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基于IP的语音、数据、视频等业务在NGN网络中所面临的一个实际困难就是如何有效地穿透各种NAT的问题。现有的解决方案有ALG、Media Proxy、STUN、Middlebox等。本文提出了一种综合应用STUN和Media Proxy方案解决SIP穿透NAT的方案。对于非对称NAT采用STUN穿透,对于对称NAT采用Media Proxy方案穿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让SIP终端穿透几乎所有类型的NAT。  相似文献   

2.
基于端口探测的SIP穿透NAT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会话发起协议(SIP)穿越网络地址转换(NAT)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端口探测的解决方案。该方案将SIP用户代理和简单UDP穿透NAT技术(STUN)客户端结合起来,以端口探测的方法有效预测对称NAT的下一个端口地址,使STUN可以穿越一部分对称NAT和所有其他类型的NAT。多种网络环境下的测试表明该方案达到了要求。  相似文献   

3.
目前广泛使用的NAT穿越方案STUN方法无法穿越对称型NAT,设计改进STUN方案以克服STUN无法穿越对称型NAT的缺陷,从而实现穿越双对称型NAT的目标.新方案保持STUN方式无须改动现有的NAT设备、协议简单等优点,并尽量避免目前TURN、ICE穿越对称型NAT方案延迟和丢包的问题,满足了越来越多的企业为提高信息安全性需要使用对称型NAT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基于ICE方式SIP穿透Symmetric NAT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曾立  吴平  高万林  武文娟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5,26(11):3017-3020,3023
基于IP的语音、数据、视频等业务在NGN网络中所面临的一个实际困难就是如何有效地穿透各种NAT的问题。对此,会话初始化协议SIP以往的解决方法有ALGs、STUN、TURN等方式,但它们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探讨了一种新的媒体会话信令穿透NAT的解决方案——交互式连通建立方式(ICE)。它通过综合利用现有协议,以一种更有效的方式来组织会话建立过程,使之在不增加任何延迟的同时,比STUN等单一协议解决NAT穿透问题更具有健壮性、灵活性。详细介绍了ICE算法流程,并设计一个实例针对SIP信令协议穿透Symmetric NAT流程进行了描述,最后总结ICE的优势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P2PSIP系统中NAT穿越方案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P2PSIP系统整合了P2P技术和SIP协议的优势,是当今网络技术领域的热门应用之一.作为端到端的应用,NAT穿越是P2PSIP系统所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首先概述了NAT的由来、工作原理及NAT的各种常见类型;然后阐述了系统中信令穿越NAT和媒体流穿越NAT所面临的问题;随后分析了当前各种NAT穿越方法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下提出一种P2PSIP结点穿越NAT的方案:STUN+TURN方式,并在扩展会话描述协议SDP的基础上对该方案进行了详细设计.采用该方案的P2PSIP系统可以实现正常的VoIP通信.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要介绍了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or)技术的原理及其在当前网络环境中的应用,分析了当前网络环境中广泛存在的NAT设备对P2P(Peer-to-Peer)通信的影响。阐述了包括ALG(Application layer Gateway)、代理(Proxy)技术及UDP打洞(UDP Hole Punching)技术在内的多种NAT穿越技术,并在深入研究STUN协议及分析对比多种穿越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NAT穿越方案,使得NAT后的主机基本实现了在各种类型NAT下的成功穿越。  相似文献   

7.
随着P2P分布式存储的研究深入,处在不同网络的节点间建立连接受到网络地址转换(network address translator,NAT)限制.现有的UDP对NAT的简单穿越(simple traversal of UDP through NAT,STUN)方案,不能满足P2P分布式存储对数据传输质量的要求,并且由于对称型NAT的广泛使用,节点间数据传输必须经过服务器中继转发,中继服务器成为系统瓶颈.提出采用基于UDP的数据传输(UDP-based data transfer,UDT)协议的改进STUN方案,可以保证数据传输可靠性,同时基于端口预测的NAT穿越策略,不需要服务器中继即可实现在对称型NAT后的节点间建立P2P直连.  相似文献   

