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以工业尿素为原料,采用溶剂热解法合成氰尿酸的实验研究,探讨了有关因素,如硝酸盐催化剂、反应温度和时间、尿素/溶剂(g/ml)比等对产品收率的影响,确定了较适宜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2.
氰尿酸及其衍生物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氰尿酸的制备方法-尿素熔融综合合法,尿素溶剂热解法,叙述了氰尿酸及其衍生物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颜玉桂  张伟伟  蔡可迎 《广州化工》2012,40(20):57-58,108
以尿素为原料,在几种不同的混合溶剂中合成氰尿酸。考察了溶剂、温度和时间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和硝基苯的混合溶剂进行,氰尿酸的收率较高。适宜的反应条件为:V(DMF)∶V(硝基苯)=1∶3,反应温度为(200±2)℃,0.5 g NH4Cl为催化剂,反应时间为3.5 h,在此条件下,氰尿酸的收率为87%。  相似文献   

4.
《应用化工》2022,(5):953-955
从直接热解法、熔盐热解法、溶剂热解法三个方面对以尿素为原料热解制备氰尿酸的生产工艺和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各种工艺技术的优势与不足,提出了今后的研发重点和改进方向。重点介绍了氰尿酸生产工艺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对今后氰尿酸合成工艺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应用化工》2016,(5):953-957
从直接热解法、熔盐热解法、溶剂热解法三个方面对以尿素为原料热解制备氰尿酸的生产工艺和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各种工艺技术的优势与不足,提出了今后的研发重点和改进方向。重点介绍了氰尿酸生产工艺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对今后氰尿酸合成工艺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采用芳烃和矿物油为溶剂,热解尿素合成氰尿酸的试验过程。探讨了合成过程中反应时间,温度及催化剂等因素对热解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氰尿酸及其衍生物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氰尿酸(CA)的性质、应用及国内外的发展状况。概述了CA的合成及工业生产的三种尿素热解法-熔融、盐熔和溶剂热解法,并对其衍生物的合成及应用作了简介。  相似文献   

8.
白色氰尿酸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溶剂种类、后处理工艺等因素对液相法合成氰尿酸新工艺的影响,着重解决了液相法氰尿酸产品色泽深的问题。确定其新工艺:尿素加入预热到200~210℃的环丁砜中,反应2~3 h,氮气保护、快速冷却、流化床干燥后得到合格的白色氰尿酸成品。产品质量分析表明,其溶剂残留、纯度、色泽等指标均与采用固相法传统工艺的国内外同类产品相当。  相似文献   

9.
氰尿酸合成新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以熔盐作溶剂从尿素合成氰尿酸的工艺条件。最佳工艺条件下产物收率在83~88%。  相似文献   

10.
以尿素为原料,在溶剂中液相热解制备氰尿酸。通过大量对比试验,确定了一种较适宜的溶剂RJ-X。对以RJ-X为溶剂将尿素进行液相热解反应合成氰尿酸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考察了加料方式、催化剂、投料比、反应时间、溶剂循环次数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反应条件为:加料方式A,不使用催化剂,尿素与溶剂的比例为1∶3.0(g/m L),反应时间5 h,通入氮气保护,溶剂可循环使用9次。在此条件下,氰尿酸的产率为84.3%,纯度98.8%,产品为白色。用红外对产品进行了表征,其谱图与市售产品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1.
以尿素为原料,在溶剂中液相热解制备氰尿酸。通过大量对比试验,确定了一种较适宜的溶剂RJ-X。对以RJ-X为溶剂将尿素进行液相热解反应合成氰尿酸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考察了加料方式、催化剂、投料比、反应时间、溶剂循环次数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反应条件为:加料方式A,不使用催化剂,尿素与溶剂的比例为1∶3.0(g/m L),反应时间5 h,通入氮气保护,溶剂可循环使用9次。在此条件下,氰尿酸的产率为84.3%,纯度98.8%,产品为白色。用红外对产品进行了表征,其谱图与市售产品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2.
以邻硝基甲苯为溶剂将尿素进行热解反应合成氰尿酸,考察了温度、催化剂和时间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为200~205℃,0.5 g NH4Cl为催化剂,反应时间为3.5 h,在此条件下,氰尿酸的收率为85%。邻硝基甲苯使用5次,氰尿酸收率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3.
对固相法和液相法合成氰尿酸的方法进行比较,采用比色法测定缩二脲含量,用甲醛测定尿素、缩二脲的总氮量,由缩二脲的含量、总氮量推算出尿素的含量及产品的纯度,从而说明液相法的优势。以不同溶剂加热脱氢生产氰尿酸的收率和纯度做了对比实验,并通过选择确定硅油210 50是一种新型的理想的和廉价的溶剂。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氰尿酸及其重要衍生物的性质、用途和合成工艺,分析了氰尿酸及其重要衍生物的生产现状及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5.
以氰尿酸、氧化镧为原料,乙酸为催化剂合成了氰尿酸镧化合物,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了合理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氰尿酸镧的最佳合成工艺:镧/氰尿酸的物质的量比0.95∶1~1.0∶1,反应时间90min,反应温度为75℃,收率达到80.35%。利用红外光谱分析、紫外光谱、元素分析等方法对合成产物进行了表征,氰尿酸根和镧离子发生了配位作用,目标产物正确。  相似文献   

