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探究贵州不同油茶的生产适应性,分析贵州本土油茶物种与普通油茶的差异性,研究不同产地对油茶籽油品质的影响,对贵州2个主要油茶物种(威宁短柱油茶、西南红山茶)和3个主要产地(贵阳、平塘、册亨)的普通油茶籽仁含油率及其制取油脂的理化特性、脂肪酸组成与活性物质含量进行检测,应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威宁短柱油茶和西南红山茶籽仁的含油率较高,分别达到了57.76%和56.08%,与普通油茶差异显著(p<0.05)。各物种及产地的油茶籽油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而威宁短柱油茶籽油和西南红山茶籽油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较高(p<0.05)。平塘普通油茶籽油中总甾醇、维生素E、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达到了354.63 mg/100 g、84.02 mg/kg和4.24 g/kg;威宁短柱油茶籽油的角鲨烯含量最高,为145.63 mg/kg;西南红山茶籽油的总酚含量最高,达到了208.69 mg/kg。聚类分析显示,威宁短柱油茶和西南红山茶为一类,贵阳和册亨的普通油茶为第二类,平塘的普通油茶单独为一类。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西南红山茶的综合得分最高,威宁短柱油茶的次之,西南红山茶和威宁短柱油茶较适用于油茶籽油的生产加工。  相似文献   

2.
油茶籽油提取方法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油茶籽油提取中常用的热榨法、冷榨法、传统溶剂浸出法、亚临界萃取法、超临界萃取法、水代法、水酶法的提取原理、优缺点等,对不同提取方法的油茶籽油提取率及其脂肪酸组成、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及功能性成分含量进行了对比分析,为油茶籽油提取工艺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制油方式对油茶籽油品质及活性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普通螺旋榨、溶剂浸提、包饼液压和快速液压4种制油方式对油茶籽油品质及营养活性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种制油方式中,快速液压榨所得油的酸值与过氧化值最低,普通螺旋榨的最高。快速液压油脂肪酸组成中油酸含量最高,为82.85%;油中的α-生育酚含量最高,为29.8mg/100g,且角鲨烯与β-谷甾醇保存较好。单从油茶籽油品质及活性成分的保持上来看,快速液压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制油方式。  相似文献   

4.
油茶籽油氧化稳定性分析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茶籽油具有与橄榄油相类似的脂肪酸组成与生理活性,且其毛油具有良好的耐储性。综述了油茶籽油在不同制油工艺下的品质特性,分析了与油茶籽油抗氧化稳定性相关的因素,探讨油茶籽毛油具有较高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对后续深入研究油茶籽油中主要抗氧化活性成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脂肪酸和生育酚的组成分析以及所得色谱数据的系统聚类分析(HCA)和主成分分析(PCA)方面考察了10种植物油的异同点。气相色谱分析10种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鉴别得到12种脂肪酸。对脂肪酸组成数据的HCA分析结果表明,油茶籽油与橄榄油和菜籽油具有相似的脂肪酸组成,而与其他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差异显著;而PCA分析结果可以进一步区分油茶籽油与橄榄油和菜籽油。高效液相色谱分析10种植物油的生育酚组成,测得4种异构体的相对含量。对生育酚组成数据的HCA、PCA分析结果表明,油茶籽油和菜籽油的生育酚组成差异显著。因此,基于脂肪酸和生育酚组成分析可以作为油茶籽油掺假判别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油茶籽油精炼过程中主要营养成分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碱炼、脱色、脱臭、冬化4道加工工序对油茶籽油中的α-生育酚、甾醇、角鲨烯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道加工工序中,脱臭对油茶籽油中α-生育酚、甾醇、角鲨烯的含量影响最大.分别损失了52.1%、34.5%、55.4%,而相应脱臭馏出物中3种活性物质含量最高,分别为750.90、2 463.58、8 887.47 mg/kg;脱色对油茶籽油中α-生育酚、甾醇、角鲨烯的含量影响次之,分别损失了11.5%、9.5%、8.5%.脱色和脱臭是影响油茶籽油中活性物质含量的重要环节,碱炼和冬化对油茶籽油脂肪酸组成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油茶籽油加工和油茶资源综合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油茶籽油的理化特征和油茶籽的组成,详细论述了油茶籽制油方法和注意事项,并对油茶资源的综合利用情况进行了阐述。油茶籽油富含油酸和亚油酸及生育酚、角鲨烯等天然成分,是一种营养、安全的食用油。同时油茶籽油具有护肤、吸收紫外线等功效,茶皂素具有起泡、去污、止咳、利尿、杀虫等功效。因此,油茶籽油、茶皂素在化妆品、日用品、医药等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油茶是值得我国大力发展的特有植物资源。  相似文献   

