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2年1月14日,我国老一辈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顾功叙先生不幸和我们永别了。噩耗传来,大家不由得为之一惊,心情无比沉重,茫然若有所失。顾功叙先生的谆谆教导言犹在耳,顾功叙先生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失去这样一位为我国物探事业作出过杰出贡献的老前辈,我们不能不感到万分惋惜! 解放前,我国的地球物理工作几乎可以说是一穷二白。新中国成立以后,顾功叙先生与我国其他几位老一辈地球物理学家一道,于1950年4月在南京创建了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顾功叙先生任研究员、副所长,并兼任地质部地球物理勘探局总工程师、副局长。他以满腔热忱投身于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领导和指挥鞍山铁矿、包头铁矿、大冶铁矿等重要金属矿山及煤矿资源的地球物理勘探和研究工作,对发现新的矿产资源及扩大已知矿区做出了重大贡献。他指导开展的全国地球物理石油普查尤其是松辽平原的石油勘探,对大庆油田的发现起了重要作用,他参与领导的“大庆油田发现过程中的地球科学工作”于1982年获国家发明集体一等奖。  相似文献   

2.
黄汲清先生与松辽盆地石油普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回顾黄汲清教授对松辽盆地石油地质普查工作的关心和指导,要追溯到半个世纪以前.1954年,地质部成立普查委员会,李四光部长兼任主任委员,黄汲清、谢家荣任常务委员,负责技术指导.同年12月,根据国务院决定,地质部将石油普查列为重点,普查委员会即改为石油普查主管部门.1954年底至1955年初,为筹备第一次全国石油普查会议,黄汲清先生在总体部署安排中指出,找油工作应在全国范围内展开,首先应在一大批大、中型盆地进行,要在四川、鄂尔多斯、华北、松辽、准噶尔、吐鲁番、塔里木、柴达木等盆地安排地质普查队伍,并强调中、新生代大型盆地是主要工作对象.  相似文献   

3.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1,26(3):812-812
黄绪德先生是我国的著名地球物理学家。他于1929年生于江苏溧阳县,1952年毕业于东吴大学物理系,1955年出任地质部华北石油普查大队副大队长,在国内率先领导和组织了大面积地球物理油气普查工作,首次就华北、华东和渤海湾等地区的深部地质结构,提出了有价值的研究报告,为这些区域的石油普查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谢剑鸣先生是我国的著名地球物理学家。他于1933年生于宁波市,1951年毕业于南京矿业专科学校地质矿床科。1951年至1957年期间,先后在陕北、玉门和鄂尔多斯的地震勘探队任解释组长、队长,在勘探大队、地调处任工程师和主任工程师。1958年后,从事物探技术管理工作:1982  相似文献   

5.
本文扼要地回顾和总结了1955年以来地质部门石油物探工作的历史发展阶段和基本经验。着重谈了作者对地球物理勘探工作在油气普查勘探中的重要作用;正确处理好“纵向”和“横向”关系;以及要重视基础技术的研究和积累,积极依靠科技进步等问题的认识和体会。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八十年代后五年石油物探发展前景的展望。作者从地区勘探形势的分析和方法技术发展的动向两个方面指出了当前面临的任务和应该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从物探资料看鄂尔多斯盆地基底构造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抗 《石油物探》1983,22(3):74-80
本文概述了鄂尔多斯盆地的地球物理勘探史及勘探过程中对基底的不同认识。从地层新资料出发,重新解释了航磁异常与基底构造的关系。根据航磁资料和地震反射资料,讨论了基底的顶面起伏及其对盖层底部地层发育的控制作用。最后,讨论了对综合物探工作的几点体会,并对新一轮石油普查中的综合物探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1955年,地质部第一普查大队开始在辽河盆地进行石油地质普查,1963年作出了对这个盆地的含油远景评价,1964年7月在盆地东部凹陷黄金带构造上钻第一口探井——辽1井,在下第三系首次钻遇含油、气层,继之在该盆地5个构造上钻获工业油流或油气显示。据国家计委安排,1967年3月,一支由大庆油田组建的600人的勘探队伍进一步勘探下辽地区,经过三年勘探工作,钻探了15个构造,在9个构造上获得工业油流;初步控制了黄金带、于楼和热河台3个油田的含油面积,为进一步勘探辽河油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辽河油田的发现  相似文献   

8.
为交流国内开展油气化探经验,加快鄂尔多斯等盆地的油气勘探步伐,石油部邀请全国目前正在进行油气化探工作和具有化探工作能力的单位以及各油田的代表共70余人,于1988年3月25日至3月29日在河北派州市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局召开工作会议。地矿部石油研究大队101队、物化探研究所、北京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等14个单位的代表,就油气化探当前应用的测量方法、分析手段,获得成果和存在问题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9.
<正>中油集团大庆钻探工程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是集地震资料采集、处理、解释、综合研究、物探技术研发为一体,从事寻找石油、天然气及共生矿藏的专业化公司,伴随着大庆油田的发现和发展,走过了50年的油气勘探历程。数十年来为中国东部、西部、南方等探区以及海外市场提供了优质的油气勘探工程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10.
<正>中油集团大庆钻探工程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是集地震资料采集、处理、解释、综合研究、物探技术研发为一体,从事寻找石油、天然气及共生矿藏的专业化公司,伴随着大庆油田的发现和发展,走过了50年的油气勘探历程。数十年来为中国东部、西部、南方等探区以及海外市场提供了优质的油气勘探工程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11.
<正>中油集团大庆钻探工程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是集地震资料采集、处理、解释、综合研究、物探技术研发为一体,从事寻找石油、天然气及共生矿藏的专业化公司,伴随着大庆油田的发现和发展,走过了50年的油气勘探历程。数十年来为中国东部、西部、南方等探区以及海外市场提供了优质的油气勘探工程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12.
地质部石油普查勘探局召开的“我国含油气盆地的形成发展机制及其对油气生成、运移、聚集的控制作用”科研任务协调会议于1981年4日21日至26日在江苏省无锡市召开。会议由地质部石油地质研究所主持,参加会议的有地质部科学技术局、计划司以及来自生产、科研、教育等单位的代表共39人。科学出版社、石油工业部石油勘探规划开发研究院也派代表参加了会议。关士聪总工程师到会指导。  相似文献   

