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通过川东复兴场地区嘉陵江组储层薄片观察及物性资料对嘉——嘉二^2段储层特征、控制因素的研究表明,复兴场地区嘉——嘉二^2段储集岩的储集性能最好的是白云岩类,其次为细粒灰岩类。白云岩类储层发育有粒间、粒内、晶间、晶内溶孔和裂缝等储集空间,主要构成孔隙-裂缝型的嘉二^2段储层。而灰岩类储层只发育有孔隙性溶孔(洞)和缝,主要构成裂缝-孔隙型的嘉一段储层。通过孔-渗、厚度分布对比可见,嘉二^2段储层的储集性优于嘉一段,是嘉陵江组主要的储层发育段和油气聚集最有利部位,其原因是嘉陵江组储层受沉积、成岩和构造作用的控制和影响。沉积作用使储层早期分异,白云石化作用对白云岩类进行了改造,提高了嘉二^2段储层储集性,构造作用为以上作用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2.
根据川东复兴场地区嘉陵江组钻测井、物性资料,对其储层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研究表明,复兴场地区嘉陵江组储集岩以粉细晶白云岩为主,储渗空间以次生粒间、粒内溶孔、晶间、晶内溶孔和裂缝为主,物性较差,多属于裂缝孔隙型、孔隙裂缝型储层。储层纵向上主要发育于嘉二2亚段、嘉一段中,其余各段有少量的分布;平面上,区内南西部储层发育明显好于北东部。  相似文献   

3.
川东北达县—宣汉地区双庙场构造嘉二段储层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林辉 《岩性油气藏》2009,21(2):59-63
通过对川东北达县-宣汉区块南部双庙场构造三叠系嘉陵江组嘉二。亚段储层的岩石组合、物性、孔隙结构、成岩作用、地震响应及厚度分布预测等特征的研究,认为双庙场构造嘉二段储层以白云岩储层为主;白云岩储层物性较好,主要为裂缝一孔隙型储层,储集空间主要为晶间溶孔、裂缝;地震响应特征为平行的、连续性较好的2~3个相位中频及中-强振幅,储层厚度较薄,一般为25-40m。  相似文献   

4.
川东地区寨沟湾构造嘉二段储层特征及平面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川东寨沟湾构造嘉二段地层钻井岩心的宏观及微观特征,结合常规孔、渗资料对其储层特征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套地层的储集岩岩性以晶粒白云岩为主,其次为颗粒白云岩;储集空间以次生成因的晶间孔、晶间溶孔为主;储集性能总体较差,多属于裂缝-孔隙型和孔隙-裂缝型储层;储层纵向上主要发育于嘉二2 亚段,嘉二1 亚段较少,嘉二3 亚段部分含有储层;横向上,嘉二2 亚段以寨沟2 井和寨沟4 井储层最为发育,嘉二1 亚段以寨沟4 井储层发育最好。此外,沉积作用不仅控制着储集岩体的发育和分布,还影响着储层的基本形态和经历的成岩作用类型及强度,是控制储层发育的主导因素; 而成岩作用决定了储层内部储集空间的特征和储集性能,直接影响储集岩孔隙空间的形成和演化;构造作 用则为以上作用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5.
龙岗东部地区飞仙关组储层特征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龙岗东部地区飞仙关组储层的主要储集岩为亮晶鲕粒灰岩、粉—细晶白云岩、具溶孔残余鲕粒白云岩或灰质云岩类。储集空间分为孔、洞、缝三大类,其中主要储集空间为粒间溶孔、粒内溶孔、晶间孔、晶间溶孔。缩颈喉道和片状喉道为本区飞仙关组鲕滩储层中常见的喉道类型。储层类型总体上以Ⅲ类储层为主,低孔低渗,局部地区、局部井段有中-高孔渗储层发育,储集类型主要为裂缝-孔隙型,非均质性较强。  相似文献   

