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平面设计属于视觉传达设计范畴,其宗旨就是通过视觉传达意念。所谓意者,思维也;念者,观念也。意念则是人们主观的思维和观念。它来自客观事物的具体反映,由人的大脑综合加工而成的。平面设计所传达的意念,正是设计师根据所设计对象的表象、内涵及其主要特性(个性)经过设计师的加工提炼,汇入设计师主观的意念,而用设计语言(设计符号或设计元素)准确地表现出来,它不再是设计对象原始的再现,而是设计师精心贯注的意念,所以设计作品才充满魅力。我们在拜读一些著名设计师的优秀设计时总感到有一种灵气,一种无形的冲击波。这就是设计作品中的每个符号无不凝结着设计大师的意念,使这些本来无生命的符号在精心构成中变  相似文献   

2.
《艺术与设计》2006,(10):111-112
一个优秀的设计师一定要有自己擅长的设计风格.但也要不断学习其它众多的艺术设计风格。因为许多因素决定了客户是千差万别的.并且艺术形式本来也是五彩纷呈的。我们只有不断的丰富自己.才能使自己处于设计的巅峰状态.并去面对每一位客户。才能使自己在不同的客户面前都有不同的、鲜明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3.
概念车设计中创造性思维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璐  付黎明 《包装工程》2007,28(8):167-169
当今世界,概念车是设计师向人们展示未来汽车造型发展趋势的一种全新意念和风格,它架起了同客户沟通视觉艺术的信息桥梁.本文力求把创造性思维方法引入概念车的设计中,以创造更广阔的梦幻空间,设计出引领潮流的新产品.  相似文献   

4.
信息设计中画面设计与受众感知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梅梅 《包装工程》2015,36(16):45-48
目的研究信息设计中画面设计如何强化受众感知,让受众更准确地接受对其有用的信息。方法以受众感知为出发点,从画面设计方法入手,探讨两者不可分割又相互强化的关系。从大众传播领域研究受众特征及其需求,以信息设计理论和相关案例对其关系进行验证。结论信息设计中对画面的文字、图形和色彩进行设计有助于强化受众对信息的感知,设计师了解受众的需求有助于信息的有效传达。  相似文献   

5.
我是一名主教服装结构设计与服装CAD的教师,但进行款式设计一直是我的爱好,在大牌设计师面前常谦称自己是“后片设计师”、“里布设计师”。现根据我从事高等服装十三年的感受,谈谈服装专业课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的设计构思。  相似文献   

6.
当代平面设计体现的是对历史的积累与时代感受的视觉经验,它不但涵盖了对传统文化的思考,也体现了当代文化的气质。艺术文字形态设计作为艺术设计学科的范畴,在讨论这一视觉传播不可缺少的文字语意信息设计时,不能忽视的是设计师与受众交流的互动性,设计者的意图要经过艺术文字形态设计传递给受众,  相似文献   

7.
产品表现在工业设计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杨君顺  冯青 《包装工程》2007,28(4):108-109
归纳和总结了产品表现是工业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并详细的论述了产品表现的具体方法.由此得出:作为设计师,只有更好地掌握产品表现这一重要工具,才能使优秀的设计创意更有效的传达给受众.  相似文献   

8.
《包装与设计》2005,(2):62-67
“客户不是上帝,客户的利益才是上帝”,这是北京博天视翼广告公司成立六年来一贯坚持的服务原则。 他们认为,商业设计应—切从市场出发始终站在品牌,目标受众及竞争对手的角度进行调查、井析制定策略,设计服务于产品而不超越产品,成功的商业设计应正确传达客户品牌内涵、巩固和提升品牌形象,有效促进产品销售。创意很重要,但任何缺乏策略指导的创意,任何自以为是的唯美追求都可能导致对客户利益的严重损害。  相似文献   

9.
吴飞飞 《上海包装》2011,(10):28-31
当代平面设计体现的是对历史的积累与时代感受的视觉经验,它不但涵盖了对传统文化的思考,也体现了当代文化的气质。艺术文字形态设计作为艺术设计学科的范畴,在讨论这一视觉传播不可缺少的文字语意信息设计时,不能忽视的是设计师与受众交流的互动性,设计者的意图要经过  相似文献   

10.
李渔  孙新华 《中国包装》1991,11(1):46-47
包装设计的意念,可理解为指导设计的思想。这思想分缘起和结局两部分。缘起的诸因素是客观的,结局则内涵和外延着丰富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再生出新的创造意念的缘起。设计通过极写真的摄影或抽象  相似文献   

11.
工业设计师的最大快乐,莫过于亲眼目睹自己设计的新产品顺利投产并且畅销。当客户告知你新设计如何得到用户赞许,甚至被竞争对手模仿时,你的内心立刻会充满巨大的成功喜悦。这个由呕心沥血地创造走向被社会接受的历程经过多了,你会渐渐发现:当你持续地将智慧倾注于一个品牌时,她会在设计创新的滋养下悄然成长。  相似文献   

