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较大直径倾斜光滑圆管内蒸汽凝结换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Shah、Würfel和Akhavan-Behabadi关联式应用于较大管径倾斜管道的凝结换热误差均大于30%,但Akhavan-Behabadi关联式的误差相对较小;对Akhavan-Behabadi关联式进行修正得到了1个新的实验关联式,将该实验关联式应用于较大管径倾斜管道的凝结换热,其误差小于15%。因此,修正后的凝结换热关联式适用于较大管径的倾斜换热管道凝结换热。  相似文献   

2.
电厂凝结换热器螺旋槽管强化传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水平螺旋槽管凝结放热进行了研究,在螺旋槽参数h/s=0.04~0.135的范围内,螺旋槽管总体传热系数比光管提高约23%~44%.电厂凝汽器及回热加热器采用螺旋槽强化传热管后,总体传热系数分别提高了35%和45%~50%.因而使汽轮机背压降低1.18kPa,高压回热加热器出水温度提高7~10℃,因而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由于制冷剂 R11 对臭氧层有巨大的破坏作用, 要完成用R123对R11的替代工作, 需要对其替代工质 R123换热性能进行细致研究。对替代工质R123饱和蒸汽在 5 种水平单管外凝结换热的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 冷凝温度分别为38℃、40℃、42℃。实验结果表明, 光管外的凝结换热系数实验值与Nusselt理论值符合较好, 最大偏差不超过±10%。低肋管和锯齿管均能起到明显的强化换热作用,其强化倍率在 8 4~16 0 之间, 且锯齿管的性能优于低肋管。通过实验研究还对 R11 和 R123 在强化管外凝结换热特性进行比较, 证明选用 R123 来替代 R11 凝结换热方面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应用于空调器蒸发器和冷凝器上的新型高效换热管-铜铝复合管的换热原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新型换热管的换热效率相比铜管有了较大的提高,应用于空调上能提高空调的性能。  相似文献   

5.
翅片管外有机工质换热特性(凝结换热系数及液膜热阻)影响冷凝器的换热性能。理论模型基于努谢尔修正膜理论,为提高计算精度,将翅片管沿管周向划分有限个微元角,建立各个微元角内翅片侧壁和翅片间基管处的层流膜状凝结换热模型,迭代求解各个微元角内的壁面温度,根据各微元角壁面与饱和蒸汽温差,推导翅壁面及翅间基管上的液膜热阻和换热量,最后求解管子平均换热系数。管壁温度随圆周角θ增大而减小;翅壁及基管上液膜热阻随圆周角θ增大而增大;基管上液膜热阻大于壁面上液膜热阻。与实验值比较,理论模型计算精度高于积分解法计算值。  相似文献   

6.
杨华春  屠勇  庄建新 《发电设备》2006,20(4):280-284
介绍了高压加热器用ASME SA-556M C2级“U”形换热管的国内外技术水平,比较了国产管与进口管的性能。结果表明国产“U”形管能满足ASME规范的要求,也达到国外同类产品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7.
中深层地埋管换热器作为中深层地源热泵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换热性能的高低与否将直接影响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投资回报.该文建立中深层地埋管换热器内、外非稳态传热模型,描述井孔内外的传热过程,并以天津市某工程为依托,结合现场实测数据,验证所建模型的正确性.基于验证后的数学模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不同内外管径比对套管式中深...  相似文献   

8.
马石磊 《电站辅机》2021,42(1):19-22
印刷电路板换热器(Printed circuit heat exchanger,PCHE)与传统管壳式换热器相比,流道尺度小,换热性能优秀,布局更加紧凑,在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系统中应用广泛.结合当前世界上主流的PCHE流道结构形式设计了相应PCHE实验件,并通过专门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实验平台进行了换热性能实验,提出...  相似文献   

9.
该文给出了蒸汽 空气混合物在水平圆管外表面冷凝换热的实验结果,讨论了空气含量、混合气体压力及壁面过冷度对有效冷凝换热系数的影响。图2表1参6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结构参数对空冷元件流动传热特性的影响规律,为空冷凝汽器优化选型提供参考,通过实验室性能试验,研究不同结构尺寸的单排管直接空冷换热元件的热动力性能。结果表明:迎面风速增加,单排管空冷元件传热系数增大,空气阻力亦随之增大;在元件结构参数基本相同的前提下,迎面风速一定,随着翅片厚度减小,空气阻力降低,换热效果增强。据此,将单排管空冷元件与双排管空冷元件的流动换热特性进行技术对比,发现在工程设计常用的迎面风速下,单排管空冷元件与双排管空冷元件的换热系数相当,而单排管空冷元件的阻力明显小于双排管。  相似文献   

