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在介绍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基本原理和拓扑结构基础上,提出基于TMS320F2407型DSP的单相电压源输入、电流输出控制方式的并网逆变器设计方案。采用电导增量法跟踪控制太阳电池的最大功率点,利用TMS320F2407芯片产生相应的SPWM波控制功率器件的导通与关断,使用零电流跟踪误差控制实现并网电流无静差的跟踪电网电压,最终实现了快速稳定追踪太阳电池最大功率,并以与电网电压同频、同相正弦电流波形送入电网,提高了系统逆变效率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TMS320F2812的eCAN模块与TMS320LF2407的CAN模块之间通信以及两者与广州致远的CAN-USBI智能接口卡之间通信时CAN控制器的硬件电路设计及应用方法。利用该方法可以在波特率高达1Mbps的条件下可靠、稳定地传输数据,而且时间延时很小。在双PWM变频调速系统中的应用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介绍了某水声阵列信号处理机的高速数据采集处理模块的设计.该模块为基于TMS320F2812和TMS320VC5409的多DSP系统,采用双端口RAM构成多处理器互连网络,实现处理器间的大数据量通信.TMS320F2812负责多通道数据采集和系统控制,TMS320VC5409对数据进行实时处理.系统的引导加载设计利用了双端口RAM和DSP各自的结构特点,解决了包含不同系列DSP的多处理器系统程序整体加载问题.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交流励磁变速恒频发电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控制策略,重点介绍了基于TMS320F2812的变流器的控制信号的实现方法。通过DSP软件设计,实现了变流器变频调压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既能满足一定的控制精度要求又能满足实时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为了满足光伏并网系统输出电流锁相快速、稳定和高精度的要求,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TMS320F2812的软件锁相算法和硬件电路结构.这种算法是对周期寄存器值进行PI调节的同时对调制正弦表的指针变量进行比例调节,提高了锁相的快速性和稳定性.在自制的样机上验证了该算法的实用性,能较好地满足光伏并网和单位功率因数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基于CAN总线的可再生能源并网逆变器通信监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系统中多个逆变器单元并联运行的需求,利用TMS320LF2407A芯片中内嵌的CAN控制器和CAN总线技术,设计了基于CAN总线的可再生能源并网逆变器通信监控系统.测试表明,该设计能够实现各逆变器单元之间以及逆变器单元与监控主机之间快速、可靠的数据通信.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基于TMS320F2808的高频隔离型并网逆变器的实现方案。介绍了该并网逆变器的结构及原理,给出了基于DSP控制的硬件和软件的总体设计和基于无差拍控制的并网控制策略及移相驱动波形的数字化实现的原理,完成了2 kW的试验样机及相关试验。试验波形和分析证明了该控制策略和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励磁变频器控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矢量控制移植到风力发电系统的控制,提出了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交流励磁变频器的控制方案.采用双PWM变换器结构,构建了一套基于TMS320LF2812的风力发电系统,并对系统并网控制、功率解耦控制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设计基于TMS320F2812的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控制系统。比较该控制系统与常用的基于TMS320LF2407的控制系统和双DSP控制系统的特点,实现基于TMS320F2812的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控制系统的控制算法,并进行实验。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克服了TMS320LF2407控制系统与双DSP控制系统的不足,表现了良好的工作特性。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基于TMS320F2808控制的高频隔离型并网逆变器的实现方案。介绍了该并网逆变器结构及原理,给出了基于DSP控制的硬件和软件的总体设计。基于无差拍控制的并网控制策略和移相驱动波形的数字化实现的原理,完成了1.5kW的试验样机及相关试验,试验波形和分析证明了该控制策略和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高绪明  杭乃善  梁雄  赵月星  吴皓 《黑龙江电力》2007,29(2):101-104,156
双馈电机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是通过调节转子绕组励磁电流的频率、幅值、相位和相序来实现变速恒频控制的.分析了双馈电机工作原理和数学模型,并设计了基于TMS32OF2812DSP的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机的励磁控制试验系统.对电机的并网控制以及电机的自并励启动进行了试验研究,为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机励磁控制策略的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1.5MW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机组励磁控制系统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设计了一套1.5MW变速恒频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组励磁控制系统.在分析了其控制策略的基础上,对系统的并网性能、并网运行后稳态以及动态特性等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在发电机设计的速度范围内实现软并网,输出有功、无功功率可以独立调节,适合于1.5MW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机组励磁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3.
张驰  齐蓉 《电力电子技术》2011,45(1):23-24,41
为促进风力发电技术的推广和人才培养,研制实验室条件下的风力发电模拟系统,用以模拟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的全过程.在此采用变频器、异步电动机、永磁同步发电机构成模拟直驱式风力发电机组,设计基于TMS320F2812的AC/DC/AC变换器系统,功率主电路部分采用三相不控整流+直流稳压+三相可控逆变拓扑结构,数字控制系统实现逆变...  相似文献   

