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选取中国北方具有代表性的11个城市,运用空间句法对这些城市道路的可达性进行分析,通过不同城市之间在全局整合度、全局深度和可理解度方面的比较,发现各个城市之间可达性的特征和差异,评价分析,进而根据评价结果给出优化城市道路可达性的三点建议:优选规整正交的城市路网;优选团块状城市形态以及重视城市环路建设.以期为城市交通改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动物园为游客提供了科普、观赏和游憩服务,是城市中访客最多的公园绿地之一;多生境的动物场馆的空间可达性、标识与游客体验密切相关。研究从寻路视角出发,对园区游径空间组构进行分析,优化导向标识系统,以此提升园区效能,改善游览体验。以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句法探究园区游径空间形态对游客寻路行为的潜在影响,并结合GIS网络分析功能重新规划游览路径。结果表明: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的全局整合度呈现“中间高两端低”的格局;不同半径范围内,局部整合度差异较大;空间可理解度较弱,会对游客的定位与寻路产生消极影响。在此基础上,从优化路网结构、加强热点区域人群管控、加强无障碍设计、完善导向标识系统以及应用数字交互技术等方面提出了城市动物园的园区建设建议,以提升动物园的空间可达性和游客的寻路效率与游赏体验。该研究可为动物园路网规划与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徽州传统村落是中国传统村落的典型代表之一,是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受自然与人文双重影响所形 成的宝贵财富,其空间形态独具一格。本文以安徽省绩溪县龙川村为例,运用空间句法,选取整合度、选择度、 协同度、可理解度四个主要变量,分析村落空间形态特征与公共空间位置、水系分布等物质空间环境存在的 内在关联性,并根据分析结果从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村落空间形态优化策略,以期为徽州传统村落空间可持 续发展和保护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因病致贫"是造成目前贫困现状的重要因素,对医疗可达性进行研究是实现医疗扶贫的重要途径。以安徽省舒城县为例,利用空间分析、改进引力模型对贫困地区医疗条件进行可达性分析。结果发现:1)舒城县行政村医疗可达性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县城东部、东南部和县城中心区域的医疗可达性较好,可达性较差的区域位于舒城县中部呈"T"字型分布。2)贫困人口和医疗资源的分布空间耦合度小,具有明显的分布不均匀特点,就医空间可达性级别较高的区域集中在杭阜镇、城关镇、舒茶镇和晓天镇;3)医疗机构集聚和分散态势明显,医疗机构可达性最大值是最小值的108倍。  相似文献   

5.
古村镇是历史文脉的重要物质载体,如何在保护古村镇原有风貌的同时,进行科学合理的建设改造是当下行业普遍关注的问题。文章以黄山黟县历史文化名镇许村镇为例,运用句法理论中的轴线分析法,对古镇的空间形态变化进行研究,通过空间局部与全局整合度、可理解度等一系列数据的分析,探讨许村空间聚落的历史成因对其空间网络发展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不同的轨道交通网络结构对居民出行的的便捷程度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基于空间句法理论,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最发达的两个主要城市上海和北京的轨道交通网络进行了拓扑分析,量化分析了两个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不同线路的便捷程度;并通过对比分析对两个城市的交通网络进行了评价,对可达性较差的轨道交通网络及站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促进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与城市空间结构在功能上的协同发展,基于多源数据利用空间联立方程解析职住空间结构形态与轨道交通网络的空间交互关系。采用职住自足性指数测度职住平衡,并提出基于实际路网改进的高斯两步移动搜索(2SFCA)法计算轨道交通可达性;利用空间联立方程揭示了职住平衡与轨道交通可达性的空间交互效应;引入局部空间自相关探讨了西安市职住空间和轨道交通网络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基于实际路网距离的高斯2SFCA法能够更合理地评价轨道交通可达性;区域职住平衡和轨道交通可达性存在互馈作用;两者自身均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两者之间存在正向交互空间溢出效应;从局部耦合效应来看,强化西安市主城区北部和西南部的轨道交通规划与建设,通过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引导作用,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结果揭示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与职住空间交互作用的规律,可发挥城市轨道交通对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的合理引导。  相似文献   

8.
文章尝试运用空间句法及GIS相结合的方式,基于空间句法整合度和GIS空间插值原理,分析赣州章江新区规划交通空间实施情况.研究首先分析章江新区现状设施空间集聚分布,发现目前整个章江新区发展不平衡,西部和南部各方面发展明显处于弱势.其次,通过建立赣州市章江新区现状与规划的空间轴线模型,对比现状与规划各空间的整合度,发现章江新区空间整合度在规划方案实施过程中得到了提高,核心区的空间聚集度和空间活力明显更高,但部分功能布局并未发挥规划结构的潜力.同时运用GIS分析工具建立城市交通可达性模型,并与现状空间整合度进行比较,发现空间结构与交通可达性出现一定的失调,即高活跃度空间交通可达性却不高,且部分地区交通可达性过低,规划空间潜力并未发挥出来.通过从交通空间视角分析现状与规划交通可达性与空间活力性的协调程度,发现未来需改善和发展的潜力区,目的是探索规划分析和实施评估的新思路,弥补传统规划评价手段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的首要切入点,农村空间形态研究是新农村建设村庄布点规划的关键和基础.文章通过资料收集、田野调查、问询讨论、规划设计对会泽县大桥乡传统村落的基本形态要素和结构进行系统解读,探寻滇东北地区传统农村聚居地特有的聚居形态与意象,运用认知地图方法和空间句法理论,对村落空间属性进行空间分析,揭示聚居地空间形态和表面的深层空间特征和村庄用地扩展的主导驱动因子,总结提出“连片扩展型”、“融合扩展型”与“优化扩展型”三种滇东北传统农村聚居地空间形态的扩展模式,引导农村用地的合理扩展和优化调整.  相似文献   

