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针对新疆某油田地层泥质含量高、出砂粒径中值较小的问题,研制了防膨抑砂体系。通过静态抑砂试验筛选出了BS-95和BY-53的抑砂剂配方,用动态冲砂试验确定了抑砂剂的最佳配方为BY-53(0. 5%BSA-101+0. 3%有机阳离子聚合物)。在70℃,矿化度小于3×10~4mg/L油田地层环境下,于80~100目(0. 15~0. 17 mm)的粉细混砂进行冲砂试验,排量为4 800 mL/h时,未出砂,渗透率保留率达78. 9%,能有效满足该油田粒度中值为0. 17 mm细粉砂抑砂要求。  相似文献   

2.
黏土膨胀及微粒运移的综合作用是影响高泥质砂岩油藏开发效果的主要原因,常规工艺难以同时满足防止黏土膨胀、有效控制微粒运移的要求,因此,需要创新控砂理念,开发具有针对性的防膨控砂体系。新型防膨控砂剂体系复合了优质防膨剂及控砂剂新材料,利用优质防膨剂防止高泥质组分膨胀伤害地层,同时含有酰胺基、氨基等功能性官能团的控砂剂与储层微粒通过氢键、静电作用相互吸附,形成稳定均匀的分子膜,可固定地层粉细砂或黏土颗粒。性能评价表明:防膨控砂剂体系防膨率大于90%;耐冲刷排量达6 000 m L/h,远高于常用抑砂剂900 m L/h的指标,对不同粒径微粒均具有良好的控砂作用,储层深部防膨控砂作用显著。截至2018年12月,现场应用15口油井,控砂成功率达100%,累计增油达18 900 t,应用效果良好。易于成膜的分子结构设计,巧妙解决了控砂性能与渗透率、保留率之间的矛盾,为成膜型控砂剂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石油化工应用》2017,(3):125-128
防膨抑砂剂是用来防止储层黏土膨胀及抑制地层砂分散、运移的稠油油藏用核心添加剂。以丙烯酰胺、三甲基烯丙基氯化铵为原料,70℃下反应4 h,得到防膨抑砂剂产品。通过红外光谱、热重/差热分析对其结构进行表征,考察了反应原料、防膨抑砂剂加量对防膨效果、抑砂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丙烯酰胺与三甲基烯丙基氯化铵质量比的减少,防膨率增加,当丙烯酰胺与三甲基烯丙基氯化铵质量比为7:3时,加量为0.5%的防膨抑砂剂产品防膨率为94.90%,冲出地层砂的砂粒运移程度为未处理前的4.04%。而随防膨抑砂剂加量的增大,防膨率提高,防膨抑砂剂加量以0.5%为宜。由岩心伤害性能评价结果,在30℃、120℃温度下,防膨抑砂剂对岩心渗透率伤害率较小,均小于10%。  相似文献   