14.
TMS320C32在励磁系统仿真测试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MS320C32是TI公司的浮点系列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器(DSP),运算速度快,适合于电力系统的实时数据分析.在发电机不运行时而能得到励磁调节器的性能指标,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本文提出一种基于TMS320C32的发电机励磁仿真测试系统,该系统能仿真同步发电机及电网等环节,并能实时分析采样数据,现场试验证明了该系统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研究了双馈感应电机(DFIG)的网侧和转子侧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双馈感应电机中转子侧变换器采用定子磁链定向矢量控制技术,实现了风能的最大跟踪以及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解耦控制。网侧变换器采用电网电压定向矢量控制技术,控制了直流母线电压的恒定以及调节了网侧的功率因素。采用PSCAD/EMTDC电力系统仿真软件,构建了包括风速模型、风力机模型、变速恒频双馈电机、定子侧和转子侧变换器在内的双馈风力发电机仿真模型。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是有效、合理的。  相似文献   

16.
风力发电机组最大功率追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卫东 《高压电器》2012,48(7):57-61,65
根据最大功率追踪点的基本原理及常用风力发电控制系统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占空比扰动的改进三点比较法。风力发电系统实际上应用最大功率追踪技术搭配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C6711)调整DC/DC斩波器转换器的占空比,使风力发电机系统运转在最大功率输出。以1.5 kW风力发电机组为验证对象,基于TMS320C6711硬件平台对电流型扰动观察法与笔者所提出的三点比较法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改进三点比较法的风力发电系统能够有效追踪最大功率点。同时,在风速发生变化时,能快速找到最大功率点。  相似文献   

17.
以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矢量控制系统d-q轴旋转坐标系为基础,分析了风力发电运行原理。提出了在定子有功参考功率捕获最大风能的同时,要求定子无功参考功率的确定以提高机组运行效率,优化机组运行为目的的控制策略,在该策略中运用模糊逻辑来获得定子无功参考功率的确定值,仿真验证了该策略的有效性,其能实时调节系统的无功功率,使发电机在获得定子最大有功功率的同时,显著减少了发电机本身的损耗,提高了其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8.
采用Ether CAT总线实现变流器控制系统各模块之间的高速数据交换。控制系统硬件由AM3359构成Ether CAT总线的主站,TMS320F28335构成电机控制模块从站,STM32F107构成通用模拟量、数字量输入/输出模块从站。采用DSP、CPLD及高速高精度A/D转换器实现电压、电流信号同步采样,完成电量计算。PWM信号经光纤驱动IGBT,完成网侧变换器及转子侧变换器的控制。Ether CAT总线的主站采用Linux操作系统,移植Preempt-RT补丁软件,增加系统的实时性。移植Ether CAT主站协议,实现控制系统各模块间的高速数据交换。移植CANopen高层协议,实现变流器与风力发电机主控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控制系统经小功率试验台、全功率试验台及风电场现场运行,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9.
The transverse flux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generator has a great potential for use in direct‐drive wind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s due to its large pole numbers, high torque, and power density. This research work develops dynamic model of a single‐side transverse flux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generator for use in a small‐scale gearless wind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 For acquiring the parameters of the considered generator, required for dynamic modeling, 3D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the machine is developed and analyzed in both magneto‐static and transient modes. Field‐oriented control approach is employed for tracking maximum power point from the variable wind spe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illustrate an accurate response of the system to the wind speed variation and proper performance of the developed dynamic model and control approach of the system. Copyright © 201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20.
王峰  何风有  王斌  张杰 《电力电子技术》2011,45(8):68-69,80
根据无刷双馈风力发电机(BDFG)的结构与运行原理,分析了其在转子速d,q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采用恒压频比控制策略,在Matlab/Simulink下完成BDFG变速恒频(VSCF)发电的开环仿真研究,并基于双三电平变流器结构,以DSP TMS320F2812为主控制器建立实验平台,完成BDFG带独立电阻负载的VSC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