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 毫秒
1.
彭琥  朱毅青  文艺 《化工时刊》2004,18(8):22-25,29
以正硅酸乙酯、钛酸丁酯、硝酸镍为主要原料,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法实验室制备了一系列组成不同的催化剂。催化剂前躯体的物化性能用BET、TPR及强度测试仪进行表征,用固定床连续流动微反装置,考察催化剂苯加氢生成环己烷的催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催化剂比表面性质与制备工艺参数的调整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合适的制备工艺参数可以制备得到具有优良比表面性质的催化剂前驱体,催化剂的比表面大于300m^2/g,比孔容可以在0.16~0.36之间选择调整,孔径分布单一,具有双孔结构,最可几孔径分布为1.1~1.7nm,1.8-5.6nm。该催化剂应用于苯加氢制环己烷实验中,苯转化率均为100%.环己烷的选择性均达到99.0%以上。  相似文献   

2.
条状超细镍基负载型催化剂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Ni/TiO_2-SiO_2催化剂粉状前驱体,挤条成型,预还原后用于苯加氢反应,其比表面积和孔容分别达到349 m~2·g~(-1)和0.35 cm~3·g~(-1)。采用BET、XRD和TEM对催化剂物化性能进行表征。利用脉冲氢吸附法考察催化剂中活性组分镍的表面分散度。在固定床微反装置上,以噻吩为毒物,考察了催化剂抗硫中毒性能。在100 mL中试装置上,考察了预还原后催化剂的苯加氢反应的活性、选择性和热稳定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条状Ni/TiO_2-SiO_2催化剂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单一的孔径分布,活性组分镍高度分散。每克镍上极限耐硫量达到467.25 μL噻吩。在试验条件下,催化剂能在较宽的温度和液苯空速范围使用,经25天运转,进行100 h催化老化实验,催化剂的比表面性能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3.
秦青  李为民  尹泓森 《化工进展》2012,31(6):1250-1254
以正硅酸乙酯(TEOS)、酞酸丁酯、硝酸镍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超细镍基催化剂,并进行了表征,通过改变工艺条件进行单因素实验,确定了超细镍基催化剂催化甲苯加氢的最合适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70 ℃、压力0.6 MPa、空速4 h-1、氢烃比10︰1,甲苯加氢生成甲基环己烷的转化率为100%,在80~200 ℃的实验范围内,选择性良好,并无开环及其它副反应的发生,甲基环己烷的选择性100%,实验表明溶胶-凝胶法制备的超细镍基催化剂是优良的甲苯加氢催化剂。  相似文献   

4.
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了超细NiO/SiO2 TiO2催化剂。条状预还原型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为350.5 m2·g-1,镍的质量分数为18.1%,堆积密度(0.70~0.75) g·cm-3。采用固定床连续流动微反装置研究催化剂上苯加氢气相反应的本征动力学。假设苯为非解离吸附,氢为解离吸附,在苯环上加上第一个氢原子为反应的控制步骤,由此导出的本征反应动力学方程与实验数据较吻合,平均相对偏差6.88%,并用方差检验法和Boudart准则验证了假设机理的合理性。由实验数据测得催化剂的本征反应活化能为22.60 kJ·mol-1,低于常规工业用苯加氢催化剂。  相似文献   

5.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种超细镍基催化剂,应用氮气物理吸附法(BET)、程序升温还原TPR和等离子发射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在自制的固定床反应器上对溶剂油精制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经该催化剂精制的溶剂油芳烃含量远远低于国内外同类产品。  相似文献   

6.
7.
分别采用浸渍法、化学还原法和超声辅助的浸渍-化学还原法,制备晶态Ni/CNTs、非晶态NiB和NiB/CNTs催化剂,对非晶态NiB/CNTs催化剂热处理使其晶化.表征了催化剂,并考察催化剂的乙炔选择性加氢性能.结果表明非晶态NiB/CNTs合金的催化性能优于晶态Ni/CNTs以及晶化NiB/CNTs催化剂的性能,其在乙炔选择性加氢反应中有较好的稳定性,连续使用650 min后乙炔转化率达80%以上.乙烷选择性随反应进行逐渐下降,最终趋于7.5%;乙烯选择性随反应进行逐渐上升,最终趋于55%.  相似文献   

