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有限导流能力垂直缝压裂井单井泄油区域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力压裂技术是提高低渗透油藏开采效益的有效措施.众所周知,由于水力压裂裂缝的作用,压裂井周围的泄油区域不再是圆形而是椭圆形,加之低渗透油藏普遍存在启动压力现象,使得该椭圆泄油区域随生产时间的增加逐渐增大并且趋于某一极限不再变化.因此建立了考虑启动压力的有限导流能力垂直缝压裂单井数值模型,在研究流度、地层渗透率、裂缝参数、生产压差、地层综合压缩系数等对压裂井达到拟稳定状态的时间、压裂井单井椭圆泄油区域的大小和形状的影响基础上,建立了快速确定单井极限椭圆泄油区域的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计算得到单井极限椭圆泄油面积和油藏最大极限井网密度,为低渗透油藏井网部署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整体压裂井网与裂缝优化设计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既适用于常规低渗透油藏也适用于复杂断块低渗透油藏的压裂井网和裂缝优化模型,以压裂井对油藏的波及系数最大、死油区最小为目标,充分考虑压裂裂缝与井网的优化匹配,结合油藏数值模拟的方法,通过选取采出程度较高、平均单井产油量较高、油藏综合含水率较低的井网部署方案来达到对压裂井参数的优化,从而获得适合油藏实际情况的井网类型和裂缝参数的最佳组合方案。在此基础上系统研究了地层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和单井椭圆泄油区域对低渗透油藏井网部署的影响。首次对复杂断块低渗透油藏不规则井网的部署以及整体压裂开发方案的设计进行了研究,进一步完善了低渗透油藏整体压裂开发方案的设计理论。该方法应用于大庆油田和渤海某油田试验区整体压裂开发方案的设计中,取得了较好的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3.
复合压裂技术在长庆“三低”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非均质严重、地层能量不足的“三低”油层,复合压裂技术将高能气体压裂和水力压裂两种技术优势互补,有效地达到增产增注的目的。通过对几种压裂手段的效果对比和8口实验井的现场统计表明,复合压裂工艺在长庆油田安塞油区和陇东油区施工成功率100%,有效增产率100%,效果明显好于单一的水力压裂或高能气体压裂工艺。该工艺有利于长庆油田“三低”油藏挖潜改造。  相似文献   

4.
采油三厂三叠系油藏单井产量低,储层物性差,油藏非均质性强;油水井在修井、开采过程中造成地层污染,油井产量下降,为了提高单井产量,解除近井地带地层堵塞,近几年主要措施类型有酸化、暂堵酸化、压裂解堵;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延长,油井含水上升,堵塞类型复杂,并且油井措施次数增加,部分井采取常规酸化、压裂已经达不到解堵增油效果,2011年在虎狼峁油田实施几种酸化工艺相结合,解决了单一酸化存在的不足,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项技术将不断推广应用,已达到低渗透油藏解堵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杨建华 《试采技术》2004,25(3):31-33
液态高能压裂解堵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用于高含水期油田地层堵塞和低渗透油藏增产的新技术。通过濮城油田15口油井的现场实践证明,该技术可以有效地解除地层堵塞,提高地层渗透性,而且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效益好,开阔了优化增产措施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径向井压裂技术与蒸汽吞吐热采技术的联合是一种有效适用于低渗透稠油油藏且兼具经济性的开发技术,目前在国内还处于现场实验阶段,缺少理论研究。通过径向井压裂物理模拟实验研究压裂裂缝形态,并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进行径向井压裂辅助蒸汽吞吐产能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径向井对压裂裂缝的扩展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多径向井条件下会产生多裂缝形态,有效提高了泄油面积;径向井压裂辅助蒸汽吞吐产能是常规压裂辅助蒸汽吞吐产能的2.65倍(3年累计产油量),证明了该技术在低渗透稠油油藏的适应性,并在此研究基础上以产能为标准明确了该联合技术中的最优热采参数。研究结论为现场径向井压裂辅助蒸汽吞吐技术开采低渗透稠油油藏提供了理论依据,对该技术的发展完善和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高渗油层压裂充填裂缝模拟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压裂充填工艺是中高渗透油气层和不稳定松软地层的有效增产、防砂措施 ,又是一种新的完井方法。在总结分析压裂充填工艺技术的增产机理、选井选层原则和技术要求的基础上 ,提出了室内模拟评价压裂充填工艺的裂缝延伸模型、实施效果模型 ,应用该模型模拟计算了渤海QK17- 2油藏采用小型压裂充填完井工艺的适应性 ,为该油藏完井方案编制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8.