8.
于坤  陈晓兵 《软件》2013,(9):115-117
针对NAT环境下P2P网络通信存在的问题,系统化的进行NAT穿透机制的研究,提出一种完整的NAT穿透的网络体系结构。通过在运输层与应用层之间增加新的适配层,实现多种P2P应用系统对底层网络的统一访问接口,并设计了多种新的机制来增强NAT环境下P2P网络的鲁棒性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网络地址转换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or)的由来,以及VOIP应用中SIP穿越NAT难的问题。研究当前穿越NAT的众多方案,选择利用STUN穿越非对称NAT以及配合TURN来穿越对称NAT,从而实现穿越NAT的ICE方案。该方案无需对NAT和软交换设备做任何改动,而且比以前方案更具灵活性。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案成本低,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随着IP数据业务的蓬勃发展,基于分组的多媒体通信系统标准H.323、SIP、MGCP等被广泛运用于视频会议和IP电话中。VoIP是新一代网络时代发展起来的最具代表性和发展前途的应用技术之一。SIP作为VoIP中的一种信令控制协议,具有很大的增长潜力。因此为了更好地推广VoIP业务的发展,解决好SIP穿越NAT的问题将是一个重大的研究课题。本文主要是在STUN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其无法穿越对称型NAT的缺陷展开研究的,提出了一个改进的新方案,从而达到穿越双对称型NAT的目的,改进方案较其它穿越双对称型NAT的方案较好地避免了包的延时和丢失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ICE(交互式连通性建立)方案作为一种综合解决方案,适合各种类型的NAT穿越。但ICE方案针对Symmetric NAT全部采用TURN中继方式进行穿越,而TURN方式在传输效率上尚有不足。结合端口预测方案P-STUN,对原有ICE方案进行了改进,使其获得更多的地址信息,能够对大部分SymmetuicNAT采用UDP直连方式穿越,解决了上述问题,有效提高了ICE针对Symmetric NAT穿越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为适应越来越多的企业基于网络安全性需要而使用Symmetric NAT的趋势,给出一种采用预测端口实现信息包穿越Symmetric NAT的方法,该方法克服了目前对称型NAT穿越方式中存在的服务器负担重、延时、丢包等问题,能更好的满足企业使用对称型NAT既可节约IP又能强化网络安全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常用的几种NAT穿越技术存在的需要改变网络环境、不支持Symmetric NAT与TCP的穿越、延时、丢包等问题,在对P2P网络环境下NAT穿越原理认真分析的基础上,以穿越原理为基点,对目前NAT穿越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给出了‘采用端口预测穿越NAT的新方案’,该新方案在不需要改变现有网络设备的情况下实现了TCP对各种NAT的穿越,减少了延时和丢包等NAT穿越常见的问题。通过大量的实验表明该新方案更适合于对网络安全需求更高而使用对称型NAT的企业。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NAT类型的阐述,对Udp报文穿越不同类型NAT的网络问题进行了简单描述,对Udp报文无法穿越Symmetric NAT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关于NAT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NAT技术可以解决IP地址紧缺的问题,同时,也能将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隔离,为网络提供一定的安全保障.概要介绍了网络地址转换(NAT)的基本原理,着重介绍了3种NAT技术:静态NAT、动态NAT和端口方式.分析了NAT技术的工作原理,给出了NAT在路由器上的实现方法,最后以宽带小区组网中NAT技术应用进行举例.  相似文献   

16.
一种基于预测的Symmetric NAT穿越解决方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止戈  彭宇峰  张苏灵  高传善 《计算机工程》2005,31(11):122-123,210
NAT穿越技术是基于分组的多媒体传输技术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STUN方案可以较好地解决大多数情况下的NAT穿越问题,但是无法实现对对称型NAT的穿越。在STUN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预测的解决方案P-STUN,可以实现对对称型NAT的穿越。经过测试,P-STUN方案较好地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7.
IP安全协议与网络地址转换间的不兼容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P安全协议(IPSec)业已成为当前构筑基于IP技术的虚拟专用网(VPN)的主流技术,然而已广泛使用的网络地址转换(NAT)技术正成为阻碍基于IPSec的VPN发展的主要障碍。该文对IPSec和NAT/NAPT之间的不兼容问题进行了详尽分析,介绍了Realm-Specific IP(RSIP)和UDP封装法两种解决方案,并对二者进行了比较,最后给出UDP封装法更利于解决该问题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跨越NAT的P2P应用UDP通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基于Internet的P2P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更多的内网主机需要参与到P2P中来。NAT之后的主机IP地址在Internet上是不可见的.Internet上的主机不能主动访问这些NAT之后的主机,但P2P网络要求任何主机之间都能够直接对等交换信息,这就使得P2P网络应用必须解决穿越NAT实现双向对等通讯的问题。本文在介绍了NAT基本原理和NAT对P2P应用的影响基础上,分析了客户端位于同一个NAT的后面、客户端位于不同的NAT的后面和客户瑞位于多级NAT的后面这三种情况下.P2P软件跨越NAT的UDP通讯问题。  相似文献   

19.
IPSec和NAT兼容性研究及解决方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地址转换技术(NAT)与IP安全体系结构(IPSec)在因特网上都是得到广泛应用的技术,但是它们之间却是不兼容的.分别介绍了NAT和IPSec两种协议的基本原理,并对两者存在的不兼容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介绍了RSIP和UDP封装法两种解决方案,并对两个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UDP封装法是目前更为可行的方案,最后分析实现NAT透明穿透会对IPSec造成那些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