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循环流化床燃烧(CEBC)技术系指小颗粒的煤与空气在炉膛内处于沸腾状态下,即高速气与所携带的稠密悬浮煤颖拉充分接触燃烧的技术。 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是一种炉内燃烧脱硫工艺,以石灰石为脱硫吸收剂,烯煤和石灰石自锅炉燃烧室下部送入,一次风从布风板下部送入,二次风从燃烧室中部送入。石灰石受热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气流使燃煤、石灰颗粒在燃烧室内强烈扰动形成流化床,燃烧烟气中的SO_2:与氧化钙接触发生化学反应被脱除。为了提高吸收剂的利用率,将未反应的氧化钙、硫产物及飞灰送回燃烧室参与循环利用。钙硫比达到2…  相似文献   

2.
煤中矿物质成分影响燃烧性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氢氟酸(HF)酸洗法制取脱灰煤,通过比较四种原煤(青山煤、合山煤、耒阳煤、金竹山煤)及其脱灰煤的热天平分析所得燃烧分布曲线的特征参数(综合着火指数M、综合燃烬指数N,外推起始温度T1,燃烬温度T2),并对在几种脱灰煤样中以机械混合或溶液浸泡方式添加了11种不同种类和形态的矿物质,如SiO2、CaCO3、MgO、Na2CO3、K2CO3、Al2O3、TiO2、Fe2O3、FeS2、硫酸铁铵、硫酸亚  相似文献   

3.
燃烧过程中NOx的有效控制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利平 《电力学报》1997,12(3):6-12,37
我国主要以火力发电为主,煤燃烧污染是环境污染的主要组成部分,煤燃烧产生的主要污染物是氮氧化物(NOx)硫氧化物(SOx)碳氧化物(CO,CO2)碳氢化合物(CxHγ)和粉尘,主要介绍在燃烧过程中(NOx)的生成机理及采用烟气循环法,分级燃烧法,使用低NOx燃烧在速差射流浓缩煤粉燃烧和流化床燃烧的NOx有效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4.
增压流化床联合循环技术(PFBC-CC)重要特点是燃烧与脱硫效率高。在压力为10~16个大气压的燃烧室中,空气和加入的煤进行激烈的燃烧反应,床温控制在850℃~900℃范围内。燃烧生成的SO2与加入流化床内的石灰石(或白云石)反应生成CaSO4,达到脱硫效果。该反应过程能除去烟气中 90%以上的 SO2。同时,由于床内燃烧温度较低,只有燃抖中的氮转化成NOx,空气中的氮很少转化生成NOx,因此,NOx的排放受到抑制,无需增加特殊设备,PFBC-CC电站的污染排放物即可大幅度减少。常规炉中不易稳定燃…  相似文献   

5.
有机羧酸添加剂对低浓度吸收剂脱硫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有窥羧酸添加剂对几种低浓度吸收剂脱硫效率的影响,选用了Ca(OH)2、粉煤灰这两种吸收剂,在加入有机羧酸的情况下进行吸收SO2的实验。  相似文献   

6.
循环流化床锅炉污染物排放规律的热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在工业规模的循环流化床锅炉上热态测试燃煤污染物排放的规律,研究燃烧过程中一次风率、床温、Ca/S比、负荷、循环量等因素对 SO_2、NO_X、CO的排放量及飞灰含碳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炉内喷钙脱硫对SO2和NOx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建平  姚洪 《热力发电》1998,(3):4-8,20
对在炉内喷钙脱硫工况条件下,影响SO2和NO排放的因素进行了讨论。实验表明,SO2和NOX排放与炉内温度、Ca/S、脱硫剂细度、煤种、过剩空气系数等有密切关系。炉内喷射钙基吸收剂后,由于钙基物质具有较强的催化性能,使NOX排放量增加,但这与煤种有很强的依赖关系。对于某些低挥发分煤,NOX排放量不变,甚至是下降的。  相似文献   

8.
王春云 《宁夏电力》1996,(3):38-44,31
日本中国电力(株)火力发是技术中心的大村等人,(2)“发表在日刊(化学装置)(1994年4月号)上,文章就燃烧锅炉燃烧产生的SOx,NOx,CO2以及煤尘及其净化,提出了许多实用化的技术,很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9.
SF6/N2和SF6/CO2的绝缘特性及其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在E/P值为26.3~94.0KV/mmMPa的范围内采用稳态汤逊法(SST)测量SF6/N2和SF6/CO2的电离系数α和吸附参数η,求出了各混合比下的SF6/N2,SF6/CO2的临界耐电强度值(E/P)lim,并分析了两种混合气体的绝缘特性。  相似文献   

10.
蔗渣浆H2O漂白中采用KH2PO4和CO(NH2)2等多种有机与无机物作为保护剂代替传统所使用的Na2SiO3。H2O2漂白Na2SiO2保护机理的研究说明:漂白过程中,Na2SiO3能够缓冲PH值,但保护H2O2减少其催化分解的作用则在于降低浆料中重金属离子的含量。并认为Na2SiO3的保护作用是依靠SiO3^-2离子。  相似文献   

