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混合菌发酵玉米秸秆生产菌体蛋白饲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大学张伟心等通过筛选确定混合菌组成为 :绿色木霉、白地霉和酿酒酵母 3株混合发酵生产蛋白饲料。培养基组成为玉米秸秆与麸皮 1∶1混合 ,6 %(NH4 ) 2 SO4 。原料 :水为 1∶1.2 ,pH5 .5 ,接种量 10 % ,30℃ ,培养周期 5d。发酵终产物粗蛋白含量为 2 8% ,氨基酸种类齐全 ,某些必需氨基酸如苏氨酸、赖氨酸、缬氨酸比发酵前分别提高 143% ,115 %及 5 5 .4% ,粗纤维含量降低 5 7.6 % ,可以说是较理想的结果了。张伟心等认为 :利用混合菌共发酵技术为玉米秸秆利用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也为开发蛋白质饲料增加了一个新资源。混合菌发酵玉…  相似文献   

2.
混合菌发酵油茶粕生产菌体蛋白饲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以油茶粕为主要原料,以霉菌和酵母菌组成的混合菌种为发酵菌种,研究了固态发酵生产菌体蛋白饲料时不同的培养基、培养条件及菌种组合对茶粕发酵产物蛋白质含量和粗纤维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复合菌种选用AS3.4309 AS3.800 AS3.3711 AS2.281,培养基选用Ⅲ号配方,总接种量为10%(霉菌与酵母菌的接种比为1:1),培养周期为4 d时,茶粕发酵后的粗蛋白质含量可提高到32.7%,粗纤维含量降低至9.7%.  相似文献   

3.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经多菌体发酵生产蛋白饲料.在对培养基进行简单优化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分析木霉、青霉、黑曲霉接种量,青霉、酵母接入时间和发酵时间对该试验的影响,得出最佳发酵工艺.结果显示,发酵固形物蛋白含量普遍降低,发酵液中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为512.36 μg/ml,与发酵前相比,增幅为112.4%,还原糖含量与发酵前相比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4.
以酒糟和秸秆为原料,分别接入白腐真菌和假丝酵母进行混茵蛋白饲料发酵研究。实验考察了混菌发酵时酵母接种时间和培养时间对发酵产物中蛋白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假丝酵母在白腐真菌生长发酵20d时接种,并培养50h,其蛋白含量最高,达到15.49%,比发酵前提高了1.55倍。另外,实验也对添加硫酸铵对发酵产物中蛋白含量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采用筛选出的4株可以利用戊糖并生长较快的酵母菌发酵经霉菌处理的玉米秸秆粉,并以实验室保存的酿酒酵母和戊糖酒精发酵所选用的嗜单宁管囊酵母作为对照。结果从牛粪中筛选出的酵母菌发酵终产物中蛋白质含量高达23.79%,比原来玉米秸秆粉中的蛋白质含量提高了304.59%,同时比酿酒酵母发酵终产物中的蛋白质含量高出82.44%,比嗜单宁管囊酵母发酵终产物中的蛋白质含量高出13.77%。另外从苹果园土壤中筛选出的2株酵母菌发酵终产物中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2.04%和17.61%,从梨园土壤中筛选出的酵母菌发酵终产物中蛋白质含量为14.91%。  相似文献   

6.
秸秆发酵生产蛋白饲料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选择农作物秸秆为原料,采用直接法利用秸秆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质饲料的生产工艺。为使纤维素原料通过微生物发酵进入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7.
发酵苹果渣生产菌体蛋白饲料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以热带假丝酵母菌和啤酒酵母菌为发酵剂,研究了发酵果渣生产菌体蛋白饲料的影响条件,混合菌种发酵生产的蛋白质含量优于单菌发酵,加入氮源处理较无氮源处理的蛋白质含量高.发酵初步确定了果渣固态发酵的适宜条件,即发酵温度为32℃,物料质量比(果渣:麸皮)为85:15(水分含量在660g/kg),发酵料投放量为100g,采用自然pH值,发酵周期为60h左右.发酵产品的粗蛋白含量由20.10%提高到29.30%,粗脂肪和灰分含量也大幅提高,营养价值得到了全面改善.  相似文献   

8.
木霉与酵母混合发酵秸秆生产蛋白饲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木霉和酵母混合发酵秸秆生产蛋白饲料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粉与麸皮以90:10的比例混合,在1.5%(NH4)2SO4、0.1%KH2PO4,0.2%尿素和自然pH值的条件下,接种量12%、温度30℃、培养时间5天,发酵终产物中粗蛋白质含量从4.2%提高到19.7%,粗纤维含量从36.2%下降到24.1%.  相似文献   

9.
混菌固态发酵玉米酒糟生产蛋白饲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酒糟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对混菌固态发酵生产蛋白饲料的加工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底物水分含量对蛋白饲料的真蛋白含量影响最大,最佳发酵工艺为发酵时间54h,接种量30%,酒糟和豆粕比例7∶3,底物与水分比例1∶0.9。  相似文献   