11.
镀层换热表面凝结传热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化学镀的方法,调整Ni-P化学镀工艺参数,获得了磷含量不同的镀层,具有非晶、纳米晶及二者混合的微观结构。进一步的凝结传热实验结果表明,高磷非晶镀层表面具有明显促进珠状凝结的效果,在凝结过程中表现为珠膜共存状态,而碳钢管表面仅出现膜状冷凝。同时,换热表面经Ni-P镀层改性后,可以获得较好的传热性能。镀层对换热性能的改善与镀层中非晶的含量相关,表现为,随着非晶含量的增加,换热效率得到增强。对于非晶镀层换热表面,在特定的冷却水流量下,提高蒸汽温度可以促进珠状冷凝效果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以反映粗糙管流动和传热性能的R函数和G函数为基础,结合熵产分析法,并在定性考虑粗糙管制造成本等因素的条件下,对粗糙管的强化传热性能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和方法可为在锅炉和热交换器的设计时有关强化传热管的选择和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螺旋槽管强化管内换热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华  周强泰 《发电设备》2003,17(4):24-27
针对电厂锅炉管式空气预热器的管内运行工况,对螺旋槽管管内流动阻力和换热性能进行的试验研究,分析了管内Re数、槽深以及节距对螺旋槽管管内阻力和换热的影响,得到了管内阻力和换热的准则关联式,并对螺旋槽管的热力性能进行了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铜管脉动热管实验台,分析水冷条件下充液率、工质、倾斜角和是否为闭环路等因素对脉动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充液率的增加,整体热阻变大,原因是管内的工作流体增加,流动摩擦阻力增大,气泡的份额减小,脉动驱动力减小,加热段冷却段的温差增大;选用蒸馏水、无水乙醇以及丙酮为工质时,丙酮在脉动热管中更容易形成循环流动而使得传热性能增强,热阻最低;不同倾斜角的实验中,垂直底加热时脉动热管热阻最低,表明重力在工质回流到冷却段起到重要的作用;环路型脉动热管传热性能在相同条件下要比非闭合回路脉动热管传热性能好。  相似文献   

15.
磁场对水蒸气冷凝传热系数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磁场对水蒸气冷凝传热系数影响,在建立测定实验装置后,在不同的液膜雷诺数下分别测定了磁感应强度为0.25T、0.36T和0.55T磁场下的水蒸气冷凝传热系数,研究其数值的变化.结果表明,水蒸气冷凝传热系数在实验范围内最大可比无磁场时增大10%,同时随着液膜雷诺数的升高,水蒸气冷凝传热系数受磁场的影响减弱.同时对磁场下水蒸气冷凝传热系数影响的基本方程进行了推导.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空气湿度对蒸发式冷凝器传热性能的影响,建立了蒸发式冷凝器板外水膜传热性能实验平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调节空气湿度参数,测试了空气湿度对喷淋水温度、板片表面水膜及填料表面上、下温度等参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进入板片间的空气相对湿度从85%增至90%,水膜温度呈增加趋势,不同位置水膜温度有明显差别,喷淋水的换热量增加,湿空气的换热量减少,板片的平均热流密度和传热系数均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加而变小。  相似文献   

17.
管壳式换热器壳侧流动与传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红枫  周明连 《发电设备》2001,(1):18-21,40
对不同壳程结构的管壳式热交换器壳侧流动的流型、流阻及其传热特性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实验表明 ,直挡流板的壳侧流道由于存在滞留区 ,流阻高且不利于换热 ,螺旋板的壳侧流道的Nu比直挡流板高 4 9.4 % ,而具有螺旋板和多孔介质组合的壳侧流道的对流换热系数比直挡流板高 79.5%。同时得到了最佳螺旋角为 4 0°,多孔介质的最佳孔隙率为 0 .985。图 9参 6  相似文献   

18.
螺旋槽管管内换热与阻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以螺旋槽管应用于电站锅炉空预器为背景,利用可得到较高精度试验数据的试验装置,对以空气为工质的螺旋槽管传热与阻力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到传热与阻力计算公式,并对螺旋槽管的热力性能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