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多层砖混结构抗震性能差的特点,介绍了钢筋-沥青复合隔震层技术,该技术造价低,施工简便.通过在基础与结构主体之间设置沥青隔震层,大大延长建筑物基本自振周期,从而达到隔震、减震的目的.详细介绍了设计步骤及施工方法,包括隔震原理与组成,并通过计算,确定合理的减震系数和构造措施.  相似文献   

2.
一种新型隔震层的构造及其振动台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一种新型隔震层的构造和工作原理,通过对多种工况下的隔震层试件进行振动台试验,研究隔震层在不同隔震层高度和不同加速度幅值输入时的动力特性,研究隔震层在不同隔震层高度和不同加速度幅值输入时的隔震层相对位移及加速度的减震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该隔震层减震效果明显。当隔震层高度增加或加速度输入幅值加大时,隔震层的减震系数提高。当输入加速度到达一定幅度时,相对位移增加幅度下降,说明该隔震层具有可靠的位移限制能力。  相似文献   

3.
考虑参数优化的层间隔震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隔震层在不同位置的层间隔震结构减震效果,验证层间隔震结构参数优化理论,建立了不同隔震层位置的层间隔震结构模型,优化了隔震层上下部频率比,对隔震层采用侧移刚度偏小值、优化值和偏大值的层间隔震结构模型进行地震动模拟振动台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层间隔震技术能有效地降低结构地震反应,减震效果随着隔震层位置的升高而逐渐降低;经过参数优化设计的层间减震体系能在最大限度地降低隔震层下部结构层间位移反应的同时,有效地控制隔震层上部结构绝对加速度反应;同时研究表明,在实际工程中,进行理论计算的优化侧移刚度值和由橡胶隔震支座的类型和数量决定的实际优化侧移刚度值存在一定的误差是允许的。  相似文献   

4.
在山地掉层结构的上、下接地层设置橡胶隔震支座,形成山地掉层隔震结构。为研究山地掉层隔震结构的抗震性能,对某8度抗震设防区掉2层1跨的7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以相似关系1∶10制作了振动台试验模型,通过在试验模型底部安装和拆卸橡胶支座的方法分别进行了掉层隔震与非隔震结构模型的振动台试验,对比分析了山地掉层隔震与非隔震结构模型宏观试验现象、频率变化、楼层加速度、楼层位移以及混凝土应变的区别。结果表明:与山地掉层非隔震结构相比,山地掉层隔震结构的扭转效应减小,地震响应得到有效控制,其抗震性能明显高于非隔震结构,且安全储备高;将隔震技术应用于山地掉层结构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多层隔震与非隔震框剪结构振动台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两个缩尺比为1∶25的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隔震与非隔震模型的模拟地震振动台对比试验,研究了隔震与非隔震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自振特性、阻尼比、地震反应特征、破坏形态和破坏机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非隔震结构相比,隔震结构具有明显的减震效果。  相似文献   

6.
钱晓旭  韩晓健  洪宝宁  彭阳 《工业建筑》2020,(11):184-189+167
基于量纲分析法,按一般低、多层建筑的基本周期(隔震前0.1~0.4 s)满足相似比关系,选用4层钢框架模拟原型结构,2层钢框架模拟加层结构。通过开展加层结构基底隔震体系的模型振动台对比试验,研究基底无隔震、基底滑移隔震和基底组合隔震3种不同方案下加层结构的地震响应特性、隔震效果和减震机制。利用有限元软件再现了未加层原型结构的动力特性。结果表明:1)无隔震方案在加层部分鞭梢效应明显,采用隔震方案后,加层部分及整体地震响应均明显降低; 2)滑移隔震的减震率优于组合隔震,而对于最大层间位移的控制劣于组合隔震; 3)自振周期0.204 s的4层既有建筑增加2层,通过滑移隔震或组合隔震可显著降低地震响应,提高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7.
8.
本文对具有复位能力的球支撑滚动隔震体系进行了刚体模型和两质点模型的振动台隔震试验.讨论了质量比、自振频率、刚度等因素对隔震性能的影响.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结果表明,与基础固定结构相比,球支撑滚动隔震体系具有明显的隔震效果.  相似文献   

9.
隔震住宅滑移层性能现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详细介绍了在西安进行的国内首次整幢滑移层工字形大开间住宅建筑的现场检验方法及检验结果。试验表明,在建筑物底部合理地安装多组荷载率同步千斤顶的试验方案是可行的,证实了该建筑滑移层的静磨擦系数为0.1,与原设计相符,验试验的成功表明,这种方法可作为房屋隔震检验的一种基本方法,适用于各类滑移隔震房屋的性能检验和地震后房屋隔震滑移层产生滑移的复位,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邱民 《建筑技术》2002,33(4):265-266
现浇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中 ,由于墙体截面小 ,钢筋数量多密度大、直径小刚度差 ,模板安装过程中对钢筋的挤压、碰撞 ,浇捣混凝土时对钢筋的扰动、挂拉和施工过程中工具、机械、设备、人员等因素的影响 ,往往使钢筋发生位移 ,其比例据统计高达90 %以上 ,严重影响了结构质量。为此 ,我们在北京南站5栋高层剪力墙结构住宅楼工程中 ,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工程概况北京铁路分局南站住宅楼工程 ,系大模板全现浇剪力墙结构 ,地上22层(局部24层) ,标准层高2.7m ,最大层高4.5m。墙体厚200mm ,采用C35商品…  相似文献   

