围岩的塑性区发展范围越大,洞周位移越大;开挖过程中,拱顶沉降受到的持续性扰动较大;待二次衬砌施作后,仰拱隆起和收敛位移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4.
把隧道围岩和支护结构作为一个完整的支护体系是新奥法施工的核心思想,而现场监控量测是新奥法施工中极其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施工决策与管理的信息源.对施工过程中围岩的变形过程及发展趋势进行监控,并对围岩力学动态和支护结构工作状态的量测数据进行计算处理,对确保施工安全及设计合理有重要作用.以临合高速公路双城隧道施工的监控量测实施情况,系统地说明了量测计划的编制、实施及对测得数据的处理方法,及时指导施工,成功避免了施工中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对双城隧道的后期施工及类似围岩条件下隧道施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竹园堂隧道中隔墙施工法应用及研究 ,为软弱围岩、浅埋、大垮和特殊断面的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提供了新途径、充实了新奥法的内容。与其它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方法相比较 ,不需要特殊的施工机具设备 ,能节省大量的机械台班费 ,且其施工安全可靠 ,可行性强 ,施工质量好。  相似文献   

6.
简要介绍了新奥法的施工原理,主要论述了该方法在软岩隧道的应用原理,通过对围岩的合理分级,详述了每一级别围岩的具体施工原理以及其具体的施工操作方法,严格按照早喷锚、快支护的原则,确保软岩隧道施工的正常进行,并结合十八盘隧道工程实例,根据实际工程地质情况阐述了隧道的开挖、初期支护、衬砌的施工方法,合理准确地解决隧道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以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公路隧道围岩动态分级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多变以及勘察方法和技术缺陷等原因,导致在勘察设计阶段的公路隧道围岩分级与实际施工阶段的围岩分级差异很大,应该寻求动态的对公路隧道围岩分级进行描述的定量评价方法,以确保隧道围岩和支护结构体系在施工和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通过对走马岭隧道现场进行详细地质调查,采用多变量分析法对走马岭隧道围岩进行了动态分级。结果表明,隧道施工阶段围岩分级结果与原来勘查设计部门的结果有较大出入;隧道施工阶段围岩分级结果更加真实,正确反映了围岩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软弱破碎围岩浅埋连拱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变形特性,依托陕北某连拱隧道实际工程,通过现场布设监测仪器系统开展了拱顶沉降、围岩变形长期测试,获得了随施工过程拱顶沉降及围岩径向变形规律。结果表明:地表沉降近似于Peck沉降曲线,越靠近隧道中心地表沉降越大,最大沉降值产生于左线隧道开挖落底后,约为12.1 mm;拱顶沉降沿隧道纵向变化规律为:中导洞>正洞>左右侧导洞,中导洞表现为拱顶下沉,侧导洞则是水平收敛,上台阶施工因未临时仰拱封底而其收敛变形显著大于下台阶施工;随距隧道壁面距离增加,测点累计变形量逐渐减小,K21+970测试断面围岩松动区约2 m,因测线布置限制,K21+970测试断面松动区超过4 m。  相似文献   

9.
结合明月山隧道工程地质和设计情况,以解决上下行分离式隧道台阶法施工技术为出发点,应用有限元软件为计算手段,对隧道施工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找出了隧道施工中围岩及支护结构的应力应变变化规律,可以为工程设计的精确性分析提供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风积沙隧道施工安全性,以蒙华铁路王家湾隧道为依托开展施工模拟,探讨围岩稳定性变化规律.通过现场取土开展室内试验,得到围岩物理力学特性,并基于砂性围岩较强的非连续性,采用离散元软件进行不同相对密实度风积沙隧道施工过程模拟,对围岩应力动态变化及松动区发展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在风积沙隧道开挖过程中掌子面前方围岩先行...  相似文献   

