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加工不锈钢的外圆车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锈钢是比较难切削加工的金属材料。车削加工中主要存在两个问题:①不锈钢高温强度高、加工硬化趋势强,易使刀具磨损,降低刀具寿命。②不锈钢韧性大、切屑不易折断,容易破坏已加工表面质量,同时对操作者的安全构成威胁。因此车削时的断屑也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在长期车削1Cr18Ni9Ti、2Cr13不锈钢零件的生产实践中,摸索出一种不锈钢外圆车刀(见附图)。  相似文献   

2.
采用Al Ti N涂层硬质合金刀具对1Cr11Ni2W2MoV以及2Cr13两种型号的不锈钢进行车削试验,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刀具的前、后刀面磨损形貌,对刀具的主要磨损机理及磨损形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Cr11Ni2W2MoV的加工难度大于2Cr13;硬质合金刀具切削1Cr11Ni2W2MoV不锈钢时,刀具主要的磨损形式为月牙洼磨损以及边界磨损,失效形式主要为崩刃;切削2Cr13不锈钢时,刀具的主要磨损机理为粘结磨损。  相似文献   

3.
阀门中的填料垫通常采用1Cr13或2Cr13材料车削而成,故存在费工费料,损耗刀具严重等问题。最近,上海材料研究所和上海良工阀门厂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利用1Cr13轴头废料制取不锈钢粉末,经过压制,真空烧结、整形等技术,研制成高中压阀门中的填料  相似文献   

4.
一、概论蒸汽轮机叶片用材料大部系马氏体不锈钢,它们常用的牌号是1Cr13和2Cr13,不锈钢是难加工材料之一,对于它的铣削来说又较车削为困难,铣削的主要特点是断续切削,切削过程中冲击和振动比较严重,由于不锈钢材料韧性大、切屑不易被切离和加工硬化趋势强等,所以就更增加了铣削过程中的不利因素。 1.不锈钢铣削的特点 1)材料韧性大,高温强度、硬度高,切屑变形困难,切屑不易被切离,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介绍了化学成分对2Cr13和2Cr13Mo不锈钢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马氏体不锈钢是Cr13型不锈钢,以铬元素为主要成分,一般wCr=12%~18%,以2Cr13、3Cr13、4Cr13最为典型,由于钢中含有足量的铬元素,能在表面形成一层很薄的起保护作用的氧化膜,阻止了腐蚀介质对金属的侵蚀,因而得到了广泛运用,尤其在手术器械、高档餐具、刀具及家具上应用广泛,近年来在冶金机械设备中也大量运用。  相似文献   

7.
1Cr18Ni9Ti不锈钢零件数控车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1Cr18Ni9Ti不锈钢材料车削加工的特点,并介绍了利用数控车床加工此类材料的一些关键问题,同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显著提高不锈钢零件的车削效率.  相似文献   

8.
采用三因素四水平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外圆车削实验方法来研究高速车削不锈钢Cr18Ni9的车削力规律,优化出合理的切削参数,得出了车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对车削力的影响曲线,并采用回归分析法得出了车削力的经验公式,研究刀具磨损规律。文中将正交实验优化出的切削参数应用到某企业不锈钢Cr18Ni9延期体的生产中,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的质量,为企业的生产提供技术性的指导。  相似文献   

9.
采用浸没法分别研究了0Cr18Ni9、1Cr13和1Cr17三种不锈钢材料在700℃LiCl-5%Li2O(质量分数)熔融盐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0Cr18Ni9和1Cr13不锈钢的腐蚀产物主要为LiFeO2和LiCrO2,1Cr17的腐蚀产物主要由LiFeO2、LiFe5O8和LiCrO2组成;三种钢的腐蚀速率均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并且1Cr13的腐蚀速率明显大于1Cr17和0Cr18Ni9的;在试验条件下,1Cr17铁素体钢和0Cr18Ni9奥氏体钢的耐蚀性能相当,均优于1Cr13马氏体钢.  相似文献   

10.
使用硬质合金刀具YW2进行Cr12Mn5Ni4Mo3Al不锈钢的干车削试验。分析了切削速度对车削力及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刀具的磨损形貌。研究结果表明:使用硬质合金刀具YW2干车削Cr12Mn5Ni4Mo3Al不锈钢时,在小进给量和小背吃刀量切削的条件下,车削三向力的大小顺序为:径向力轴向力切向力;受积屑瘤的影响,表面粗糙度呈现出随车削速度的变化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硬质合金刀具后刀面磨损较轻微,而沿刀尖周围出现了较严重的粘结现象,前刀面上出现了较严重的划痕现象,低速时,前刀面还出现了贝壳状的剥落现象。  相似文献   