11.
针对轻木-混凝土混合结构在地震作用下上部木结构反应放大的问题,提出在两种结构层间采用木制隔震装置形成隔震体系,并设计两层足尺模型进行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研究该体系的层间隔震效果。依次输入峰值加速度为0.10g~0.40g的3种地震波,分别对层间隔震模型和非隔震模型在纵横向的地震响应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木制隔震装置有效降低了上部轻木结构的加速度反应,隔震层上下最大加速度降幅可达38%;隔震结构的相对位移集中于隔震层,上部轻木结构的层间位移较小,起到了良好的隔震作用;罕遇地震作用下,隔震层发生明显的相对位移,Taft波、人工波和El Centro波作用下最大相对位移分别为82.26、82.92 mm和57.2 mm,说明隔震装置能有效降低模型的地震反应,且隔震效果与输入地震波的频谱特性有关。此外,下部混凝土结构与上部轻木结构的刚度比对隔震装置的隔震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刚度比较大时,其隔震机理及效果类同于基底隔震,试验结果表明隔震效果良好;当刚度比较小时,其隔震机理及效果类同于TMD被动调谐减震,要达到理想的减震效果有待进一步的参数优化。  相似文献   

12.
九层房屋基础滑移隔震的试验、分析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介绍了太原市“玫瑰园”小区某九层砖房基础滑移隔震结构的1/15整体缩尺模型的振动台对比试验和理论分析。论述了多层房屋基础滑移隔震体系的隔震效果和隔震的可靠性 ,特别是地震烈度较高地区或卓越周期较长的场地 ,滑移隔震较橡胶垫隔震表现出某些优越性。总结了滑移隔震结构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经验 ,对进一步研究与发展基础滑移隔震技术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3.
软土地基条件下土-结构相互作用(SSI)效应会对隔震结构的减震效果及动力特性产生影响。远场长周期地震动使隔震建筑这类长周期结构地震响应强烈,考虑SSI效应后地震响应可能更大。开展软土地基上层间隔震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对比分析远场长周期和普通地震动下隔震层和隔震结构的楼层加速度和位移响应,研究远场长周期地震动下桩-土-层间隔震结构动力响应规律及减震效果。结果表明:软土地基具有明显的滤波效应,抑制高频分量,放大中低频分量;普通地震动下层间隔震结构的减震效果较显著,随着输入加速度峰值增大,减震效果降低,而远场长周期地震动下的层间隔震结构的减震效果比普通地震动下的差;基础及隔震层的转动效应明显,隔震层对基础转动有一定放大效应,远场长周期地震动下的隔震结构的放大效应较普通地震动下的明显,并对隔震层位移反应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
基础隔震技术可以实现核电厂上部结构和内部设备、管道的标准化设计,并提高结构体系的抗震裕度。考虑到设备和管道的抗震要求,提出了一种核电厂三维基础隔震技术。首先采用单质点简化模型进行参数分析,确定了隔震层的合理参数。其次设计开发了三维隔震装置,包括厚层橡胶隔震支座和油阻尼器,并进行了相关的检测试验。最后进行了几何缩尺比例为1/15的振动台试验,模型包括三维隔震模型和传统水平隔震模型以及非隔震模型。试验证明:三维隔震系统在水平方向具备与传统隔震系统相同的隔震性能,并且可以有效地实现核电厂内部设备及管道的竖向隔震。  相似文献   

15.
三维隔震振动台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震中大分量水平与竖向地震作用导致大量建筑结构破坏。目前,隔震系统仅能减小水平地震作用,而三维隔震系统可有效控制结构的竖向和水平反应而减轻地震灾害。由于三维隔震系统竖向和水平自振频率低,三维地震作用下,结构摇摆反应难以控制。为解决这一难题,设计了一种新型的三维隔震系统,该系统包括水平隔震层和竖向隔震层,抗摇摆装置安装在竖向隔震层中用于控制结构摇摆反应。为验证该三维隔震系统性能,对二层钢框架结构模型进行了振动台试验研究。振动台试验结果表明,三维隔震技术能有效减小上部结构响应,并大大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隔震支座下支墩在钢筋密集部位混凝土浇筑困难的原因,提出了采用临时预埋板更换正式预埋板的施工方法,确保了下支墩施工预埋板的安装质量,解决了钢筋密集部位混凝土浇筑困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李学军 《山西建筑》2006,32(13):125-126
结合丽华苑小区的工程概况,介绍了一系列简单、可行的控制剪力墙钢筋位移的措施,并提出了这些技术措施效果显著的结论,可供剪力墙钢筋安装时借鉴。  相似文献   

18.
王飞 《山西建筑》2010,36(18):72-73
提出了一种层间隔震结构模型,建立了其振动方程,通过编制计算机程序进行仿真分析,研究了鞭梢效应对主体结构和塔楼的影响,研究表明,通过在主体结构和塔楼之间设置隔震装置进行隔震,能够大幅度降低主体结构的地震响应,隔震层阻尼对层间隔震结构的控制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平面滑移隔震系统的计算模型,从能量的角度引出了隔震率的概念,以期通过对隔震率这一参数的研究来分析隔震层滑块的质量对滑移隔震系统隔震效率的影响关系.研究表明,隔震层滑块的质量对滑移隔震系统的隔震效果有着较大的影响,且其影响的程度和方式会随着外部激励的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