8.
油茶籽油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种活性物质,为了增强其氧化稳定性,用麦芽糊精和大豆分离蛋白为壁材将其微胶囊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油茶籽油微胶囊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结果显示:在乳化剂添加量为1.4%、壁材比为1∶1(g/g)、芯壁比为3∶5(g/g)条件下制得的微胶囊成品为洁白细腻的粉末,其水分含量为3.13%、堆积密度为0.42 g/cm~3、表面含油量为1.95%、平均粒径为13.5μm,散落性、溶解性及感官评定结果良好。红外光谱结果显示芯材与壁材之间并未发生化学反应,包埋效果较理想。热重分析结果表明油茶籽油在微胶囊化后稳定性增加;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微胶囊成品呈球形和椭球形,表面结构致密,无破裂现象。  相似文献   

9.
油茶籽及油营养品质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也是比较重要的油料作物。由其制取的油含有丰富的VE、类胡萝卜素、角鲨烯等功能性营养成分。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长期食用有明显的预防心血管硬化、降血压、降血脂的特殊功效。主要介绍油茶的生产现状、油茶籽的提油工艺、油茶籽油的营养价值,概述油茶籽油掺伪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风味(原香和烤香)油茶籽油掺伪浸出油茶籽油的定性判别问题,设计高、低两个掺伪梯度,基于挥发性成分构建并对比分析了定性判别风味油茶籽油掺伪浸出油茶籽油的主成分分析(PCA)模型和逻辑回归模型。结果表明:逻辑回归模型定性判别风味油茶籽油掺伪浸出油茶籽油的能力较强,优于PCA模型;高掺伪梯度下定性判别原香和烤香油茶籽油掺伪浸出油茶籽油,PCA模型的最低检出限分别为20%和60%,而逻辑回归模型的最低检出限均为10%;低掺伪梯度下定性判别原香和烤香油茶籽油掺伪浸出油茶籽油,PCA模型的判别不准确,而逻辑回归模型的最低检出限均为4%。逻辑回归模型能很好地定性判别风味油茶籽油掺伪浸出油茶籽油。  相似文献   