13.
会议简讯     
石油工业部全国石油物探科技情报协作组南方协作小组,于1978年4月6日至8日在湖北省潜江县江汉石油管理局南方研究所胜利召开了首次工作会议。南协组成员,江汉石油管理局南方研究所,江汉石油管理局第一勘探指挥部,江汉石油地质学校,四川石油管理局地质调查处,西南石油学院地球物理教研室,云南石油勘探指挥部石油地质调查大队,贵州石油勘探指挥部,广西石化局石油普查勘探队,南海石油勘探指挥部物探大队,浙江燃化局石油地质大队等10个单位的2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石油工业部科  相似文献   

14.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3,28(3):379-379
何樵登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1934年生于广东番禺县,1957年于长春地质学院物探系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1960~1989年先后任石油物探教研室、地震勘探教研室主任,1990年授聘为博士生导师。现任地球物理系主任、教授,吉林省石油学会副理事长,《石油物探》杂志编委,《地球物理学报》编委。  相似文献   

15.
1988年10月25日至28日,四川省石油学会物探委员会课题对口学术交流会在德阳市地矿部西南石油局第二物探大队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四川石油管理局、成都地质学院、西南石油学院及地矿部第二物探大队等单位的47名代表,《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编辑部代表应邀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28篇,有27篇论文在会上进行了交流。其内容涉及到裂缝性气藏的开发性研究;龙门山逆掩断裂带的地震勘探;VSP技术的应  相似文献   

16.
建国40年来我国油气普查勘探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为石油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使我国从原先的贫油国很快发展成为世界上主要产油国之一。文章高度概括了油气勘查中地球物理勘探所起的重要作用,并以我国油气普查勘探中三次战略性重大突破为例,说明充分重视和正确运用石油物探的重要性。接着作者总结了40年来石油物探工作的若干基本经验。最后提出了今后应该加强研究和开发的若干技术方向。  相似文献   

17.
1955年 地质部普查委员会化验室建立。 1956年 地质部普查委员会化验室改名为石油地质局化验室。主要开展原油的比重,粘度,含水量;油页岩的含油率;煤的碳、氢、氧元素分析。 1955—1958年 在松辽、华北、鄂尔多斯、贵州、江苏、江汉、上海等地的石油普查大队中开始建立化验室(组)。主要开展的工作为孔、渗、饱的测定,岩石矿物的鉴定、岩化分析等。 1959—1960年  相似文献   

18.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2,27(5):837-837
陈乐寿先生是我国的著名地球物理学家。他于1934年生于安徽省安庆市,1955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现改为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勘探系。1956~1961年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厄特渥斯·罗兰大学攻读研究生,获匈国工科副博士和理科博士学位。回国以后,先后在北京地质学院任实验室主任、教研室副主任、物探系科研室副主任,1984~1988年任物探系主任,1980年聘为副教  相似文献   

19.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找油方向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以上古生界为目的层的石油普查勘探工作,自1953年迄今已近30年,1955—1964年,经地质部和石油工业部几番工作,在乌兰格尔及其南侧地区共打井300余口,除白垩系见多处油苗外,有40口井见二叠系石盒子组及石千峰组含油,但仅个别井获少量原油。因成效不大,1965年后,一度中断工作。1969年,石油工业部在盆地西部灵武地区所钻刘庆1井于太原组、山西组、石盒子组中发现高产工业气流,复又引起人们对此区的极大关注。 1975年,地质部重上盆地北部,开展了区域地震概查工作,钻普查井11口,其中伊深1井获日产上万立方米的天然气及少量原油,石咀山以南的巴彦套海地区上古生界首次发现油气显示(伊3井),乌兰格尔地区以南所钻各井在上古生界亦多见油气显示,从而扩大了含油范围。目前,盆地北部似上古雄界矢日的厚的石涌普杳下作不农琳续讲行中。  相似文献   

20.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0,35(3):402-402
魏修成先生1955年出生于安徽省凤台县。1978年考入华东石油学院物探专业,1982年毕业后到长庆石油勘探局物探处工作。1990年到石油大学继续深造,分别于1992年和1995年获得应用地球物理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1995~1997年,在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做博士后研究工作。1997年9月起在石油大学任教,现为石油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地球科学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在长庆油田工作期间,魏修成先生曾先后担任中美合作1839地震队中方技术队长、外事办公室中方地球物理专家、计算站中方地球物理监督和物探处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过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