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向四化进军的征途中,河北省石油化学工业研究所最近研制成功了甲胺磷缓释剂并于一九八○年十二月通过了鉴定。甲胺磷缓释剂是控制农药释放技术的一种新型加工剂型。这种药剂系采取物理化学方法,用浸渍法的制备工艺把甲胺磷原油吸附于载体上,得到产品为15—20%的甲胺磷缓释剂。该制剂是种高效内吸性强的杀虫剂,使用时甲胺磷可缓慢地释放出来,起到防治地下害虫的作用。用拌种的方法,通过室内、外毒效  相似文献   

2.
控制释放型广灭灵细粒剂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控制释放型广灭灵细粒剂及其主要活性成分-甲胺磷原油进行了毒性对照研究。结果表明,71%甲胺磷原油急性经口、经皮毒性均属于高毒类农药。1毫克/公斤的71%甲胺磷原油对小白鼠骨髓细胞染色体有一定断裂效应。甲胺磷原油采用控制释放技术制成缓释剂,则小白鼠急性经口、经皮毒性均降低(高毒转为中等毒性),出现急性中毒症状的时间延迟。60毫克/公斤广灭灵细粒剂对小白鼠骨髓细胞未见细胞遗传学效应。  相似文献   

3.
《农药》1976,(3)
近年,在农药发展中,农药加工方面出现了一种新技术,称为控制释放技术,与之相应地出现了称做缓释剂的加工品。这项技术及加工品的出现,为更有效地使用农药、延长残效、减少流失和污染、降低使用成本等,提供了新的途径。缓释剂一般制造简易,使用方便,效果突出,有些还可以利用“废物”如废塑料、树皮、玉米穗、甘蔗渣等制造,能收到综合利用之效。鉴于这种新技术有比较重要的现实意  相似文献   

4.
化学型农药缓释剂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3  
台立民  刘冬雪  沈永嘉 《农药》2000,39(6):5-13
介绍了控制释放技术及其在农药生产中的应用,论述了农药控制释放剂型在减轻环境污染,减少农药使用量以及提高农药施用安全性的作用,并详细论述了化学型农药缓释剂的原理,制备技术和活性物质释放的影响因素。天然的,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化合物用于控制释放越来越为人们重视,正成为农药制剂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控制释放型甲胺磷细粒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控制释放型甲胺磷细粒剂(以下简称甲胺磷细粒剂)是一种以甲胺磷为主要活性组分,添加适量增效剂,应用控制释放技术加工制成的农药新剂型。其研究情况叙述如下。一、甲胺磷细粒剂的制造甲胺磷细粒剂是以沸石细粒作为载体的吸附包衣型的控制释放农药制剂。它是将作为载体用的沸石矿石先行初碎,然后进行稳定性处理,再细碎成100目左右的细粒,然后将甲胺磷和增效剂的混合液均匀地吸附到载体细粒中,在载体外再包上无毒的包衣材料就制成甲胺磷细粒剂。  相似文献   

6.
《农药》1979,(4)
近年来,农药加工方面出现了控制释放新技术,为延长残效、减少流失、提高防治病虫草害效果,保护生物相和降低成本等提供了新途径。为此,我们初步开展缓释源的选择、加工剂型和使用技术研究。选取自然沸石、煤烟灰、黄土和泥土做吸附剂,选用杀虫双水剂、乙酰甲胺磷乳剂、稗草烯等农药,加工为片剂、包衣片剂、混合胶剂和对照粉剂。采用表施、全层施药等方式,以考查药效,获得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7.
以微囊藻为吸附载体、卡波树脂为包衣剂制备戊唑醇农药缓释剂,对微囊藻和缓释剂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微囊藻的吸附和释放行为. 结果表明,30℃下戊唑醇在乙醇和异丙醇中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18.68和20.1 mg/g,平均每个微囊藻吸附1.04×109个戊唑醇分子. 包裹10%卡波树脂的缓释剂具有很好的缓释功能,在乙醇/水(1:1, j)介质中累计释放时间长达204 h,累积释放率为74.5%.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出的农药缓释技术,均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手段,将一定数量农药贮存于加工制剂即农药缓释剂中,使其有控制地释放,使少量农药或稳定性差的农药得到相当长的残效期,克服了常规使用的缺点。缓释技术的引进不仅是农业化学技术的进展,而且被看作获得新农药的第三个途径。缓释剂可分为物理型和化学型。物理型有  相似文献   

9.
缓释剂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农药加工新技术。其目的是使农药通过载体,加工成具有缓慢释放速度的新剂型,进而延长农药(特别是易分解的农药)的使用残效。减少施药次数,降低成本。同时使高毒农药低毒化,减少流失和污染。目前,据有关资料报导,国外在农药缓释剂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其载体大部分是高分子合成材料,如:聚乙烯型、聚氯乙烯型、聚酯树酯型、石蜡型、石油焦型等,由  相似文献   

