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韦韦 《广西机械》2009,(7):130-131
桥式起重机起升机构制动器的摩擦零部件,以一定的作用力压紧机构中某一根轴上的制动轮,产生制动力矩,利用这个制动力矩使物体质量和惯性力等所产生的力矩减小,直至两个力矩平衡,达到调速或制动的要求。盘式制动器由于制动转矩大,性能稳定可靠,外形尺寸小,磨损小,正广泛应用在起重机械设备上。  相似文献   

2.
载荷自制式自制动器的特点是制动力矩随载荷大小相应变化。载荷越大制动力矩也越大,由荷载产生制动力矩是起重机起升机构最安全的制动方法。  相似文献   

3.
对现代矿井提升机盘式制动器可靠性的技术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动器是直接作用于制动轮或制动盘上产生制动力矩的机构,按结构可分为块闸和盘闸,现在矿井提升机用的制动器大部分是液压盘式制动器,因此,对盘式制动器工作可靠性的分析及监测,具有客观现实的意义.特别是随着现代矿井技术的发展,安全成为矿井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研究矿井提升机盘式制动器的工作可靠,有助于改进制动技术,提高经济效...  相似文献   

4.
1使用要求大型起重机起升机构往往采用多个制动器同时工作的方式(如图1所示),这种工作方式要求多个制动器同时进行开闸或闭闸。任何一个制动器的失误都会给货物安全升降带来威胁甚至造成恶果。因此,使各制动器保持稳定的制动力矩是起重机起升机构安全工作的必要条件之一。制动器制动力矩的大小取决于该制动器制动弹簧力、制动架的杠杆比、制动轮的直径和摩擦副的摩擦系数。对1个确定的制动器来说,主要控制因素是制动弹簧力,弹簧压缩量的调整直接影响着该制动器制动力矩的大小。就用户使用而言,主要表现在多个制动器制动弹簧压缩量的调定要相…  相似文献   

5.
制动器参数可靠性研究及制动力矩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起重运输机械的制动器失效概率很高,主要由于制动力矩值选择不当。因此应研究制动力矩值的选择原则并探讨提高制动力矩可靠度的途径。本文分别对起升机构和运行机构制动器的参数可靠度提出了数学模型,并以5 ̄50t(M5和M7)通用桥式起重机构制动器为例,进行了参数可靠度计算。  相似文献   

6.
作为各种起重机及起重小车运行机构的制动装置,采用两步式制动方案,较好地解决了减速制动(要求较小制动力矩)和维持制动(要求较大制动力矩)这一矛盾,本文介绍了两步式常闭型电力液压制动器作用机理、制动力矩的确定及制动器型号的选定,供设计使用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我公司桥式起重机大车运行机构均采用电力液压推杆制动器,在使用中制动力矩的调整及同步性不易实现,维修人员一般将制动力矩调整到很小或无制动力矩状态,起重机制动主要采用“打反车”的方法,存在安全隐患。为此,在部分起重机大车运行机构中使用了1种YWK型(制动力矩)远程动态可调式制动器,解决多台制动器制动力的调整和同步性问题,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桥式起重机运行机构两步式制动的设计思想是在大车 (或小车 )运行机构驱动轴上采用两步式常闭型电力液压 (块式或盘式 )制动器 ,通过 2次施加制动力矩的方式 ,实现平稳地减速制动 (由较小的制动力矩进行第 1次制动 )和可靠地维持制动(待机构停止后或快要停止时进行第 2次制动 )。其实施方案是 :当机构减速停车后 ,给驱动轴一足够的制动力矩 ,使得驱动轮在外力的作用下不产生滚动位移 ,只可能产生滑动位移 ,从而产生与外力相反的滑动摩擦阻力 ,起到维持 (防风 )制动作用。1 结构及工作原理两步式制动装置结构如图 1所示 ,其工作原理见图 2 ,…  相似文献   

9.
根据实际生产现状,提出了鼓式制动器的制动力矩计算公式,并针对制动器力矩波动的生产实际问题,对其制动力矩进行了稳健设计.指出造成制动力矩波动的主要干扰变量是制动鼓圆心与制动蹄转动中心的距离和摩擦片摩擦系数.  相似文献   

