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电站煤粉锅炉炉内压力波动的非线性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电站燃煤锅炉炉内过程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时变过程,因此在传统的线性分析技术基础上引入非线性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可反映炉内瞬态过程的炉内压力信号的统计检验分析,确定炉内压力波动序列分布不服从正态分布,而是服从具有尖峰胖尾特性的分形分布;多变量影响造成的不可预测的压力间断性跳跃,是炉内压力波动服从分形分布特征的根本原因.利用最大拟然估计方法对压力波动的分形分布参数进行了估算,计算表明炉内压力波动信号的方差无统计意义.利用经典的R/S统计分析工具.计算得到炉内压力波动序列的Hurst指数,分析了炉内压力波动情况与其Hurst指数间的关系,这可为锅炉燃烧优化调整提供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2.
气流床气化炉压力波动信号的R/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利用炉膛压力信号对气化炉内燃烧稳定性进行诊断方面开展了试验研究工作.采用R/S分析(rescaledrangeanalysis)方法研究了气化炉内的压力波动信号,得到相应的压力波动Hurst指数,说明气流床气化炉内的压力波动具有分形特征.增大氧油比(氧气进料量(m~3/h)/柴油进料量(kg/h)),炉内接近烧嘴位置处的Hurst指数将增大.所以,通过计算炉内接近烧嘴位置处Hurst指数变化大小的情况,可以分析炉内的燃烧情况.发现热态条件下,Hurst指数变化范围比冷态条件下Hurst指数变化范围大.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冷态气化炉内压力波动信号的分形维数变化范围为1.25~1.40.  相似文献   

3.
电站锅炉炉墙在燃烧压力随机性波动的激励下会引超振动,本文对大型电站锅炉作了多次现场的振动实测和炉内压力波动测量,并进行了谱形分析.根据实测结果,知道某些锅炉所以会激烈振动,主要是炉墙结构的低阶因有频率落人了气玉谱的主要频段内所致.本文主要讨论炉墙结构动力特性计算的力学简化模型以及它的动动微分笔程,然后用加权残数法计算炉墙的固有频率.文中计算了国产300MW电站锅炉墙因有频率的许多方案,进行优选,并提出了改进刚性梁布置的一些原则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煤粉超细化对炉内受热面积灰与结渣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煤粉颗粒温度、环境气氛和惯性沉积是电站四角切圆煤粉燃烧锅炉炉内受热面积灰与结渣的主要外在因素,以此为依据采用超细化煤粉燃烧技术对炉内受热面积灰和结渣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阐述了煤粉超细化对于减轻电站有四角切圆煤粉燃烧锅炉炉内受热面积灰与结渣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1976年总目录     
整体增压沸腾炉发电装置的运行和控制第一台400吨/时“三化”锅炉胜利建成投产本生炉变压运行实况日本玉岛电站配50万危超临界压力UP锅炉保持蒸汽温度的精度对燃油锅炉运行安全性的影响130叱/时中压“三化”电站锅炉 8~16 1~326~3519~2427~30 1~3244 5 610锅·内23~3318~抖 1~14 lee623~2612tw16 1 ee19 lto1516ro3斗 3tw141牛~2121~257只︸gQ产on“nUJl上曰.1月.﹃燃油水管锅炉传热分布的计算结果及实侧结果比较过热蒸汽中强化传热的某些结构的可能性SG召20一100型煤粉炉过热器管的超温及改进关于锅炉水循环计算的安全校验问题BK3一320…  相似文献   

