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重组后的三大运营商均为全业务运营商,对固网和移动业务融合的需求比较迫切。如果能利用现有的固网智能化平台实现业务的融合,则可以减少重复投资。下面以同振及一号通业务为例,讨论如何利用华为固网智能化平台实现手机智能业务。华0为固网智能化平台实现同振业务和一号通业务的方式有以下两种。  相似文献   

2.
固网智能化     
简要阐述了固网智能化的实现原理——引入SHLR.实现弹性放号和智能业务触发。介绍了固网智能化的3种建网模式及实施后在本地网新业务的开展、维护管理和运营收入等方面带来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韩可逾 《电信技术》2006,(11):81-82
目前,全网智能化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所有局点都具备SSP功能,它适合新运营商和结构较简单的网络;另一种是所有端局汇聚到汇接局,由汇接局进行业务触发的汇接局模式.以下主要对汇接局模式下的端局业务上移进行探讨.端局业务上移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的考虑.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对传统固网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固网智能化解决方案进行了比较,介绍了固网智能化改造中物理号码的编号方案。  相似文献   

5.
罗飞 《电信技术》2006,(7):73-76
探讨了固网智能化工程中比较常见的问题,简要介绍了电路数的确定、端局呼叫上收到纯汇接局以及SHLR上线过程中容易出现错单等问题及解决方式。  相似文献   

6.
一、固网智能化背景及历程 传统固话运营商,由于受到网络技术、运营支撑系统与终端等方面的局限,其新业务开发和提供能力显得力不从心。固话在很长时间内仍然是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来源,力保存量仍是固话运营商的重要任务,然而在固网收入增长减缓、竞争力下降的情况下,必须充分认识薄弱之处,挖掘现有电话网的潜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现代通信》2005,(11):12-13
固网智能化,简单地说,就是要实现类似移动网那样的全局性智能化,使新业务可以快速、经济地在全网开通。而现有的智能网,尽管也能提供增值新业务,但却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以上海地区为例,3个SSP下挂近300个端局,要开通一项新业务,动则全身,所有端局都要改动,如果不包括测试时间的话,至少也需要5-7天的周期。现在,通过网络智能化改造,只要在一个PSR平台上修改数据,就能快速开通新业务。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固网预付费业务的概念及几种方式,对涉及固网预付费网络中的几个关键技术如业务触发点、切割补偿差数和主叫号码的发送问题等进行了讨论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
王传桂 《电信快报》2007,(10):14-18
网络智能化是当前固网运营商实现网络转型的技术手段之一,其深具价值又极具困难和挑战性。文章基于网络能力分析模型视角,分析了网络对业务支撑能力的本质需求,通过把握固网智能化实现进程中的两大关键因素——用户数据集中管理和业务触发,明确其作用实现机制,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固网智能化的各种技术展开深入探讨,并结合组网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提出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0.
杨萌 《通信世界》2007,(18B):6-6
一、目前固网面临的问题 1.全网难以快速部署新业务 目前固定电话网络中的交换机种类众多,功能参差不齐,端局不具备SSP业务触发能力。每项新业务的开展都需要对全网端局交换机进行升级改造,维护成本不断提高,由于部分制式交换机年代久远,已经无法对新功能进行支持。另外,每项业务需要新建智能网系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移动固网融合产品业务支撑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联通的融合重组不断深入完善,适应市场需求,挥融合优势,动固网的融合业务推出及融合业务系统支撑迫在眉睫.介绍了新无线固话、移动固网集团短号互拨、一号双机等移动固网融合产品的业务支撑开户流程和业务特点.  相似文献   

12.
潘海军 《信息通信》2013,(1):249-250
随着新移动融合重组的不断深入,为了进一步适应市场的需求,综合发挥移动固网融合产品发展的趋势,必须积极推广移动固网融合产品业务,促使移动固网融合产品业务在未来的发展取得最佳的成效。本文主要针对移动固网融合产品业务、移动固网融合产品业务的发展作了简要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分析目前PSTN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PSTN困境的一种思路。即采用固网智能化改造PSTN;明确了固网智能化改造的基本思路。并详细介绍了切实可行的基于传统电路交换技术的改造方案和基于NGN技术的改造方案;最后总结了固网智能化改造的优势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陶艾生 《电信科学》2007,23(5):84-86
文章概述了近年来中国国内固网智能化改造的主要思路和3种主流的建设模式,对SHLR的网络协议、网络定位以及固网智能化的路径等几个热点问题进行了讨论,对实际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文章还对固网智能化后向软交换网络过渡、演进的路径,SHLR在未来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马晓军  丁宏  丁鹏 《电信科学》2006,22(2):8-14
固网智能化为PSTN提供丰富业务创造了条件,能进一步挖潜PSTN的潜力,为PSTN赋予了新的活力.本文提出三个固网智能化创新业务:多号彩振、电话广告和变声业务,并在其业务定义、业务功能、技术实现方案、产品定位与目标用户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文章阐述了固网智能化的必要性,介绍了固网智能化的实现方案,并对不同方案的技术特点进行了研究,最后提出不同状况下的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17.
吴宁  张昊  双锴 《电信技术》2009,(8):48-52
1 引言 FMC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终端融合、接入网融合、业务融合等,但前两者由于现有网络存在大量存量客户,现阶段很难实现迅速融合,业务融合则可以借助IMS技术整合现有网络相关业务平台实现快速部署.  相似文献   

18.
文章认为智能管道应具备3种核心能力:统一的业务平台、全面的感知能力、端到端的业务承载能力。文章以无线分流方案为例,介绍了智能管道的应用。该方案包括3部分工作:开源(主要为通过Wi-Fi分流)、节流(对无线数据流量进行精细化处理)、打造统一的业务平台(完成系统联动,实现不同用户差异化的上网体验)。该方案根据不同用户、不同业务的需要,充分发挥2G/3G、Wi-Fi及有线网等不同模式网络资源的优势,综合用户位置、该位置的可用网络及用户当前使用的业务等信息,选择最优的承载网络,实现数据流量在移动、固定两类网络上的调度和承载,最终满足用户差异化的无线上网需求。  相似文献   

19.
一、固网智能化改造的背景 在当前的通信市场上,固定电话用户仍然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目前用户数量已达3.5亿,固定话音业务仍然是固网运营商的主要收入来源.但同时也应看到,固话网络增长乏力,固网用户数量(包括固网+小灵通)已被移动用户数量超越,而且用户数量差距正在逐步拉大;固网新增用户大多为低端用户,ARPU值每况愈下,无序的资费竞争也导致了运营商增量不增收的现状;移动、互联网业务对固定话音业务分流严重,固网数据业务虽然增幅很大,但收入与占用的巨大网络资源很不相称.与移动网络相比,虽然现有的智能网可以提供智能业务,但由于网络架构问题,难以在全网迅速开展复杂的增值业务和被叫触发业务,用户数据无法实现统一管理,话路迂回严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如何提高网络对业务的支撑能力,更好地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和增值业务,是固网运营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固网运营商必须立足于现有网络,通过适当的网络调整或改造来提高运营管理效率,为向下一代网络过渡、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介绍了移网、固网机房要求,结合BBU+RRU,EPON等技术对两者融合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