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卤水中有机物对硫酸钡等产品质量的影响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南风集团卤水综合利用工程以运城盐湖的高镁卤水为原料,采用独创工艺生产硫酸钡、氢氧化镁和一水氯化钡等系列产品.工程运行几年来为集团公司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各种产品的质量与行业同类产品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对原料卤水和产品组成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证明了卤水中高含量的有机物是造成产品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采用热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硫酸钡,有效地去除了硫酸钡产品中的有机物.产品硫酸钡质量分数为97.6%,白度为92%,灼烧质量损失为1.6%,硫酸钡质量达到国标一级品的要求.提出了只有从源头上彻底净化卤水,去除卤水中的有机物才是提高综合利用工程系列产品质量的最根本办法.  相似文献   

2.
复分解法制备高纯氢氧化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工业氯化镁和硫氢化钡为原料,采用复分解法合成高纯氢氧化镁。研究了工艺条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其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为103~105℃,反应时间为50min,陈化时间为40min,过量的硫氢化钡质量分数不超过10%,洗水用电渗析水,所得产品氢氧化镁纯度高。并进行了中试,制得的产品质量已达到中国的先进水平,生产成本低,工业化容易实现,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相似文献   

3.
《广东化工》2021,48(18)
本文研究了以废料硫化钡为原料采用硫酸钡副盐法制备高浓度硫化钠溶液工艺的过程特性,考察了90℃水中硫化钡的溶解时间、溶解效率、硫酸钠与硫化钡反应时间等因素对硫化钠和硫酸钡产率的影响。用能谱和XRD分析了制备的硫酸钡纯度,结果显示,硫酸钡的纯度大于98%,达工业硫酸钡合格产品;经过浓缩,溶液中硫化钠浓度可达12%~15%。试验结果对产品生产工艺设计与改进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罗弦  曾波 《无机盐工业》2011,43(10):42-44
对利用氢氧化镁热分解氯化铵制氨气反应体系进行了热力学计算分析,以反应温度、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为变量,以固体产物中的含氮量、氯收率以及氨气收率等为评价指标,对氢氧化镁热分解氯化铵制氨气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375 ℃,氢氧化镁与氯化铵的物质的量比为1∶0.75,反应时间为50 min时,氯收率和氨气收率均可达到90%以上,同时氢氧化镁分解氯化铵能够直接生成碱式氯化镁,不需向反应器中通入水蒸气。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硫酸钡生产过程中固液分离工艺的现状。提出了用卧式沉降离心机来代替该行业常用的真空叶滤机或箱式压滤机来分离沉淀硫酸钡,并优化卧式沉降离心机的工艺参数:转速3000r/min,溢流直径138mm.差转速30r/min。在该条件下,经过卧式沉降离心机分离后的硫化钠水溶液质量分数为4.46%~5.30%,硫酸钡钡饼含硫化钠碱液质量分数22%~25%,碱回收率大于95%。该设备用于沉淀硫酸钡生产中固液分离,完全能够满足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6.
使用硫酸钠、氯化钡和纳米硫酸钡晶种为原料,制备得到了亚微米级硫酸钡产品。通过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粒度仪等分析手段,系统研究了工艺条件对于产品硫酸钡颗粒的形貌、粒径及粒度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大,产物硫酸钡粒子的粒径逐渐减小,且粒度分布逐渐变窄;两种反应物同时加入的加料方式所得产品粒径较大且粒度分布较宽;反应温度的升高也会导致产物颗粒粒径增大、粒度分布变宽。将0.5 mol/L氯化钡溶液滴加入含有纳米硫酸钡晶种的0.5 mol/L硫酸钠溶液中,保持反应温度为40℃,可以得到粒径为260 nm左右的硫酸钡颗粒。  相似文献   

7.
在弱酸性条件下,硫酸根与钡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物,选择G4坩埚并利用循环水式真空泵进行沉淀过滤、洗涤,并于烘箱中烘干、称量,计算硫酸钠含量。这种方法缩短了样品分析时间。  相似文献   

8.
复分解法制取氢氧化镁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张喜荣 《无机盐工业》2002,34(4):31-31,35
以硫氢化钡为原料,用过量氯化镁与之进行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镁,产品质量达到HG/T3607-2000产品质量技术要求,最佳工艺条件为:升温速度2-3℃/min ,用纯水洗涤,洗水量为干基氢氧化镁的30-35倍。  相似文献   

