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综述了丙烯聚合用Ziegler-Natta(Z-N)催化剂中内给电子体的研究进展,并对各类内给电子体的应用实例进行了评价。其中,以1,3-二醚、琥珀酸酯和1,3-二醇酯类化合物为内给电子体制备的Z-N催化剂具有活性高、立体定向性高,用该催化剂制备的聚丙烯具有特征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等特点。分析具有代表性的内给电子体所制催化剂的活性中心模型发现,单酯体系的等规和无规活性中心在Lewis酸作用下存在可逆平衡,二醚体系中醚氧原子电子云的转移和二醚的空间结构影响钛活性中心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齐格勒-纳塔催化剂是烯烃聚合时最常用的催化剂.在不同的给电子体的用量、聚合温度等条件下,考察给电子体对烯烃聚合的影响.通过室内环道评价装置和红外光谱仪测定聚合物,确定给电子体对烯烃聚合的作用.实验表明,在助催化剂:1.5mL,主催化剂:0.01 mL,给电子体MgCl02:0.39 g,反应温度:0℃,二段聚合温度:-...  相似文献   

3.
聚丙烯催化剂内给电子体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丙烯聚合齐格勒-纳塔催化剂内给电子体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同时分析了单酯类、双酯类、二醚类、二酮类和二醇酯类化合物作为内给电子体催化剂的特性。其中,以二醚类、二酮类和二醇酯类化合物为内给电子体的催化体系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型齐格勒-纳塔催化剂体系。二酮类和二醇类化合物作为内给电子体,在聚合时不用外给电子体,这将降低催化剂体系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4.
烯烃聚合中常加入各种外给电子体和改性剂,以改善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改变聚烯烃的等规指数和结晶度,控制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以及其他性能。综述了常用外给电子体的分类及其作用机理,以及外给电子体在丙烯聚合中的应用,并介绍了外给电子体的加入对其他烯烃聚合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MgCl2/TiCl4/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和MgCl2/TiCl4/9,9-二甲氧基甲基-芴两种催化剂体系催化乙烯和丙烯共聚合的规律、共聚物的热性能及动态力学性能。两种催化剂在40℃催化乙烯和丙烯共聚合时,催化剂活性随着乙烯含量的增加先增后降。对于含有二酯型内给电子体的催化剂,n(C2H4)为10%时,催化剂活性最大;对于含有二醚型内给电子体的催化剂,n(C2H4)为30%时,催化剂活性最大,且二醚型催化剂的活性高于二酯型催化剂。在乙烯含量较低时,用二酯型催化剂催化合成的共聚物中含有更多的嵌段结构,而二醚型催化剂催化合成的共聚物更趋于无规结构。当反应气中乙烯占多数时,共聚物不再具有长的聚丙烯链段,而出现长的聚乙烯链段。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丙烯聚合Ziegler-Natta催化剂体系中给电子体的作用。叙述了各种内给电子体的特点、作用机理及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外给电子体对DQ-Ⅳ催化剂催化丙烯聚合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DQ-Ⅳ催化剂,在4 L丙烯聚合反应釜进行聚合实验,考察了C-Donor和D-Donor对聚合反应及产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采用D-Donor作为助催化剂与使用C-Donor相比,催化剂平均活性提高20%~30%,聚丙烯等规度提高平均约1%,催化剂的氢调敏感性降低,聚丙烯结晶温度和熔点显著提高,分子量提高,分子量分布基本未变。  相似文献   

8.
丙烯聚合用齐格勒-纳塔催化剂的作用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武 《工业催化》2003,11(11):1-6
讨论了丙烯聚合用齐格勒-纳塔催化剂的作用机理,以及反应体系内的氯化镁、内给电子体、烷基铝、硅烷和氢气等对丙烯聚合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丙烯聚合负载型高效催化剂及给电子体作用机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综述了具有代表性的丙烯聚合负载型高效催化剂TiCl4·MgCl2·Ph(COOBu)2-AlR3·PhnSi(OR)4-n,丙烯聚合活性中心结构模型及聚合机理,阐述了催化剂中给电子体的结构特征及作用机理,着重阐明了芳香族单酯、芳香族双脂,烷氧基硅烷作内外给电子体,提高丙烯聚合等规度的原理。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烯烃聚合用Ziegler-Natta(Z-N)催化剂活性中心的影响因素以及基于活性中心浓度测定的聚合动力学研究方法。内给电子体对催化剂的载Ti量和Ti分布以及Mg Cl2载体的微晶结构和形态都有重要影响;外给电子体的毒化作用使活性中心浓度下降,但无规活性中心浓度的下降幅度更明显,因而等规活性中心比例相对升高;共聚单体的加入使催化剂颗粒破碎,从而暴露出新的活性中心,增加了活性中心的浓度;加入氢气后聚合反应速率显著提高。由于Z-N催化剂的结构和反应机理高度复杂,研究其微观机理仍面临很多瓶颈。  相似文献   

