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建宇 《艺术与设计.数码设计》2007,(6)
文化的发展是一种传承。吉祥图形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象征,它把文化现象浓缩成了视觉符号。在中国,吉祥图形是与社会生活密不可分、特别是吉祥图形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更是传统文化底蕴的一种释放与延续,是传统文明与现代文化的一种契合。 相似文献
2.
势是绘画艺术的本质属性之一,一直就存在于任何种类,任何时代之中,其间并未曾消逝过。势也并不是中国绘画艺术所独享的概念,同样可以在各种绘画中得到运用。"势"作为绘画美学范畴内的本质因素,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所具有的特质,更能体现出绘画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3.
田霄峰 《数码设计:surface》2010,(8):272-274
自20世纪20~30年代受西方影响最广泛的上海有了时装画的问世以来,我国时装文化也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直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时装设计专业才在我国出现,时装画成为了一门专业必修课,从此改变了几十年服装裁剪书中只有款式说明图的现状,并视为服装文化的组成部分,并且越来越多样化。本文将我国传统绘画元素穿插运用于当代时装画进行自我风格的拓展,希望传统与现实能够紧密地融合起来,使时装画这门艺术繁荣兴旺。 相似文献
4.
赵炎 《数码设计:surface》2009,(12):283-285
中国漆画有着悠久的历史,数千年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风貌。新时期以来,特别是上世纪70年代以后,漆画作者走出传统漆画的桎梏,把新的观念引入到现代漆画领域中来,无论是从内容、材质到形式都有了极大的变革,使漆画题材的内容更具广泛性、表现手法更具多样性。这种变革使中国漆画以一种新的现代美术样式去传承和创新着中国传统的漆画艺术。 相似文献
5.
黄曦 《数码设计:surface》2014,(11):124-126
中国画在内容及艺术创作上能够充分体现出古人对社会、自然以及哲学、宗教、政治、道德、文艺方面的认识,在构思、构图、色彩、造型等方面都特点显著。中国画本身又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加之受西方文化审美化观念的冲击,使其形式化、夸张性、装饰性等艺术特点也愈加突出。对中国画的装饰性表现作出理论性、本质性的总结,使人们对其装饰性表现有清楚的认识,极有必要。 相似文献
6.
中国书画的计算机虚拟绘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中国书画的计算机模拟绘制方法,讨论了中国书画的特点和建模、绘制方面的要求.把绘制方法分为2D,3D毛笔模型以及基于参数化曲线的纯几何图形学方法,对其中的典型算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最后,对今后中国书画的计算机模拟绘制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季琳琳 《数码设计:surface》2014,(7):140-142
人类有相互沟通的语言方式,同样人与艺术也拥有相应的沟通媒介,中国画艺术的艺术表达媒介便是画中线条,中国画中的线条不仅是艺术表达的方式更是整个艺术作品的灵魂。在古代名画中的线条绘制过程极其灵活,之所以被很多艺术名家所采用就是因为在灵活多变的前提之下的线条魅力能够吸引众人的眼球,向读者传达丰富的艺术内涵。文章就中国画中的线条进行深度解析。 相似文献
8.
9.
由底向上视觉注意中的层次性数据竞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认知心理学的相关发现,研究了由底向上视觉注意中的数据竞争问题,提出了一个新的基于层次竞争的视觉注意模型,该模型采用依次进行的尺度、特征和方位竞争逐渐搜索注意焦点的基本属性,利用区域生长简单描述注意焦点的大致轮廓,并通过上述过程的循环往复逐一获得图像中的各个注意焦点.将此方法应用于多种类型的真实图像中获得了较为满意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0.
实时绘制3D中国画效果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介绍了一个利用可编程图形硬件对3D山峦模型进行实时水墨效果绘制的系统.首先建立对应于不同层次的一组纹理图像,图像中的笔刷纹理按照手工绘画那样非均匀分布并构成明暗变化的纹理序列.系统在运行,首先检测山峦模型的位置来确定它所在的层,然后根据山峦模型的光照值对相应的纹理进行混合,山峦底部则与背景的云雾图进行混合,以得到最终的具有国画风格的画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