9.
采用硫酸镁与氨为原料,研究了硫酸镁质量分数、氨镁摩尔比、搅拌转速及反应终点溶液的pH值对Mg(OH)_2纯度及产率的影响,得到制备氢氧化镁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硫酸镁质量分数为15.70%、氨镁摩尔比为6.0、搅拌转速为400 r/min、反应终点溶液p H值控制在11.10的工艺条件下,Mg(OH)_2的纯度达到99.45%,产率达到92.31%,为回收利用高镁磷尾矿中镁资源生产氢氧化镁提供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用盐酸浸取钡渣,所得氯化钡溶液再和硫酸反应得硫酸钡沉淀和盐酸,分离出硫酸钡的盐酸返回去浸取钡渣。通过大量数据分析,确定盐酸和钡渣反应为一级不可逆反应;并对浸取的酸度,钡渣的粒度、温度、反应时间、液固比等条件进行了优化;对钡渣综合利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1.
碳酸钡与硫酸钾为原料,采用离子交换法合成硫酸钡,考察了工艺参数对硫酸钡产率的影响,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分析方法对产物晶相、形貌做了表征。结果表明:在c(SO4 2-)=0.007 5 mol/L、液固质量比(g/g)为800∶1、反应温度为30 ℃、反应时间为72 h的最优条件下,硫酸钡的产率最高可达98.25%,得到的硫酸钡为规则的片状,结晶良好,纯度较高。  相似文献   

12.
沉淀硫酸钡粉体流动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芒硝-硫化钡法工业化生产的沉淀硫酸钡为对象,在对普钡、超细钡和精细钡粉体的流动性指数进行测试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沉淀硫酸钡粉体流动性能的主要因素,并着重分析了沉淀硫酸钡粉体受压缩时颗粒间范德华力的变化对流动性的影响,得出了内聚力以压缩率的平方递增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白色结晶硫化钠的工艺实验条件摸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近几年国内外硫化碱市场需求,研制出了一种硫化钠质量分数为45%左右的白色高纯结晶硫化钠新产品。实验分别以煤粉还原硫酸钠工艺所得的硫化钠精卤和生产硫酸钡的副产硫化钠为原料,最佳工艺条件为:结晶前硫化钠质量分数为38% ~39%,结晶温度65℃,结晶时间3 ~4h,离心分离。所得硫化钠晶体颗粒均匀,质量稳定,杂质含量极低,且用副产硫化钠为原料得到的晶体质量更好。  相似文献   

14.
通过原理分析及一系列的对比试验,说明了采用硫酸钡质量法代替铬酸钡质量法测定液体氯化钡含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以芒硝一硫化钡法生产的沉淀硫酸钡为对象,对普钡、超细钡和精细钡粉体的粒度、形貌与结构及表面ξ电位和随pH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表征,对改善沉淀硫酸钡流动性和吸油量,以及对沉淀硫酸钡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调控和进行表面处理等应用研究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测定重晶石中 Ba S O4 , Sr S O4 的方法进展,同时介绍了快速的仪器分析法 能量色散 X 射线荧光法( E D X R F)。  相似文献   

17.
新型油田用钡、锶阻垢剂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油田中后期生产中结垢严重,尤其是锶、钡垢难以得到解决的问题,研制了TS-7610A-D系列锶钡阻垢剂.参考SY/T 5673-1993试验方法,模拟现场的各种条件,对该系列药剂进行了综合评价.TS-7610C在该系列药剂中具备相当优异的性能,试验条件下其投加质量浓度为30 mg/L时对硫酸钡的阻垢率可达95%以上,同时具有良好的阻碳酸钙、硫酸钙性能,在高温、高pH、高盐及加入破乳剂条件下,仍能保持较好的阻垢效果.可作为油田生产中添加的阻垢剂使用,尤其适用于存在锶、钡结垢问题的地区.  相似文献   

18.
油田开发过程中,由于温度、压力变化,水的化学不相容性等原因,油井出现结垢问题是很普遍的问题,尤其是硫酸钡锶垢,难溶难除,严重影响油井产量和油田效益。本文根据油田硫酸盐垢的防治现状,以顺丁烯二酸酐(MA)、甲基丙烯酸(α-MAA)、丙烯酸甲酯(MAC)为单体,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水为溶剂制得抑制剂。研究了合成条件对抑制剂性能的影响,评价了其对硫酸钡,硫酸锶垢的防垢性能。实验表明,顺丁烯二酸酐、甲基丙烯酸和丙烯酸甲酯摩尔比为2∶1∶0.5,引发剂过硫酸铵质量为单体重12%,70℃下反应5 h合成的共聚物抑制剂加量在24 mg/L时的防垢率可以达到96%以上。  相似文献   

19.
四羟基醌--硫酸钡滴定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硫酸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四羟基醌——硫酸钡滴定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硫酸盐进行了探讨,对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进行了实验,并与国家标准方法进行了对照。本法简便快速,精密度、准确度良好,适合于农村生活饮用水中硫酸盐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