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忠华 《煤矿安全》2001,32(3):28-29
本文介绍了 2 0 0 0年 4月平煤集团公司所发生的一起冒顶死人事故并对其事故原因做了深入的剖析。  相似文献   

2.
张功钰 《煤矿安全》2001,32(5):43-44
本文简要介绍了 2 0 0 0年 5月 1 7日发生于福建省新平煤矿的一起瓦斯爆炸事故 ,详细分析了事故发生的直接和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冉启平 《煤矿安全》2001,32(3):30-31
介绍了那罗寨煤矿零采区 0 0 1 3联络上山掘进工作面瓦斯窒息死亡 1人事故的情况 ,分析了事故发生的原因 ,并对深刻的教训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成庄矿 3 3 0 7综采工作面在割煤过程中发生的 4次瓦斯燃烧事故 ,详细分析了事故发生的原因、事故性质、发生机理及采取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5.
20 0 4年5月2 5日,鹤岗矿业集团富力变电所发生一起继电保护装置误动作事故。文中对事故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
煤矿安全生产的现状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析了 2 0 0 0年全国煤矿安全生产的现状 ,总结出煤矿事故“五多”的原因 ,同时提出了应采取的 5项对策。  相似文献   

7.
申磊  李清源 《煤矿安全》2005,36(4):55-57
介绍了大淑村矿1 72 1 0 4掘进工作面过保护层切断线时发生的冒顶及瓦斯涌出异常事故,分析了事故原因,并探讨了过保护层切断线防止冒顶事故发生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张友亭 《煤矿安全》2002,33(2):37-38
文章叙述了发生在山东新泰市朝阳煤矿的“9.2 0”突水事故及成功地救出被困在井下的3名矿工全过程 ,分析了事故发生的原因 ,提出了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9.
刮板输送机减速器事故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扎莱诺尔煤业公司铁北矿SGD - 1 80 / 63 0型刮板输送机为例 ,分析了刮板输送机减速器事故现象、事故原因及应采取的改进措施 ,为防止类似现象的发生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煤矿安全》2017,(5):228-231
为研究山西某地方煤矿事故的发生规律,应用SPSS软件和数理统计方法,从事故等级、伤害程度、事故类型、伤亡人员工种、年龄、工龄和时间方面综合分析了94起煤矿事故;结果表明:顶板事故、机电事故和运输事故是煤矿生产安全工作的重点;年龄在45岁以下、1~10年工龄的员工伤亡人数最多;每年的6、7、8、9月和每天的0:00-0:59、1:00-1:59、16:00-16:59事故发生次数多。通过分析原因得出该煤矿需要加强对一般事故的管理,煤矿应根据本单位安全生产实际有针对性地加强顶板事故、机电事故和运输事故防范,针对特定人群和特定时间的安全监管力度,对员工进行定期培训。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淮南矿业集团采煤工作面 1 988~ 2 0 0 2年间发生的顶板伤亡事故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 ,并在此基础上 ,论述了顶板事故的相关情况及其原因 ,提出了今后改进顶板控制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近悉 ,《中国煤矿事故暨专家点评集》一书已出版发行。该书是一部资料性工具书 ,主要介绍了包括煤矿瓦斯 (含瓦斯、煤尘 )、矿井瓦斯中毒窒息、煤尘爆炸、火灾、水害、顶板、提升运输、机电、矿山救护队自身伤亡等 12种类型的 15 0 0余起事故 ,内容丰富。每起事故一般按矿井概况、事故经过、事故原因顺序编写 ,有的事故案例还保留了事故的勘察技术鉴定及责任者的处理内容。点评采取一例一议的形式 ,对每起事故都分别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加以点评。该书是由中煤劳保学会和煤炭工业出版社组织编写的。《中国煤矿事故暨专家点评集》出版发…  相似文献   