11.
我国交通隧道工程及施工技术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我国隧道工程及施工技术现状、取得的成就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介绍了21世纪初将要建设的特长和特殊隧道工程,分析了隧道工程的特点,指出要完成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采用"新奥法"原则的矿山法需要提高开挖成洞速度,降低工程成本,改善施工作业环境条件和安全技术.隧道掘进机和盾构施工方法具有施工速度快、隧道成型好、机械化强度以及周边环境影响小等显著优点,将是新世纪广泛采用的一项新技术.沉管隧道在我国也将逐渐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2.
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破坏容易引发隧道坍塌事故,为了保证上界首隧道的施工安全,根据本区工程地质特征,建立了FLAC3D数值模拟模型。采用FLAC 数值模拟方法对该隧道三台阶法施工全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得到了上界首隧道的围岩变形规律。结果表明,竖向位移主要集中在拱顶和拱底处,拱顶最大位移为6.92mm ,拱底最大位移为4.71mm ;水平位移主要集中在隧道两肩和两腰处,最大水平位移为4.11mm。隧道开挖初期竖向位移与水平收敛速率都比较大,处于不稳定状态,而后变化速度慢慢减小,在施作仰拱支护闭合后,基本稳定下来,说明本段选用的施工方法和初期支护参数合理。  相似文献   

13.
新奥法的基本原理要求"隧道围岩支护过程中,一方面允许围岩有一定程度的变形使其产生受力环区;另一方面,又必须限制围岩的位移量以避免围岩变形过大而产生严重的松弛卸载".结合正在施工的某隧道工程,采用数值方法对其开展在不同地应力释放下围岩稳定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地应力释放越大,锚杆承担的荷载越小,围岩的塑性区发展范围越大.因此,在隧道开挖施工过程中,合理地控制围岩应力释放比例,可以有效地改善围岩的应力状态以及塑性区的发展范围.所得结果对深埋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确定合理的支护时机与支护措施以及制定合理的开挖方案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利用岩体的变形特性,通过测试隧道围岩应变出隧道净空实际收敛量,从而判定施工过程中隧道围岩的稳定性,为选取合适的支护时机和方式提供依据。工程实践表明该方法方便可行,数据可靠,是一种高效实用的隧道围岩稳定性判定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针对破碎岩体浅埋偏压隧道围岩稳定性问题和进洞工法的取选,选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广西岭顶隧道分别采用三层台阶法、中隔墙法和双侧壁导坑法施工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不同施工方法下围岩及支护结构的应力、应变及塑性区分布变化等情况.结果表明:由于隧道存在明显的浅埋和偏压作用,进洞适宜采用中隔墙法和双侧壁导坑法施工作业,能较...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浅埋卵石土层隧道在施工中易出现的拱部掉块、局部失稳坍塌等工程问题,文中以青海省石羊岭隧道浅埋卵石土层段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在超前小导管与地表注浆共同加固的情况下,不同的施工工法对该隧道的施工影响.结果表明:隧道围岩变形和结构所受拉应力均较小,双侧壁导坑法、CD法、CRD法和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巷道底鼓的综合防治措施:新奥法施工;选择合理断面;提高围岩强度、改善围岩力学性能;利用支护等。  相似文献   

18.
软弱围岩隧道开挖的有限元模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软弱围岩隧道施工进行了数值分析.利用大型通用软件ANSYS提供的单元生死功能和隐式蠕变方程,就隧道上下台阶法施工作业方式进行了二维弹一粘塑性分析,并进行模拟,所揭示的规律能为工程施工提供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9.
通过Abqus12.0建立二维有限元模型,对其一危险断面进行了三导洞施工法的动态数值模拟,并结合实际施工的病害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在三导洞法在不同施工步下对拱顶围岩、中隔墙顶部围岩、中隔墙以及隧道上部滑坡带的竖向位移以及大主应力变化,对三导洞法在不同施工步下对周边关键部位围岩的影响有了进一步认识,对类似隧道的实际施工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隧道围岩的变形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非线性演化过程,按照数学思想依据自然界生物生长动态过程建立Logistic-Verhulst模型,模拟计算围岩应力重分布过程的位移.通过在十漫公路云岭隧道实地监测验证,得到在复杂地质条件下,施工过程中软弱围岩变形的超前预报值、收敛趋于稳定的值和趋于稳定的时间,以较高的预测精度,证明了Logistic-Verhulst模型在隧道围岩位移监测应用中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