16.
连续化固相法氰尿酸缩合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由尿素合成氰尿酸的连续化固相法工艺参数,通过预缩合和缩合组成的二步法工艺路线,在0~180℃之间,在添加剂的作用下预缩合首先氰尿酸球脲,然后提高温度至280℃,在氰尿酸球脲颗粒直径1mm时,反应时间15min,氰尿酸质量分数可达92.8%,收率85%,总反应时间25min,全过程连续化。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氰尿酸、二苯甲烷双马来酰亚胺、环氧树脂和二元胺为原料,在DMF、丙酮等混合溶剂中合成了新型耐热树脂——环氧-三(双马来酰亚胺)异氰尿酸酯共聚树脂。并研究了该树脂的热稳定性,及其玻璃布层压板性能。  相似文献   

18.
以氰尿酸、硝酸镧、氢氧化钠为原料合成了氰尿酸镧,利用红外光谱分析、元素分析等方法对合成产物进行了表征,通过刚果红试纸法研究了氰尿酸镧对聚氯乙烯(PVC)的热稳定作用及变色情况的影响,并与硬脂酸镧、硬脂酸钙、硬脂酸锌等热稳定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氰尿酸根和镧离子发生了配位作用,使得氰尿酸镧具有良好的热稳定作用,当氰尿酸镧用量为PVC的2.5%时,PVC的热稳定时间可达到80 min;氰尿酸镧与硬脂酸锌之间有明显的协同作用,二者复配可以有效改善氰尿酸镧的初期着色性,当氰尿酸镧/硬脂酸锌=1/3、总用量为PVC的2.5%时,PVC的热稳定时间可达到26 min。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氰尿酸系精细化工产品的主要品种之一──氰尿酸酯类的合成及应用.重点介绍了三(缩水甘油基)异氰尿酸酯、三烯丙基异氰尿酸酯、三(2-羧乙基)异氰尿酸酯、三(2─羧乙基)其氰尿酸酯的合成及应用.  相似文献   

20.
以氰尿酸、氢氧化钙和氧化锌为原料,去离子水为溶剂,分别合成了聚氯乙烯(PVC)用热稳定剂氰尿酸钙、氰尿酸锌。采用元素分析仪(EA)、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热失重分析仪(TG)以及扫描电镜(FESEM)对氰尿酸钙/锌进行了表征分析。通过烘箱热老化和刚果红测试考察了氰尿酸钙/锌对PVC制品热稳定性能的影响,并对热稳定机理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单独加入PVC质量1%的氰尿酸钙或氰尿酸锌,PVC制品的热稳定性要优于加入等量的硬脂酸钙或硬脂酸锌;氰尿酸钙/锌复配后表现出良好的协调作用,氰尿酸钙/锌最佳质量比为3∶1,热稳定时间达28 min,PVC试片在70 min完全锌烧;并且,环氧大豆油(ESBO)是一种非常适合氰尿酸钙/锌体系的辅助稳定剂,能够进一步提高PVC体系的热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