6.
煤粉气流性质和炉内空气动力特性对锅炉的稳定燃烧起着重要作用。燃烧的稳定性直接影响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从煤粉气流的着火性质和炉内实际切圆直径等方面分析了其对锅炉燃烧稳定性的影响,对于指导锅炉运行人员进行燃烧优化调整具有一定的实际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1问题的提出1.1风煤分配不平衡对锅炉的影响电站煤粉锅炉燃烧器过量空气系数对炉内燃烧状态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如果一次风媒系统分配不平衡,炉内空气动力场出现明显偏离等问题,会导致炉内的燃烧状况恶化。目前在我国电站锅炉的运行中,由于难以精确、实时、全面地监测煤粉浓度、各风管风量风压等参数,并缺乏调平依据和手段,在已建成投产的300MW、600MW、1000MW级的各类机组锅炉中,均大量存在一次风媒系统不平衡、二次风分配不平衡等问题。虽然在锅炉建成调试时进行了基本风煤系统的调平,但其实际调节效果缺乏精确评估依据,其数据缺乏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温控制过程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阎维平  于希宁 《锅炉技术》2001,32(12):20-25
比较全面地分析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中影响床温的因素,结合电站锅炉的特点,讨论了在变工况运行下的床温调节规律,着重分析了与煤粉炉控制和运行性能的不同点,对循环流化床电站锅炉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台300 Mw双炉膛电站燃煤锅炉,利用安装在炉本体上的多个CCD火焰探头实时拍摄火焰图像,通过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得到反映炉内燃烧工况的辐射能检测值,同时在300 MW和250 MW两个稳定负荷变氧量工况下进行炉内辐射能特性检测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辐射能与氧量信号之间存在着良好的负相关性,低负荷下负相关系数的绝对值高达0.9以上;辐射能信号超前氧量信号的变化,超前时间为30~40 s.  相似文献   

10.
为避免煤热失重反应静态燃烧过程获取的燃烧参数与实际锅炉动态燃烧之间的误差,以及解决沉降炉实验工作量大、难以对所有煤种进行试验的问题,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建立了煤粉着火特性模型,通过对热失重反应过程的机理分析确定最佳输入变量,并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利用热失重反应过程数据预测煤着火性能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可以在实际中应用,指导大型电站锅炉及燃烧装置的设计和运行.  相似文献   

11.
电站锅炉炉内三维温度场在线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1台670t/h电站锅炉上安装了1套三维温度场可视化监测系统,该系统由炉膛火焰图像探测器、视频分割器及工控机等组成。通过对炉膛火焰辐射图像的处理,采用正则化方法实现了炉膛内三维温度场(沿锅炉高度方向划分为12层横截面)的在线监测。检测结果表明,由于该锅炉掺烧高炉煤气。在沿炉膛高度方向上形成了两个燃烧高温区;炉内平均温度与机组负荷和主汽压力的相关性较好;通过对一次锅炉灭火事件的分析,表明该系统在燃烧诊断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增压锅炉燃烧监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增压锅炉是船用蒸汽动力装置中的700 K左右,而在高负荷运行时火焰温度约为1 900 K,辐射温度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较好;同时,对锅炉6种不同运行负荷下火焰辐射能信号监测分析发现,辐射能信号与过热蒸汽温度和烟气温度的变化趋势也基本一致,有利于将辐射能作为反馈信号引入到控制系统中,从而优化锅炉控制.  相似文献   

13.
新建的大型燃煤电站锅炉设计中均采用了低NOx燃烧系统,通过对炉内燃烧过程的合理组织来实现低NOx生成和排放.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的方法,完成了对某电厂采用先进低NOx燃烧系统的1000 MW超超临界锅炉的计算和分析.对通过数值模拟计算获得的炉膛温度场、CO浓度场、O2浓度场和NOx浓度场进行分析,证明锅炉主燃...  相似文献   

14.
富氧燃烧技术是未来实现燃煤电站锅炉CO2捕集和存储可能采取的技术路线之一,但是煤粉在普通空气和CO2气氛条件下的燃烧及传热传质特性有很大的区别,因此有必要对煤粉富氧燃烧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总结富氧燃烧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并与传统燃煤电站锅炉空气燃烧技术进行比较,从传热特性、煤的反应性以及污染物排放特性3个方面介绍了富氧燃烧的特点,为将来工业应用做好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增压富氧燃烧流化床锅炉炉内传热模型.通过模型计算,分析了颗粒粒径、空隙率、床层温度及系统压力等因素对炉内传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颗粒粒径增大,传热系数减小;随着空隙率增大,传热系数减小;随着温度升高,传热系数增大;随着压力升高,传热系数增大,但增加的幅度明显变小,说明当压力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继续升高压力对传热没有太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欧宗现  阎维平  朱予东  李明 《锅炉技术》2011,42(2):18-21,57
电站燃煤锅炉运行中对受热面进行吹灰,要经历一系列不可逆过程,出现各种熵产,从热力学第二定律出发,分析电站锅炉吹灰过程的熵产,建立了吹灰蒸汽减压熵产、吹灰蒸汽混合熵产、吹灰蒸汽传热熵产、吹灰蒸汽排烟熵产以及吹灰器电机熵产的计算模型.利用某台燃煤锅炉的现场数据进行了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同一个受热面吹灰所产牛的各种熵产在数值...  相似文献   

