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弓 《国外坦克》2005,(11):24-26,31-32
苏联坦克在二战中力挽狂澜,独领风骚。战后.先进的坦克技术更是让西方大惊失色、坐立不安。苏联有不同于西方独特的武器发展思路.再加上国内两大坦克研究设计局的争宠和政治上的微妙关系.苏联(90年代初苏联解体后为俄罗斯)的坦克型号繁杂,常常给军事爱好者眼花缭乱的感觉,对每种坦克的发展思路和改进情况更是一知半解。本文将以苏联二战后的坦克发展为线索,着重介绍每种坦克的改进情况。二战后.苏联坦克生产集团有两个:原科京的列宁格勒坦克设计局,西方在战后称其为鄂木斯克集团;科什金的哈尔科夫设计局.后被称为下塔吉尔集团。鄂木斯克集团在二战期间的产品有:KV-1、KV-2.JS-2和JS-3.战后是T-10、T-64和T-80坦克。下塔吉尔集团在二战中的产品有:T-34和T-44坦克,战后是T-54.T-55、T-62、T-72和T-90主战坦克。苏联的所谓四大坦克研制基地.在西方人眼里实际上还是归属于两个超级复合体,那就是鄂木斯克集团与下塔吉尔集团。  相似文献   

2.
在残酷在苏德战争期间,苏联的装甲部队从最初惨不忍睹的溃败,到胜利大反攻,经受住了血与火的洗礼。在苏军的滚滚钢铁洪流中,T-34坦克经过实战的考验,无愧于它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优秀的坦克的称号,它也是当时产量最大的坦克。  相似文献   

3.
《兵器》2014,(8):49-55
BT-2是哈尔科夫蒸汽机车制造厂(KhPZ)大规模生产的第一种坦克。它的底盘、悬挂系统基本照抄克里斯蒂M1931轻型坦克,车体布局也高度相似,就连后者独有的楔形倾斜前装甲设计也没有改动。不过,苏联买来的克里斯蒂M1931没有炮塔,因此苏联设计师为BT-2设计了一个炮塔。  相似文献   

4.
陈肇祥  杨静水 《兵器》2009,(12):24-31
列宁格勒军区第2独立坦克团是第一个装备T-28的部队,随后该军区的第1、第3和第4坦克团也装备了。1935年12月12日这4个团扩编为独立重型坦克旅,分别为第1、第4、第5和第6重型坦克旅。每个旅下辖3个坦克营,1个教导营,1个战斗保障营及其它附属分队。  相似文献   

5.
孟宸 《兵器》2013,(6):46-56
与苏德不同,到二战开始前,英国陆军将坦克分成三类:负责侦察等任务的轻型坦克、负责在敌重火力下伴随步兵攻击的步兵坦克和负责从突破口迅速插入敌军后方的巡洋坦克。  相似文献   

6.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国参战坦克和自行火炮约30万辆,出现了有数千辆坦克参加的大会战。与坦克作战,已成为坦克的首要任务。坦克与坦克及反坦克武器的激烈对抗促进了中型,重型坦克技术的迅速发展。其中苏联,德国,美国的坦克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7.
天涯 《国外坦克》2006,(4):24-32
变型车和试验发展型号 在T-62坦克底盘上还研制了一些变型车和试验发展型样年,其中主要有:  相似文献   

8.
《兵器》2009,(10):50-57
1931年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实现了由一个机器设备进口国向生产国的转变。这对苏联国防工业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福音。许多武器装备相继出炉,其中T-28多炮塔中型坦克是最杰出的代表之一。从机动性、火力和装甲防护三个基本性能来看,T-28无疑是20世纪30年代时最优秀的中型坦克。其独特而复杂的多炮塔设计并没有影响乘员和武器的合理配置,机动性和BT轻型坦克相当。二战中各国纷纷转向单炮塔坦克,使T-28成为多炮塔坦克中“最完美的绝唱”。  相似文献   

9.
背水一战 波多利斯克小镇位于德军防线后方100~150千米。德军Proskurov集团军被击退后向德涅斯特河退去。我们旅占领的波多利斯克小镇正好处于德军后退的路上。3月29日,上级命令我们推进到多尔佐克村附近。刚到达那里我便看见约有40辆德军坦克和自行火炮正向村庄方向扑来。我们没有向他们放一炮便迅速向后退,因为这里的地形不适合防御。敌人来得如此之凶猛,我们都来不及掉头,只好用倒挡直接向后退,最后退到了河岸边无法再退了。  相似文献   

10.
杨静水 《兵器》2008,(10):46-48
要想让一支军队瘫痪.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阻断它的补给线。入侵阿富汗的苏军很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于是在重要的交通线上修筑了许多火力支撑点以保障补给车队安全通行。1983年10月~1985年4月.苏军中士尼古拉·利亚宾驾驶着316号T-62坦克在这样的火力点上战斗.把守着从哈伊拉冬到喀布尔的公路。从这里经过的车队经常遭到阿富汗“圣战者”的袭击。  相似文献   