10.
首先,运用空间句法对永旺中北店空间建立视觉模型来解析空间结构,通过现场调研得到人流量分布数据.然后,将表示空间属性的相关变量与实际观测的人流分布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探寻商业综合体中空间布局与人流分布的关系.最后,基于人流均衡性,从空间布局角度对永旺中北店提出优化建议,提升其空间价值.  相似文献   

11.
城市空间形态的分形维数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城市空间形态是城市这一复杂巨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定量研究城市空间特性对城市科学管理与规划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城市交通网络是城市空间形态发展的基础骨架,而城市外部形态是城市自组织演变的结果.在GIS环境下,利用分形这一技术手段,对城市交通网络空间组织结构特征及城市外部空间形态演变进行分析探讨,得出分维数可以揭示城市内、外空间形态复杂变化的一般性规律.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杭州湖滨地区空间环境进行整治规划的实践 ,说明城市滨水地区改造应建立在多重意义上的融合 ,其空间形态要反映城市历史文化的内涵 ,并在空间更新整合中延续  相似文献   

13.
公园绿地的服务效率是评价城市影响力和衡量市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空间可达性是公园绿地服务效率指标的核心内容。以往的公园绿地可达性研究只是考虑距离公园的直线距离,没有涉及市民到公园的实际路线,或没有考虑到公园绿地周围的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局限性。本文以GIS技术为支撑,采用成本加权距离方法对济南市公园绿地的空间可达性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绿地建设方案。结果表明:基于相对阻力的可达性分析,公园绿地可达性较为合理;基于综合阻力值的可达性分析,公园绿地可达性不合理,可达性不合理的区域分布在中心城区的西、北部。  相似文献   

14.
利用IL WIS进行城市生态敏感度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城市生态敏感度的含义及其特点和ILWIS(integratedlandandwaterinformationsystem)软件,以此为基础制定了相应的技术路线和空间分析方法.最后,选用武汉市汉口部分地区的卫星影像对其生态敏感度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以南阳市中心城区为例,基于空间句法的理论和方法,建立科学的空间分析模型,分析对比可视化图像和空间形态变量值,总结1955-2015年间南阳市中心城区空间演变的规律和特点。研究发现:城市空间由单一中心向"多中心"城市发展模式递进,以及白河对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巨大推动作用;城市主要轴线先为历史城区内的新华东路,之后逐渐转变为南北向的独山大道,并向多轴线共同主导的"自由轮轴"式空间结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城市空间快速增长背景下,开展城市空间增长效应评价研究,有助于解决城市空间增长中出现的问题,可为确定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制定空间发展政策提供依据。城市空间增长效应评价方法旨在定量、客观地判断城市空间增长过程中要素配置与运行是否合理、高效和公平。笔者建立了结构配置效应、经济配置效应和公平配置效应3个方面的评价体系,通过目标法对城市空间增长效应进行评价,得出空间增长效应评价函数。以重庆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重庆市2004-2013年间的城市空间增长效应总体呈上升发展趋势,结构性、公平性趋好;合理配置效应和经济配置效应波动显著,反映出城市建设面临的用地结构优化、用地效率提升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应用多主体系统预测和分析城市用地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城市用地变化是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城市研究中的一个焦点问题.利用多主体系统(MAS)技术,从城市用地演变机制出发,研究建模思路和方法,利用RePast软件和GIS空间数据库,初步构造了一个模拟城市用地演变的模型.  相似文献   

18.
长春百年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演变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合集成SPOT5、TM遥感影像,大比例尺地形图、城市现状图、城市规划图、历史地图等空间数据建立了一种"面向对象分割"的信息提取方法重建长春1905年、1932年、1954年、1976年、1990年和2004年共6期城市土地利用空间分类信息.利用分形模型、空间集聚模型、空间圈层结构模型分析长春百年来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面向对象分割"的多源源空间信息集成下的系列城市土地利用分类信息提取方法在提高信息提取效率、分类精度以及进一步的空间分析定位精度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东莞空间数据质量的基础上,介绍了空间数据质量检查系统设计原则,各个质量指标内容及其评价方法,探讨了数据质量自动检查与评估方法,并对成果输出内容进行介绍。实现了对空间数据质量进行全面有效的检查、评估,并对空间数据生产进度监理与空间地籍各类专题数据进行可视化检查与定位显示。这是运用计算机技术与GIS技术对大比例尺空间数据生产与整理工程进行检查的一次尝试,并取得了积极有效的成果。和传统验收比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从根本上改变了空间数据的验收方式,从技术上彻底避免了“人情”数据,“垃圾”数据,使数据采集与整理作业更加规范,有效地保证了GIS数据应用质量,具有良好地应用前景。此项研究内容与方法在广东东莞数据检查系统中成功实现,软件实际应用结果表明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20.
基于实体的空间数据模型在数字城市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数据模型是实现空间数据组织、表达、分析、处理和应用的基础。在对已有空间数据模型分析的基础上,从空间数据管理的角度探讨了基于实体的空间数据模型(ESDM)的描述过程、相关定义和对象构建方法。研究了基于ESDM的数字城市空间数据组织过程和管理模式,并以城市地籍信息管理为例,设计了城市地籍信息的对象组织方法和构建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