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超临界电站锅炉排烟热损失量很大,对锅炉尾部烟气余热进行回收利用可以有效提高电厂的热经济性,减少煤耗,降低环境污染。目前火电厂最广泛提高烟气余热利用效率的方式是加装低温省煤器装置。对某超临界机组锅炉余热利用技术进行研究,分析不同低温省煤器布置方案,提出采用双级低温省煤器回收电站锅炉余热利用技术方案,即采用低温烟气与低加凝结水换热技术、前置式空气预热器与低温省煤器组合的能源梯级利用方式,实现最优节能及最佳投资收益。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大容量火力发电厂660MW级燃煤锅炉增设烟气余热换热器回收烟气余热方案,提高机组的热经济性和增加的投资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在引风机出口汇合烟道前装设烟气余热换热器,回收的热量加热凝结水,进入回热系统,可提高全厂热效率0.16%,机组发电标煤耗率降低1.0g/k Wh,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热力发电厂余热资源丰富,且存在锅炉烟气排入大气环境导致的"白羽"现象。为此,国内外学者对烟气余热利用展开了大量研究,其中吸收式热泵作为余热驱动的能级提升装置被广泛应用于区域集中供热和供冷领域。针对目前余热回收领域中应用的回热、多效、多级和压缩-吸收复合的吸收式热泵技术进行综述,并提出一种由双级吸收热泵、升温型压缩吸收耦合热泵和三级烟气换热器组成的烟气余热全热回收系统。该系统基于烟气余热能量梯级利用原理,将烟气由145℃降为40℃以下,同时制取70℃以上的一次热网供暖热水,有效地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白羽"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油田热污水余热利用的可行性分析及尝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胜利油田余热资源情况和用户实际需求出发,对如何将热污水中的余热加以有效利用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理论分析,提出了采用吸收式热泵技术对热污水余热进行有效利用的指导性方案,并介绍了提取热污水余热进行冬季采暖的一试点方案.  相似文献   

5.
使用污水源热泵以回收集体浴室洗浴废热水中部分低品位热能是一种较为高效的余热回收利用方式。以长沙某高校学生浴室为蓝本进行余热回收改造,在原有燃气锅炉的基础上,首先对洗浴废热水的水质进行分析,得出由过滤器处理后的废热水通过热泵间接换热方式的可行性,以此确定热泵-锅炉联供方案。并且对燃气锅炉和污水源热泵的供热方式进行热力学分析,计算得出联供系统全年可节约开支4.84万元,减少1.952×10~5 kWh的能源消耗,节能比为27%。最后对联供系统中一些关键设备及因素的热经济性分析,得出热泵负荷比为30%,其静态回收期为3.32年。联供系统能量利用合理,且该系统在技术上可靠,经济上可行,节能意义突出。  相似文献   

