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很快.全球锂离子市场已经形成中、日、韩三足鼎立的局面。最近两年来,锂离子电池已经开始在电动自行车和电动工具上得到快速应用。今后,锂离子电池不仅将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还将在储能中发挥重要作用,锂离子电池的市场占有率将进一步快速扩大。经过10余年的努力,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从原料制备、设备制造、电池加工和出口贸易以及下游产品的产业链。  相似文献   

2.
<正>正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材料。从锂离子电池诞生之初,围绕正极材料的研发工作就从未停止。从产品应用的角度来说,锂离子电池已涵盖了移动通讯、便携电脑、数码设备、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储能基站、军用设备等诸多应用领域。围绕不同的使用特点,各应用领域也基本形成了相应的正极材料体系与之匹配。比如钴酸锂(Li Co O2,简称"LCO")材料,由于具备放电容量高、放电电压平台高等优势,成为  相似文献   

3.
正记者从工信部网站获悉,工信部组织相关单位、标准化机构和标准化技术组织制定了《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电池综合标准化技术体系》(以下简称《体系》)。其总体思路为,完善和优化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电池标准体系,推动我国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电池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锂离子电池在移动电话、便携式计算机、摄像机等电子产品应用上部分代替了传统电池。大容量动力锂离子电池早已在电动汽车中试用,将成为21世纪电动汽车的主要移动动力电源之一,并将在航天和储能等各大领域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然而,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众泰电动出租车"4.11"自燃事件"、7.18"上海纯电动公交车自燃事件、乌鲁木齐电动公交起火事件、电动自行车自燃事件以及手机爆炸等事故隐患,使得动力锂  相似文献   

5.
随着世界电池工业的快速发展,锂离子电池对于我们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处处可见锂离子电池的身影。小到各种数码产品,例如手机、相机、摄像机、笔记本电脑等等,大到各种交通工具,例如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等等,都在使用锂离子电池这种新型的工作电源。除此以外,锂离子电池还被用在各种大型通讯设备、工业设备、航空航天设备和军工装备中。由于与传统电池相比有着能量密度大、充放电寿命长、无污染、工作电压高等诸多优势性能,锂离子电池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和广泛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记者从工信部网站获悉,工信部组织相关单位、标准化机构和标准化技术组织制定了《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电池综合标准化技术体系》(以下简称《体系》)。其总体思路为,完善和优化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电池标准体系,推动我国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电池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体系》还提出了两项重点  相似文献   

7.
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的主要发展方向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锂离子电池具有比能量高、比功率大、使用寿命长、工作范围宽等特点,已经应用于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中。近十年来,在各国政府的支持与推动下,锂离子电池里技术迅速发展,已经成为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主要的发展方向,其产业化也正在向前推进。目前,作为纯电动汽车独立驱动电源,锂离子电池的比能量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而作为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动力汽车辅助电源,锂离子电池在性能、寿命、安全性等方面基本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8.
崔妍  付强  潘薇  李晶 《标准科学》2016,(12):23-29
当前世界各国都将发展电动汽车作为国家战略,加快推进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及时跟进锂离子动力电池技术和市场动态,不断完善相关标准,将为推动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化进程起到积极作用。本文分析了我国动力汽车用锂离子电池全生命周期标准的现状和需求,提出了动力汽车用锂离子电池全生命周期标准体系,并给出了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现代材料动态》2007,(6):23-23
由北大先行科技产业有限公司承担的“新一代正极材料磷酸铁锂中试研究”项目通过了北京市科委组织的专家验收。项目的顺利完成使得磷酸铁锂这一新型正极材料从北京大学的实验室技术己成功走向产业化,解决了高安全、大容量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材料瓶颈,可望成为各种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助力车)、电动车及军队用潜艇、坦克等要求空间上移动使用的新一代清洁安全能源,以及作为家庭和交通照明、备用电源、储能电站等时间上移动使用的储能调峰电源。  相似文献   

10.
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及预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锂离子电池市场发展现状1.市场总体发展状况近2年,锂离子电池市场需求在高速增长。真锂研究的统计显示,2011年全球锂离子电池市场需求总量为2 663.58万kWh,2013年增长到5 150.04万kWh,年均增长率高达39.05%。从分类市场来看,虽然消费类电子产品对锂离子电池的需求依然很旺盛,但可以认为,锂离子电池市场需求高速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于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为代表的交通工具领域以及工业储能领域。真锂研究将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消费类电子产品以及为这些产品提供续航保证的移动电源等归类为消费类电子产品市场,  相似文献   