复合压裂技术就是将高能气体压裂和水力压裂2种技术优势互补,有效地达到增产增注的目的.8口实验井的现场统计表明,复合压裂工艺在长庆油田安塞油区和陇东油区施工成功率达到100%,有效增产率为100%.效果明显好于单一的水力压裂或高能气体压裂工艺,是有利于拓宽长庆油田"三低"油藏挖潜改造的新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9.
液态高能压裂解堵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用于高含水期油田地层堵塞和低渗透油藏增产的新技术。通过濮城油田15口油井的现场实践证明,此技术可以有效地解除地层堵塞,提高地层渗透性,而且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效益好。这项技术开阔了优化增产措施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液态高能压裂解堵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用于高含水期油田地层堵塞和低渗透油藏增产的新技术。通过濮城油田15口油井的现场实践证明,此技术可以有效地解除地层堵塞,提高地层渗透性,而且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效益好。开阔了优化增产措施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酸化解堵工艺在油田的应用已经比较普遍,而且各大油田根据地层实际情况对酸液体系进行了优化和改进。主要从酸化原理、体系分类及体系应用三个方面介绍该工艺技术在低渗透碳酸盐岩油藏和低渗透砂岩油藏的应用。实际应用表明:酸化解堵技术能够有效解除近井地带的堵塞,改善和恢复地层的渗透率。  相似文献   

12.
江苏油田A断块E1f1层系致密油资源储量丰富,储层具有埋藏深、低孔低渗、泥砂交互、层多层薄等特点。早期尝试胍胶压裂,效果不佳,2021年探索蓄能压裂,增油有一定提升,但仍有上升空间。为进一步实现该断块致密油资源有效开发,在前期压裂基础之上,开展蓄能体积压裂技术研究,优化蓄能液量、排量,研究一体化滑溜水压裂液体系、多粒径组合加砂等体积压裂配套工艺,形成了直井大规模蓄能体积压裂技术,实现补充地层能量的同时,充分改造储层。在A3井应用该技术,自喷生产达81 d,下泵生产3个月累产油939 t,日产油长期稳定在10 t以上。现场实践表明,该技术可同时实现“增能+造缝网”,对同类型油藏开发有一定的技术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胡尖山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其低渗透油藏物性整体较好,水驱及压力保持水平稳定。在开发过程中,部分油井存在因近井地带堵塞导致减产问题,前期主要应用酸化解堵和小型压裂、暂堵压裂等措施工艺治理,但压裂措施控水难度大,酸化措施无法有效解除有机堵塞,且容易加剧套管腐蚀状况。2021年通过研究生物酶解堵的增产机理与特点,结合室内解堵性能评价,在该区低渗透油藏实施解堵措施21井次,当年累计增油0.48×104t,产出投入比达15.5,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同时填补了套损油井解堵措施工艺技术的空白,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4.