10.
偏心轮带式制动器制动过程的动态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偏心轮带式制动器的结构特点,首次深入地分析了制动过程中制动力矩和制动摩擦功的表达式;并且对曲柄连杆滑块机构在运动过程中所具有的能量及其转换情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由此得到离合器脱开后从动系统所具有的能量及制动器所吸收能量的表达式;建立了制动弹簧设计的准确实用的计算公式。最后,建立了曲柄连杆滑块机构重力产生的惯性力矩MI的计算公式。这些都对偏心轮带式制动器的正确设计、使用和维修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李爱凡  杨涛 《机电工程技术》2009,38(6):19-22,116
车辆在低附着弯道路面上制动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工况.本文从车辆在低附着弯道路面上制动整车受力的角度出发,分析了车辆弯道制动时ABS控制的不足,提出了车辆ABS与横摆力矩控制协调控制的制动力控制策略.利用模糊控制原理设计了横摆力矩控制器,在制动车辆ABS的基础上,通过对车辆的横摆力矩控制和车轮滑移率的调节,实现了制动过程中对附加横摆力矩的动态调整,从而可以在不增加硬件成本的条件下实现车辆在低附着弯道路面上制动的稳定控制.最后进行仿真试验验证了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平板制动试验台力学模型和轮胎模型,并通过力学模型和轮胎模型可得到制动过程中制动力的数学模型,随后分析了平板制动试验台制动力的检测的误差来源,并主要就平板制动试验台制动力的数学模型分析了模型中各参数对制动力的影响,最后得出了基于模型参数的提高平板制动试验台制动力检测性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绳牵引轨道运输车辆是一种依靠钢丝绳牵引的煤矿运输设备,主要运行在矿井长距离、大坡度巷道中。在长期工作时,钢丝绳会出现断裂或者打滑的现象,运输车辆必须要及时制动停车,因此为绳牵引车辆提供足够制动力对煤矿安全至关重要。目前的制动装置大多使用碟簧力或者利用制动车自身重力与轨道摩擦制动,这两种方式的制动力有限,制动距离长。针对以上问题,采用液压制动方案对轨道车辆的制动性能进行研究,设计了整个液压制动系统,蓄能器作为主要动力源,并用充液阀稳定蓄能器压力,确定了液压系统的主要参数,合理选择了液压系统的元器件,设计了正压式的制动执行机构,对整个装置进行合理的布置,最后,基于所搭建的制动梭车液压系统试验台,进行了蓄能器建压和制动力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有效提供稳定的液压力,满足了对制动力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燃料电池汽车机电制动力分配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武  张立炎 《仪表技术》2010,(11):55-59
文章对燃料电池汽车机电制动分配控制方法进行研究,以ECE法规和理想制动力分配曲线为依据,提出常规气压制动与电机制动协调控制的方法,建立相应的机电制动力分配模型,并采用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与理想制动力分配策略和最大化能量回收策略相比,既能充分利用电机制动力,提高制动能量回收效率,又能保证整车制动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转鼓试验台测试汽车制动力的原理,并比较了它和滚筒反力式制动试验台测试方法的不同,设计了一组制动力测试试验,通过对数据的回归分析,实现了将转鼓测试得到的部分负荷下的制动力转化为汽车的最大制动力,从而数据满足GB7258对整车出厂制动力检测的要求,解决了生产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的液压驱动机械刹车所存在的问题,将电磁涡流刹车技术引进到风力发电机的刹车系统中,提出了电磁涡流刹车作为风力发电装置辅助刹车的方案.根据机械刹车不同安装位置,提出了3套刹车系统方案.对它们进行受力分析,比较得出最佳方案.在分析传动系统的运行机理基础上,推导出了刹车系统的柔性轴数学模型.该模型能正确反映刹车特性、且易于数值仿真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四轮驱动混合电动车辆稳定性控制逻辑建议采用后马达能量回收制动和一个电液制动器(EHB)。采用一个通常的算法,求得能量回收制动和EHB转矩之间最佳的转矩分布。根据已知输入的所要求的偏转转矩和道路摩擦系数,用该通常算法计算出最佳能量回收制动转矩和最佳的EHB转矩。基于最佳的制动转矩分布,相应驾驶员转向角和车辆速度,用模糊控制算法,车辆稳定控制逻辑建议形成所要求的偏转转矩,去补偿侧滑角和偏转率的误差。对单车道变更机动性用比较固定能量回收制动和最佳能量回收制动,判断车辆稳定性控制逻辑的性能。由仿真结果可以看到,在满足车辆稳定性的情况下,最佳能量回收制动可以比固定的能量回收制动增大能量回收。  相似文献   

18.
夏德茂  奚鹰  李涛  陈哲  叶倩 《中国机械工程》2014,25(8):1131-1135
介绍了RZS盘式制动器的常用工作制动、停放制动和手动释放3种工况下的工作原理。分析和计算了该制动器的自由度,并根据两侧闸瓦间隙值的不同初始状态,确定了各运动铰点在制动前后的位置。对各零部件进行了静力学分析,得到了作用在推盘活塞上的压缩空气力和制动力之间的关系式。研究和比较了闸瓦间隙补偿前后的制动倍率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闸瓦间隙值的微小变化会导致制动力产生较大波动。  相似文献   

19.
针对国内微型汽车采用滚筒反力式制动台进行制动力检测时,被检测车辆空载状态下整车制动率难达到GB7258标准的现象,进行了探讨分析,并依据GB7258规定条款,通过设置制动力放大系数,证明设置制动力修正系数与车辆施加附加质量或者附加作用力是等效的,使被检测车辆的制动性能既符合国家标准,又满足流水线检测节拍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