11.
油茶籽油及茶叶籽油特征组分分析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比较了油茶籽油和茶叶籽油的脂肪酸组成、三酰甘油组成、甾醇、生育酚、角鲨烯等特征组分。结果显示:油茶籽油主要脂肪酸为油酸、棕榈酸和亚油酸;其单不饱和脂肪酸占77.50%~84.44%;茶叶籽油主要脂肪酸为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其饱和脂肪酸含量为18.86%~23.04%,单不饱和脂肪酸为56.53%~58.54%。2种油脂主要三酰甘油均为OOO、SLO、LOO,但相对比例各不相同;甾醇含量分别为1 099~2 298,499~927 mg/kg,主要组分为β-谷甾醇和Δ7-豆甾烯醇,占甾醇总量80%以上。油茶籽油和茶叶籽油中生育酚以α型为主,占总生育酚90%以上;前者角鲨烯含量为21~336 mg/kg,后者为108~198 mg/kg。研究可为油茶籽油和茶叶籽油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2.
山茶油的功能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山茶油中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很高,还含有角鲨烯、山茶甙、山茶皂甙等生理活性成分。山茶油烟点高,不皂化物含量少,具有良好的储存稳定性和抗氧化能力,其品质可与橄榄油相媲美。而且山茶油具有其独特的功能特性,如抑制脂质过氧化、预防肥胖、降低血脂和血糖水平以及调节免疫功能等。综述了山茶油的功能特性,以便能更好的开发利用山茶油。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快速检测湖南本地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茶籽油中多酚、总黄酮和消光系数的分析方法。方法搜集30批次油茶籽油,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油茶籽油的总黄酮值、多酚含量和消光系数,参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测定油茶籽油中11种脂肪酸成分。结果确定紫外分光光度法不同参数指标中茶油待测样品的最大吸收波长,油茶籽油的总黄酮值含量在0.02~8.32 mg/kg范围之间、多酚含量在7.08~34.63 mg/kg范围之间,消光系数在0.135~1.445范围之间。11种脂肪酸组成中比例最高的3项依次是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不饱和脂肪酸比例超过86%。结论建立紫外分光光度快速检测法,有助于对油茶籽油质量分级及定向功能性筛选,适宜工厂实时监测和化妆品研发数据参考;对主要脂肪酸进行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therogenic index,AI)和血栓形成指数(thrombosis index,TI)两项营养指数评价,油茶籽油造成心血管的风险很低,具有良好的油用价值;为湖南茶油生产与加工过程中质量安全控制及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4.
索氏法提取和测定油茶籽油的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除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茶油外,油茶中还含有茶多糖、茶皂素、茶多酚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以油茶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和制备为前提,本研究以简单、有效地提取茶油为目标,以油茶籽含油率为指标,在索氏抽提法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择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溶剂种类和单次样品重量为影响因素进行正交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油茶索氏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时间6 h、提取温度80℃、有机溶剂丙酮、单次样品重量4 g。该条件下茶籽含油率达43.24%±0.53%。该条件下测得4种油茶整籽和种仁的含油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广宁红花油茶、普通油茶、小果油茶和高州油茶;广宁红花油茶的整籽和种仁含油率均最高,且饼粕含油率最低,分别为49.7%、67.5%和6.1%。优化后的油茶索氏抽提条件,适用于茶油成分的有效提取和针对油茶籽油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明脱色对冷榨茶油品质的影响,以冷榨(≤65℃)毛茶油为原料,采用竹炭/活性白土复合脱色剂脱色,测定脱色前后茶油的理化指标、主要生物活性成分、脂肪酸组成与含量、感官品质以及流变学性能。本研究采用的脱色工艺能使冷榨茶油达到无色状态(Y0R0),经脱色后,其酸价和过氧化值分别降至0.05 mg·g-1和0.52 mmol·kg-1,处于非常低的水平;除类胡萝卜素以外,脱色对茶油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均无明显影响;脱色后,冷榨茶油的风味值仅为0.3分,接近无味状态;而且,脱色也未改变冷榨茶油的脂肪酸组成与含量;此外,脱色对茶油的流变学性能亦无明显影响。脱色处理不仅能使冷榨茶油满足化妆品用油无色、无味的要求,且不会破坏茶油中的生物活性成分,还能提高其保存性能,并对冷榨茶油的其他重要品质特性无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三组山茶属植物油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茶属油用植物在我国种质资源极其丰富,是珍贵的木本油用植物,其中研究和应用最为广泛的有油茶组、红山茶组和茶组。在关于上述3组山茶属植物油脂研究的文献统计分析基础上,综述了山茶属植物油脂目前的研发现状,主要包括3组山茶属植物生物学分类及分布,油脂脂肪酸、生理活性物质及其市场应用比较分析,并讨论了3组山茶属植物油脂研究现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广阔的应用前景,旨在为山茶属油用植物的深入开发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食用油料,赣州市是全国重要的油茶种植区,也是江西省最大的油茶主产区之一。为提高赣南特色油茶籽油的品质,保障消费者饮食安全,本文从赣州市油茶籽油行业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影响因素如酸价、苯并[a]芘、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ibutyl phthalate,DB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bis(2-ethylhexyl) phthalate, DEHP]、纯度试验和脂肪酸组成等方面着手,剖析企业生产加工和销售过程中的原料、生产工艺、加工设备、包装材料、主观意识等方面存在的风险隐患,并提出了针对生产企业和监管部门的防范措施,为生产企业提升产品质量提供有效帮助,为监管部门提升监管水平提供可靠依据,为促进油茶籽油产业的发展、保障油茶籽油质量安全提供强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8.
油脂体是植物种子储油细胞器,由单层磷脂与界面蛋白共同稳定。为增加油脂体的pH稳定性,选用葡萄糖和乳糖为羰基供体,通过糖基化修饰油茶油脂体的界面结构。通过粒径及Zeta-电位的变化综合评估油脂体物理稳定性,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考察油脂体膜蛋白分子质量变化,采用Thermo Scientific Pierce BCA试剂盒分析油脂体膜蛋白溶解度的变化,并利用拉曼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油脂体界面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糖基化反应增大了油茶油脂体粒径,但粒径分布更均一,而Zeta-电位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葡萄糖和乳糖与油脂体质量比分别为2∶ 1和5∶ 1时糖基化油脂体膜蛋白溶解度最高,分别比对照组(未糖基化油脂体)提升了26.8倍和16.1倍。糖基化后油脂体膜蛋白分子质量小幅增大;拉曼光谱分析表明糖与油脂体膜蛋白成功接枝。综上,糖基化有利于提高油茶油脂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以油茶籽油为原料,研究不同加热处理对油脂的脂肪酸、生育酚、角鲨烯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茶籽油中油酸含量随温度的升高及加热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总体随加热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饱和脂肪酸含量随加热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高温或长时间加热均导致角鲨烯和生育酚含量的损失。加热后油茶籽油总生育酚平均含量为43.68 mg/kg,较未加热(88.96 mg/kg)降低了50.90%;加热后角鲨烯平均含量为64.15 mg/kg,较未加热(67.06 mg/kg)降低了4.34%。  相似文献   

20.
采用Schaal 烘箱加速氧化法对比研究4种抗氧化剂及其浓度对油茶籽毛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并利用油脂氧化稳定性分析仪测定4种抗氧化剂及其浓度对油样的氧化诱导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将添加最佳抗氧化剂的油茶籽毛油与空白组(油茶籽毛油)及市售油茶籽油作对比,进行高温连续加热实验并测定油样过氧化值、酸价、p-茴香胺值。结果表明, 0.2 g/kg添加量的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抗氧化效果最佳,诱导期最长,为22.76h, 0.2 g/kg添加量的茶多酚棕榈酸酯的抗氧化效果次之,诱导期为15.65 h,但从抗氧化剂的安全性考虑,最终选择茶多酚棕榈酸酯为最佳抗氧化剂。高温连续加热的结果表明, 0.2 g/kg茶多酚棕榈酸酯的添加可有效提高水酶法制备的油茶籽毛油的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