10.
农药缓释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肖艺  李明全  杨宝东  张志勇 《农药》2006,45(12):796-798,809
介绍了农药缓释剂的优点,综述了其研究和应用现状,并指出农药缓释剂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其中重点论述了农药缓释剂中发展最好的微胶囊剂,微胶囊剂的研究势必成为农药制剂很重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原位聚合法制备乙酰甲胺磷农药微胶囊剂。观察了脲醛树脂为壁材包埋乙酰甲胺磷农药获得微胶囊的反应过程。研究了酸化强度与固化温度、溶剂以及反应过程中搅拌速度等因素对微胶囊结构、表面特征以及粒径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控制适当的酸化反应速度下,反应体系酸性越大,对微胶囊的生成越有利。同时发现聚合温度以60℃为宜;在非极性溶剂二甲苯及搅拌速度3000r/min的条件下,可以制得包覆良好、粒径较小、分布均匀且流动性好的圆球形微胶囊。测定其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  相似文献   

12.
广灭灵细粒剂是以甲胺磷为主要活性组份加适量增效剂,采用控制释放技术加工的农药新剂型。该新型是浙江工学院于1979—1980年度完成的化工部下达农药新剂型研究项目。1981年4月,浙江兰溪农药厂完成扩试生产,并在全国十二个省市二十二个试验网点进行了81年度大田药效试验。浙江省石化厅于1982年2月24—25日在浙江溪农药厂召开了广灭灵细粒剂中试技术鉴定会。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认真听取并审议了浙江工  相似文献   

13.
国内甲胺磷生产技术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甲胺磷是一种广谱性有机磷杀虫剂,它是我国生产吨位最大的农药品种。本文从合成工艺路线、生产技术现状、现存技术问题及工艺改进等方面介绍了我国甲胺磷生产的技术进展。建议应有效地控制产量增加,着重收率和含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农业厅代表近日在全国农药管理工作会议上介绍,今年初发生的日本“毒饺子中毒事件”再次为农药管理部门敲响了警钟,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整治工作任务仍很艰巨,并表示将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清查收缴工作列为2008年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5.
农药剂型是建立在农药毒理学和环境毒理学基础上.并经过其功能、安全、经济等综合评估后发展起来的。在当今我国环境保护、能源危机、食品安全、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等方面不断增加的压力下.提高农药利用率、减少有机溶剂用量、增加农药使用安全性、延长农药持效期成为农药剂型研究与开发的主导方向向.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水性、粒状剂型的迅速发展和对控制释放、靶向传输剂型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山西省化肥农药研究所与抚顺农药厂协作,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合成了一种新有机磷杀虫剂乙酰甲胺磷,并于一九七五年十一月份在太原进行了技术鉴定。乙酰甲胺磷为甲胺磷低毒化衍生物。甲胺磷在一九七○年工业化以后,我国也很快进行了试制,并有不少单位进行试生产。但是,由于这一品种毒性高,限制了它的使用和发展。因此,近年来,国内外对甲胺磷的低毒化衍生物进行了研究,其中乙酰甲胺磷受到了重视。  相似文献   

17.
现有的预防和控制血吸虫病措施难以从根本上控制血吸虫病。为防止人群感染血吸虫病,根据血吸虫尾蚴聚集于水面的生态特点,以氯硝柳胺为原药,锯末为载体研制出新型氯硝柳胺漂浮缓释剂,漂浮缓释剂可在水面漂浮30天不下沉,药物缓慢释放,对血吸虫尾蚴有较强的杀灭作用,有效时间超过30天。新剂型长期漂浮水面,为控制血吸虫病的蔓延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一、概述近年来,我国的农药无论在数量上或品种上都有较大的发展。已形成40万吨/年有机磷农药的生产规模。出现了象甲胺磷、乙酰甲胺磷、辛硫磷、氧化乐果、久效灵、杀虫双等大吨位品种。这些农药在各自范围的杀虫过程中不愧是比良品种,但由于它们不同程度地存在内吸性差和残效期短等弱点,目前用于棉花拌种上还收效甚微,就连国内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马拉硫磷,氧化乐果、甲基对硫磷、甲胺磷、异稻瘟净等农药在以中性氧化铝为固定相、十六烷三甲基溴化铵及十二烷基硫酸钠胶束水溶液为移动相的薄层色谱行为。探讨了混合农药的分离条件。  相似文献   

20.
利用环境废弃物蓝藻,开发SiO2新材料和抗紫外农药缓释剂型。合成了形貌规整、平均粒径为1.5μm、粒径分布较窄的SiO2实心与空心微球,采用TG、SEM、FE-SEM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其制备液相色谱固定相的方法和分离纯化蛋白质的条件。以蓝藻为载体,制备了农药(戊唑醇、阿维菌素、甲维盐)抗紫外缓释剂,研究了蓝藻对上述农药的吸附、缓释行为和抗紫外性能,吸附量达到160.81 mg/g,半量释放时间在40 d左右,蓝藻吸附农药样品与商品化制剂相比,抗紫外能力相对提高了56.4%,相对降低了农药的大田使用量,探索了蓝藻作为农药制剂载体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