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首先对采用移相控制技术来抑制直流侧电压泵升时电网过电压倍数、负载功率因数、移相角及补偿电压大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简要理论分析,然后从能量平衡角度对直流侧电压泵升现象进行了讨论,揭示了直流侧电压变化与逆变器能量流动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直流侧电压闭环控制的移相控制策略,并给出了具体的实现方法.实验室3 kW单相串联有源电压质量调节器以及容量分别为50 kVA和100 kVA的三相四线制串联有源电压质量调节器的实验结果表明,装置可以根据电网和负载运行状况自动对负载参考电压进行渐近移相,移相及直流侧电压泵升抑制效果非常好,是一种实用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2.
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进行了温度场分布研究,应用传热学理论建市了电动机三维暂态温度场计算模型,根据永磁直流无刷电机内热交换理论给出了边界条件,并在求解域内给出了一定的假设,对其进行分析计算,得到了永磁直流无刷电机各部分温度场分布,并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说明该分析方法对于永磁直流无刷电机的设计和优化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对采用移相控制技术来抑制直流侧电压泵升时电网过电压倍数、负载功率因数、移相角及补偿电压大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从能量平衡角度对直流侧电压泵升现象进行了讨论,揭示了直流侧电压变化与逆变器能量流动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直流测电压闭环控制的移相控制策略,并给出了具体的实现方法。实验室3kW单相串联有源电压质量调节器以及容量分别为50kVA和100kVA的三相四线制串联有源电压质量调节器的实验结果表明,装置可以根据电网和负载运行状况自动对负载参考电压进行渐进移相,移相及直流侧电压泵升抑制效果非常好,对谐波、过压、不平衡等电压质量问题有良好的补偿作用,是一种实际可行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4.
一种串联有源电压质量调节器的移相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一种串联有源电压质量调节器运行中直流侧存在的电压泵升现象进行了分析,并对采用移相控制技术来抑制直流电压泵升时电网过电压倍数、负载功率因数、移相角及补偿电压大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以低压配电系统用串联有源电压质量调节器装置为例,对上述各量进行了计算,获得了一组控制直流电压泵升的实用设计曲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对串联有源电压质量调节器直流侧电压进行闭环控制的移相技术实现方法, 达到根据电网和负载运行状况自动对负载参考电压进行渐进移相的目的。3 kW单相串联有源电压质量调节器实验结果表明,移相及直流侧电压泵升抑制效果非常好,是一种实际可行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详细介绍了一款军用永磁直流无刷电机控制器的高可靠性设计。永磁直流无刷电机控制器在应用于航空、航天及武器装备等领域时对可靠性有着较高的要求,需对控制器进行高可靠性设计。本文通过实例详细介绍了军用永磁直流无刷电机控制器的高可靠性设计。  相似文献   