12.
王莉琴  王林 《包装工程》2012,33(8):12-15
分析了手提袋的概念、基本功能及分类,进而提出了互动性手提袋的概念,论述了互动性手提袋能够在受众与设计载体互动过程中传达信息,让设计师、手提袋、受众之间形成一种互动状态。结合典型案例提出互动性手提袋在设计时可以从与受众发生心理互动,或与受众发生行为互动的方式切入设计,使手提袋与人发生互动关系,达到快速传达信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Smart设计公司从本质上对OXO任务的深刻理解使他们成为了消费类产品上一对非常成功的“设计师——客户”伙伴。至今,Smart依然大量地在为OXO设计产品。他们的合作从一开始就走到了一起。在评价这段经历时,OXO现任CEO阿莱克斯&;#183;李说:“他们完全理解我们的经营理念,理解OXO产品应该具有美感。”Smart也有一套发挥使用者所遇各种小问题的诀窍,并不仅仅只是去注意使用者和日常用品间互动。阿莱克斯&;#183;李认为,正是因为有了对小问题的解决才成就了OXO的发展。“定义问题和找到答案相比,即便不超过它,至少也应该是同等重要的”。我们回首这对搭档间的经历时,向读者展示的是一段鲜活的故事,理解了它们,就等于理解了设计师与企业间的默契。  相似文献   

14.
交互设计中的信息图形设计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郭娟 《包装工程》2012,33(20):33-36
分析了交互设计中的信息图形特性,探讨了交互设计中信息表达所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受众研究、信息过滤、图形转换3种设计方法分别进行解决。指出让设计师充当复杂信息过滤者的角色,使信息更为准确的定位与表达,将复杂的信息进行简化,从而提高交互过程中受众的使用与学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设计逐渐向品牌化道路转变,在迎合受众需要的同时融入具有辨识度的特有的设计风格,体现设计者或设计团队的创作特色。一个好的设计公司不会模仿潮流,而是以它创造出的作品,发起和引导潮流。讨论品牌设计与潮流,理论部分将讨论影响一个产品生命周期的因素。“风险与回报”分析一个公司把新产品介绍给顾客时所能采用的不同途径,以及相应的风险程度。一个产品的成功也受到更广义的趋势影响——例如全球性事件、街头流行、名人或顶级设计师等。  相似文献   

16.
广告插画风格化是连接插画设计师、受众的纽带。做广告设计的步骤除了根据客户需求组织设计思路与灵感,还要把灵感转化成情节化的主题图形进行二次绘画设定。这个转化无形为有形的步骤,需要插画设计师设定特定的插画风格以增加设计的技术性和思想性。插画的主体图形将被设计师反复进行品牌化整合并反复调用。插画广告的品牌化,也同时加强了受众对客户商品的熟悉和记忆。受众通过对插画设计师的风格认同,来增加对设计师所传递信息的理解度和对广告客户的好感度。做到以上两点,广告的信息传达功能可以更有效的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7.
俞凤鸣 《上海包装》1995,(4):24-25,23
包装是一种用来保护商品,运输商品,美化商品,更是一个企业促进销售的工具。因此,把包装设计纳入经营战略的轨道,是一个现代企业的共同做法。将销售意念与企业经营方针综合具体表现在包装设计上来,一个设计师如果就事论是为美化商品而设计必将走入设计的误区。  相似文献   

18.
张静 《中国包装》2021,(7):56-58
云计算可视化产物中受众与设计师对其思维认知与视觉设计方法表达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而包装作为受众购买环节的重要视觉媒介,其思维认知将参与交互式和情感化设计引入到实践研究,探讨了受众与设计师对云计算可视化产物与包装思维认知设计的差异性,通过层级分类分析了其视觉思维表达的异同.提出受众角色交互参与式设计、层级情感化解析分类及...  相似文献   

19.
设计的过程     
《包装与设计》2009,(6):56-69
本期《包装&设计》杂志继续邀请国内的设计公司畅谈他们设计创作的体会,讲述他们在设计过程中的故事。这些案例体现了设计师们对设计的独特见解、与客户交流沟通的经验,以及他们对设计精益求精的追求。以下是这些设计案例展示。  相似文献   

20.
刘佳妮 《绿色包装》2023,(12):199-203
网络化助推了设计的全球规模发展,复杂的大环境下书籍设计如何紧跟时代趋向,引发了诸多设计师的思考。文章追溯过去,立足当下,从“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出发,基于人性化设计这一角度着笔,结合优秀案例,分析书籍设计中涵盖的审美巧思、文心趣境以及情感化设计,并展望“以人为本”设计观在书籍设计中的更多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