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炎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他(她)首创种植业,发明耒耜等农业生产工具,削木为弓,制作陶器,发明医药,奠定了原始纺织业基础,提出了地理观念,创立了原始天文历法学,首创煮盐法,建立集市,发明牛耕,凿井取水,发明原始乐器,为中华远古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炎帝神农时代大约距今8000年至6000年左右.炎帝神农氏的诞生地,史籍有“生于烈山“说和“长于姜水“说.炎帝的陵寝史籍记载只酃县一说.葬在“长沙茶乡之尾“炎帝陵的是第一代炎帝.炎帝神农氏与黄帝轩辕氏的关系是同源共祖、前后相继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在传说和史籍记载中,炎帝神农氏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炎帝领导的原始氏族先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开拓了华夏文明,也孕育出管理思想的萌芽。论述了炎帝神农氏首创原始农业并教民耕种、发明和改进农业生产工具和方法等农业方面的管理思想,在制度方面规定男耕女织的性别分工制度、首辟原始市场和交换制度、创立择地而居的定居生活制度等制度管理方面的思想;分析了炎帝精神文化中的务实精神、公平和谐精神、开拓创新精神以及勇敢拼搏和无私奉献精神对中国管理思想产生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神农是华夏文明史前期的一位半人半神始祖。神农氏以火德王,被后世尊号为炎帝,早于轩辕黄帝。神农时期在天文方面已奉祀大火。神农炎帝与大火,应为天文、人文始祖或文明萌始的标志。据今约在12000~25000年前。史前期的考古实践表明,学界对前人活动能量估计偏低,因而,对史前文化与文明突破性进展或发现,仍是有希望的。  相似文献   

5.
神农是华夏文明史前期的一位半人半祖始祖。神农氏以火德王被后世尊号为炎帝,早于轩辕黄帝。神农时期在天文方面已奉祀大火。神农炎帝与大火,应为天文,人文始祖或文明萌始的标志。  相似文献   

6.
神农是华夏文明史前期的一位半人半神始祖。神农氏以大德王,被后世尊号为炎帝,早于轩辕黄帝。神农时期在天文方面已奉祀大火。神农炎帝与大火,应为天文、人文始祖或文明萌始的标志。据今约在12000-25000年前。史前期的考古实践表明,学界对前人活动能量估计偏低,因而,对史前文化与文明突破性进展或发现,仍是有希望的。  相似文献   

7.
神农是华夏文明史前期的一位半人半神始祖。神农氏以火德王,被后世尊号为炎帝,早于轩辕黄帝。神农时期在天文方面已奉祀大火。神农炎帝与大火,应为天文、人文始祖或文明萌始的标志。据今约在 12 000~25000年前。史前期的考古实践表明,学界对前人活动能量估计偏低,因而,对史前文化与文明突破性进展或发现,仍是有希望的。  相似文献   

8.
炎帝神农氏部落的迁徙,是炎帝后裔遗迹多地俱存、炎帝传说遍布南北的一个重大原因。以文献记载为基本史料,以地方遗迹为参照,以炎帝神农氏迁徙的线路为线索,分析炎帝部落迁徙的原因、活动的范围,这对厘清炎帝部落迁徒脉络、科学分析各地争议缘由极具价值。  相似文献   

9.
根据湖南道县玉檐岩遗址出土10000年前的古栽培稻与江永野生稻的极近相似,彭头山、八十等遗址出土9000年前古栽培稻,结合历史语言学、古文字学、稻作生长的气象条件等分析,中国稻作农业很可能发祥于楚湘丘陵地区。炎帝文化即原始稻作文化。株洲在炎帝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有特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神农是华夏文明史前期的一位半人半神始祖。神农氏以火德王,被后世尊号为炎帝,早于轩辕黄帝。神农时期在天文方面已奉祀大火,神农炎帝与大火,应为天文、人文始祖或文明萌始的标志。据今约在12000-25000年前。史前期的考古实践表明,学界对前人活动能量估计偏低,因而,对史前文化与文明突破性进展或发展,仍是有希望的。  相似文献   

11.
神农是华夏文明史前期的一半人半神始祖,神农氏以火德王,被后世尊号为炎帝,早于轩辕黄帝。神农时期在天文方面已奉祀大火。神农炎帝与大火,应为天文、人文始祖或文明萌始的标志。据今约在12000-25000年前。史前期的考古实践表明,学界对前人活动能量估计偏低,因而,对史前文化与文明突破性进展或发现,仍是有希望的。  相似文献   

12.
根据现代考古发掘出土的大量文物和汉文与古彝文古籍记载,以及民族古文字学、历史地名学、稻作和旱作农业起源、制陶和造船工艺史、原始夭文历法、原始宗教、血型遗传学等多学科最新研究成果来看,炎帝文化是炎帝氏族于约1万年前在洞庭湖畔与楚湘丘陵地区的石器时代晚期燧石文化基础上发群起来的新石器早期文化,是中华文明与世界远古文明的原胚,对中华民族的形成、中国农耕文明与世界农耕文明的诞生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因此,洞庭湖是中华民族的“母亲之湖”,也是世界文明的“母亲之湖”。  相似文献   

13.
炎帝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源泉,经过历代提炼、重铸,贯穿于中华民族延续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之中.炎帝文化是时代精神形成的渊源和基础.炎帝首创农耕文化的实践,孕育了中华民族开拓创新精神;炎帝历经磨难的实绩,激励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炎帝利民思想的升华,形成了中华民族为民奉献精神;炎帝子孙的血脉认同,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炎帝文化与株洲的渊源关系,指明了炎帝文化的精神实质,提出了株洲地区继承和弘扬炎帝文化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炎帝文化与株洲的渊源关系,指明了炎帝文化的精神实质,提出了株洲地区继承和弘扬炎帝文化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海外华人以可贵的创业精神崛起于世界各国和港台地区,从他们身上看到了民族精神和现代精神的有机融合,他们不仅对旅居国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对中国走向现代化起了重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南方炎帝为研究对象,对大量与炎帝有关的古籍、传说、遗迹和考古发现进行分析演绎,论证炎帝民族以"炎"为名的本意和深刻内涵。从而揭示出湖南炎帝传说的共性,一是以农耕文化起源为中心,二是以太阳与火的崇拜为主线,以此构成辉煌的炎帝文化。  相似文献   

18.
以南方炎帝为研究对象,对大量与炎帝有关的古籍、传说、遗迹和考古发现进行分析演绎,论证炎帝民族以“炎”为名的本意和深刻内涵。从而揭示出湖南炎帝传说的共性,一是以农耕文化起源为中心,二是以太阳与火的崇拜为主线,以此构成辉煌的火帝文化。  相似文献   

19.
《连山易》中所隐含的许多观点都体现了炎帝时代的和谐思想。如阴阳对立统一是炎帝时代和谐思想的哲学基础;“天人合一“体现了炎帝时代的整体思维;天下和平是炎帝时代和谐社会的理想;仁与义成为炎帝时代调节人际关系的中心环节;以人为本成为炎帝时代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炎帝时代的和谐思想对以后中国及世界文化,尤其是政治、伦理道德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辽宁红山文化将中华文明提前1000年的历史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传统史学一向认为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但近年来的考古发现,北方的红山文化也是中华文明起源地之一,其重要标志就是牛河梁遗址群及文物。红山文化或将中华文明提前100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