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5%吡唑醚菌酯EC、45%肟菌·己唑醇WG、10%嘧菌酯CS防治水稻纹枯病、穗颈瘟效果明显,适期用药1次对纹枯病、穗颈瘟的防效分别可达80%以上、85%~90%,值得在水稻防治纹枯病、穗颈瘟上推广应用。每667 m~2 25%吡唑醚菌酯EC、45%肟菌·已唑醇WG、10%嘧菌酯CS经济有效用量分别为70 mL、20 g、90 g,此剂量防病效果显著。防治纹枯病最佳用药适期为田间穴发病率5%左右时,兼治稻瘟病;防治水稻穗颈瘟病宜掌握在水稻破口抽穗5%~10%时,兼治水稻纹枯病。  相似文献   

2.
9%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防治水稻穗颈瘟及增产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药》2016,(6)
[目的]针对目前稻瘟病抗药性增强、传统药剂防效降低的现象,评价不同药剂防治稻瘟病的效果,增加其药剂的可选性。[方法]以新型高效杀菌剂9%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为材料,进行水稻穗颈瘟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9%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制剂用量900 m L/hm~2,在水稻破口5%和齐穗期各施药1次,对水稻穗颈瘟、纹枯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对穗颈瘟防效90.7%,对纹枯病防效89.4%,较对照药剂75%肟菌酯·戊唑醇WG和75%三环唑WP的防效均有明显的提高;该药剂对水稻高度安全,能让水稻株型紧凑收敛、光合作用增强,从而达到增产作用,增产率达到26.7%。[结论]新型杀菌剂9%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能有效防治水稻穗颈瘟并提高水稻产量,值得推广、选择、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3.
多种药剂不同时期施药对水稻穗颈瘟的田间防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三环唑、稻瘟灵等9种不同药剂的田间药效试验筛选,确定了防治水稻穗颈瘟的药剂以及防治适期。结果表明:30%嘧菌酯悬浮剂和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2种药剂防治效果较好且稳定。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40%稻瘟灵乳油有一定的防效。在穗颈瘟一般发生年份,可使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于水稻破口期喷雾防治1次;在穗颈瘟重发年份,应于水稻孕穗期、破口期和齐穗期连用3次,选择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稻瘟灵乳油或30%嘧菌酯悬浮剂交替轮换用药。  相似文献   

4.
<正>纹枯病、稻瘟病是水稻生长中后期两大主要病害,对水稻安全生长和产量品质影响极大,在水稻生产上两病的防治一般都是选用各自对路的单剂进行混用,而能同时兼治两病的单纯药剂则较少,亟需进行试验研究与推广应用。新型杀菌剂吡唑醚菌酯、肟菌·已唑醇、嘧菌酯等药剂对稻瘟病、纹枯病均具有良好的兼治效果,为了进一步明确吡唑醚菌酯、肟菌·已唑醇、嘧菌酯等总体防治水稻纹枯病、穗颈瘟的田间试验效果及其关键应用技术,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2015年7~8  相似文献   

5.
沿江地区水稻穗颈瘟关键防控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防治穗颈瘟的配套关键技术是推广种植抗稻瘟病或耐病的水稻品种;掌握穗颈瘟防治的最佳适期,即在水稻破口抽穗5%~10%时突击用药;隔5~7 d再用药1次;防治方法、药剂及用量分别为25%吡唑醚菌酯EC 70 mL、45%肟菌己唑醇WG 20 g、10%嘧菌酯CS 90 g、20%三环唑WP 100~120 g、20%井·烯·三环唑WP 150 g。提倡低容量喷雾、推广弥雾机或低水量细喷雾,水量少,浓度高,雾滴细,粘着力强,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10%嘧菌酯微囊悬浮剂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药》2021,(5)
[目的]确定10%嘧菌酯微囊悬浮剂的稳定配方,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测试。[方法]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嘧菌酯微囊悬浮剂,考察囊芯溶剂、乳化剂、芯壁比和其他助剂等因素对微囊稳定性影响,并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检测确定最佳配方。[结果]以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为囊芯溶剂,SP-27001为乳化剂,芯壁比为100∶4,最后加入分散剂SP-7450、硅酸镁铝、黄原胶、甘油及卡松,得到稳定的嘧菌酯微囊悬浮剂。[结论]所制制剂性能指标检测合格,微囊形貌良好且分布均匀,D90值为5.8μm,有效成分含量10.03%,悬浮率97.6%,红外检测无残留异氰酸酯基,物理稳定性良好,且对水稻纹枯病防治效果良好,其防效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7.
9种杀菌剂防治水稻穗颈瘟田间药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防治水稻穗颈瘟高效、低毒、安全杀菌剂,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对嘧菌酯等9种杀菌剂进行药效比较。结果表明:50%嘧菌酯WG 180.0 g/hm2、20%稻瘟酰胺SC 300.0 g/hm2、40%稻瘟灵WP 600.0 g/hm2、75%三环唑WP 281.3 g/hm2的防效较高,病穗率防效及病指防效分别为85.86%~87.47%及89.68%~90.93%;50%醚菌酯WG 120.0 g/hm2、12.5%氟环唑SC 100.0 g/hm2、10%己唑醇SC 75.0 g/hm2、430 g/L戊唑醇SC 80.6 g/hm2处理的病穗率防效及病指防效分别为72.74%~80.85%及78.61%~84.34%;25%咪鲜胺EC 337.5 g/hm2处理的防效较差,病穗率防效及病指防效分别为66.59%和72.70%。防治水稻穗颈瘟可以选用三环唑、稻瘟灵、稻瘟酰胺、咪鲜胺等常规杀菌剂及嘧菌酯、氟环唑、戊唑醇等新型高效杀菌剂。  相似文献   