11.
针对汽轮机叶片常用钢2Cr13不锈钢在切削加工中表面质量存在的问题,对高速铣削条件下2Cr13不锈钢表面粗糙度预测模型进行了研究。将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原理应用到高速铣削2Cr13不锈钢的表面粗糙度预测建模中。得出的模型能方便地预测铣削参数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并能利用有限的试验数据得出整个工作范围内的表面粗糙度预测值。经试验验证,应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原理建立的粗糙度预测模型回归预测精度高。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原理建模方法适合于表面粗糙度预测。  相似文献   

12.
通过不锈钢0Cr18Ni9切削加工的刀具寿命试验,探讨涂层刀具的磨损形态和机理,提出涂层刀具切削奥氏体不锈钢时刀具的磨损形态主要为边界磨损的观点,并验证了YBG202涂层刀具适合切削奥氏体不锈钢。  相似文献   

13.
涂层高速钢钻头钻削奥氏体不锈钢的切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不锈钢材料的应用和切削加工现状出发,针对奥氏体不锈钢1Cr18Ni9Ti的切削加工性能进行了试验分析,通过用TiAlN涂层和TiN涂层高速钢钻头进行钻削对比实验,研究了钻削速度对切削力、扭矩、切削温度,刀具磨损的影响,并获得了能够保证对该材料进行高效高精度钻削的合理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4.
韦伟  任家隆 《工具技术》2009,43(2):67-70
基于Deform-2D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热力耦合、平面应变模型和正交试验表,模拟了不锈钢(0Cr18Ni11Ti)的车削加工过程,分析了刀具几何参数、切削参数以及换热系数对工件切削力和切削温度的影响,为提高不锈钢的加工表面质量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数据,并为下一步的切削参数优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1Cr18Ni9Ti不锈钢的切削加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1Cr18Ni9Ti奥氏体不锈钢的材料特性和切削加工特点,从刀具材料和刀具几何参数的确定、切削用量和切削液的选择等方面入手,介绍了切削加工此类不锈钢材料的常用工艺方法以及关键技术,并给出了加工实例。  相似文献   

16.
通过铣削 0Cr13Ni5Mo不锈钢的切削试验 ,对两种硬质合金面铣刀的切削寿命、卷屑和分屑效果、对工艺系统的动态影响等切削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两种面铣刀在不同切削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切削性能 ,分别适用于粗铣和半精铣加工  相似文献   

17.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超声振动切削不锈钢材料 (1 Cr1 8Ni9Ti)时切削用量和刀具材料对刀具寿命的影响 ,并与普通切削进行了对比试验 ,阐明了不锈钢加工采用超声振动切削的优越性 ,给出了合理的切削用量和合适的刀具材料  相似文献   

18.
对管道循环泵轴加工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相应提出了解决方法。管道循环泵泵轴采用2Cr13不锈钢材料,加工性能差,应合理选择切削参数,采用强度较高、导热系数较大的钨钴类硬质合金机夹可转位车刀,以保证粗糙度,提高生产效率。为控制泵轴外圆径向跳动不超过0.025mm,设置了心棒巧妙装夹,并将广数980T车床的普通三爪卡盘改装成液压卡盘,车削软爪夹持面,保证机床主轴与心棒基准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在瞬时刚性力模型的基础上搭建了插铣铣削力理论模型,通过加工不锈钢Cr13确定了模型方程中的铣削力系数。经MATLAB仿真并与切削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该理论模型的可行性以及插铣Cr13的铣削力系数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Adhesion of cutting tool and chip often occurs when machining stainless steels with cemented carbide tools. Wear mechanism of cemented carbide tool in high speed milling of stainless steel 0Cr13Ni4 Mo was studied in this work. Machining tests on high speed milling of 0Cr13Ni4 Mo with a cemented carbide tool are conducted. The cutting force and cutting temperature are measured. The wear pattern is recorded and analyzed by high?speed camera,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 and 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EDS). It is found that adhesive wear was the dominant wear pattern causing tool failure. The process and microcosmic mechanism of the tool's adhesive wear a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t is shown that adhesive wear of the tool occurs due to the wear of coating, the a nity of elements Fe and Co, and the grinding of workpiece materials to the tool material. The process of adhesive wear includes both microcosmic elements di usion and macroscopic cyclic process of adhe?sion, tearing and frac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