13.
戴运德 《煤矿安全》2001,32(10):40-41
通过分析下分层己15- 12 0 72 工作面和戊9- 10 - 12 0 82 工作面初采时发生冒顶事故的原因 ,提出了针对下分层开采的工作面 ,初采时防止冒顶的对策和措施 ,对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运用系统观点提出了关于煤炭生产风险事故的若干见解,认为生产风险事故和安全科学的理论基础应该是系统风险理论;“安全事故”的提法应该改为“风险事故”;风险事故的原因分析应该采用系统原因分析方法。并运用系统风险理论的方法对煤炭生产风险事故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到有关风险事故原因层次、工业生产风险事故的人为性、煤炭生产风险事故的核心原因是在作业层以及区别个别原因与一般原因的观点。认为减少煤矿生产风险事故的根本在于提高煤炭生产作业的质量,而生产作业质量的提高决定于工人素质、技术水平和管理因素3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全国煤矿顶板事故多发,研究表明,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行为安全最基本的方法就是通过纠正人的不安全动作和习惯来达到预防事故的目的。基于行为安全"2-4"模型对某起重大顶板事故的动作原因、习惯原因、体系原因以及文化原因进行分析,得到组织行为错误是该事故发生的主导原因,并形成了本次顶板事故致因链。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培养员工安全习惯、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和宣贯安全文化等三方面的具体措施,最后形成顶板事故措施链。  相似文献   

16.
马修峰 《煤矿机电》2012,(4):101-103
举某矿井下10 kV线路单相接地事故的实例,从接地保护及开口三角形绕组的工作原理着手。分析了发生接地事故的原因以及查找接地事故的方法。正常情况下,开口三角形绕组零序电压为0 V;当系统单相接地,开口三角形绕组零序电压达到30 V整定值时,零序电压继电器动作,发出接地信号。开口三角形绕组的错误接线会导致开口三角形环流,造成电压互感器烧损。将两组开口三角形绕组独立运行便可避免该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某工程项目C列柱为等截面柱 ,长 12m ,断面为 4 0 0mm×6 0 0mm ;采用对称配筋 ,每边为 4 16 ,构造筋为 2 12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 0 ,吊装时已达 10 0 %强度 ;柱为平卧预制 ,一点起吊 ;吊点距柱顶 2m ;刚吊离地面时 ,在柱脚与吊点之间离柱脚 4 .8m左右产生裂缝 ,裂缝沿底面向两侧面延伸贯通 ,最大宽度达 1.3mm ,使柱产生断裂现象 (图 1)。图 1 柱子断裂现象1 事故原因分析此事故的主要原因为 :柱平卧预制吊装 ,吊点受力与使用受力不一致 ;吊点选择不合理 ,吊装弯矩过大 ,其抗弯强度和抗裂度不能满足要求所造成的。1.1 吊点选择不符合吊…  相似文献   

18.
0前言 在煤矿生产建设中,爆破工作引起瓦斯爆炸事故的原因很多,如炸药含水率过大、最小抵抗线过小、炮泥封孔长度不足等.据有关资料显示,发生在掘进工作面的瓦斯爆炸事故,由于放炮炮泥不足引起的占有一定的比例.所以,这一问题很值得研究和重视. 1炮泥不足易引爆瓦斯的原因 井下掘进工作面炮眼装完药后,用足够长度炮泥封堵,才能安全有效地爆破.炮泥不足容易引起瓦斯爆炸,原因如下.  相似文献   

19.
通过研究一起美国瓦斯爆炸事故引发原因,以"行为安全2-4模型"为理论依据,从事故不安全动作原因,习惯性行为原因以及组织行为原因3个方面对事故进行了深入分析。分析得到了引起该事故的6个主要不安全动作以及对应的习惯性行为,得出导致事故的组织行为原因为4种安全管理制度的欠缺或执行不到位。针对事故引发的原因,从完善和落实安全管理制度、有针对性进行安全培训、纠正员工的不安全动作3个方面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事故的原因分析,有线路方面的原因,也有车辆方面的原因,根据这些原因,提出运输事故的具体预防措施。如加强管理、增大投入,进行牵引计算等,从而减少运缓、脱轨事故的发生频率,保证铁路运输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