6.
宣钢3#360 m~2烧结机环冷机已投运余热发电项目,但烧结大烟道末端高温烟气并未回收利用,大量300℃~400℃的高温烟气经过除尘脱硫后直接排放,造成能源浪费。该项目利用烧结机尾部大烟道的高温烟气,采用内置式余热锅炉进行余热回收,生产蒸汽并入发烧结电系统,从而提高发电负荷,实现烧结机烟道余热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燃气内燃机烟气的冷凝热计算得出,将排烟温度降低到露点温度以下对烟气进行余热回收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探讨了烟气冷凝热回收技术的应用方案,为正确设计选用烟气冷凝热回收利用系统提供参考。提出烟气冷凝热利用的一些防腐蚀措施,防止或减小冷凝热利用中低温腐蚀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从热力学角度对能量品质和热力系统的进行分析,提出分析不同采暖系统效率的方法。通过对不同采暖系统进行能量分析和对比,认为水源热泵加地板辐射盘管采暖形式的总体能源利用最经济合理,而在没有30~35℃的低温热水余热情况下,高温水源热泵暖气片采暖系统经济性较差。对采暖系统的能量分析从本质上对比各种采暖系统用能的优劣,为合理选择采暖系统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当前工业能源消耗中所排放的低品位余热量大面广,若采用高效的余热利用技术将这部分余热回收,将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工业余热热泵技术可以实现余热品位的提升或容量的扩大,一方面可以将回收的热量应用到工业流程中,另一方面可以在区域供热及供冷方面发挥作用。本文分析了压缩式热泵、吸收式热泵与化学热泵的特点与发展趋势。目前三种热泵技术都在工质、循环以及系统创新方面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在容量、能效比、温升与可靠性方面存在不可兼得的瓶颈问题。此外,工业余热根据种类以及温度品位的不同,适用场合与特点也各不相同。但目前在余热回收利用的设备与系统方面,缺乏针对不同余热特点的指导性设计准则。未来的研究需要集中在发展效率高、容量大、热适应性好、稳定可靠的热泵技术,形成各余热热泵互补利用的广谱化设计准则。同时需要通过对余热的热、电、冷、储、运的网络化利用进行余热系统高质化集成,实现工业余热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0.
从热力学角度对能量品质和热力系统的佣进行分析,提出分析不同采暖系统效率的方法。通过对不同采暖系统进行能量[火用]分析和对比,认为水源热泵加地板辐射盘管采暖形式的总体能源利用最经济合理,而在没有30-35℃的低温热水余热情况下,高温水源热泵暖气片采暖系统经济性较差。对采暖系统的能量士用分析从本质上对比各种采暖系统用能的优劣,为合理选择采暖系统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球范围内能源需求量持续增加,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电站烟气余热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介绍了电站烟气余热利用系统的设计原则,并分析了烟气余热利用系统的换热方程、换热方式、冷源种类以及可设置位置,可以作为我国电站设置烟气余热利用系统、高效合理地梯级回收烟气余热过程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热电热泵热水器的研制与节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热水器供水洗浴时,大部分热能随着废水的外排而浪费掉了,因而能源利用效率底下,而且热废水外排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热污染;尽管热电装置作为制冷系统效率较低,但作为热泵系统,相对于利用电能直接加热的装置其热输出效率却较高;热电热泵快热式热水器,通过回收洗浴废水热能达到了节能、环保的双重目的;卫生热水能耗在民用及各种商业建筑环境能耗结构中的比例日益增大,热电热泵装置为废热利用、建筑环境节能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随着能源价格日益高涨,空气污染日渐严重,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已成为重要议题。而现在工业锅炉的使用中普遍存在着热量利用率低下,排放烟气余热温度过高,以及烟气内污染环境气体含量过高等问题。因此,阐述了锅炉烟气余热回收技术和其优缺点,并详细介绍了热管技术和冷凝式锅炉的工程应用方案以及与其他系统的联合方案,然后以实际工程为例分析了锅炉烟气余热回收的效果,最后得出当前余热回收技术仍存在很大的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由于严寒地区冬季室外空气的温度低,助燃的空气进入锅炉会产生爆燃和震动、燃烧效率降低。同时大型供热系统回水温度高,燃气锅炉排烟温度较高,排烟余热深度利用中,烟温降低程度受到回水温度条件限制。本文提出了新的烟气加热空气方式,与常规烟气加热空气方式相比,减少了设备耗材、体积及阻力,应用于大型燃气供热锅炉烟气余热深度梯级利用的节能改造。工程实测表明:烟气余热回收和助燃空气加热系统,可将烟气温度降到锅炉回水温度及以下,锅炉燃气利用热效率提高了13.2%,烟气余热回收率为66.7%,实现了排烟余热深度利用,并解决了助燃空气进入锅炉产生爆燃和震动的问题,为严寒地区燃气锅炉烟气余热深度利用与助燃空气加热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内燃机冷热电联供系统作为一种高效的能源利用方式,排烟余热回收后的排放温度在100℃左右,仍有部分低温余热没有充分利用,提出一种分布式冷热电三联供(distributed combined cooling heating and power,DCCHP)动力排烟低温余热耦合空气源热泵系统,实现了排烟余热的深度回收。以10 kW内燃机冷热电联供为基础,研究了该系统可回收余热量、热泵循环性能系数(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COP)以及对一次能源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设计工况下,DCCHP系统排烟余热1.22 kW,热泵系统回收余热量可达1.07 kW,排烟余热回收率达到87.7%;热泵COP高达4.66,提高39.5%;系统一次能源利用率提高3.9%;同时解决了寒冷地区冬季热泵机组蒸发器结霜、低温环境下运行性能差的问题。此研究为冷热电联供系统与热泵机组的联合高效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结霜导致蒸发器的热阻增加,传热系数降低,系统COP减小,制约了空气源热泵的推广应用。本文在表面结霜机理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影响结霜的各种因素相应除霜/抑霜技术,综述了逆循环、热气旁通和电加热三种常用除霜方法的研究进展,概括了改变空气参数、表面温度和换热器结构的抑霜效果,以及表面改性抑霜技术的研究现状。指出霜导热系数模型的局限性及除霜/抑霜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应结合多种措施着重探索对水蒸气凝结、冷凝水冻结、霜层回融和塌陷等阶段均有较强抑制作用的抑霜技术。  相似文献   

17.
海水源热泵是直接或间接利用海水的能量进行冬季供暖、夏季供冷、全年热水供应的技术。文章分析了青岛地区采用直接热利用和间接热利用的两个工程实例,测试了两个热泵系统实际运行性能,并进行了节能性、技术性和经济性对比分析。根据测试及数据分析,与间接热利用系统相比,直接热利用的系统COP值高,初投资低,节能效益好,在采取措施保证热泵系统使用寿命的前提下,推荐采用直接热利用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