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主要研究了聚苯硫醚/锦纶6交织钩面粘扣带生产过程中关键工艺——切钩工艺的优化方法,结果显示:切钩前,将粘扣带放入干燥箱,于170℃下热烘10.0 min可最大程度消除聚苯硫醚纤维的内应力;然后,在切钩机上以160℃的温度预热10 s,再使用AE刀具进行切钩,可获得钩形规整、性能良好的聚苯硫醚/锦纶6交织钩面粘扣带。  相似文献   

2.
针对机织钩面粘扣带表面质量人工检测中存在的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机器视觉的机织钩面粘扣带表面质量检测方法。通过单目视觉的切向成像获得粘扣带表面的单行图像,避免了粘扣带相邻行之间的干扰。对单行粘扣带图像进行预处理后,采用投影法对其进行水平投影和垂直投影,提取粘扣带表面单行图像中的每个钩扣状区域,基于连通域统计法判别钩扣状区域的切割状态,计算其切开率,通过统计数据表征粘扣带表面质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机织钩面粘扣带表面质量的检测相对误差为1%,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以拉伸弹簧为基础,建立了涤/锦交织热熔粘扣带的单钩强力力学模型,并推导出整条粘扣带的强度力学模型。通过修正和简化模型中的参数,分别得到粘扣带剥离强度和剪切强度与钩密度的关系式,进而得到粘扣带剥离强度和剪切强度的理论计算式。经试验检验,通过理论计算式计算得的粘扣带的理论强度相对于实测强度的偏差百分率小于5%,故该强度力学模型可在有限范围内用于涤/锦交织热熔粘扣带剥离强度与剪切强度的计算和预测。  相似文献   

4.
以达里多维奇和米哈依洛夫针织线圈串套模型为基础,建立粘扣带剥离强度和剪切强度的力学模型;根据弹性力学理论,推导出粘扣带剥离强度和剪切强度的理论计算式;通过实际测量和系数修正,得到粘扣带剥离强度和剪切强度的最终计算式,计算偏差百分率小于3%,可以用于粘扣带剥离强度与剪切强度的计算和预测。  相似文献   

5.
以压缩弹簧为基础,建立了聚苯硫醚/聚酯(PPS/PET)交织粘扣带的单钩强力力学模型,并进而建立了粘扣带剥离强度与剪切强度力学模型,再通过实际测试,修正模型中的参数,得到了粘扣带剥离强度与剪切强度的理论计算式。经试验检验可知,由理论计算式计算的粘扣带的理论强度与实测强度的偏差百分率小于2.5%,故该强度力学模型可在有限范围内用于PPS/PET交织粘扣带剥离强度与剪切强度的计算和预测。  相似文献   

6.
李星  王其 《国际纺织导报》2011,(8):60-60,62-64
通过建立粘扣带单钩剪切力力学模型,推导出整片粘扣带剪切强度力学模型,得到粘扣带剪切强度计算式;按照理论剪切强度相对于实际剪切强度的偏差百分率不大于5%,对单位面积钩的密度、钩挂率、修正系数人为取值,得到粘扣带剪切强度的计算式,即剪切强度与粘扣带钩的直径的关系式。在有限范围内可以用于粘扣带剪切强度的计算和预测。  相似文献   

7.
在对钩毛搭扣带的物性指标和产品标准进行探讨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试图制定一套适合所有行业和用途的钩毛搭扣带的统一或所谓权威的产品标准是不合逻辑的,也不具实际意义。随着科技的发展,钩毛搭扣带的产品系列和应用也在不断发展。在选择钩毛搭扣带产品时,用户应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选择合适的钩毛搭扣带产品组合,并确定合理的物性指标和相应的产品标准,这样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相对湿度对浸渍处理后生丝钩接强度和钩接伸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红  单小红 《针织工业》2002,(4):115-116
1 引言真丝针织产品是 70年代开发 ,80年代逐步形成规模 ,经 2 0余年的技术改造 ,真丝针织行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产品的深加工能力、品种及质量均有很大的提高。已形成了经编、纬编、织袜等系列产品 ,面料从练白到染色、印花和色织。真丝针织服装出口创汇占丝绸服装出口额的 30  相似文献   

