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突发事件发生后如何有效地评价应急预案的实施效果是近年来应急管理领域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为了有效解决应急预案实施效果评价中由于信息不完备、不确切以及评价者主观感知等产生的灰色性问题,以危化品泄漏事故为例,综合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和多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基于灰色多层次评价的危化品泄漏事故应急预案实施效果评价模型,并通过算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实用性。为应急预案的实施效果评价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定量化计算方法,评价结果可为预案的修正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2.
数据质量评价是军事数据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为了提高数据质量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本文针对军事数据自身的特点,构建了数据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层次灰色评价法构建综合评价模型对多个部门上报的数据进行评价,通过实验表明,该方法的评价结果客观合理有效,对于提高军事数据质量管理的科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电网的复杂性和多目标性给配电网规划综合决策带来巨大困难,建立既能满足系统运行要求又能满足经济性要求的规划方案具有重大意义。从经济性、可靠性、适应性和社会影响性四个方面对配电网规划进行研究,并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结构熵权法确定权重,采用多层次灰色关联法对配电网规划方案进行综合评价。最后,通过分析某地区3种电网规划方案的评价结果,证明本文所建立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在配电网规划方案优选中应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本次研究详细介绍了配电网雷害风险评估的数据处理方案,提出了导线因雷击而产生过电压的计算方法。最后基于雷电灾害停电风险计算原理引入蒙特卡罗抽样调查法对配电网各个块区域的故障状态进行抽样检测,并阐述了抽样检测的具体流程。  相似文献   

5.
面对不断增加的电网投资总额,要求电网企业加强电网的精准化投资,提高电网工程风险管控能力,以实现综合效益的最大化。本文以配电网项目为研究对象,从政策、技术、经济、用户4个维度设计了配电网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HP法和物元可拓法,构建了配电网项目风险评价综合模型,选取A市配电网项目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行业相关政策、电网网架情况、项目建设成本、项目内部收益率和静态投资回收期等风险评价信息直接决定了配电网项目的投资风险。该结论对有效提高配电网精准投资管理水平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降低信息系统潜在的风险,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而风险评估正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在风险评估过程中存在评估指标难以量化、风险值难以界定等困难,因此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了信息系统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其次将评估的信息系统与最优信息系统进行关联度分析,最后得出信息系统风险的准确度量。该方法可以使信息系统的评估过程简单化,标准化。  相似文献   

7.
针对飞行安全评价方法中存在的不足,根据系统工程的基本原则和思路,以飞行系统的人、机、环境和管理为基本因素,建立了飞行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层次分析与灰色理论,提出了飞行安全的多层次灰色评价模型.且结合实例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8.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与就业政策执行力度的差异,我国不同地区的私营企业就业人数存在较大差异。文章以七大行业私营企业的就业人数作为评价指标,设计了就业问题评价的数学模型。利用这一模型,评价我国各个省市自治区,影响私营企业就业的主要行业,并且分析了落后地区拓展就业空间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配电网综合故障往往是由连锁故障导致,加大了配电网综合停电风险评估的难度,因此提出基于改进OPA模型的配电网综合停电风险评估方法。建立基于直流潮流的改进OPA模型,模拟配电网连锁故障,以提高配电网综合停电风险评估;以风险价值、条件风险价值、负荷损失期望值为综合风险评估指标,利用改进OPA模型模拟配电网连锁故障,计算评估指标值,根据评估指标值完成配电网综合停电风险评估。实验证明:该方法可有效评估配电网综合停电风险,风力会提升停电风险;在不同线路改造力度与初始负荷水平时,该方法均可有效评估配电网综合停电风险。  相似文献   