11.
高电压、高容量、无记忆效应和循环寿命长是锂离子电池作为性能卓越的新一代绿色高能电池的显著特点。随着3C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特别是手机的智能化和轻薄化,用于3C产品的锂离子电池需要不断地提高能量密度。钴酸锂(LiCoO2)材料由于具有放电电压平台高、放电容量大、能量密度高的优势,一直是3C产品用锂离子电池的首选正极材料。除3C产品外,锂离子电池在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混合动力等)、电动自行车及其他电动代步工  相似文献   

12.
王刚 《认证技术》2014,(7):77-78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锂电池电动自行车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年产量达到800~900万辆.锂离子电池作为电动自行车产品的动力能源,适应了电动自行车轻量化、美观化的需求.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出现了个别企业偷工减料、粗制滥造等问题,让消费者的安全无法保证.为此,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依据QB/T2947.3《电动自行车用蓄电池及充电器第3部分:锂离子蓄电池及充电器》推出了“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及充电器安全认证”.本文邀请相关专业人员对锂离子蓄电池及充电器认证的相关问题进行解答.  相似文献   

13.
中强公司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叠片型技术,属于多层极片并联复合滚压式结构。此结构对极片加工设备要求极低,电池内部无极片大角度回转,工序简单易于操作,但公司拥有独家的专利制作核心技术,可有效保证产品优等率达到95%。采用叠片型工艺,可以在同一颗电池内部进行电池并联,形成高电压模式。可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用动力电池;电动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电动滑板车等小型电动车辆用动力电池等领域。  相似文献   

14.
随着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等移动互联网设备的普及,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摩托车等电动交通工具的推广,以及无人机和太空探测器等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锂离子电池性能面临着更高的发展要求,而体积小、能量密度高已成为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的研究方向。本文将分别从结构及工艺设计、正负极配比的优化、高容量负极材料的开发、高电压正极材料及适配电解液等方面,对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5.
《新材料产业》2009,(6):85-85
埃克森美孚化工开发了V系列共挤式电池隔膜的两个新牌号,继续在该技术领域保持领先水平。这些新开发的牌号将有助于生产出比以往更具安全性的锂离子电池,可用于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电动工具以及包括笔记本电脑等的电子设备。  相似文献   

16.
《新材料产业》2010,(10):87-88
据报道,单体容量达400Ah的世界上最大圆柱形锂电池在天津研制成功。这一成果在5月21日通过了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等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的鉴定,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据参与鉴定的专家称,该成果可广泛应用于水力、火力、风力和太阳能电站等储能电源系统,邮电通讯的不间断电源,以及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汽车、军事装备、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这一圆柱形单体容量达400Ah的锂离子电池,是由天津大学和北京天路能源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目前,该“巨无霸”电池下线并投入小批量生产,2011年将正式投产。  相似文献   

17.
<正>《汽车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明确了近3年新能源汽车发展目标,无论是纯电动汽车,还是混合电动汽车,电池都是技术瓶颈。锂离子电池由于其性能优势将成为电动汽车的主要搭载电源,是未来电动车辆的核心部件《,轻工业  相似文献   

18.
《新材料产业》2005,(9):76-80
杉杉科技创业园50MW光伏电池项目签约启动;韩国开发出高能太阳能薄板电池;日电动轿车又有新品种;日本发明可用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的卡车;美国Valence在苏州建立动力锂离子电池独资公司;锂离子电池材料在津实现产业化;神力科技燃料电池技术达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9.
锂离子电池由于能量密度高、电压高、寿命长等优点在多种二次电池中脱颖而出,在电动汽车、智能电网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安全性是制约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商品化应用的瓶颈问题,而锂离子电池  相似文献   

20.
《现代材料动态》2006,(11):19-20
随着新型锂离子二次电池在高能量运动、环保、安全等方面的技术取得突破,锂电动汽车的产业化进入了一个实质性的发展阶段。除全球能源危机的大背景外,北京发展电动汽车有两个主要原因,即环保要求和奥运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