9.
对影响精梳毛纱制成率的原料选择、精梳工艺、染料及染色工艺、分纱方式、公定回潮等方面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企业的实际生产,提出了正确选择原料、提高毛纱制成率的工艺技术方法和管理措施,以进一步提高精梳毛纱的制成率,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锁式缝合、链式缝合、无缝合三种碳纤维复合材料进行了拉伸、弯曲、短梁剪强度研究,并分析了其破坏模式。结果表明,较无缝合复合材料,锁式缝合、链式缝合两种缝合复合材料拉伸及弯曲强度下降,短梁剪强度上升。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锦纶粘扣带耐氯整理工艺,通过探讨固色剂质量浓度、浸渍温度、浸渍时间等耐氯整理工艺参数对粘扣带耐氯色牢度和干(湿)态强度性能的影响,获得了最佳耐氯整理工艺。结果显示:最佳耐氯整理工艺为NL—A耐氯固色剂质量浓度70g/L,浸渍时间70min,浸渍温度30℃,烘干温度102℃,烘干时间3min。整理后的锦纶粘扣带耐氯色牢度和强度性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尼龙粘扣带的耐硫整理工艺。结果显示:影响尼龙粘扣带耐硫性能因素的顺序为处理时间荧光精SP增白剂用量抗氧化剂NY质量浓度耐硫固色剂质量浓度。最优试验工艺为荧光精SP增白剂用量7%,耐硫固色剂质量浓度16 g/L,抗氧化剂NY质量浓度20 g/L,处理时间7 h。根据最优工艺整理尼龙粘扣带后,按照国家标准评判,耐硫等级达到4.5级。把橡胶块的质量提高50%后,耐硫等级仍能达到4.0级,说明经过整理工艺强化,耐硫稳定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
研究开发了6种锦纶/丙纶交织粘扣带,结果显示:强度较优的锦纶/丙纶交织粘扣带组织结构方案为粘扣带纬向钩排列密度为1钩∶5经纱,粘扣带经向钩排列密度为1钩∶3纬纱,此时,粘扣带强度达到国标加强型强度标准;当粘扣带纬向钩排列密度不变时,粘扣带经向钩排列密度的变化对粘扣带钩挂率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
粘扣带剥离强度力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建立粘扣带单钩剥离强力力学模型,推导出整片粘扣带剥离强度力学模型,得到粘扣带剥离强度计算式;按照理论剥离强度相对于实际剥离强度的偏差百分率不大于5%,对单位宽度钩的密度、钩挂率、修正系数人为取值,从而得到粘扣带剥离强度的简单计算式,即剥离强度与粘扣带钩的直径的关系式,在有限范围内可以用于粘扣带剥离强度的计算和预测。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用含纳米碳粉树脂对锦纶粘扣带进行的抗静电涂层整理工艺,硫酸铜抗静电剂对锦纶粘扣带进行的抗静电浸渍整理工艺,以及耐洗涤强化工艺,结果显示:用6%(相对混合物质量的百分数)的纳米碳粉对粘扣带进行涂层,粘扣带底布的表面电阻达到104Ω;浸渍整理时,浸渍温度40℃、浸渍时间12h,毛面粘扣带的表面电阻达到105Ω;浸渍整理后,洗涤5次,毛面粘扣带表面电阻达到109Ω,洗涤6次,表面电阻上升到1010Ω;而经耐洗涤强化工艺后,洗涤6次,毛面粘扣带表面电阻为109Ω,能达到抗静电要求,但耐洗涤次数提高有限。  相似文献   

16.
采用含氟整理剂AG-E081通过轧烘焙工艺整理锦纶粘扣带可提高粘扣带的耐水性能.通过探讨合氟整理剂、三聚氰胺的质量浓度、浸轧时间、焙烘温度及焙烘时间对粘扣带性能的影响,根据粘扣带整理前后的湿态剪切强度和剥离强度获得最佳整理工艺.结果显示,耐水整理的最佳工艺为:AG E081整理剂质量浓度50g/L,三聚氰胺质量浓度3g/L,烘干温度和时间90℃、3 min,焙烘温度和时间160℃、l min;整理后的粘扣带湿态耐疲劳性能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7.
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锦纶粘扣带耐硫聚氨酯树脂涂层整理工艺,结果显示三项影响锦纶粘扣带耐硫性能的程度排序为:耐变黄聚氨酯树脂相对织物的质量分数耐变黄架桥剂相对织物的质量分数抗氧化剂NY相对织物的质量分数。最优涂层整理工艺:耐变黄聚氨酯树脂相对织物的质量分数为170%,耐变黄架桥剂相对织物的质量分数为40%,抗氧化剂NY相对织物的质量分数为4%。且经最优涂层整理工艺整理的锦纶粘扣带,耐硫等级可达4.5~5.0级,耐硫性能提高显著。  相似文献   

18.
以扭转弹簧为基础,建立粘扣带单钩强力力学模型,并推导出整片粘扣带强度力学模型。通过修正简化模型中的系数得到粘扣带强度计算式,所得理论强度相对于实际强度的偏差百分率小于4.0%,可在有效范围内对粘扣带强度进行预测和计算。  相似文献   

19.
利用浸渍-涂层复合整理方法对涤/锦交织粘扣带进行阻燃整理和工艺优化,结果显示:最优浸渍阻燃整理工艺——磷酸酯类阻燃剂用量220 g/L、异丙醇助剂用量25 g/L、浸渍温度80℃、浸渍时间2 h;最优涂层阻燃整理工艺——磷氮类阻燃剂质量分数30%、焙烘温度130℃、焙烘时间2 min。采用最优浸渍-涂层复合工艺整理的涤/锦交织粘扣带的阻燃性能可达到美国航空防火标准,纺织品安全性提高,甲醛和重金属含量极低,符合纺织品生态环保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