17.
燃煤热水锅炉运行安全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大容量燃煤热水锅炉是符合我国国情、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举措,势在必行.但是大容量燃煤热水锅炉安全运行是需要十分关注的问题.分析了热水锅炉出现故障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并以实例分析说明角管式燃煤热水锅炉不仅很好地解决了热水锅炉运行的安全性问题,而且有利于节约能源和改善燃煤热水锅炉使用地的周边环境.  相似文献   

18.
The utilization of powdery semi-coke as a power fuel in pulverized coal-fired power plants has become a new and potential technique to consume the excess powdery semi-coke.The characteristic of low volatile results in poor combustion performance and high NO_x emission,and to co-fire with bituminous coal is a practical strategy to address this problem.However,the co-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inherent interaction between semi-coke and coal remain insufficiently understood.In addition,the influences of secondary air arrangement,the boiler operation load,and the fuel type on co-combustion process are still unclear,which is urgent to be further explored.In the present study,experiment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 were jointly utilized to inquire into the co-combustion behaviors and NO_x emission features of semi-coke and coal.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out-furnace method"was a suitable choice for small-capacity boiler when the proportion of semi-coke was 33%,due to the limited combinations of the semi-coke injection position.It was recommended that semi-coke was preferred to be injected from the middle layers of the furnace under the"in-furnace method"to improve the overall co-combustion performance.The critical value of the separated over fire air ratio in this study was 27.5%,over which a slight drop of carbon content in fly ash could come about.Moreover,the elevation in the proportion of separated over fire air gave rise to the significant decline of NO_x concentration.The constricted secondary air arrangement was preferred to be employed due to the high boiler efficiency.The separated over fire air and the surrounding air needed to maintain a wide-open degree to prevent the increase of NO_x emissions and the coking of nozzles.For the load reduction regulation method adopted in this study,the NO_x concentration first rose and then dropped,while the burnout ratio decreased obviously as the operation load was reduced.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coal and semi-coke generated significant influences on co-combustion behaviors within the furnace.The NO_(x )generated by high-volatile fuel (bituminous coal) combustion was mainly affected by volatile-N,while the NO_(x )generated by low-volatile fuel (semi-coke) was mainly impacted by char-N.This study is of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efficient and clean utilization and beneficial to the large-scale application of powder semi-coke in power plants.  相似文献   

19.
大型锅炉炉膛内的空气动力工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中给出了对WG300MW机组锅炉炉膛进行冷态空气动力场模化试验的结果。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二次风与一次风动压比、一次风的投运方式。燃烧器的布置方式等均会影响到炉内的空气动力场。这些结果对我国300MW机组锅炉及其它切向燃烧锅炉炉膛的设计和运行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国内许多火电站燃烧煤质波动对锅炉的稳定燃烧和安全运行构成了严重威胁,主要矛盾反映在燃料低位发热量太低,经常在炉内无法稳定燃烧。针对锅炉燃料发热量大范围波动工况下的燃烧数据特性,提出了关联信息算法和非线性映射网络的混合模型。利用此模型对国内某300 MW电站锅炉现场燃烧数据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得到了判断燃料发热量变化的诊断规则知识,可以较好地预测燃料发热量的变化,优化运行人员的操作。该方法实施性强,投入成本小,而且还可以无缝地集成至现有的SIS平台中,完善锅炉系统的实时性能诊断模块,提升SIS系统二次开发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