8.
负载型镍基催化剂是一种良好的乙醇水蒸汽重整制氢催化荆,但反应中存在氢气选择性较差和反应温度高的缺点.介绍乙醇水蒸汽重整制氢的反应机理,在此基础上,探讨通过载体改性和添加助剂提高负载型镍基催化剂的氢气选择性以及降低反应温度,并对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固体催化剂的常用成型技术和成型设备,并研究催化剂成型过程中操作条件及添加剂的变化对催化剂机械强度、物化性能及催化性能的影响,综述各种成型方法的成型原理及其在实际生产实践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郑稳  林陵  曾崇余 《工业催化》2011,19(5):26-29
分别以硅藻土、γ-Al2O3和MgO为载体,采用均相沉淀一超声浸渍法,制备用于1,2-环己二醇脱氢制备邻苯二酚的镍基催化剂,利用SEM和BET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对催化活性和选择性进行考察.研究表明,超声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表观形貌规整,颗粒大小均匀,具有较大比例利于生成邻苯二酚的中孔结构,表现出良好的活性和选择性.在...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近年来负载型磷化镍催化剂在制备方法(还原法、热解法和溶剂热法)、活性组分和载体改性及其催化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比了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其中还原法流程简单,但所用温度较高,时间较长;热解法所需温度较低,制备过程简单,但易于生成副产物水;而溶剂热法具有所需温度低,物相形成过程易控制等优点。负载型磷化镍催化剂由于其良好的加氢氢解及烷烃临氢异构化等反应性能,是一类更加廉价的新型催化剂,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苑丹丹  张永江  李锋  宋华 《化工进展》2015,34(7):1882-1886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Al2O3复合载体, 以柠檬酸为络合剂, 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Ni2P/TiO2-Al2O3催化剂前体, 程序升温H2还原法制备了Ni2P/TiO2-Al2O3催化剂, 并用 X 射线衍射(XRD)、N2吸附比表面积(BET)测定技术对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 考察了浸渍方法、Ni/P摩尔比、Ni2P负载量对其进行的二苯并噻吩(DBT)加氢脱硫(HDS)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当Ni/P比低于1:1时, 能得到单一的Ni2P物相;当Ni/P比为2:1时, 开始出现Ni3P物相。采用Ni/P比为1:1、Ni2P负载量为30%、采用共浸渍方法制备的Ni2P/TiO2-Al2O3催化剂具有最好的活性, 在360℃、3.0MPa、氢油比500 (体积比)、液时体积空速2.0h-1的条件下反应4h时, 二苯并噻吩转化率为99.5%。  相似文献   

13.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Al2O3复合载体, 以柠檬酸(CA)为络合剂采用浸渍法制备了Ni2P负载的TiO2-Al2O3复合载体催化剂, 并用 X 射线衍射(XRD)、N2吸附比表面积(BET)测定技术对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 考察了载体焙烧温度、催化剂焙烧温度、还原温度、还原压力对其进行的二苯并噻吩(DBT)加氢脱硫(HDS)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升高载体焙烧温度有利于催化剂表面上活性物种的分散, 但焙烧温度过高会导致催化剂烧结, 适宜的载体焙烧温度为550℃。当还原温度为500~550℃时, 磷化镍主要以Ni12P5相形式存在, 且随着还原温度的升高, Ni12P5的衍射峰强度逐渐增强, 还原温度为700℃时, 可得到单一的Ni2P物相。载体焙烧温度为550℃, 催化剂焙烧温度为500℃, 还原温度为700℃, 常压还原制备的Ni2P/TiO2-Al2O3催化剂具有最好的活性。在360℃、3.0MPa、氢油体积比500、液时体积空速2.0h-1的条件下, 反应4h时, DBT转化率为99.5 %。  相似文献   

14.
采用浸渍法,以TiO_2成型载体制备Ni-Mo/TiO_2催化剂,考察MoO_3负载量对二苯并噻吩加氢脱硫性能的影响,采用XRD和BET等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MoO_3负载质量分数大于10%时,已超过TiO_2载体的单层负载量,MoO_3晶相开始聚集长大,堵塞部分孔道,造成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容显著下降。MoO_3负载质量分数10%时,二苯并噻吩转化率最高,继续提高MoO_3的负载质量分数,催化剂活性反而下降。对Ni-Mo/TiO_2催化剂进行30天的稳定性试验,催化剂没有失活。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综述了高分散负载型超细粒子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催化中应用的现状,展望了该类催化剂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TiO2负载Pd-Fe催化间硝基三氟甲苯的常压加氢反应,考察了反应温度和催化剂质量浓度对加氢反应的影响,建立了加氢反应的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在间硝基三氟甲苯初始浓度0.125 mol/L,催化剂质量浓度0.32 g/L,氢气压力0.1 MPa,,323.2 K和2.5 h条件下,间硝基三氟甲苯转化率达到99.2%。通过拟合实验数据,加氢反应对间硝基三氟甲苯浓度表现为1级,对催化剂质量浓度表现为0.464级,反应活化能为22 728.0 J/mol。由动力学方程回算得到的间硝基三氟甲苯浓度与实验值能较好地吻合。  相似文献   

17.
A series of nickel complexes, bis(salicylideneiminato)nickel(II), were supported on spherical MgCl2 and SiO2.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energy‐dispersed X‐ray spectroscopy, and the BET method for surface areas measurements were utilized to examine the supporting process of the catalysts. The particle morphology of the original support is retained and replicated throughout the supported catalyst preparation and norbornene polymerization. Spherical polymer particle morphology was achieved, without reactor fouling. © 2006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Appl Polym Sci 102: 2233–2240, 2006  相似文献   

18.
以硫酸镍为原料,研究不同催化剂对液相氢还原法制备超细镍粉的作用效果,重点研究了催化剂用量对还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催化剂可以促进液相氢还原反应的进行,缩短反应时间,提高单位时间内氢氧化 镍浆液还原成金属镍粉的还原率;活性镍粉、PdCl2、RuCl3及蒽醌4种催化剂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质量浓度为 10 mg/L的PdCl2作为催化剂配料,可以使硫酸镍液相氢还原反应制备超细镍粉在最短时间内到达最高的还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