10.
固态发酵马铃薯渣生产菌体蛋白饲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马铃薯淀粉生产中产生的废渣为主要原料,以黑曲霉、白地霉和热带假丝酵母为发酵菌种,优化了马铃薯薯渣固态发酵生产菌体蛋白饲料的发酵工艺,初步确定了薯渣固态发酵的适宜条件,即采用自然pH值,物料质量比(薯渣:麸皮)为90:10(w/w),发酵温度32℃,发酵时间66h,在此条件下发酵饲料中粗蛋白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1.
以油茶籽粕为原料,选用热带假丝酵母∶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2∶1∶1为供试菌种,对油茶籽粕进行固态发酵生产菌体蛋白饲料.优化的固态发酵工艺条件为:尿素添加量6%,培养基含水量60%,发酵温度37℃,发酵时间4d.油茶籽粕经发酵后,粗蛋白质质量分数由16.96%上升到35.82%,粗纤维质量分数由20.12%下降到10.96%,营养价值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2.
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向青绿玉米秸秆中添加不同配比的乳酸菌,进行厌氧发酵,20天后检测pH值,分析得出青贮饲料最佳的乳酸菌组合,即明串珠球菌1×104 cfu/g、植物乳杆菌1 × 104 cfu/g、短乳杆菌1×106 cfu/g.在此基础上添加纤维素酶和亚硝酸钠作为发酵促进荆,进行优化试验,得到pH值3.65,氨态氮与总氮的比值7.5,乳酸含量1.21%.  相似文献   

13.
14.
三七渣发酵生产蛋白饲料的菌体生长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sp.)/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 2.281)固态发酵三七渣生产蛋白饲料的过程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发酵培养物真蛋白含量、酶活、干重、核酸提取液OD260等参数的动态变化趋势,并建立了菌体生长动力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发酵培养物真蛋白含量、酶活、核酸提取液OD260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它们先随发酵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然后又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发酵培养物水含量变化较大,而水活度变化较小。菌体生长动力学适合采用对数模型(R2=0.992 9)进行描述,其中,比生长速率常数μ=0.041 31 h-1,最大干物质减重率Xm=52.22%,菌体生长速率在发酵66 h后达到最大值。该模型可以用来预测固态发酵过程中菌体的生长过程。  相似文献   

15.
豆渣是豆类制品厂的副产品,一公斤黄豆约可产两公斤左右含水85~90%的渣子。这些豆渣传统直接用于养牲口,对于小作坊来说,由于量小渣子处理不成问题,而对于大中型豆类制品厂来说就麻烦了,由于豆渣量大水份多,处理不及时极易酸败发臭,污染环境;加  相似文献   

16.
17.
多菌种混合发酵稻草生产蛋白饲料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稻草为原料,利用酵母菌和真菌混合发酵生产蛋白饲料,试验表明:单纯通过产纤维素酶菌的培养对富集蛋白的效果并不显著,而经产纤维素酶菌与酵母菌混合发酵可大幅提高产品的蛋白质含量。本试验选用2株真菌、3株酵母与白地霉共培养,发酵后产物中蛋白质含量提高了2倍,并含有多种氨基酸,纤维素、半纤维素降解率分别为29.49%,17.58%。  相似文献   

18.
利用绿色木霉、烟曲霉与皮状丝孢酵母共酵玉米秸秆,采用正交试验进行微生物油脂发酵.结果表明,多菌种混合发酵玉米秸秆生产微生物油脂的最佳条件:绿色木霉、烟曲霉与皮状丝孢酵母配比为1:1:1,接种量为l0%,培养温度为28℃,培养时间为7d.在最佳条件下每l00g玉米秸秆发酵产物中可获得1.247g油脂.研究表明,利用多菌种发酵玉米秸秆生产微生物油脂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混菌固态发酵玉米秸秆生产单细胞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经航天诱变筛选的高产纤维素酶活菌株黑曲霉ZM-8和高生物积累量的啤酒酵母YB-6,采用混菌固态发酵方式,研究了啤酒酵母YB-6的接种量、接种时间、黑曲霉ZM-8和啤酒酵母YB-6共生发酵时间等因素在玉米秸秆为主要原料的培养基中对黑曲霉ZM-8产纤维素酶活和发酵产物中单细胞蛋白(SCP)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啤酒酵母YB-6的接种时间为黑曲霉ZM-8固体曲发酵24h、接种量为15%、黑曲霉ZM-8和啤酒酵母YB-6共生发酵48h时,较有利十产CMC酶、FPU酶和发酵原料中SCP的合成.  相似文献   

20.
为得到糖化降解甜高粱秸秆最优的条件,甜高粱秸秆进行NaOH处理后,利用多种分解纤维素的菌种进行混合发酵。结果发现,白腐菌、黑曲霉和康宁木霉组合发酵NaOH处理过的秸秆,其降解率最高,糖化率达到3.19mg/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