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通过对延河泉域岩溶地下水动态长观孔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对泉域岩溶地下水动态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和研究,得出了不同区域岩溶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并据此提出了促进岩溶地下水系统良性循环、止降促升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马圈泉岩溶水的补给、水动力特征,水化学与水质特征及泉水的动态特征,简述了其开发利用情况,介绍了岩溶水资源量及可开采量的计算方法,并提出保护岩溶泉域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原平古称崞县,始置于秦,隋大业二年,称崞县。崞县山明水秀。《崞县志》记载:崞县古八景“崞山叠翠”、“仙洞藏春”、“朝元夜月”、“土圣晚钟”、“天涯石鼓”、“地角枕流”、“石人瀑布”、“阳武流金”始传于宋末元初。 相似文献
4.
柳林泉域岩溶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演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柳林泉域水文地质详细调查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柳林泉域岩溶水水化学类型及分带规律,并对其形成演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柳林泉域岩溶地下水是矿化度较低的优质淡水,水中优势阳离子为Ca2+、Mg2+,优势阴离子为HCO3-;水化学类型从补给区到深埋区经历了HCO3-Ca·Mg、HCO3-Ca→SO4·HCO3-Ca、HCO3.SO4-Ca·Mg→Cl.SO4-Na·Ca、Cl·SO4-Na的变化过程,具有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水化学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坪上泉的成因、类型、区域水文地质背景,分析了坪上泉的年内年际动态特征,提出了坪上泉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神头泉是海河流域永定河水系一级支流桑干河的重要清水水源。分析了神头泉流量动态及衰减原因,并提出对神头泉要统筹规划、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对煤矿要实行资源限采、加大节水力度,要采取措施增加岩溶地下水补给量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辛安泉域岩溶地下水是长治市城郊区和潞城市生活和工业供水的主要水源。随着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园林化城市建设,岩溶地下水开发利用将不断扩大。针对辛安泉域岩溶地下水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娘子关泉的基本情况,分析其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娘子关泉岩溶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泉域水源地保护及加强区域内供水管网和集中供水工程建设等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9.
娘子关泉域岩溶地下水是当地城市生活和工业生产的重要供水水源。随着泉域岩溶地下水的不断开发利用,出现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水质变差、水量衰减等问题,针对泉域岩溶地下水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朱家宏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08,6(3)
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根据郭庄泉1956年~2000年的观测资料,建立了郭庄泉流量的动态模型,通过分析模型,得出大气降水对1980年前的泉流量变化具有控制作用,而岩溶水开采量迅速上升,则是1980年后泉流量不断衰减的重要原因。最后对泉域岩溶水的保护利用提出了一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12.
延河泉域岩溶地下水水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健康和工农业的发展,依据延河泉域2004年水质监测资料,进行了泉域岩溶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本项评价成果可为延河泉域岩溶地下水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14.
对娘子关泉域内岩溶地下水的污染途径从点、线、面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对水质污染趋势和成因机理进行了合理解释,并就如何防治地下水污染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为娘子关泉域地下水污染防治和决策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从兰村泉流量变化特征和兰村泉域岩溶地下水变化特征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分析了兰村泉流量的衰减因素,在具体分析中,根据泉流量衰减曲线特点,得出了泉流量减少和人类活动密切相关,泉域内岩溶水过量开采是造成泉流量减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17.
18.
阐述了柳林泉的基本情况及该泉水在吕梁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根据柳林岩溶泉地下水开发利用情况、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9.
邯邢南单元,又称黑龙洞泉域,其泉流量直接受控于当地降雨量的大小,通过对泉流量减少原因分析,得出了该泉域泉流量减少的客观原因是降雨量减少,主观原因是人工过量开采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鲁中南地区岩溶地下水泉水流量衰减、干涸,水源地超采,岩溶塌陷等环境地质问题日益凸显,迫切需要加强研究。以泰安纸坊泉域为例,探讨了泉域内岩溶水强径流带分布、成因类型及典型水文地质特征,以达到合理开发、保护岩溶地下水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岩溶水强径流带是有巨大调蓄功能并发育于浅部地下水积极交替带的网络状强岩溶富水带,其地下水动态稳定,成井率高且识别特征明显,是本区岩溶水水源地开采的理想场所。研究强径流带系统的水文地质条件,掌握其规律,为进一步研究鲁中南地区岩溶地下水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