10.
基于改进灰色关联度的风险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东梅  秦水介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1,32(6):1922-1925,1974
为解决信息系统风险评估中资产、威胁、脆弱之间的复杂和不确定性关系,提出一种基于资产的改进灰色关联度的风险评估方法。该方法以资产为核心,以关联资产为基础识别、量化威胁-脆弱性对,再运用结合相容矩阵法计算权重的改进算法对信息系统进行风险分析。对某税务局网站系统的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能直观、有效地评估系统,评估结果与实际符合程度较高,为决策和实施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在深入研究事故致因理论、事故风险管理和供电企业生产作业风险管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供电企业信息作业风险评估的模型和方法。有助于供电企业建立一套基于风险管理的信息作业指导书,为信息运维人员提供安全作业操作规范,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为减少工业控制系统(ICS)风险评估中专家主观性的影响,使评估结果体现资产在可用性、完整性和机密性(AIC)3个方面不同的安全需求,提出一种基于模糊集和熵的灰色风险评估模型。结合威胁种类和安全目标,建立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引入模糊集和信息熵对权重的计算方法进行改进;将灰色理论用于风险评估,计算出ICS整体的风险、各设备风险以及设备在AIC这3方面面临的不同风险。对民航某ICS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为全面地评估系统的风险,为ICS防护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配电网作业风险存在不同影响因素,因素之间关联性较差,导致风险辨识结果精准性下降,为此提出基于逻辑结构的配电网作业风险智能辨识方法。方法能识别配电网作业风险因素,建立“作业颗粒”“风险种类”“环境因素”和“设备机具”等四个基础数据库,利用BP神经网络算法构建风险因素、风险类型和风险预控措施逻辑关联结构,实现风险的自动识别与管控。结果表明:可实现配电网作业风险有效识别,提高配电网作业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4.
探讨将模糊评判法应用于评价系统,并以高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系统设计为例,阐述多层次综合评价系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工矿自动化》2017,(1):56-60
为了反映选煤厂产品满足指标要求的情况,提出了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以某选煤厂7个月的生产数据为研究对象,选取重介分选产品指标、粗煤泥分选产品指标和浮选产品指标构成模糊关系矩阵,运用专家评分法建立权重向量,通过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该选煤厂7个月的分选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月和7月的分选效果为"好",2—5月的分选效果为"较好",6月的分选效果为"一般",此结论与现场分选效果相符。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配电网的规划水平,实现配电网的合理规划与改造,以有效提高供电质量和效益。针对配电网空间负荷预测,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电网负荷密度预测算法,在算法中将支持向量机引入到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负荷预测模型。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筛选出更符合要求的样本并进行训练,同时,引入了混沌粒子群算法(PSO)对此模型进行优化,以提高算法的精度。通过实际数据对这种算法的性能进行实例分析,依据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与其他方法相比对配电网空间负荷预测的精度有显著差异,本文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配电网负荷密度预测的精度。  相似文献   

17.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在风险评估过程中究竟使用何种方法来进行评估,对整个评估过程和评估结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介绍了模糊综合评价的基本思想和方法,给出了模糊综合风险评估法的实施过程,并举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许硕  唐作其  王鑫 《计算机工程》2019,45(7):194-202
充分考虑评估信息不确定性对评估结果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D数层次分析法(D-AHP)与灰色理论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方法。根据相关行业标准识别信息系统的资产、威胁、脆弱性及已有安全措施,构建评估指标体系并建立层次化结构模型。使用D-AHP方法求解各指标的影响权重,以解决评估信息不确定性问题。针对评估过程中信息资源不足的灰性特征,运用灰色理论求解灰色评价矩阵。在此基础上,对信息安全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并直观显示评估结果。分析表明,该方法可利用不确定信息进行风险评估,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风险管控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敏捷虚拟企业伙伴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敏捷虚拟企业的内涵及特征,将灰色关联理论运用在敏捷虚拟企业伙伴选择的决策中。首先给出了灰色关联的数学模型,然后重点论述敏捷虚拟企业评价指标体系,在对该指标系统量化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实例分析给出了敏捷虚拟企业多层次灰色关联选择的原理、方法及步骤。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素养已成为培养人才的一个目标,计算机基础教学在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方面比其他课程更为直接。而课程评价模式是检验课程目标实现程度及运用知识的重要手段,在传统的评价模式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多层次评价模型,即自主评价+实验作品+考试,每个层次都贯穿于教学环节中,对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都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