11.
燃煤循环流化床N2O及NOx排放控制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一直径为Φ22mm的小型燃煤循环流化床内,通过调节给煤 的位置,分级燃烧以及注入二次风的高度,向床内注入碳氢燃烧,研究N2O和NO排放控制技术。试验表明,从料腿上部给煤能显著地降低N2O排放,但会引起NO排放的增加;可采用多点给煤,调节给煤分配来保证N2O和NO排放量均能同时满足环境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东北电力技术》2002,23(12):41-41
PFBC -CC是增压流化床联合循环 (PressurizedFluidizedBedCombustionCombinedCycle)的英文缩写词 ,它是一种高效率、低污染的新型洁净煤发电技术。PFBC -CC的重要特点是燃烧与脱硫效率高。在压力为 10~ 16个大气压的燃烧室中 ,空气和加入的煤进行激烈的燃烧反应 ,床温控制在 85 0~ 90 0℃范围内。燃烧生成的SO2 与加入流化床内的石灰石 (或白云石 )反应生成CaSO4 ,达到脱硫效果。该反应过程能除去烟气中 90 %以上的SO2 。同时 ,由于床内燃烧温度较低 ,只有燃料中的氮…  相似文献   

13.
在一定的温度下,CU-Al2O3界面处由于氧元素的引入,铜的表面形成一层cu-Cu2O共晶熔体,这一熔体能同时湿润铜和陶瓷,降温后使Cu-Al2O3形成牢固键合.到目前为止,其健合机理还不十分明了.本文运用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X)、X射线衍射(XRD)技术对Cu-Al2O3界面的键合结构及生成的物相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4影响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效率的因素4.1钙硫比对脱硫效率的影响脱硫率随Ca/S比的增大而增大(如图4所示)[5],这十分自然。但在Ca/S<2增加幅度比Ca/S>2时大得多,且在Ca/S>5时几乎不再增大,这表明过多的投入吸收剂一般没有好处,特别是在...  相似文献   

15.
针对SiO_2填料环氧树脂浇注件现存的主要问题,通过对环氧树脂浇注用SiO_2填料性能和浇注工艺的分析,提出为了满足高电压,大容量和小型化的GIS所用浇注件的性能要求,SiO_2填料应具备的一些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6.
LSCO632GS-2型车载式高真空吸引装置通过部级鉴定电力部华东列车电站基地(镇江华东电力设备制造厂)与杭州机械研究所合作开发的LSCO632GS-2型车载式高真空吸引装置(简称吸尘车),1995年5月通过了电力部的产品鉴定。该吸尘车是采用定型汽车...  相似文献   

17.
石灰石和白云石吸收H2S的实验可用加压热重力仪来进行研究。试验条件的选择与加压流化床气化器条件相似,依照这些条件,未煅烧的石灰石(CaCO3)或煅烧过的石灰石(CaO)半煅烧白云石(CaCO3+MgO)或完全煅烧白云石(CaO+MgO)与H2S的发生反应,反应产物是硫化钙(CaS),由于热动力的限制,MgO在这些环境下,不能与H2S发生反应。(注:以下将未煅烧的石灰石,煅烧过的石灰石,半煅烧的白云  相似文献   

18.
煤灰熔融性和锅炉结渣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论述了煤质与煤灰成分及煤灰熔融性的变化关系,并根据45个煤种的煤质和煤灰成分分析资料,利用煤灰熔融性软化温度(ST)、硅铝比(SiO2/Al2O3)、硅比(G)、酸碱比(B/A)、铁钙比(Fe2O3/CaO)、沾污指数(RF)、结焦指数(Rs)和综合指数(R)等指标判断各煤种在锅炉燃烧过程中的结渣状况,以利于加强煤质管理,改善锅炉燃烧工况,保护锅炉安全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19.
ABB公司利用增压流化床 (PFBC)技术改造德国东部巴登堡州的Cottbus电厂 ,由瑞典ABB的Carbon公司供应燃烧容器燃气轮机、上煤出灰系统及机组控制系统 ,由德国ABBNurnberg公司供应一台新汽轮机用以提高全厂出力。将最大电出力48MW的供热机组 ,改造成电出力74MW供热能力不变的新锅炉。Cottbus电厂原燃用当地褐煤 ,热值低、水份大 ,有较强的黏附性,煤种活泼、燃烧短暂和含硫量高等缺点 ,燃烧排放物NOX 、SOX 、N2O、CO和未燃烬物均高 ,改造后除采用PF BC技术外 ,燃煤先经Sc…  相似文献   

20.
理想变换器集合的群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用群论的方法研究了某些理想双口变换器集合(级联)的群特性,结果表明,RO(2)(变标器)、SC(2)(变标器)、旋转器和反映器构成的集合RR(2)、变标器和有源回转器构成的集合SG2(2)构成群。借助于对不变类变换器的分类,可将上述结果归结为一个定理。最后研究了2n端口变换器集合RO(2n)(旋转器)、RF(2n)(反映器)、SC(2n)(变标器)及RR(2n)(旋转器与反映器构成的集合)的群特性,结果表明,RO(2n)、SC(2n)、RR(2n)也构成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