6.
针对永磁直流无刷电机(brushless DC motor,BLDCM)转矩脉动问题,基于两相导通星形三相六状态工作方式的永磁直流无刷电机数学模型,提出了5种不同的常用PWM调制方式。详细分析了这5种PWM调制方式对电机换相转矩脉动的不同影响并相互比较。根据公式推导得出采用PWM-ON调制方式可使直流无刷电机具有较小的转矩脉动。以TMS320F1812 DSP为控制核心,以180 W小型永磁直流无刷电机为控制对象进行了实验研究。利用DSP分别产生5种PWM调制方式波形并配合模糊PI控制器对电机进行控制。测得了相应的5种PWM调制方式下的相电流波形图。实验结果表明采用PWM-ON调制方式较理想,能够有效地抑制电机的换相转矩脉动。实验结果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带风机类负载的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风机类负载的转矩特性,在介绍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BLDCM)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建立无刷电机控制系统仿真模型的新方法,即在Matlab/Simulink 中,采用模块化建模方法和M文件编写S函数,搭建系统的仿真模型,并对样机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符合理论分析.所建模型可方便地用于其他控制算法的仿真研究,为BLDCM控制算法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PLC在永磁无刷直流电机伺服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交流伺服技术是研发各种先进的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关键技术,在此前提下,介绍了一种基于西门子S7-222 PLC的永磁直流无刷电机伺服控制系统.该系统结合西门子6SC610型晶体管脉宽调制变频器与1FT5无刷伺服电机,位置环采用先进的伪微分反馈控制算法,对无刷电机进行速度和位置伺服控制,并在上位机中进行监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这种控制方案可以在低成本下使永磁直流无刷电机伺服系统取得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9.
永磁无刷电机能量回馈制动是电动摩托车用永磁无刷电机的核心技术之一.针对永磁无刷电机半桥斩波回馈制动方式,从理论推导、仿真验证和实验验证三方面,对不同转速下、直流母线上的平均回馈电流与PWM占空比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永磁无刷电机半桥斩波回馈制动时,可取得某一最佳占空比,使平均回馈电流达到最大,随着转速的上升,该最大值逐渐增大,对应的占空比逐渐减小.平均回馈电流与占空比间的这种关系为实现电动摩托车制动过程中的最大能量回馈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交流传动中电压源逆变器(VSI)直流母线浪涌电压的产生机制,提出了一种新式基于软件的抑制策略,即通过对电机转矩电流变化率的限制,从而有效抑制了直流母线的浪涌电压.实验结果表明,该软件策略可以起到明显的效果.该方法对要求电机进行频繁启动、停止及反转等操作工况下抑制直流母线浪涌电压有非常实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具有功率密度大、效率高、功率因数高等优点,但对于大功率、宽调速、高性能的场合,过去由于受到控制技术水平的限制未能得到较好的应用。近几年来,随着控制技术的发展以及高性能自同步变频技术的出现,使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应用得到很大的发展,特别在直驱机械方面更有潜力。从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与负载的机械特性匹配、系统性能指标要求与控制技术方案选择等方面考虑,对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在石油钻机直驱机械上的适应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邢逾  李伟力  程鹏 《微电机》2007,40(1):40-44
分析了无刷直流电动机系统的运行规律,给出了场路耦合时步有限元法的原理;在考虑整个无刷直流电动机系统工作的情况下,以端电压为输入量,采用场路耦合时步有限元法对一台2.2 kW八极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瞬态电磁场进行了计算和仿真分析,最后将得到的反电动势带入matlab模型中,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研究和仿真分析了电动机负载工作情况下,不同磁钢尺寸对电动机反电动势和转矩波动的影响,得出一些有益结论。  相似文献   

13.
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转矩脉动及其削弱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转矩脉动进进行分类,分析了造成转矩脉动的原因,介绍了削弱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转矩脉动常用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盘式永磁无刷直流电机具有较高的转矩—惯量比和功率密度。介绍一种24对极无铁心盘式无刷直流电机,对其运行原理和电磁设计进行分析。考虑到盘式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磁场分布的特点,利用Ansoft Maxwell 3D软件分析了一对极下气隙中的磁通密度的分布,计算定转子的受力情况,其结果为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发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亚玲 《电气开关》2010,48(4):62-63,66
介绍了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发展,将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与其它电动机进行性能比较,总结出了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优点,并分析了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针对风机驱动电机设计的要求,讨论了风机用单相无刷直流电动机的转子结构和电枢冲片的设计,确定了设计方案;利用电磁场仿真分析软件MagNet,对设计方案进行了磁场、反电势、空载转速和负载转速的仿真分析;最后通过试验验证设计结果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无刷直流电机传统的脉宽调压控制方式存在较大的换相转矩抖动,限制了它在高精度伺服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该文详细分析了无刷直流电机非换相电流与输出转矩与之间的关系,并以该电流为控制对象,研究了一种直接电流控制方式,结合两相导通控制模式,实现对电流的直接控制,进而控制转矩抖动。利用MATLAB软件将该控制方法与脉宽调压控制方法作对比仿真分析,仿真及实验结果证明,该控制方法能有效解决相电流及转矩波动较大的问题,并具有更好的负载响应速度和稳态性能。  相似文献   

18.
无刷直流电机参数计算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电磁场进行分析计算。建立样机模型,通过能量摄动法计算定子绕组的自感和互感,并在此基础上对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反电势进行分析计算,将计算结果与样机试验结果相比较,证实了该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履带装甲车辆电传动概念及其优点。提出采用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系统作为其驱动系统,建立了无刷直流电动机数字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将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系统在履带车辆电传动中进行应用,对应用情况进行了试验及分析,最后给出了应用可行性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