8.
10种杀菌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田间药效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筛选防治水稻纹枯病的高效、低毒及安全药剂,采用GB/T17980.20-2000的方法,对10种杀菌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田间药效进行了试验比较,并增加调查了病株率防效,以供比较参考。结果表明,250 g/L嘧菌酯悬浮剂防治水稻纹枯病防效为87.53%,20%丁香菌酯悬浮剂、25%丙环唑乳油、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80%戊唑醇可湿性粉剂、15%三唑醇可湿性粉剂防效为71.97%~79.59%,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井冈霉素水剂、240 g/L噻呋酰胺悬浮剂防效为63.92%~66.78%,15%咪鲜胺微乳剂防效为46.73%。病株率防效与病情指数防效趋势一致。试验条件下10个供试药剂对水稻无药害。防治水稻纹枯病可以选用嘧菌酯、丁香菌酯、丙环唑、苯醚甲环唑、戊唑醇、三唑醇等新型高效杀菌剂,优先推荐丁香菌酯。为减缓抗性,建议采用药剂复配或轮用技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制备35%氟环唑·嘧菌酯悬浮剂,评价悬浮剂的生物活性。[方法]采用湿法砂磨工艺制备35%氟环唑·嘧菌酯悬浮剂,对配方中润湿分散剂、增稠剂、防冻剂、消泡剂和防腐剂等助剂进行筛选,对该悬浮剂的悬浮率、分散性、热贮稳定性等性能指标进行测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悬浮剂对水稻纹枯病病菌的毒力,评价悬浮剂的生物活性。[结果]35%氟环唑·嘧菌酯悬浮剂的最佳配方为氟环唑15%,嘧菌酯20%,Emulson AG TRST 4%,TERSPERSE 2500 2%,硅酸镁铝0.5%,黄原胶0.15%,乙二醇5%,防腐剂S30 0.5%,消泡剂AF1501 0.5%,水补足至100%。35%氟环唑·嘧菌酯悬浮剂对水稻纹枯病病菌的生物活性高于12.5%氟环唑悬浮剂。[结论]35%氟环唑·嘧菌酯悬浮剂的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悬浮剂的标准要求,对防治水稻纹枯病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纹枯病、稻瘟病是水稻生长中后期两大主要病害,对水稻安全生长和产量、品质影响严重,而在水稻生产上两病的防治一般都是选用各自对路的单剂进行混用,或者选用复配剂进行防治纹枯病和稻瘟病。新型杀菌剂吡唑醚菌酯不仅对稻瘟病具有良好的防效,而且对纹枯病也具有较好的防效。为了进一步明确吡唑醚菌酯防治水稻纹枯病、穗颈瘟的防治效果及其应用技术,为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325g/L苯甲·嘧菌酯悬浮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田间药效试验,验证产品的实际防效,为产品大批量市场化提供验证数据。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防治水稻叶瘟的高效药剂,选用7种常用药剂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7种药剂在推荐剂量下施用1次,药后8 d,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防效为70.6%,速效性较好。药后16d,30%三环·氟环唑悬浮剂防效为71.7%,高于其他药剂,持效性较好;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75%戊唑·嘧菌酯水分散粒剂、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以及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防效相当,在57.7%~66.4%之间;40%氟环·稻瘟灵悬浮剂、42%咪鲜·甲硫灵可湿性粉剂防效较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325g/L苯甲·嘧菌酯悬浮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田间药效试验,验证产品的实际防效,为产品大批量市场化提供验证数据。  相似文献   