4.
微粒运移是影响粉细砂岩油藏开发效果的主要原因,常规抑砂剂难以达到有效控制微粒运移的要求。为进一步提高药剂稳定储层微粒的性能,文章在计算机分子模拟基础上,设计引入硅烷基改性的新型控砂剂,对合成的控砂剂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新型控砂剂体系含有酰胺基、硅烷基等功能性官能团,与储层微粒通过氢键、共价键作用相互吸附,形成稳定均匀的分子膜,原位固定地层粉细砂或黏土颗粒。性能评价表明:新型控砂剂体系耐冲刷排量达8 500 mL/h,远高于常用抑砂剂900 mL/h的指标,对不同粒径微粒均具有良好的控砂作用,储层原位控砂作用显著。截至目前,现场应用60井次,措施有效率95%,延长稳产期1年以上,取得了显著效果。该技术在全国疏松砂岩油藏具有推广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5.
马王庙新沟咀组储层黏土含量高,注水开发后储层含水上升,黏土膨胀运移造成储层出砂。在分析储层防膨抑砂机理基础上,通过对防膨抑砂剂的配伍性、防膨率、抑砂效果进行综合性能评价,优选出阳离子聚合物防膨率为92.7%的防膨抑砂剂DG,矿场试验5口井,出砂油井平均冲砂周期延长199天,防膨抑砂效果好,提高了新沟咀组出砂储层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6.
二次交联调剖体系的室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裂缝性油藏调剖堵水成功率低、堵剂在地层中漏失严重的问题,研制了一种在地面常温条件下进行一次交联成为可流动凝胶,注入地层后进行二次交联形成强凝胶的聚合物堵剂.通过组分用量的筛选,得到了最佳配方:聚合物HPAM(相对分子质量25 × 106,水解度25%)8 000 mg/L+有机铬100 mg/L+间苯二酚100 mg/L+乌洛托品2 000 mg/L+固定剂200mg/L.该配方在70℃下二次交联后凝胶强度可达到H级.将该配方堵剂1.0 PV注入人造岩心中,在70℃下候凝72 h后的突破压力梯度为37.39 MPa/m,提高采收率4.7%~8.2%.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孤岛油田高含水油井堵水问题,开展了交联聚合物+改性干灰砂堵水技术研究。通过对两段塞的堵剂性能以及岩心封堵实验的评价,确定了冻胶及改性干灰砂的配方,同时优化了现场条件下的施工参数及工艺流程。室内实验结果表明:交联聚合物堵剂封堵率达到92.3%以上,且性能稳定;无机交联堵剂制备岩心渗透率高,耐冲刷性能好,酸处理后可进一步提高岩心的渗透率,抗压强度高达3.77 MPa,60℃下的初凝时间约为3 h左右。采用油井两段塞堵水技术将聚合物冻胶和无机交联剂干灰砂堵剂按体积比20:1注入,前后两个段塞有机组合达到油井堵水防砂的目的,现场实施了5口井,单井平均增油1191 t,有效期11个月,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在低矿化水配制的交联聚合物溶液中,添加实验室自制的交联助剂A能形成稳定的冻胶。配方为4 000 mg/L聚合物+2 200 mg/L交联剂XL+2 000 mg/L交联助剂A的堵剂在油藏温度28℃下形成的冻胶,其复合黏度可以达到2 065 mPa·s。室内评价结果表明,该堵剂体系抗剪切能力强,能满足现场要求。在岩心渗透率为13.8μm2,水驱至压力平稳后,封堵率仍高达98%。该堵剂体系能够实现缓交联,可以进入油藏深部进行封堵。  相似文献   

9.
河南油田高温油藏梳形聚合物调剖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美龙  周玉霞  叶成 《油田化学》2013,30(3):371-375
针对河南油田赵凹区油藏温度90~118℃,筛选出调剖剂配方:1.5 g/L梳形聚合物KY-6+15 g/L醛交联剂,其最佳成胶温度约90℃,可耐温110℃,抗盐20 g/L;90℃成胶后放置90 d的黏度保留率大于80%;储能模量G′>10 Pa,属于强凝胶。物理模拟实验研究表明,调剖剂在岩心中的封堵率大于96%,经水冲刷后的封堵率保留率大于99%;以注入量0.3 PV、前置段塞+主体段塞+后置段塞的方式对单管填砂管进行驱油实验,采收率增幅达15.91%;双管并联岩心调剖后,吸水剖面改善率达88%;高渗层和低渗层分别提高采收率14.13%和19.28%,不同渗透率岩心水驱动用程度得到改善。图4表10参6  相似文献   

10.
胜利油田中、高渗透稠油油藏大部分以原油胶结为主,这类油藏原油黏度高,黏土含量高,出砂严重且地层砂粒度中值相对较小,储层非均质性严重。新型防膨抑砂剂——FS-FYJ防膨抑砂剂是一种网状多羟基阳离子聚合物,能够非常有效而永久地防止黏土膨胀,控制砂粒运移,既有效地保护了油层又明显地改善了中、高渗透稠油油藏的开发效果。通过室内泥岩颗粒稳定、抑砂等评价、伤害实验测试了FS-FYJ防膨抑砂刺的防膨抑砂效果及对地层的伤害率,并在郑家、王庄等多个地区现场推广应用了10余口井,取得了显著的防砂效果,解决了胜利油田中、高渗透稠油油藏的防砂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