6.
南祁连盆地碳酸盐岩储层特征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岩石薄片、扫描电镜和物性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对南祁连盆地碳酸盐岩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鲕粒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微晶灰岩和少量的白云岩,其中最佳储集体鲕 粒灰岩主要发育于中三叠统大加连组;储集空间以次生孔隙为主,主要发育粒内溶孔、粒间溶孔、晶间溶 孔及裂缝;储层物性差,为特低孔、低渗储层。研究认为,白云石化作用、溶蚀作用和构造作用对储层孔、渗 性具有改善作用,胶结作用和压实作用对储层孔、渗性具有破坏作用,导致储层孔、渗能力变差。根据储层 物性特征和孔隙结构参数将研究区储层划分为Ⅲ 类和Ⅳ 类储层。  相似文献   

7.
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飞三段储集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飞三段主要发育鲕粒滩储层,以白云岩和鲕粒灰岩为主,储集空间包括晶间孔、粒间溶孔、鲕模孔、晶间溶孔、粒间溶孔、裂缝及溶缝等,储集类型有孔隙型、裂缝-孔隙型和裂缝型。鲕滩储层及其物性分布的不均一性不利于鲕滩油气藏的勘探和开采,因此了解飞仙关组鲕滩储层储集性能的影响因素有利于川东北地区鲕粒岩储层的下一步研究。研究表明,沉积相、岩性特征和成岩作用是鲕滩储层分布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8.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分析及录井资料分析等,对川东北温泉井及邻区黄龙场、五百梯长兴组生物礁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区长兴组生物礁储层储集岩主要为细—中晶白云岩、泥—粉晶白云岩、中—粗晶白云岩和礁灰(云)岩,其中细—中晶白云岩是最好的储集岩类;储层物性较差,孔隙度一般小于2%,渗透率一般小于1.0mD;储集空间以次生晶间孔、晶间溶孔及粒间溶孔等为主,小溶洞次之,局部发育裂缝,孔隙结构具有低孔、微喉的特点;储层类型以孔隙型为主,局部为裂缝-孔隙型;储层主体属于Ⅲ类储层,局部发育Ⅰ,Ⅱ类储层;储层形成与演化受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及构造作用的共同影响,其中沉积作用是储层形成的基础,成岩作用是改善储层的关键,构造作用为储层改善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9.
川东北地区嘉陵江组嘉二段储层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嘉二段是川东北地区嘉陵江组主要储层发育段和含气层段。区内嘉二段主要为各类云岩储层,其发育受沉积相及成岩作用双重影响;储层低孔、低渗,以Ⅲ类储层为主,储集类型主要为裂缝-孔隙型。嘉二储层具有层多、层薄、纵横向变化大的特点,纵向上主要包括嘉二^2和嘉二^1两套储层,横向上温泉井-罗家寨和铁山-亭子铺地区是川东北地区嘉二储层发育区,也是寻找嘉二气藏的有利区块。  相似文献   

10.
川东高峰场构造嘉二2亚段储层控制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川东高峰场构造嘉陵江组地层的沉积相、储层特征以及控制因素的研究表明,发育于局限台地的云坪微相是形成嘉二2储层的最有利相带,是储层形成和演化的基础。发生于同生期的局限海渗透回流白云石化作用形成了具有较好储集物性的粉晶云岩,使其成为研究区内最主要的储集岩,其次为颗粒云岩。但是经过后期多期胶结物的充填作用是大部分的孔隙丧失,部分遗留下的晶间孔以及后期溶蚀形成的晶间溶孔构成了储层中主要的储集空间,而构造作用改造形成的构造微裂缝是储层中油气渗滤的主要通道。因此在高峰场地区嘉二2储层的形成与演化过程中,沉积作用不仅控制着储集岩体的发育和分布,还影响着储层的基本形态和经历的成岩作用类型和强度,是控制储层发育的主导因素;而成岩作用决定了储层内部储集空间的特征和储集性能,直接影响储集岩孔隙空间的形成和演化。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Translated from Khimiya i Tekhnologiya Topliv i Masel, No. 10, pp. 9–10, October, 1991.  相似文献   

18.
19.
20.
对石油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失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并分析了流失的原因;阐述了稳定知识型员工队伍的基本思路;从提高待遇、增进感情、发展事业、制度创新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石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创新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