11.
郑翔 《国外坦克》2006,(9):25-26,31-32
T-64主战坦克于1966年12月30日装备苏军。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最早装备部队的第三代坦克。它采用的结构和技术方案在苏联坦克制造史上是新的,在世界坦克制造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可以说,该车是苏联坦克的继承与创新典范,其总体布置及其主要部件,如车体.炮塔,自动装弹机,传动装置等,在苏联后来研制的主战坦克上得到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宋涛 《兵器》2011,(3):48-60
恢复时期1921年2月,出于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喀琅施塔得的水兵发动叛乱。叛乱水兵控制了“塞瓦斯托波尔”号(以下简称“塞”号)和“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以下简称“彼”号)。由于人手不足,水兵们并没能使两艘战列舰充分发挥作用,只有“塞”号不断用大小火炮轰击红军。  相似文献   

13.
总体布置 T-62坦克是传统的总体布置形式.传动装置配置在车的后部。战斗全重37吨(装橡胶金属铰链带时为37.5吨),车体长6.63米,车全长(炮向前)9.335米,车全长(炮向后)9.068米.车体宽3.3米,车高(至车长指挥塔顶)2.395米,乘员4人。履带着地长4.23米。年底距地高0.43米。车内由前至后分为驾驶室.战斗室和动力传动室三个部分。  相似文献   

14.
陈肇祥 《兵器》2009,(2):48-53
苏联卫国战争爆发伊始.德军的Ⅲ号突击炮就异常活跃.引起苏联最高国防委员会(GKO)的注意。突击炮造价便宜,不需要制造炮塔,增大的内部空间可以容纳大口径火炮,还能增强前部装甲厚度。1941年年底至1942年年初苏联尝试效仿Ⅲ号突击炮的模式.将缴获的德军装甲车辆及己方战损坦克改造成反坦克自行火炮.谱写了一段有趣的历史。  相似文献   

15.
郑祥 《国外坦克》2006,(3):35-38
T-54/55中型坦克 T-54/55坦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一代坦克发展上的领跑者,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苏联设计师是非常具有开拓精神。与同时期的美国坦克相比,T-54坦克的火力,机动性和防护力虽然没有绝对优势。但是它符合当时的国际形势,苏联的战争观和苏军对坦克的使用观念,这是T-54坦克的真正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16.
慧眼 《国外坦克》2006,(4):33-36
T-62坦克装备苏军后,立即引起了西方军事专家极大关注。但是,在很长的时间内他们对该车的战术技术性能并不了解,甚至这种神秘新型战车的照片也没有得到。1967年11月7日,在苏联莫斯科红场举行的传统阅兵式上,T-62坦克才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 T-62坦克真正惊动世界则是在1988年8月21日。当天夜里,以苏联为首的华约国家军队,驾驶着T-62坦克,发动了举世震惊的“多瑙河”军事行动,并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在随后的年月里,T-62坦克又相继参加了多次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它的表现引起了众多军事专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重才 《国外坦克》2004,(9):46-47
M3中型坦克以美国两位著名的军事将领的名字命名,即分别称为M3“格兰特”(Grant)中型坦克和M3“里”(Lee)中型坦克。它是世界上最先以著名军事将领的名字命名的坦克,并且它以两位军事将领的名字命名,在世界坦克中是很罕见的。  相似文献   

18.
廖新华 《兵器》2008,(10):39-45
全权照片分析员 全权照片分析员必须经过异常严格的保密审查.通过后便可接触中央情报局中所有类型的机密,从截获的苏联通信信号到人力情报.从宇航专家对苏科技期刊公开报道进行的分析到宇航员在太空所侦察到的多种数据,用各种渠道获取的情报对卫星照片进行分析,来判断苏联最新的军政及科技情报。他们有权不受限制地将美国所有的情报资源用于判读卫星照片,是级别最高的分析员。  相似文献   

19.
美国现役OH-58D“基奥瓦勇士”武装侦察直升机已经呈现出日渐老化的趋势,在持续作战情况下已无法满足作战需要,加之RAH-66“科曼奇”攻击/侦察直升机项目的终止,美军陆军航空兵随即面临武装侦察直升机后继无机的尴尬局面,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美军陆军航空兵提出了轻型武装侦察直升机项目,以替换日渐老化的OH-58D“基奥瓦勇士”直升机,并填补RAH-66“科曼奇”直升机留下的空缺,以上提到的新型武装侦察直升机就是ARH-70。  相似文献   

20.
淮明 《兵器》2008,(11):43-47
G-5鱼雷艇是苏联海军在二战前后使用最频繁的舰艇,其杰出的出勤效率和令人震撼的打击效果在红海军(“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的海军一般称为红海军)的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更为重要的是,G-5使初生的红海军具备了有力的打击手段,为苏联海防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G-5也是苏联在高速快艇方面的典范,在流体动力学、发动机、导航等方面取得了里程碑式的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