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根据上海软土地区多层住宅的长期沉降观测资料,对三种类型的软土地基的沉降曲线分别进行回归分析,经对比可知双曲线模型在拟合曲线和预测沉降发展规律方面均优于指数模型,确定拟合数据的起始点是提高精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多层住宅工程发生不均匀沉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勘探资料缺乏近年来,大多数新建住宅小区均位于城乡结合部或远郊县,勘探资料积累较少,且多数小区内项目多、范围广,一些住宅小区在建设过程中,不重视勘探工作,没有足够的勘探点地质剖面图作依据或勘探点位间距过大,造成地质剖面图的连续性不可靠。软弱土层的埋深、厚度变化情况及分布范围反映不全面、不准确,甚至有明显差错。少数勘探单位选用的取土器不规范或取土不当,致使原状  相似文献   

3.
结合房屋质量检测和长期沉降观测资料,分析了不同地基土类型上多层住宅的长期沉降特性,沉降速率差与建筑物开裂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应进行地基加固的临界条件,此外,还探讨了箱形基础的沉降特性和优势。  相似文献   

4.
多层住宅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奇 《建筑施工》2002,24(3):193-194
我层住宅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制定相对应的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张辉  李瑜 《山西建筑》2010,36(33):120-122
对多层住宅地基不均匀沉降产生的原因从勘察、设计、施工三个方面进行简单的分析,并结合砌体结构的形式以及在上述方面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应采取的预防和改进措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不均匀沉降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7.
分析了上海地区软土地基的工程特性,提出了针对不同地基类型,采取分区选取沉降计算、修正系数的方法,以达到发挥地基潜力,控制住宅沉降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青岛沿海地区的地质情况,介绍了多层住宅常用的几种地基处理的方法,通过工程实例对几种地基处理所作的技术经济分析,指出多层住宅地基处理,应根据所在场地具体工程地质资料,选用合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浅析多层住宅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杜钧 《山西建筑》2003,29(13):21-22
分析了多层住宅建筑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的原因,指出确保钻探报告的真实、可靠性,并增强多层住宅的基础刚度和整体刚度,切实提高施工质量是防治地基不均匀沉降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王展 《河南建材》2006,(3):47-47,52
地基不均匀沉降造成的墙体裂缝、屋面渗水、管道漏水等问题,使有些住宅成为危楼而无法居住,影响居民的身心健康,甚至造成生命和财产的损失.因此,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多层住宅楼梯间采暖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规定 :在 - 6℃以下地区 ,楼梯间应采暖 ;在《住宅设计规范》中也规定 :设置集中采暖系统的普通住宅楼梯间采暖计算温度不应低于 14℃。笔者结合大庆地区实际情况计算得出 ,楼梯间采暖并不节能 ,而且不利于采暖计量系统的设置 ,从舒适角度看出也没必要采暖  相似文献   

12.
地铁边缘住宅楼的基础沉降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深圳地铁老街站深基坑施工过程中,毗邻的深圳建筑公司七层住宅楼产生较大沉降,并出现轻度开裂和倾斜,分析了七层住宅楼沉降产生的原因,介绍了采用双液注浆加固地基处理的方案设计及施工工艺,加固处理后沉降变形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立足于人与自然相融合的角度,从石桥村传统民居聚落的总体规划和布局、单体建筑的设计手法及建筑材料的巧妙使用等方面,研究石桥村传统土楼民居所具有的良好生态居住效果的生态适应性。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研究砌体结构房屋抗震性能的基础上,针对结构的受力特点,结合抗震审查中存在的大量共性问题,探讨了设计中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给出了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实际工程为背景,建立4层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住宅有限元模型,参照抗震设计规范要求对模型进行双向动力时程分析,研究该住宅体系的抗震性能,为编制《冷弯薄壁型钢多层住宅技术规程》提供可靠依据。对相邻抗侧力墙体之间的距离进行变参数分析,研究在多遇地震作用下4层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住宅各层墙体分配层间剪力的比例关系,分析刚性楼盖假设在多层冷弯薄壁型钢住宅中的适用性。研究表明:在8度多遇地震作用下,多层住宅体系中抗侧力墙体的间距不宜大于15m。  相似文献   

16.
在城镇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集约化居住模式成为当前新农村发展的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职业状况的多样化,代际间生活观念及生活习惯的差异,要求集约化新农村的住宅能够不断适应各种变化。文章根据成渝地区集约化新农村建设用地执行的标准,将可变性设计融入已模式化的套型设计中,使其满足可根据家庭成员的构成和居住意愿,随时调整居住空间的组织形式。采用可变的"分层居"、"毗邻居"、"合居"以提供极大的空间灵活性,达到当代"分家而不分户"居住新理念。  相似文献   

17.
抗震性能化设计方法是强调建筑结构的"个性",要求建筑结构在未来可能遭受的地震灾害作用下要能够满足预设的"抗震性能目标"。抗震性能化设计一般用于超限高层结构。文章探讨了抗震性能化设计方法在复杂的多层建筑结构中的应用,并提出了具体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8.
结合某多层混合结构教学楼现场排查所得出的意见,依据现行国家建筑抗震鉴定标准,对该建筑物进行进一步的抗震检测鉴定,着重阐述了抗震鉴定的过程和内容。经过二级抗震鉴定的计算和分析后,得出该建筑物较为科学的抗震鉴定结论。为类似建筑物的抗震检测鉴定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青海藏族地区传统聚落更新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达  高静  胡辉 《中外建筑》2011,(5):72-73
传统民居聚落及其相关的形态、景观、文化都具有有极高的价值,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经济发展、旅游开发及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大量聚落正在逐步丧失其独特的文化形态。本文通过对青海省藏族地区传统聚落进行研究,总结并提出其更新模式及特点,以期对以后的规划产生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原为仓储用地的特里贝卡地区将会迎来一次“更新”.我们拒绝复制特里贝卡传统的建筑形式,而是关注其品质.这一观点也得到纽约地标委员会(NYC Landmark Committee)的高度认可.超大的室内净高、精细的三段式立面、耐久的自然材料、鳞次栉比的立面排列等被视为该地区的建筑特质和环境特征.项目两侧的建筑立面差异悬殊,设计则将其整合到一个像素化的图案中,协调两侧的立面节奏.V33住宅项目的立面呼应着环境肌理,由普通或半透明的石材、玻璃拼合而成.多样的材料使立面效果在一天之内持续变换.白天,半透明石材的室内一侧闪闪发亮,晚上则是室外一侧熠熠生辉.如此,立面在昼夜交替中改变着样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