14.
咪鲜胺防治水稻穗颈瘟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芳  张夕林 《现代农药》2004,3(3):45-46
水稻穗颈瘟是水稻上常发性、气流性主要病害,严重影响水稻高产优质和种植经济效益。目前,水稻生产上防治穗颈瘟效果较好的药剂主要是三环唑及其复配剂。为了筛选出更多防治穗颈瘟的有效药剂,有效控制穗颈瘟的发生危害,2003年我们在通州市农科所进行了咪鲜胺防治水稻穗颈瘟及其对产量结构的影响试验,以明确咪鲜胺对穗颈瘟的防治效果及其安全性,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药剂25%咪鲜胺乳油(江苏辉丰集团); 20%多·井·三环可湿性粉剂(稻乐正大,江苏通州正大农药厂); 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江苏镇江农药厂) 1.2试验处理试验…  相似文献   

15.
水稻病虫害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1病害防治水稻播种至秧田期稻农要重点防治种土传病害恶苗病、苗稻瘟、干尖线虫病等;在水稻破口期要重点防治穗瘟、稻曲病等病害;水稻穗期要重点防治纹枯病、稻曲病、细菌性病害和穗颈瘟。  相似文献   

16.
以噻呋酰胺和嘧菌酯为有效成分,通过对溶剂、表面活性剂的筛选,确定4%噻呋·嘧菌酯展膜油剂的最优配方为噻呋酰胺2%、嘧菌酯2%、癸酰胺10%、十二碳醇酯5%、601#2%、JP-95112%,助溶剂(油酸甲酯和溶剂油200#的质量比为2︰1)补至100%。田间防效试验结果显示,4%噻呋·嘧菌酯展膜油剂对水稻纹枯病防效较好,有效成分用药量为90 g/hm2、105 g/hm2时,药后10 d防效分别为68.77%、73.18%,药后30 d防效分别为82.39%、87.48%,均优于对照药剂240 g/L噻呋酰胺悬浮剂和250 g/L嘧菌酯悬浮剂。  相似文献   

17.
为有效防治水稻纹枯病,对市售药剂进行了田间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分蘖期与孕穗期2次施药情况下,240 g/L噻呋酰胺SC防效最好,在95%左右。325 g/L苯甲·嘧菌酯SC、75%肟菌·戊唑醇WG能有效防治水稻纹枯病,药效在80%以上。18.7%丙环·嘧菌酯SC需提高剂量再进行试验。300 g/L苯甲·丙环唑EC防效较差。所有药剂处理对水稻均安全。  相似文献   

18.
为有效控制水稻纹枯病,延缓病原菌对单一药剂抗性的产生,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开展了5种复配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7%四氟·嘧菌酯SC、27.8%噻呋·苯醚SC、14%井冈·氟环唑SC对水稻纹枯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防效高于生产上常用药剂20%烯肟·戊唑醇SC。5种复配制剂处理能增加水稻产量,与清水对照相比达显著性差异。在寒地水稻种植地区,推荐使用17%四氟·嘧菌酯SC、27.8%噻呋·苯醚SC进行水稻纹枯病防治。  相似文献   

19.
<正>一种含有噻呋酰胺与氟嘧菌酯的杀菌组合物本发明涉及一种农用杀菌组合物,特别是一种含有噻呋酰胺和氟嘧菌酯杀菌组合物,其中噻呋酰胺与氟嘧菌酯的重量比为100∶1~1∶100。与单剂相比,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对水稻纹枯病和稻瘟病有显著的增效作用,提高了杀菌效果;减低用药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有利于克服和延缓病菌抗药性的产生。本发明组合物对试验作物均无明显不良影响,叶色、长势等都正常,安全性好,符合农药制剂的安全性要求,对水稻纹枯病和稻瘟病有良好的防效。申请号:CN201210121981申请日:2012.04.24公开(公告)号:CN102640758B公开(公告)日:2013.11.13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宇龙化工有限公司一种水悬浮剂杀菌剂及其生产工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悬浮剂杀菌剂及其生产工  相似文献   

20.
概述了45%戊唑醇·嘧菌酯水分散粒剂在中国三省一市防治水稻纹枯病的药效试验简况,结果表明该制剂防治效果出色,对水稻安全且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