11.
由异丁醛和苯甲酰氯为原料经缩合、歧化、酯化合成了4种新型内给电子体化合物2,2,4-三甲基-1,3-戊二醇双苯甲酸酯,重点考察了酯化反应的影响因素.实验表明,该内给电子体的适宜合成条件为:醇与苯甲酰氯的物质的量比为1:2.3;催化剂三乙胺与苯甲酰氯的物质的量比为3.0:1;反应时间为13 h;后处理时,用5%NaOH水...  相似文献   

12.
简述了Ziegler-Natta催化剂内给电子体的作用,指出通过内给电子体复配可以使其优势互补,得到综合性能更优的催化剂。深入调研了国内外相关单位的研究动向,以LyondellBasell公司、DOW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等多个研究单位为着眼点,阐述了复配内给电子体的研究进展,展望了内给电子体复配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3.
采用浸渍法制备工艺,在MgCl2/SiO2复合载体齐格勒-纳塔(Z-N)催化剂制备过程中加入了醇、酯、醚和硅烷四类内给电子体,考察了不同内给电子体对气相聚乙烯催化剂的活性、产物堆密度、细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正硅酸乙酯作为聚乙烯催化剂的内给电子体效果较好,催化剂活性达到3447.5g·PE/g·Cat·h,聚合物堆密度达到0.33g·cm-3,细粉含量仅占0.052%,电子显微镜下催化剂颗粒呈均匀的球形。  相似文献   

14.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的小分子RNA,其通过与靶mRNA的结合,降解或抑制其翻译,在转录后水平参与基因的调控,从而控制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等,参与疾病的发生及发展。尤因肉瘤(Ewing sarcoma,EWS)是原发性骨肿瘤中发病率仅次于骨肉瘤的骨恶性肿瘤,青少年多发,恶性程度高,复发及远处转移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miRNA可通过基因水平的调控,参与EWS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等重要生物学过程,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本文就miRNA参与EWS相关的分子机制作一综述,以期为后期研究及临床治疗EWS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生物燃料加氢脱氧催化剂方面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贵金属催化剂较传统催化剂具有更强的反应活性,但价格昂贵,贵金属回收也增大了加氢脱氧工艺的成本;过渡金属负载型催化剂虽价格便宜,但易失活;硫化物催化剂虽然具有较高的活性,但制备过程需要预硫化,制备过程复杂;碳、氮化物催化剂价格便宜,且具有与贵金属相似的电子结构和催化活性,被称为"准铂催化剂";磷化物催化剂作为最具潜力的加氢脱氧催化剂具有较高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6.
铝佐剂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疫苗佐剂,但其促进免疫反应的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尚未完全明确。铝佐剂作用机制的前期研究主要集中于储存库效应、促吞噬效应及炎性反应等。进一步研究发现,铝佐剂在机体的固有免疫、获得性免疫、补体系统的反应中均发挥一定作用。除铝佐剂自身因素之外,抗原方面及铝佐剂与抗原的相互作用等均对其效应存在影响。在了解铝佐剂的特点、作用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研究人员正致力于通过改变铝佐剂的理化性质、优化疫苗配方等途径来确保铝佐剂疫苗工艺的稳定性和良好的免疫原性。本文就铝佐剂的作用机制、影响其效应的主要因素及铝佐剂疫苗的改进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加氢脱氮反应与加氢脱氮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李矗  王安杰  鲁墨弘  李翔 《化工进展》2003,22(6):583-588
介绍石油馏分中主要含氮组分和其结构特性,以及典型含氮化合物的加氢脱氮反应网络、反应机理、反应动力学,阐述了加氢脱氮催化剂改性的不同途径:载体的改性、活性组分和助剂的选择、活化方法的改进等。  相似文献   

18.
甲醇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而且可以单独或与汽油混合作为汽车燃料,具有节能与环保的双重优势。甲醇合成反应研究尽管有四十多年的历史,但有关甲醇合成反应机理及催化剂活性中心类型等方面的问题仍存在争议。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在铜基催化剂上甲醇合成催化反应机理及催化剂活性中心的研究进展,以期提高人们对甲醇合成反应催化本质的认识,并为优良催化剂的开发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9.
硅氢加成反应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介绍了Pt、Rh、Pd等过渡金属硅氢加成反应催化剂的最新研究进展 ,指出了此类反应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20.
聚丙烯催化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萍 《上海化工》2005,30(3):25-28
综述了Ziegler-Natta聚丙烯催化剂技术的发展历史与研究动态,介绍了茂金属催化剂和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展望了未来聚丙烯催化科技术的发展前景.提出了我国发展聚丙烯催化剂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