安塞油田油藏渗透率低,油井产量递减快,为了进一步提高该油藏的开发效果,开展了重复压裂试验。结合该油藏的特点,进行了重复压裂参数的优化和压裂材料的选择,提出了选井选层的原则。重复压裂技术现场施工11井次,措施成功率达100%,措施有效率为81.8%,取得了很好的增油效果。现场实践表明,重复压裂技术为低渗透油田开发的增产稳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油藏开采可以选用直井,也可以选用水平井,可以对油井进行压裂,也可以不进行压裂。矿场上选用何种增产措施,除了要考虑成本之外,还要考虑措施的增产效果。分油井压裂与不压裂2种情形,对比了直井与水平井的产能,同时通过计算示例分析了泄油面积、储集层厚度、压裂裂缝条数、储集层渗透率和原油黏度对增产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普通水平井的增产效果不如压裂直井;厚油层适合采用直井开发,薄油层适合采用水平井开发;增大泄油面积不能有效提高油井产能,但能延长稳产期;增加压裂裂缝条数能显著提高水平井产能,体积压裂及多级压裂均是水平井的有效增产途径;未压裂水平井的增产效果十分有限;中高渗透油藏可以采用任意油井开发,而低渗透油藏则必须采用压裂水平井开发;中低黏度油藏可以采用任意油井开发,而高黏度油藏或稠油油藏则必须借助于热力采油。研究结果可为矿场上选择油井类型及增产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裂缝性低渗透砂岩油藏数值模拟历史拟合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裂缝性低渗透砂岩油藏的地质特点和渗流特征,论述了油藏数值模拟历史拟合的技术方法及侧重点。应用大芦湖油田樊12井区双孔双渗油藏模型研究了裂缝性低渗透砂岩油藏历史拟合中裂缝渗透率、裂缝密度、裂缝重力泄油等敏感性影响因素,确定了该油藏模型历史拟合参数调整的有效范围。结合史南油田史深100块、大芦湖油田樊107块等裂缝性低渗透砂岩油藏的数值模拟研究,阐述了对该类油藏的地层压力、油田综合含水率以及单井压力和含水率拟合的方法,分析了油藏网格模型方向性、油藏压力敏感性、压裂裂缝等因素对裂缝性低渗透砂岩油藏数值模拟历史拟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苏北盆地复杂断块油藏CO2驱油效果差异较大,为制定提高CO2驱油效果的有效措施,分析了其主要影响因素。对苏北9个CO2驱区块的相关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了井型、压裂情况、注气前油井产油量、注采比和注气方式等对CO2驱油效果的影响。分析结果为:直井的开发效果好于水平井,非压裂井的效果好于压裂井,油井初产量越高则CO2驱油效果越好,最佳注采比为2.5左右,而注CO2方式对开发效果影响不大。研究结果表明,低渗透油藏采用的井型、油井是否压裂、注气前油井产油量是影响CO2驱油效果的主要因素,在研究制定提高苏北盆地复杂断块油藏CO2驱油效果的技术措施时,应充分考虑这些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水平井连续油管射孔分段压裂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梁8块低渗透储层的开发效果,在该区块沙四段部署了水平井梁8-平1井,对梁8-平1井进行井身轨迹和完井结构优化,应用了连续油管喷砂射孔及环空分段压裂工艺,提高了油藏的泄油面积.实施情况和应用效果表明,该井采用连续油管喷砂射孔、环空分段压裂工艺投产后,产能达到周围油井的5倍,井组控制储量得到有效开发,效果良好.连续油管喷砂射孔、分段压裂工艺实用性强,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海拉尔盆地断块多、储层低渗透、物性条件复杂,由于非均质性强导致井网条件下常规压裂单一裂缝效果差。以完善注采关系和形成有效驱动体系为目标,基于对复杂岩性储层应力场变化规律的认识,研究了缝内转向形成多裂缝机理。通过优化转向裂缝条数与尺寸,应用缝内暂堵工艺方法,形成了大规模缝内转向压裂技术。该技术主要特点是能够扩大裂缝与油藏的接触面积,增大井筒与地层的连通能力,增强压裂效果。现场试验井压后平均单井增油6.6 t/d,同时水井降压增注效果明显,形成了完善的注采关系。  相似文献   

20.
百口泉油田属于低渗透油藏,自然产能差,经过长期开采,能量已枯竭,储层改造可以使其得到效益开发,但目前侧钻小井眼体积压裂技术不成熟,需要开展技术攻关。通过研究分析前期侧钻水平井分段压裂工艺的适应性和不足,形成了侧钻小井眼压裂理论认识,提出一套小井眼连续油管多簇射孔填砂体积压裂分段压裂工艺。该工艺首选采用连续油管多簇喷砂射孔,然后在全通径套管内体积压裂技术改造,最后尾追高浓度砂塞在井筒内填砂分段,循环上述步骤从而逐级实现砂塞封隔、连续油管射孔、套管体积压裂一体化作业。通过在百口泉油田百1断块X井开展?101.6 mm套管侧钻小井眼水平井体积压裂实验,验证了该工艺实施的可行性,该井投产后,日产油10.23 t,超过同区块其它邻井,压裂效果显著。该工艺技术成功解决了小井眼套管体积压裂难题,实现了该区地层有效动用开发,为后续开展“侧压一体化”效益开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